北工大《AFM》特定晶面選擇性修飾,獲得高性能鋰電負極材料

2020-11-25 騰訊網

導讀:本文通過結構設計、暴露特定晶面、TiO2和炭層同時包覆改性,大大提高了Li2TiSiO5(LTSO)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通過原位XRD和第一性原理計算作者還對反應的具體過程進行了分析表徵,為後續LTSO材料的研發和商業應用提供了參考和指導。

鈦基材料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體積膨脹很小、循環性能穩定的優點,被認為有望代替石墨成為下一代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但它一直存在放電平臺電壓過高和理論容量較低兩大問題,嚴重的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

近日,北京工業大學的尉海軍教授及其團隊選擇放電平臺較低的LTSO材料為對象,並通過炭材料和TiO2同時選擇性修飾,成功提高了LTSO材料的穩定性。此外,作者還對反應中材料的結構可逆性和鋰離子擴散模式進行了表徵分析,為後續人們理解並繼續改性LTSO材料提供了寶貴參考。相關論文以題為「TiO2 Nanocrystal-Framed Li2TiSiO5 Platelets for Low-Voltage Lithium Battery Anode」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001909

隨著人們對鋰離子電池的要求提升,各種新型負極材料相繼被報導。但是這些新體系均存在著自身缺點,需要進一步對材料的結構進行改性;對多個性能進行平衡。其中,鈦基氧化物材料已經被大量報導並應用與鋰離子電池負極。但商用的Li4Ti5O12材料雖然穩定且安全性高,但容量太低、放電電壓過高,很明顯無法躋身成為下一代負極材料候選人。而LTSO材料的可逆容量高達240 mAh g-1,放電電壓約為0.5 V,這相較於Li4Ti5O12或者石墨負極各方面平衡性更為理想,如何對LTOS進行進一步結構優化因此也成為了儲能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文作者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穩定的開放(001)晶面的LTSO材料製備方法。並通過兩步水熱法,在LTSO晶體上原位包裹TiO2和炭材料,形成類似「相框」的結構。電化學測試結果表明,通過引入TiO2,大大提高了LTSO的容量和循環穩定性。所製備的樣品在比容量可超過300 mA h g-1,並且即使在1000次循環後比容量保持率約為66%。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主要得益於TiO2本身就可以儲鋰,並可以加快Li+的擴散轉移、增加材料的贗電容儲鋰效應。通過原位的XRD和非原位透射電鏡發現電極在循環過程中基本不發生晶體結構改變,顯示出極佳的穩定性。此外,DFT計算也證明了樣品晶體結構的設計和選擇性暴露特定晶面對電化學性能的重要作用。

總的來說,作者利用簡單的合成方法,製備了選擇性的暴露LTSO材料的特定晶面、具有TiO2和炭層的獨特負極材料,協同提高了材料的整體容量和循環穩定性。並通過原位XRD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等多重手段對造成良好電化學性能的原因和機理進行了分析證明。該結果大大提高了LTSO商業應用的可能性,並為後續鈦基電極材料的結構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文:Today)

圖1 (a) 不同負極材料的容量和放電電位示意圖;(b) 三種電極材料的充放電曲線;(c) LTSO的XRD圖和結構模型。

圖2 (a)-(c) LTSO單晶的透射圖;(d)-(m) T@L5(700) 的透射圖片和各元素隨邊緣到中心得分布變化圖。

圖3不同水熱時間和煅燒溫度下的晶體結構變化和相變化分析。

圖4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

圖5 原位XRD測試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北工大《AFM》特定晶面選擇性修飾,獲得高性能鋰電負極材料
    導讀:本文通過結構設計、暴露特定晶面、TiO2和炭層同時包覆改性,大大提高了Li2TiSiO5(LTSO)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通過原位XRD和第一性原理計算作者還對反應的具體過程進行了分析表徵,為後續LTSO材料的研發和商業應用提供了參考和指導。
  • 西工大Acta Mater:單晶高溫合金不同晶面的雜晶形成
    近年來通過雷射熔覆技術實現單晶組織外延生長的研究集中在某一固定晶面改變雷射掃描方向或選擇不同晶面使用某一掃描方向來進行。對於雷射修復表面損傷部件來說,可以在損傷部件上切割出不同的晶面。那麼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哪些傳統晶面上,以及沿著哪個掃描方向,雜晶形成能力最弱?這就需要系統研究在不同晶面上的雜晶形成能力(即CET,柱狀晶-等軸晶轉變)。
  • 我國鋰電正極材料市場現狀分析
    而中國雖然有200多家正極材料生產企業,但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毛利率低於10%,其中LFP產能過剩最為嚴重,整體產能利用率低於10%,大部分企業虧損。目前中國出口日韓的正極材料中,只有鈷酸鋰材料享受13%的出口退稅,這13%的出口退稅基本是鈷酸鋰的利潤來源。國內出口的鈷酸鋰基本上以成本線甚至低於成本的價格來獲得相對競爭優勢,再靠出口退稅獲得微薄利潤。
  • 一輪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擴產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持續攀升,海外動力電池市場與國內市場雙向需求帶動下,現階段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SKI、中航鋰電、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企業都在積極籌備擴產,驅動負極材料擴產提速。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0年Q3國內負極材料出貨量為11.7萬噸,同、環比增長74.1%、61.2%,預計全年出貨量增長有望超30%。
  • 【高工鋰電·前沿】負極材料新突破 Fe2O3將替代石墨?
    【高工鋰電綜合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秦曉英研究小組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合肥研究院摻雜氧化鐵納米晶對重金屬離子的晶面依賴選擇性吸附...
    通常,納米晶的形貌由具有特定原子排列的暴露晶面所決定,而不同晶面會呈現不同的電子結構,進而在本質上賦予各種形貌納米晶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   α-Fe2O3是一種自然界豐富和熱力學穩定的半導體,在光電化學分解水、鋰離子電池、氣體傳感和生物科技等方面均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 矽負極材料研究應用:密度打破鋰電池極限?
    最近,他們又以廉價軟碳材料(炭黑、石油焦、針狀焦等)和矽粉(商業納米矽粉、廢觸體提取的矽粉)等為原料,通過噴霧成球並高溫處理,得到多種微球複合負極材料,並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201310053208.5、201310108230.5、201310214417.3),部分研究結果將陸續發表。
  • 北理工Small: 高性能二維介孔矽納米片負極
    【引言】二維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在基礎研究及技術應用方面引起了研究者極大的興趣。近年來,各種二維材料,如石墨烯、過渡金屬氧化物、硫化物及碳/氮化物等,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光催化、電催化、能量存儲與轉化領域。
  • 寧波材料所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其作為鋰離子的受體,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因此,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目前,商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廣泛使用石墨及改性石墨,但是其理論容量僅為372 mAh/g,大大制約了高能量動力電池的發展。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高性能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
    ,製備出一種高性能的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以Yarn ball-like MoS2 nanospheres coated by nitrogen-doped carbon for enhanced lithium and
  • 合肥研究院製備出高性能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部研究員趙邦傳課題組,在MoS2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性能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科研人員對材料的形貌進行優化設計,製備出一種高性能的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以Yarn ball-like MoS2nanospheres
  • 湖南大學李軒科教授團隊《AFM》:邁向高性能電容式鉀離子存儲:一種...
    因此,當務之急是克服K+尺寸過大的問題,設計製備出優質的負極材料,構建高性能鉀離子電池。 目前,有效解決方法之一是利用碳化物衍生碳(carbide-derived carbon, CDC)製備出具有最佳孔隙結構的多孔碳負極。
  • 武漢大學在選擇性催化構築合金負極材料固體電解質膜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國際權威期刊《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柯福生副教授小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運用選擇性催化分解調控高能量密度合金負極材料的固體電解質膜
  • 四川動力鋰電產業集群已形成 負極新建項目接踵而來
    近幾年,中國鋰電行業發展快速,特別是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電池企業紛紛增加產能以搶佔市場先機。作為主要的動力鋰電池生產企業,其供應鏈帶動效應較大,隨著多個動力鋰電池項目入駐四川,材料企業迅速跟進,其中負極材料新建項目增速較快。
  • 預告第一彈|硅藻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展示
    硅藻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上的應用  從 10~20 年範圍看,鋰離子電池仍將是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航空和航天等高端設備和裝備的首選儲能裝置,對負極材料的提升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的關鍵,高比容量的矽或矽基負極材料是具有潛力的下一代負極材料,但其存在製備過程耗時耗力、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等問題。
  • 北化工衛敏/楊宇森:金屬間化合物催化不飽和醛高效選擇性加氫
    背景介紹α,β-不飽和醛選擇性加氫獲得不飽和醇是一個重要的化學轉化過程,並且在醫藥、食品和精細化學品合成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這類反應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興趣,開發高效的選擇性加氫催化材料對於提高工藝效率和工藝經濟性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石墨粉體與負極材料大會·2018鶴崗邀請函
    它是極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不僅能夠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促使電壓平穩,增強導電率,還可降低電池成本。難怪,全國70%的天然石墨負極材料都來自鱗片石墨的主產區——黑龍江鶴崗。  這個初秋,我們將會同全國石墨粉體和負極材料的從業者,集結鶴崗,探討一些行進中的矛盾以及關於未來的可能。電池能量密度到上限了麼?礦產開發總是不可持續麼?要提升導電性就得增加成本麼?
  • 北工大校友張曉東獲得2010中國計算機學會海外傑出貢獻獎
    2010年8月,經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獎勵委員會投票,2010年度中國計算機學會海外傑出貢獻獎由北工大校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張曉東教授獲得。張曉東教授1982年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並獲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89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Boulder)主校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
    在具有不同親鋰性的骨架材料上金屬鋰形核與生長情況示意圖。(a)使用傳統的親鋰性較差的納米碳骨架材料,金屬鋰隨機形核並生長,最終發展為金屬鋰枝晶。(b)使用具有超高親鋰性的卟啉有機骨架材料,金屬鋰優勢形核並數量增多,最終實現金屬鋰的均勻沉積並抑制金屬鋰枝晶的產生。為了在鋰金屬電池中調控金屬鋰的均勻沉積並抑制鋰枝晶的形成,該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基於卟啉的有機骨架材料。卟啉有機骨架材料是一種由卟啉單元通過共價鍵連接成的二維層狀聚合物,具有相對明確的化學結構,可以實現親鋰位點的精準構築與均勻分布。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