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能明白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典型特性,我們就無法想到我們認為很平常的事情,會在孩子心裡掀起一場那麼大的風暴。」不久前,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幸福家庭俱樂部譚學競老師收到一位幸福家庭俱樂部父母成長初階課程的學員發來的分享,內心深有感觸。
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困惑多
作為一個14歲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這半年來,我一直在迷惑、忐忑和難過中度過。孩子對我們關閉了心門,除了有需要時找我們開口商量,其他時候都當我們是透明的,不和我們交流。我曾經問過他為什麼,他堅決地說:「我不會告訴你們的,我討厭你們。」說話時,眼神拒人於千裡之外。我很難過,怎麼也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深仇大恨的事情。
直到前幾天晚上,婆婆不會開電視求兒子幫助,他不肯幫忙。我問兒子:「為什麼不肯幫忙?平時奶奶對你這麼好。」他說:「奶奶可以把她做的事情收回去呀。」我說:「奶奶不是為了讓你回報,她是因為愛你才幫你做這麼多的,那你認為什麼是真正的愛呢?」這句話讓他陷入了沉思,他糾結很久,慢慢和我說道:「我想要進步,可你們是我的阻力。」原來,事情是因為今年2月一個晚上,我因為遊戲問題和兒子溝通失敗,一氣之下把凳子砸到地上。這件事過去我就忘了,沒有想到兒子一直恨了我半年,而恨我們的心阻礙了他安心學習。我跟兒子真誠地道歉,承諾以後儘自己的能力改變和提升自己。
這件事情讓我看見,成人看事情的視角和青春期孩子是有很深的代溝的,如果不能明白青春期孩子的一些特徵,我們就無法想到很平常的事情會在其心裡掀起一場那麼大的風暴。
我把這件事情分享給學競老師,她告訴我:「因為從小到大,您從未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感恩他人,孩子的腦海中從未有過尊重、感恩的記憶,心靈沒有體驗過被尊重、感激的感覺,所以他有這樣的反應與舉動是很正常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你的兒子的良知已被喚醒。如果希望他的心靈越來越健康、溫暖、有愛,你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除了教育孩子要尊重、感恩他人,更要經常在兒子面前做出尊重、感恩家人的示範,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聽後明白了,我自己從小也沒有在父母身上學到感恩和尊重,從小因為家人很寵我,我很任性,對媽媽也不夠孝順。所以我要從現在開始做好自己,在家裡孝順媽媽、尊重先生,改善自己和家裡人的關係,用自己的心去影響孩子。當孩子有好的行為時,也要及時給予感謝和肯定。
幸運的是,孩子主動打開了心門;其次,孩子看見了這樣懷著恨的狀態不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選擇自我改變和成長。那天談話過後,孩子的狀態真的是越來越好了,和我說話明顯地自然和親近了。在學習上也越來越積極主動,初三的第一次月考進步很大。看到兒子的改變,我也越來越有信心和安心,我會和他一起在成長路上越走越好。
畫外音
在學習中成長,改變十分明顯
這位學員非常愛自己的孩子。6年前,她兒子小學四年級開始叛逆後,她就走上了學習成長的道路,上各種各樣的課程。幾個月前,她加入了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幸福家庭俱樂部,隨後報了父母成長初階課程全部的線上線下課。隨著她努力自我成長,終於撥開層層迷霧,開始與兒子順暢溝通,解開了兒子的心結,母子倆的身心都更健康。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幸福家庭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