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醫學院學者因隱瞞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被撤稿

2020-12-05 丁香園

又一篇稿子被撤!而此次撤稿的原因是通訊作者在未知情的情況下,文章被其他作者投稿發表。


圖為被撤的文章

昨天 Retraction Watch 放出一則消息,中國徐州醫學院作者發表的名為「p53-induced Rap2B positively regulates migration in cells exposed to glucose deprivation」的文章因作者之間未達成共識而被撤下,通訊作者鄭鈞年(音譯,Jun-Nian Zheng)在未知情的情況下,文章被另一作者裴東升(音譯,Dong-Sheng Pei)投稿發表,文章發表於今年 7 月的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期刊。

據 Retraction Watch 表示,出現這樣情況的撤稿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有時文章會出現通訊作者未知情和未授權的情況下被其他作者投稿發表,為此有機構建議,為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當文章發表後,應該向所有作者進行告知,而不應僅僅是通訊作者。


相關焦點

  • 論文的通訊作者偽造合著者,發表2月即遭撤稿
    發表在《Lupu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Antibodies to cellular prion protein and its cognate ligand stress-inducible protein 1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顯示作者為聖保羅大學的風溼病學家Jozelio F Carvalho帶領的一個研究小組,但實際上,更確切地說,
  • 首篇中國被撤稿的Science論文後續: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的論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宋懷兵及東南大學朱斌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
  •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有讀者提出:撤稿聲明最後一句顯示,論文另一通訊作者、東南大學教授朱斌等並不同意撤稿。為何最終還是撤稿?朱斌連續5年(2014-至今)進入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Elsevier能源類),在材料和能源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300多篇、引用7500多次,H-因子46。
  •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新聞—科學網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10月9日,科學網公號推送了《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撤稿!因疫情隔離導致數據混亂
    10 月 9 日,《科學》(Science)撤回了7月發表的一篇題為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的論文。該論文來自一組中國學者,通訊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副研究員宋懷兵及教授朱斌。
  • 撤稿信息 | 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學者論文因「錯誤」撤稿
    2020年1月27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2018 IF=3.574)發布撤稿通知,署名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學者於2018年7月發表在該刊的一篇論文《Diagnosis labeling with disease-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mining》撤稿,該論文第一作者Jun Guo(英譯:郭軍),通訊作者為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近日,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簡稱為ERMPS)在其 24 卷上批量撤稿了 199 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 中國學者《科學》論文撤稿,理由為「疫情隔離導致的數據混亂」
    該論文來自一組中國學者,通訊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副研究員宋懷兵及教授朱斌。一個多月前,《科學》雜誌發表了對這篇論文的「編輯部關切」,表示論文可能存在數據真實性問題,文章中的兩張圖片與此前朱斌擔任共同作者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的數據圖非常相似。
  • 5華人青年學者回懟哈佛醫學院「新冠論文」
    科學網微信公號7月14日消息,今年6月,美國哈佛醫學院一篇發表在該校開放獲取資源庫DASH上的論文,通過分析武漢醫院停車場照片和百度搜索數據,斷定新冠疫情可能去年8月底就在武漢傳播。(相關閱讀:深度:哈佛醫學院這篇「新冠水文」,算是徹底砸牌子了!)論文上線後遭到多方譴責,被指所引用材料牽強之至,漏洞百出。
  • 中國團隊撤回《自然》「最小恐龍」封面論文,但通訊作者稱「撤稿...
    · 研究動態 中國學者撤回《自然》封面「最小恐龍」論文,但通訊作者稱「撤稿妨礙科學自我糾正」 該論文發表於 2020 年 3 月 11 日,描述了在緬甸發現的白堊紀時期「蜂鳥大小的恐龍」標本,並稱之為迄今已知最小的恐龍,被選為同期Nature封面。研究第一作者為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通訊作者為中科院古脊椎所外籍研究員鄒晶梅(Jingmai K. O』Connor)。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撤稿,歷史首次
    兩個月前(7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研究員宋懷兵及東南大學朱斌教授以通訊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1)的論文。
  •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圖片來源存疑,中國工程院院士範上達9年前發表的論文被撤稿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實習生 朱周晨 瞿依賢 2015-10-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國學者Science論文或被首次撤稿
    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論文涉嫌造假,導師作為「通訊作者」需要負責嗎?
    他是免疫學領域「教科書的存在」據公開資料,曹雪濤26歲時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因碩士論文優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學位。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目前國內醫學生正在使用的《醫學免疫學(第六版)》的作者正是曹雪濤。
  • 107篇中國論文造假被撤 作者涉國內知名醫院醫學院
    此次撤稿並非是出現了新的違規情況,而是期刊Tumor Biology在2016年撤稿後進一步人工核查所發現的結果。  他表示,我們聯繫了每篇文章的通訊作者,並請其通知其他所有作者。  論文作者假冒評審人電子郵件  此次107篇被撤論文涉及的問題均為在「同行評價」中作假。「同行評價」在學術論文的出版中扮演什麼的角色?
  • 第一作者嚴重操縱實驗數據;4.8分期刊上13篇中國學者論文被同一人...
    論文作者被質疑歧視女性和少數族裔,並且暗示中國論文發表量的快速增長導致國際期刊平均質量下降。此外,作者還提倡「學生應絕對服從於導師」。2020年6月6日,中國化學會發表聲明堅決反對作者觀點,「尤其是作者對中國化學界的武斷判斷及詆毀,是對致力於為化學學科發展不懈奮鬥的中國化學家群體的整體傷害」。多方壓力之下,所涉文章目前已被撤回。
  • 中國學者《科學》論文首被撤稿 舉報者:可以重做研究再提交
    10月9日,因兩處「圖片意外錯誤」,由中國學者撰寫的一篇題為「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的論文被Science《科學》期刊撤稿。
  • 被國際期刊瘋狂撤稿,我國醫學論文還有救嗎?
    中國醫學論文:發表並死亡先說撤稿,所謂的「撤稿」,有兩種,一種叫做retraction,是期刊主動發起的撤稿;一種叫withdraw,是作者主動發起的撤稿。一般引發負面討論的更多是retraction。至於為什麼要撤稿?已發表的文章,如果不是存在很重大的錯誤,期刊發布個勘誤聲明就好,但如果錯誤嚴重到會讓人質疑研究的有效性,那麼就需要撤稿。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這距該論文發表僅3個月,並且是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這篇撤稿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副教授吳豔,共同通訊作者分別是東南大學教授朱斌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研究員宋懷兵。
  • 199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2017-2019 年間,國人一共貢獻了 2717 篇論文,佔總數的 82.7%,其中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發文量較大。撤稿理由五花八門具體到本次事件,199 篇論文因何原因撤稿,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儘管被撤稿論文都帶著一個「withdrawn」的標籤,但是其實大部分被撤稿論文應該被打上「retraction」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