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研團分離「大姨媽」肝硬化慢阻肺患者有望獲益

2020-12-05 聯合財經

聯合財經(unnews.com.cn)3月8 日訊 還記得「大姨媽治病」的新聞嗎?兩年前,浙江的一個科研團隊面向社會招募100名女性經血捐贈志願者,從「大姨媽」血中提取出幹細胞,經過合適的引導,可以修補、更新特定的器官細胞。

兩年過去了,來自該團隊的浙江大學醫學部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項春生告訴記者,他與李蘭娟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從當初100位志願者捐獻出的「大姨媽」中分離出宮血幹細胞,開展肝硬化和肺纖維化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研究已出成果,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了。據悉,該團隊還將向社會徵集240位宮血幹細胞志願者,將應用於宮血幹細胞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等重症肝病臨床研究等。

幹細胞治療肝硬化、慢阻肺步入臨床實驗

為什麼要研究宮血幹細胞對於肝硬化和肺纖維化的作用?因為在國內,這兩類疾病患者眾多,而且危害也大,治療起來都不容易。

比如肝硬化進展為肝癌的數量在增加。

項春生的團隊在小白鼠身上進行的實驗表明,把一定數量的宮血幹細胞通過靜脈注射到患有肝硬化的小白鼠身上後,再通過合適的引導,幹細胞對肝硬化微環境的調節信號作出反應,在這樣的反應下發生基因重組,幹細胞分化為肝臟細胞。

「從一周、一個月、兩個月後的檢查結果可以看到,小白鼠的肝臟一直在好轉。」項春生說。

再說說幹細胞是怎麼治療慢阻肺的。因為慢阻肺導致纖維化現象難以逆轉,肺功能受損嚴重。項春生說:「幹細胞可以修復纖維化的肺。」

目前,這些研究剛剛進入臨床實驗階段,已經有部分病人運用到宮血幹細胞對抗疾病,不過要製作成藥物進入市場,還需要至少三至五年的時間。

幹細胞引發染色體變異 風險有多大

說起幹細胞,大家並不陌生。比如造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其實就是用到骨髓當中的造血幹細胞;用臍帶血治療貧血、癌症等,其實用到的也是其中的幹細胞。

幹細胞看似一種「萬能」細胞,人體的各種器官的發育,都是從幹細胞開始的,只要通過合適的引導,幹細胞就能修補、更新特定的器官細胞。

但是幹細胞也是雙刃劍。如果不加以控制引導,幹細胞在人體內不斷發育增長,也有可能造成風險。

「但我們研究發現,宮血幹細胞不但是已知的人體細胞中自我複製與定向分化能力比較強大的幹細胞,而且還具有不導致染色體變異、不導致腫瘤發生等特徵,相對比較安全。」項春生說,團隊在小白鼠身上做過實驗,給小白鼠分別注射造血幹細胞和宮血幹細胞,前者會導致小白鼠長出腫瘤,而後者卻沒有這種不良後果。

中年查出肝癌 重疾險買多少才足夠

「很多人有購買重疾保險的意識,但對重疾險保額無理性認知。一旦遭遇不幸,所購買的保險賠償只是杯水車薪。」保險專家馮曌美表示,「其實保額設置是有據可依的,消費者可以跟保險代理人詳細諮詢,做通盤考慮。」

馮曌美告訴記者:「首先要摒棄的觀念是得了那麼重的病,反正也治不好,別浪費這個錢了。這其實是很多人不想買重疾險時的託辭。」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從確診為癌症開始,5年後依然存活的概率已提高到男性為65%,女性達到78%。「技術在進步,重大疾病的存活率不斷提高,我們該為自己準備足夠的風險基金,應對不斷上漲的醫療費用。」馮曌美說。

目前,重大疾病的醫療開銷通常在10萬元-30萬元,根據用藥和治療方法的不同選擇,醫保能報銷的比例也不等。術後恢復期通常在6個月到5年,期間的營養費、護理費也不可小覷。馮曌美建議:消費者應該根據年收入水平,以及投保人個人收入對家庭總收入的貢獻度來確定重疾保額。

以年收入12萬元的投保人為例,重疾險保額建議至少達到30萬元;而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投保人,特別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保額可以達到50萬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的重大疾病產品有主險和附加險兩種,主險的重疾產品可以單獨購買,附加險的重疾產品則必須先購買其他壽險的產品之後才能附加。

「對毫無重疾保障的人而言,推薦」返還型」重疾險。」

在重疾賠付上,目前大部分產品都已經推出了三次賠付,將重大疾病分成三組,在罹患重疾之後,將豁免保險費,同時保險合同並不終止,如果一年後不幸罹患其他組別的重大疾病,一樣可以獲得同等保額的賠付。

「在重疾保障之外,保險期間也享受身故保障。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健康平安,則在保險期滿時還可以獲得100%基本保額的滿期金作為養老補充,安享晚年。」馮曌美建議,對於已有壽險保障,需要增加重疾險保額的消費者來說,可以在已經購買的壽險產品上附加一份重疾險。(完)(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聯合財經)

相關焦點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用於高風險慢阻肺患者療效顯著
    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倍擇瑞令暢)於2019年12月獲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用於慢阻肺患者的維持治療,並且獲批為2.3類創新藥物,這就意味著,在穩定期治療中可以通過使用創新共懸浮給藥技術單裝置給予三聯製劑,標誌著中國慢阻肺患者吸入治療新時代赫然而來。
  • 徐金富教授:注重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慢阻肺患者的管理,降低不良事件...
    首先,慢阻肺患者因吸菸等造成的慢性氣道炎症導致肺內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使得氣道壁被破壞,小氣道清除功能下降,肺內天然免疫屏障的損傷如分泌的SIgA的減少,上述這些因素都造成對病毒的抵抗力減弱。從近期發表的一項大的流調數據顯示全國的新冠肺炎患者中60歲以上患者比例較高,約佔1/3;從死亡率的數據來看,合併慢性氣道疾病的死亡率也很很高,達到6.3%。
  • 浙大二院呼吸團隊找到吸菸導致慢阻肺元兇,為慢阻肺研究及治療開闢...
    確實,長期吸菸是導致慢阻肺發生的首要危險因素。慢阻肺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2018年由王辰院士牽頭、浙大二院呼吸團隊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單位參與的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柳葉刀》上發表,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已經超約1億人,約佔全世界慢阻肺患者人數的25%。研究還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則達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27%。
  • 慢阻肺患者有了新選擇,這些藥物進入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
    藥物裝置的使用 信必可都保: 哮喘/慢阻肺患者,信必可都保的使用方法,您掌握了嗎? 舒利迭: 舒利迭該如何使用?
  • 慢阻肺患者如何進行家庭氧療?盲目吸氧可能導致昏迷
    呼吸內科邢豔麗醫生說:「家庭氧療的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什麼樣的慢阻肺患者適合家庭氧療以及如何進行家庭氧療,這裡面有不少學問。」根據我國醫學教材和慢阻肺相關診療指南以及慢阻肺全球倡議,推薦符合以下任何一項的慢阻肺穩定期患者進行長期家庭氧療: 動脈血氧分壓(PaO2)≤55 mmHg或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有或無高碳酸血症; PaO2為55~60 mmHg或SaO20.55)。
  • 慢阻肺患者如何合理用藥,看最新指南建議!|指南共識
    慢阻肺病程可分為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穩定期。急性加重和合併症影響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穩定期的長期規範管理是慢阻肺治療的重點。 藥物治療原則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穩定期治療目標不同,本指南主要講述穩定期的藥物治療。
  • 解讀歐美指南,開啟慢阻肺治療新視角
    2020年2月,《慢阻肺用藥管理:美國胸科學會臨床實踐指南》(下簡稱美國慢阻肺用藥管理指南)和《關於慢阻肺ICS撤除:歐洲呼吸學會指南》(下簡稱歐洲關於慢阻肺ICS撤除指南)對這兩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證和推薦。現通過解析這兩大指南中的相關內容,對問題進行解答,為臨床醫生提供參考。
  • 獨特酶譜覆蓋優勢,國內患者有望獲益
    為使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指導我國臨床治療更好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現邀請我國呼吸、感染、重症、移植、血液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當前疾病現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為臨床患者帶來的獲益等多方面內容發表各自觀點。
  • 慢阻肺治療二聯還是三聯,細分人群,實時評估很重要
    2020年GOLD指南指出[1],LAMA/LABA是改善症狀的核心藥物,症狀較重的患者的起始治療可選擇LAMA/LABA。此外,對於單支擴無法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臨床中採用含有ICS的三聯方案但無法繼續獲益的患者也可轉換為雙聯方案。
  • 肝硬化吃什麼中成藥 肝硬化患者不可吃什麼
    肝硬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肝部疾病,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日常的生活有著諸多的不便。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多的,哪些中成藥是可以幫助治療肝硬化的呢?小編給大家講講肝硬化吃什麼中成藥、肝硬化中藥偏方有哪些以及肝硬化飲食禁忌是哪些。
  • 骨髓移植還可治療肝硬化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一提到骨髓移植,大家可能知道它是白血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但其實骨髓移植還可治療肝硬化。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王芬教授團隊採用超聲內鏡技術,將患者自體骨髓經門靜脈成功移植到一例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肝臟內,僅半個月即獲得良好療效,白蛋白水平快速提升,1個月後腹水完全消退。 患者是一名50歲中年男性,B肝病史20餘年,近年來逐漸出現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症狀:肝功能明顯減退、脾功能亢進、大量腹水,多次嘔血、黑便,需頻繁出入醫院。
  • 慢阻肺治療首迎「三聯療法」 ,效果更優
    據王辰院士團隊發布的CPH研究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8.6%,在2015年,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便已高達約9990萬2。據悉,2016年我國因慢阻肺死亡人數87.63萬,佔我國總死亡人數的9%,佔全球慢阻肺死亡人數的30%,位居我國各單病種死亡人數第三位,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1。
  • ...需要ICS的慢阻肺患者?生物製劑研發存在哪些挑戰?影像學也能診斷?
    90%慢阻肺患者起因於吸菸,全世界有6億慢阻肺患者,我國有近1億慢阻肺患者,德國有7百萬慢阻肺患者,美國有1千5百萬慢阻肺患者+1千2百萬慢阻肺患者未診斷/誤診,其實人口比例差不多,這是符合世界統計學數據的。慢阻肺為第三位死亡原因(在中風和心肌梗死之後)和第二位致殘原因,美國每年醫療費用500億美元。所以,發達國家也存在這些問題。戒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慢阻肺可以治療,但必須診斷。
  • 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達9990萬 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
    慢阻肺是一種可導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研究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達9990萬,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許多早期的慢阻肺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他們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然而在疾病早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會迅速下降,往往在有症狀來就診時已經喪失了近一半的肺功能,因此,慢阻肺的早診早治刻不容緩。」
  • 慢阻肺肺氣腫患者用呼吸機應該選哪個模式?
    之前說過,呼吸機有很多種模式,例如BPAP-S、BPAP-ST、智能定容通氣等,那麼到底哪種模式適合慢阻肺患者呢呢?今天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因此,慢阻肺患者一般都建議選擇ST模式的呼吸機,確保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智能定容通氣選擇呼吸機時,一般建議選擇和普樂、瑞思邁等具備定容通氣功能的呼吸機。什麼是定容功能?
  • 慢阻肺給藥+吸入裝置如何選擇?ERS主席這樣說……
    近年來,吸入糖皮質激素(ICS)在慢阻肺人群中應用普遍,在預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方面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獲益,然而並非所有慢阻肺患者均受益於ICS。Rabe教授表示,ICS對於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患者獲益更大。對於存在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慢阻肺患者,反對使用ICS。 對於初始治療,GOLD 2020報告建議在D組(高風險,多症狀)中啟動ICS的閾值為血EOS≥300個/μL;如果患者血EOS≥100個/μL,有兩次或兩次以上中等程度急性加重或一次嚴重急性加重住院,則考慮添加ICS。
  • 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表示,「全國有1億人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初步觀察發現,慢阻肺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更容易向重症轉化,預後更差,病程與機體基礎疾病、與免疫系統受損有關係,臨床醫生要密切關注這部分群體。」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問題?患者如何防止急性加重?
  • 阿斯利康創新三聯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中國上市,慢阻肺治療「新利器...
    能夠為慢阻肺患者帶來多重獲益。發表在《柳葉刀》呼吸醫學雜誌上的KRONOS研究結果顯示,與雙聯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相比,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能夠顯著降低52%的中重度急性加重率,並延長到達首次中重度急性加重時間。同時,該藥物起效快速並可持續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慢阻肺患者是否應該長期使用呼吸機?有什麼好處?
    慢阻肺患者是否應該長期使用呼吸機?有什麼好處?呼吸機和制氧機有什麼區別?是否要長期使用呼吸機?首先可以這麼說,當發展到慢阻肺二期,也就是出現II型呼吸衰竭時,患者會出現二氧化碳瀦留的情況,二氧化碳分壓高於50,人酸鹼平衡失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感染髮病,急性發作住院,值得一提的是,每急性發作一次,你的病情就會加重一次,肺功能也會進一步的永久性下降,因此預防急性加重是延長慢阻肺患者生存時間的關鍵點。
  • 活久見,骨髓移植還可以治療肝硬化?!
    一提到骨髓移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是白血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但你肯定沒聽說過骨髓移植還可以治療肝硬化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王芬教授團隊採用超聲內鏡技術將患者自體骨髓經門靜脈成功移植到一例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肝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