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酶譜覆蓋優勢,國內患者有望獲益

2020-12-05 騰訊網

當前,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構成了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脅,我國革蘭陰性菌耐藥形勢嚴峻,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RE)增長趨勢尤為迅速。對於這類治療選擇有限的「超級細菌」,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手段。基於迫切的臨床需求,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思福妥)被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列為優先審評品種,並於2019年5月21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

為使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指導我國臨床治療更好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現邀請我國呼吸、感染、重症、移植、血液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當前疾病現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為臨床患者帶來的獲益等多方面內容發表各自觀點。本文整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俞雲松教授的採訪精華內容如下,從感染科領域專家的角度,剖析頭孢他啶/阿維巴坦獨特機制優勢,強調CRE感染防控要點,展望新型藥物上市帶來的希望。

獨特酶譜覆蓋優勢,國內患者有望獲益

碳青黴烯耐藥菌感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重大公共健康問題,患者可用有效藥物少、病死率高。目前國內治療藥物主要有替加環素和多粘菌素。替加環素體外敏感性不高,在血流、腦脊液等多個部位藥物濃度均較低,但高劑量使用易導致凝血功能、肝功能損傷及消化道不良反應。多粘菌素的腎臟毒性等也限制了其使用劑量,進而限制了療效。磷黴素在國外患者中敏感率很高,為90%以上,但國內僅為40%左右。部分國家尚可採用高劑量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延長輸注時間方案治療碳青黴烯耐藥菌感染,但我國碳青黴烯類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高,很難達到有效劑量,僅有15%的患者適合高劑量方案。因此,我國CRE感染治療藥物選擇非常有限,現狀更為嚴峻,相信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國內的上市能為其帶來更好的選擇。

不同國家與地區間碳青黴烯耐藥菌的耐藥機制不同。我國產碳青黴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產金屬酶的比例很低,前期有研究結果顯示為20%左右,俞雲松教授團隊前期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僅為5%~10%。國內CRKP主要為產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黴烯酶(KPC)2型。因此,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能發揮良好的殺菌效應。

獲批適應證、指南與共識及

臨床應用經驗為頭孢他啶/阿維巴坦

提供充分使用證據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被NMPA批准的適應證包括複雜性腹腔內感染(cIAI)、醫院獲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以及在治療方案選擇有限的成人患者中對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敏感的革蘭陰性菌(肺炎克雷伯菌、陰溝腸桿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尤其覆蓋了CRE血流感染,因其在我國發生率較高,既往替加環素、多粘菌素藥物血流濃度均不高,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有望解決這一難題。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國外已開展了HAP、尿路感染等方面的多項臨床研究;目前在國內僅有HAP方面的循證醫學證據,血流感染方面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尚未開展。但前期臨床應用經驗已顯示:在替加環素和多粘菌素均耐藥的情況下,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對CRKP血流感染療效滿意。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本質上是頭孢菌素類與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複合製劑,總體安全性良好。產KPC2是我國碳青黴烯耐藥菌的主要耐藥機制,而阿維巴坦相較於以往傳統的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獨特酶譜優勢即在於覆蓋了KPC2,且覆蓋了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細菌。因此,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我國的臨床應用必將帶來顯著獲益。

加強預防,嚴格控制,規範治療——

「三管齊下」應對CRE感染,

保證醫療安全

關於加強CRE感染的預防和控制,主要需從以下3方面採取措施:(1)規範抗菌藥物,尤其是碳青黴烯類藥物的使用,減少內源性CRE的產生,以防止CRE在腸道內定植後移位感染。(2)做好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尤其是防止接觸傳播,做好篩查、隔離。(3)對已經確診感染CRE的患者,應予以規範治療,使現有藥物保持活性。以上「三管齊下」,才能更好地控制CRE感染,保證醫療安全。

專家寄語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中國上市,是CRE感染患者的迫切需要。改善療效、減少耐藥是新藥上市後需要臨床醫生共同做好的兩件事情。

專家介紹

俞雲松 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

邵逸夫醫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求是特聘學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會委員、臨床微生物專業組副組長;浙江省微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感染病臨床工作,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豐富臨床經驗。1990年以來,一直從事細菌耐藥機制、耐藥細菌感染及治療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92篇(其中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包括重點項目2項),主持「973」項目子課題、「863」項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業基金項目各1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等多本SCI雜誌審稿人。

備註:訪談視頻拍攝於2019年8月,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已於2019年9月在中國上市

編輯整理|中國醫學論壇報 清揚

相關焦點

  • 抗CRE感染國內治療方案有限,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有望開啟新局面
    為使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指導我國臨床治療更好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現邀請我國呼吸、感染、重症、移植、血液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當前疾病現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為臨床患者帶來的獲益等多方面內容發表各自觀點。
  • IV期臨床證實:對PDE-5i反應不足的PAH患者 利奧西呱片顯著獲益
    >· 安吉奧®(利奧西呱)不依賴於NO濃度的獨特雙重作用機制可能是利奧西呱能給PDE-5i反應不足的PAH患者帶來顯著獲益的原因默沙東近日公布了REPLACE研究的結果。REPLACE研究結果顯示對PDE-5i反應不足的PAH患者可從轉換為利奧西呱治療中顯著獲益REPLACE為期24周的研究,評估了226例肺動脈高壓患者從PDE-5i治療轉換到利奧西呱的臨床效果,這些患者接受了聯合或不聯合ERA的PDE-5i(西地那非或他達拉非)治療但仍處於中等風險。
  • 唯一醫保PD1/PD-1藥物達伯舒多項臨床研究結果公布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納入醫保目錄後,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價格降幅達64%,每支價格降到僅需2843元,全年治療費用不到十萬元,極大提高了藥物可及性,減輕患者負擔,讓更多患者可以獲得免疫治療的機會。腫瘤治療歷經了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這幾個階段,特別是免疫治療作為本世紀最有希望的一個治療手段,應用於肺癌、腸癌、淋巴瘤等多種腫瘤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 ...B(02126)Relma-cel安全性優勢顯著,有望成為同類最佳的CAR-T療法
    Relma-cel極有潛力成為國內FIC/BIC的CAR-T療法藥明巨諾通過License-in方式取得了Juno較好的CAR,採用了更新一代的CAR-T結構,ITMA(CD3聚合體)未直接與T細胞共激域連結,避免了T細胞超活化,使得relma-cel有望擁有更高的安全性。
  • 二代TKI作為一線用藥的時代來臨,豪森昕福讓慢粒患者兩方面獲益
    目前臨床上,靶向治療藥物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的首選,主要針對酪氨酸激酶,獲得分子生物學緩解,使得CML患者的生存期或者是無病生存率更高。伊馬替尼的使用代表了慢粒治療的一個裡程碑,一線伊馬替尼治療慢性期CML的長期結果證明了伊馬替尼的臨床優勢。但是,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越來越期望獲得更好的效果。
  • 【溶栓病例】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心梗」患者與時間的賽跑
    入院時患者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心前區疼痛,呈壓榨樣,持續性,伴胸悶,測血壓80/50mmHg,心率45次/分,立即行床邊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檢查,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我院心血管病科盧國輝主任,立馬邀請歐莉君副院長、鄧上安副院長為患者進行緊急會診。會診專家評估患者病情表示,該患者心梗後嚴重循環衰竭,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綜合患者病情考慮,進行靜脈溶栓治療是該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
  • CKD患者服用不同種他汀獲益有差異嗎?薈萃分析結果來了!
    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腎臟疾病預後質量倡議(NKF-K/DOQI)指南認為:糖尿病和CKD患者的LDL-C水平應低於100mg/dL,並建議LDL-C>100 mg/dL積極應用他汀藥物調脂。 但在眾多他汀藥物中哪種更加適合CKD患者應用?哪種所帶來的心血管獲益更為顯著呢?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
    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
  • 美國藥企研發B肝患者治癒藥 國內有望引進
    雖然早在4年前,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表示中國已經摘掉了「B肝高流行」的「帽子」,但國內仍有1.5億人盼望相關藥物。數據顯示,中國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依然高達約1.2億人,慢性B肝患者3000萬人。 公告截圖 吉利德首席科學官及研發負責人約翰(John McHutchison)表示,吉利德致力於開發創新療法來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實現功能性治癒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
    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
  • 如何改善性早熟患者身高?聯用生長激素身高獲益更大
    使用 GnRHa 雖然能抑制性發育進程,但關於使用 GnRHa 治療改善 CPP 終身高及身高獲益的報導評價不 [1]。 02 單用 GnRHa 治療身高獲益與年齡有關 研究表明 GnRHa 治療 CPP 患者的身高獲益與年齡有關。
  • 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早期介入獲益明顯
    隨著肺癌治療的新藥物和新技術不斷湧現,患者5年生存率正在大大提升。而近年橫空出世的免疫治療,更是備受關注。11月14日,在廣州召開的「巔峰對話,肺同凡響」百濟神州胸外科國際峰會上,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就免疫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布局展開了研討。
  • 江西省腫瘤醫院:碘-125粒子植入治療具有獨特優勢
    碘-125粒子植入術在腫瘤臨床治療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及意義。  與手術配合的互補效應:手術中加用植入放射性粒子是最常用的途徑,最大效果是腫瘤整體的殺滅,並能預防局部復發。  提高腫瘤治癒的徹底性:腫瘤侵潤鄰近重要臟器時,即使能切除瘤體也只是一種姑息手術,預後很差。手術中加用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淋巴通道、殘存腫瘤組織和腫瘤接壤部位上植入粒子,有望獲得徹底的治癒效果。
  • J Pathol:追蹤腫瘤疤痕組織有望徹底根治胰腺癌
    2019年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人類胰腺癌疤痕組織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疤痕組織或有望幫助臨床醫生預測哪些患者會對特殊療法的反應最佳,相關研究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Pathology上,本文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個體化療法(包括免疫療法
  • 專家訪談丨潘躍銀教授: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的獲益
    安徽臨床腫瘤學會候任理事長安徽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協會乳腺癌、免疫、肝癌、腎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協會腫瘤預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姑息與人文關懷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促會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Thoracic Oncology》、《中華醫學雜誌
  • 瀚暉獲諾華吸入劑產品線國內獨家推廣權 造福中國COPD患者
    核心提示:我國慢阻肺COPD患者已經超約1億人,成為僅次於高血壓、糖尿病的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諾華的這三款用於COPD患者維持治療的藥品均為全球領先的創新型原研藥品,該系列可覆蓋COPD長期治療人群,組成全系列的COPD產品線。
  • 三代TKI奧希替尼不斷創造生存神話,更是患者用得起的原研好藥
    2019年9月奧希替尼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一線治療EGFR突變陽性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而此次作為一線療法在中國獲批,從遞交申請到正式獲批歷時10個月,距離美國獲批一線療法僅隔16個月,體現了我國藥監機構加快有臨床價值創新藥在國內上市的決心和執行力。這也意味著30年來可以真正延長生存時間的EGFR靶向藥物可以造福國內患者,是中國EGFR突變肺癌治療的一大裡程碑。
  • 新藥臨床實驗:風險與獲益的權衡 患者需警惕
    其擬定的知情同意書,必然涵蓋了藥物實驗可能涉及到的各種方面的問題,理論上來說,患者可通過該知情同意書了解到相關藥物實驗的幾乎所有已知風險。但當南都記者進一步追問,如果患者完全不具備相關法律以及醫學方面的知識,對於該知情同意書的真正了解程度能達到多少時,前述人士則三緘其口。
  • 2020全國醫保目錄更新:氟維司群成功納入醫保晚期乳腺癌患者獲益
    )經臨床驗證,氟維司群可顯著延長晚期乳腺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乳腺癌是全球範圍女性最高發的癌症,在我國也高居危害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首,每年發病約30.4萬,且持續增高,且患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乳腺癌患者中約70%為激素受體陽性,內分泌治療是這部分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由於需要長期用藥,高昂的醫療費用也給不少患者,尤其是復發轉移患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
  • 楊帆教授、梁乃新教授、嶽東升教授:ADAURA研究有望開啟TKI輔助治療新模式?
    Q2:EGFR-TKI作為NSCLC輔助治療的獲益人群有哪些?相比輔助化療具有哪些優勢?楊帆教授:靶向輔助治療的獲益人群必須攜帶敏感基因突變,但並非所有攜帶敏感基因突變的人群都應該接受靶向輔助治療。Q4:如何看待靶向輔助治療周期與患者生存獲益的關係?延長輔助用藥時間能否成為未來治療的趨勢?梁乃新教授:肺癌術後輔助治療過程中,有兩個復發轉移的高峰期,一個是12個月,一個是24個月,為了覆蓋這兩個高峰期,靶向藥物至少要使用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