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構成了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脅,我國革蘭陰性菌耐藥形勢嚴峻,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RE)增長趨勢尤為迅速。對於這類治療選擇有限的「超級細菌」,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手段。基於迫切的臨床需求,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思福妥)被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列為優先審評品種,並於2019年5月21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
為使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指導我國臨床治療更好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現邀請我國呼吸、感染、重症、移植、血液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當前疾病現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為臨床患者帶來的獲益等多方面內容發表各自觀點。本文整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俞雲松教授的採訪精華內容如下,從感染科領域專家的角度,剖析頭孢他啶/阿維巴坦獨特機制優勢,強調CRE感染防控要點,展望新型藥物上市帶來的希望。
獨特酶譜覆蓋優勢,國內患者有望獲益
碳青黴烯耐藥菌感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重大公共健康問題,患者可用有效藥物少、病死率高。目前國內治療藥物主要有替加環素和多粘菌素。替加環素體外敏感性不高,在血流、腦脊液等多個部位藥物濃度均較低,但高劑量使用易導致凝血功能、肝功能損傷及消化道不良反應。多粘菌素的腎臟毒性等也限制了其使用劑量,進而限制了療效。磷黴素在國外患者中敏感率很高,為90%以上,但國內僅為40%左右。部分國家尚可採用高劑量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延長輸注時間方案治療碳青黴烯耐藥菌感染,但我國碳青黴烯類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高,很難達到有效劑量,僅有15%的患者適合高劑量方案。因此,我國CRE感染治療藥物選擇非常有限,現狀更為嚴峻,相信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國內的上市能為其帶來更好的選擇。
不同國家與地區間碳青黴烯耐藥菌的耐藥機制不同。我國產碳青黴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產金屬酶的比例很低,前期有研究結果顯示為20%左右,俞雲松教授團隊前期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僅為5%~10%。國內CRKP主要為產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黴烯酶(KPC)2型。因此,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能發揮良好的殺菌效應。
獲批適應證、指南與共識及
臨床應用經驗為頭孢他啶/阿維巴坦
提供充分使用證據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被NMPA批准的適應證包括複雜性腹腔內感染(cIAI)、醫院獲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以及在治療方案選擇有限的成人患者中對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敏感的革蘭陰性菌(肺炎克雷伯菌、陰溝腸桿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尤其覆蓋了CRE血流感染,因其在我國發生率較高,既往替加環素、多粘菌素藥物血流濃度均不高,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有望解決這一難題。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國外已開展了HAP、尿路感染等方面的多項臨床研究;目前在國內僅有HAP方面的循證醫學證據,血流感染方面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尚未開展。但前期臨床應用經驗已顯示:在替加環素和多粘菌素均耐藥的情況下,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對CRKP血流感染療效滿意。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本質上是頭孢菌素類與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複合製劑,總體安全性良好。產KPC2是我國碳青黴烯耐藥菌的主要耐藥機制,而阿維巴坦相較於以往傳統的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獨特酶譜優勢即在於覆蓋了KPC2,且覆蓋了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細菌。因此,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我國的臨床應用必將帶來顯著獲益。
加強預防,嚴格控制,規範治療——
「三管齊下」應對CRE感染,
保證醫療安全
關於加強CRE感染的預防和控制,主要需從以下3方面採取措施:(1)規範抗菌藥物,尤其是碳青黴烯類藥物的使用,減少內源性CRE的產生,以防止CRE在腸道內定植後移位感染。(2)做好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尤其是防止接觸傳播,做好篩查、隔離。(3)對已經確診感染CRE的患者,應予以規範治療,使現有藥物保持活性。以上「三管齊下」,才能更好地控制CRE感染,保證醫療安全。
專家寄語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在中國上市,是CRE感染患者的迫切需要。改善療效、減少耐藥是新藥上市後需要臨床醫生共同做好的兩件事情。
專家介紹
俞雲松 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
邵逸夫醫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求是特聘學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會委員、臨床微生物專業組副組長;浙江省微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感染病臨床工作,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豐富臨床經驗。1990年以來,一直從事細菌耐藥機制、耐藥細菌感染及治療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92篇(其中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包括重點項目2項),主持「973」項目子課題、「863」項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業基金項目各1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等多本SCI雜誌審稿人。
備註:訪談視頻拍攝於2019年8月,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已於2019年9月在中國上市
編輯整理|中國醫學論壇報 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