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他酷愛搖滾樂,先後加入兩支搖滾樂隊,演出單曲曾登上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
如今,他專注於研究和傳播科學,時常亮相科普節目,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深奧的科學道理,成為英國婦孺皆知的科學偶像。
雙重魅力受追捧
位於英國西薩塞克斯郡的賴登社區學校裡,孩子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盼望科學課的到來,因為這天的老師是他們喜歡的科學節目主持人、偶像考克斯教授。
在大學授課、做研究以及主持節目之餘,考克斯時常到中小學給孩子們講課,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在賴登社區學校,他講解宇宙起源,鼓勵孩子們「成長為科學家,去發現外星生命」。
考克斯告訴孩子們:「有人不喜歡科學,覺得科學是老頭子做的事。這是完全錯誤的。在任何一間科學實驗室裡,你都會發現那裡大多是年輕人。」
從小有名氣的流行樂手,到家喻戶曉的物理學家,考克斯身上兼具科學的理性與流行的魅力。這種與眾不同的氣質,加上帥氣陽光的外形,使他深受孩子和女性觀眾崇拜。
學生時代玩搖滾
考克斯1968年出生於英格蘭的奧爾德姆。他小時候喜歡跳舞、體操,把數飛機和汽車當成樂趣。12歲時,他讀完美國前太空人、科幻小說家卡爾·薩根的《宇宙》一書,從此立志當一名物理學家。
1986年,考克斯從中學畢業,畢業考試數學成績只得了D。原因是當時他加入在奧爾德姆紅極一時的搖滾樂隊Dare,當鍵盤手。
後來Dare樂隊解散,考克斯進入曼徹斯特大學物理系學習,但仍未放棄對搖滾樂的熱愛。1991年,他加入另一支新組建的搖滾樂隊D:Ream。樂隊在英國音樂圈小有名氣,幾支曲子曾打入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其中《一切只會越來越好》一曲榮登榜首,被工黨選為助選主題曲,名聲大噪。
參加樂隊期間,考克斯以優異成績獲得物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97年,D:Ream曲終人散,考克斯同年完成博士論文《大動量轉移時的雙衍射裂解》,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2005年,他當上曼徹斯特大學高能物理學教授。
推廣科普獲認可
2003年,考克斯與美國的科學節目主持人吉亞·米利諾維奇相識並結婚。當時,考克斯在歐洲核研究組織研究大型強子對撞機,米利諾維奇到那裡拍攝關於強子對撞機的紀錄片。
或許是受妻子影響,考克斯開始關注科學知識的傳播方式。他說:「科學實在太重要了,必須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他陸續參與多部英國廣播公司(BBC)科教廣播和電視節目的錄製,用淺顯有趣的語言向公眾解釋原本複雜枯燥的科學知識,希望「人們可以像享受音樂和其他流行文化一樣,享受科學知識和探索樂趣。」
考克斯為推廣科學普及所做的努力獲得認可,收穫不少嘉獎。2010年,英國物理學會授予他「凱文獎」,表彰他「向公眾傳播物理學魅力」的努力。
2011年3月,考克斯因主持《宇宙的奇蹟》獲得英國皇家電視學會頒發的最佳主持人獎。
86歲的BBC知名科普節目主持人戴維·阿滕伯勒對考克斯大為讚賞,曾在節目中告訴觀眾:「如果我有一支火炬,我會傳給考克斯。」阿滕伯勒爵士投身野生動物節目製作多年,憑藉深入淺出的解說、淵博的知識,贏得一代又一代電視觀眾的心。
「科學偶像」有夢想
考克斯走紅後,英國媒體稱呼他「陽光教授」,「粉絲」稱讚他是「迷人科學家」。《人物》雜誌將他列入「最性感男士」榜單。
還有報導稱,受他的魅力所吸引,報考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專業的新生人數近年來激增,校方為此將物理系2013年入學成績大幅提高。
考克斯回應說:「我不迷人,科學才迷人。不過我認為,能多一些科學偶像是件好事。」
他希望有更多科學家、工程師、教授等能參與流行文化,傳播科學知識,尤其在激發青少年的科學求知慾方面。
他說:「我堅信科學、數學和工程學是這個國家的未來。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讓下一代做好準備。」
在賴登社區學校的講課即將結束時,考克斯問孩子們「誰長大後想當科學家」,幾乎所有學生都舉起手。對「科學偶像」考克斯而言,這或許是最有成就的一刻。 張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