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聲治療良惡性腫瘤超12萬例 技術或進一步推廣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全球超聲治療良惡性腫瘤超12萬例 技術或進一步推廣

2019-12-10 21: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張尼)不開刀、幾乎沒有創口、利用超聲波聚焦「滅活」病灶……對於不少腫瘤患者來說,這樣的治療方式仍然十分陌生。不過,數據顯示,全球接受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治療良惡性腫瘤的患者,已經突破12萬例。在業內專家看來,未來該技術有望進一步推廣。

「第十屆超聲治療及生物效應醫學學術大會,暨第六期中國超聲微無創治療學習班」北京舉行。(主辦方供圖)

  日前,由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主辦,超聲治療及生物效應專委會、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共同承辦的「第十屆超聲治療及生物效應醫學學術大會,暨第六期中國超聲微無創治療學習班」北京舉行。會上,聚焦超聲消融治療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焦點。

  記者了解到,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是利用超聲波的可聚焦性和可穿透性,將體外低強度超聲波聚焦到患者體內病灶,在焦點處瞬間產生高溫(60℃到100℃),使病灶組織發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壞死,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從而實現不開刀、不流血、保留組織器官及其結構功能完整性的「無創治療」。

  「我們通過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能量匯集在一起可以用來燒飯,而聚焦超聲消融手術的技術原理類似,只不過我們利用的是能夠穿透組織的超聲波。」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王智彪這樣解釋這一治療手段的原理。

  20世紀80年代,中國重慶醫科大學團隊及海扶醫療團隊自主研發出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目前,聚焦超聲消融技術的臨床應用已經有20年之久。

  「這種技術的一大優點就是刀尖可以精確到毫米級,這是傳統手術刀無法達到的。」王智彪強調,由於手術本身是無創的,這使得過去很多不具備手術條件切除腫瘤的患者,多了一個新選擇,治療能很大程度幫助他們減輕腫瘤負荷,緩解症狀。

資料圖: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腫瘤微創治療科海扶室(主辦方供圖)

  從護理康復角度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也有區別於傳統手術的優勢。據中國腫瘤微創介入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蓋綠華介紹,由於此類手術本身幾乎無創,患者避免了創口和失血等問題,術後也不需要攜帶大量管路,降低了風險。

  而在遂寧市中醫院、遂寧市婦幼保健院院長何佳看來,這項技術在婦產科領域的應用意義重大。

  「通過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我們可以有效地治療子宮肌瘤,並且很多女性不必再切除子宮,這背後將挽救千千萬萬的家庭。」何佳強調。

  從整體應用情況來看,據王智彪介紹,截止2018年底全球通過該技術治療良惡性腫瘤的患者已經超過了12萬例,非腫瘤性疾病超過200萬例。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雖然用海扶刀設備治療腫瘤的種類仍有局限性,且患者選擇此類治療也要進行相應的評估,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未來,隨著技術的提升與規範,其有望推廣至更多領域,為更多患者提供幫助。(完)

相關焦點

  • 超聲新技術在甲狀腺結節中的一站式應用
    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有研究表明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對該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不但可以保護患者的甲狀腺生理功能,而且基本不影響患者的美觀度。現就超聲新技術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予以綜述。
  •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8年01月12日 14:4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深圳2018年1月12日電 /美通社/ -- 1月8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7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鑑別乳腺良惡性病灶的病理基礎及應用進展
    >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疾病,嚴重威脅女性健康。我國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乳腺癌仍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榜首。相關研究表明乳腺癌5年生存率與診斷分期呈顯著負相關,Ⅰ期5年生存率可達95.2%,Ⅲ~Ⅳ期5年生存率僅為58.4%,因此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對於乳腺癌預後至關重要。
  • 乳腺葉狀惡性腫瘤術後快速復發一例_乳腺癌_葉狀惡性腫瘤_預後...
    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學方面的數據。葉狀腫瘤大多發生於女性,中位發病年齡為 43~ 45 歲。 關於該腫瘤的病因學及高危因素尚無明確報導。葉狀腫瘤最早表現為乳腺腫塊,活動度較大,腫瘤大小差異大(1~41cm),可伴有乳頭內陷、潰瘍及胸壁固定。葉狀腫瘤鉬靶片上的典型表現為光滑、多葉狀的佔位,與纖維腺瘤類似,因此具有疑似腫物的患者通常需要進一步超聲檢查
  • 巴特朗斐教授談術中超聲造影在膠質瘤治療中的應用
    膠質瘤是一種具有豐富血管生成功能的惡性腫瘤。侵襲性生長是惡性腫瘤最重要的生物學行為之一。血管生成與膠質瘤的浸潤和生長顯著相關。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是反映腫瘤血管生成情況的定量標準,能夠客觀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惡性程度。腫瘤血管生成是受基因和多種生長因子調控的過程,其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生長刺激因子。
  • 數讀12月21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確診超52萬例 累計逾7763萬例 美國...
    海外網12月22日電 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2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7633704例,累計死亡病例1707482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526768例,新增死亡病例8874例。
  • 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研究進展
    作者:谷立爽,王勇,
  • 診斷不準可能導致過度治療,超聲、鉬靶、核磁共振怎麼選?
    診斷不準可能導致過度治療,超聲、鉬靶、核磁共振怎麼選?乳腺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並以每年約2%的速度遞增。早期篩查,是乳腺癌得以早診早治的關鍵。然而,篩查也需要規範,不是拍個片子算數。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彭衛軍指出,乳腺診斷相對比較複雜。
  • 專家訪談 | 鄭瑩教授:「單孔腹腔鏡技術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
    淺談單孔腹腔鏡技術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利與弊鄭教授回顧歷史,單孔腹腔鏡技術最早於1969年應用於輸卵管絕育;2009年,單孔腹腔鏡技術首次報導應用於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國內單孔技術的推廣普及和蓬勃發展得益於美國貝勒醫學院關小明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孫大為教授和廣醫三院劉娟教授孜孜不倦的無私傳授。
  • 超聲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
    由於CNS疾病的病因和發病尚不明確,出現症狀前不易確診;且血腦屏障的存在導致能進入患者腦組織的藥量很低,給預防和治療CNS疾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目前臨床上已經開展應用經顱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transcranial MR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tcMRgFUS)治療震顫、運動障礙等。近年來出現的超聲神經調控新技術也開始了臨床前研究。
  • 【典型病例】原發性甲狀腺癌熱消融治療後再手術2例分析
    目前,我國對甲狀腺結節的熱消融治療缺乏統一規範的意見。在未有循證醫學證據前,熱消融技術可能已被過快、過多地應用於原發性甲狀腺癌的治療。依據現有的研究報導,筆者認為熱消融技術用於原發性甲狀腺癌尚未成熟,須考慮以下問題。局部消融治療最早多數是作為姑息性治療手段用於不能手術及復發惡性腫瘤的治療,即使在目前也主要用於嚴格控制指徵下部分原發性肝癌及不能手術的原發性腎癌。
  • 超聲造影新技術實時安全快速
    中國江西網訊 付志勇 報導:經過近一年的籌備,2013年7月5日,江西省腫瘤醫院超聲科順利完成第一例超聲造影檢查。患者經過多家醫院多項檢查仍不明診斷,通過該科超聲造影檢查,病變得到明確診斷而免於手術。  超聲造影新技術為目前最先進的超聲成像技術,被譽為無創傷性微循環血管造影。
  • 數讀12月3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確診近70萬例 累計逾6543萬例 美國...
    海外網12月4日電 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4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65439637例,累計死亡病例1509848例。與前一日相比,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696503例,新增死亡病例12838例。
  • 「觸診成像」成為乳腺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臨床依據(圖)
    據統計每年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120萬,每年死於乳腺癌50萬,乳腺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今年4月,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引進了「乳腺觸診診斷儀」,其靈敏度相當於人手4倍,可發現2-5mm小的腫塊,並能分辨良惡性,在進行乳腺疾病(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乳腺檢查的敏感性和診斷的準確性,保障了女性健康。
  • 超聲引導下腎癌微波消融治療:滅活病灶同時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腎功能
    今天介紹的病例,是一例超聲引導下腎癌分次微波消融治療術。 患者常先生,59歲,一年前體檢時首次發現左腎佔位,超聲顯示左腎實質存在低回聲腫物,腫物直徑大於4釐米,當時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一年後複查超聲發現腫物明顯增大,最大徑超過5釐米,超聲造影考慮為腎癌。
  • 數讀12月2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確診逾60萬例 累計逾6474萬例 美國...
    海外網12月3日電 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3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64743134例,累計死亡病例1497010例。與前一日相比,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626835例,新增死亡病例12198例。
  • 聯合國:全球首次超半數愛滋病感染者獲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聯合國:全球首次超半數愛滋病感染者獲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趙熙熙/中國科學報 2017-07-24 15:10
  • 西安市胸科醫院開展首例動態四維立體輸卵管超聲造影技術,助您好...
    33歲的患者吳女士,平素體健,不孕不育2年,在其他醫院行ct顯示肺部陰性,不排除結核的可能,慕名前來我院進一步檢查,經過婦兒結核科主任漆沄詳細問診和體格檢查後,建議吳女士進行一次超聲輸卵管造影檢查。如此神奇的超聲成像技術究竟是什麼?01 什麼是超聲造影?超聲造影又稱聲學造影,是在常規超聲檢查基礎上,通過靜脈注射含有氣泡的超聲造影劑,藉助超聲造影劑氣體微泡在聲場中產生的強烈背向散射來獲得對比增強圖像,是一種可以明顯提高超聲診斷分辨力、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技術。能實時動態觀察、定量評估器官、組織及病灶局部的血流灌注信息。
  • 甲狀腺癌診斷、治療及副作用,一篇文章解決你所有疑惑
    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問我關於他們的甲狀腺結節會不會變成癌,以及甲狀腺癌怎麼治療的問題。 甲狀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目前對於微小癌的檢出率有著很大的進步,也使得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有了很大增加。有研究發現,從1975到2012年,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率從每10萬人4.8例增至每10萬人14.9例。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研究熱點_血液惡性腫瘤_治療_研究_醫脈通
    、免疫治療、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的長足進步乃至重要突破,有望形成一批可推廣應用的新診療體系。T淋巴細胞的第三信號分子——IL-12,可逆轉被耗竭的腫瘤浸潤性T淋巴細胞並招募NK細胞,克服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增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