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是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此時生命已經過半,身體開始快速衰老,生命健康到了危險期,也是許多疾病的高發期。很多人發現自己過了50歲後,慢性病就開始找上門來了。雖然慢性疾病不會一時對身體造成致命的傷害,但是如果不加控制,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身體的傷害也會慢慢加重。
所以說人到中年,一定要注意幾道「疾病坎」,如果你能平安邁過,那麼恭喜你,你很可能與長壽有緣。
50歲後,要注意這5道「疾病坎」
1、防腸胃疾病
腸胃疾病在30歲到50歲人之間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主要和年輕時飲食不規律,吃重口味食物,嗜煙酗酒,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果對腸胃疾病輕視不重視,那麼就會增加其癌變的概率。
所以過了50歲後應該好好注意保護好腸胃。腸胃好,才能吃得香,營養吸收好,才可以給身體帶來足夠的能量,保證身體組織正常運作,延緩衰老。
預防措施:三餐要定時按量,飲食有規律,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咽,每餐只吃七到八分飽。少吃鹽分含量高的食物,遠離油炸,煎烤類食物,拒絕發黴變質食品,戒菸限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搭配粗糧,加強鍛鍊,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2、防頸椎病
因為年輕時經常伏案工作,或是坐姿不正確,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等原因,會使得局部血液循環受阻,影響到了為大腦的供血,時間長了,到上了年紀後,對頸椎的傷害就顯現出來了,在對頸椎的慢性勞損下,最終導致頸椎發生退行性變化。
頸椎病一般是一個損傷累積的過程,雖然並不至於構成生命危險,但是疼痛起來也是要人命的,如果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預防措施:平時注意坐姿要正確,不要久坐不動,工作一小時後,適當起來活動下身體和頸椎,避免對頸椎的慢性勞損。
3、防風溼病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也會常看到一些老年人行走不便,關節疼痛,大多就是因為風溼病造成的。風溼病治癒起來很困難,所以一定要注意預防,否則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
預防措施:注意身體保暖,避免關節部位受寒,堅持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關節處炎性物質發生滯留,從而減少風溼病的發生機率。此外還要預防感染,像扁桃體,鼻竇,咽喉等這些感染,很容易導致免疾力發生異常,誘發風溼的產生。
4、防肺病
肺是人體連接自然的紐帶,它和口鼻相通,比較嬌氣,容易受到外胃病毒的侵襲。而人上50之後,身體組織器官功能衰退,肺部也會變得更加嬌弱,而肺一旦受傷,又會導致身體免疫系統變得更加糟糕。
預防措施:注意保護好肺部,多食富含維C的食物,遠離空氣汙染嚴重的環境,處於粉塵作業環境下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避免對肺部造成損傷。
5、防心腦血管疾病
上了50歲後,隨著身體功能的衰退,血管彈性會變弱,血管壁增厚,加上年輕時胡吃海喝,嗜食重口味食物,不愛運動,就會血管堵塞,形成血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而心腦血管疾病往往發病突然,病程急,後果嚴重,致殘率和致殘率都比較高,已經成了導致現代人死亡率最多的頭號殺手。
預防措施: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平時要適當鍛鍊,控制體重,減少患上三高的風險,避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