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的6個波和3個段|心電3分鐘

2020-12-08 醫脈通

心電圖參數是判斷心電圖是否異常的基本指標和主要依據,因此心電圖參數測量的規範化十分重要。近年來心電學檢測技術的迅猛進展,某些傳統的測量方法和定義已經更新,近日,我國發布了《心電圖測量技術專家共識》,以推動我國心電圖測量技術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本文主要介紹心電圖的各波、段。


1.P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極的電位變化。形態可以為單向(正向或負向)、雙向。


雙向P波是指波的描跡線在參考水平線兩側各有一個轉折點,雙向P波的起始轉折在參考水平線以上稱正負(+-)雙向,起始轉折在參考水平線以下稱負正(-+)雙向,如果正向P波終末部在參考水平線以下,但無轉折,仍應稱正向P波;同樣,如果負向P波終末部在參考水平線以上,但無轉折,仍應稱負向P波。


2.Tp(或Ta)波


代表心房復極。位於PR段(P波結束至QRS波開始),並延伸至QRS波中。通常Tp(或Ta)波不易觀察到。房室阻滯或心房梗死時,Tp(或Ta)波可變得明顯。


3.PR間期


代表心房開始除極至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其中包含PR段(代表心房除極結束至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


4.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除極電位變化。QRS波群可由一個或多個成份組成。確定QRS波群成份時,應以QRS波起始部位作為參考水平線。


第一個在參考水平線以上的QRS波成份稱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稱為Q波;S波是繼R波之後第一個向下的波;R'波是繼S波之後向上的波;如R'波後又發生一個向下的波稱為S'波;依次類推R''、S''波等。如QRS波群只有向下的波,則稱為QS波。QRS波結束點稱為J點或「ST連接點」。當J點偏離參考水平線時,QRS波終末成份的定義見圖1。


圖1 J點偏離參考水平時QRS波終末成份的確定

a、b 顯示QRS 終末部描跡線雖越過參考水平線,但未發生轉折;c、d顯示QRS 終末部描跡線雖再次轉折,但未越過參考水平線;因此上述情況均未形成新的QRS成份。QRS各成份的分界由QRS起始部參考水平延長線與描跡線的交點決定


如果在參考水平線同側一個波的描跡線可見2個或2個以上轉折點則稱為切跡。波的上行支、下降支或頂部突然明顯的斜率變化造成描跡線局部增粗稱為粗鈍。


特指某導聯QRS波各成份時,可在波名後加上導聯下標如RV5、SV1等。可用小寫的q、r和s符號表示振幅相對較小的QRS波各成份。使用12導聯同步心電圖儀記錄時,各導聯QRS波的起點和終點並非同時出現。進行同步測量時,某些特定導聯QRS波前和後可見等電位段,分別用字符I和K表示。


圖2 多導同步心電圖P、PR、QRS、QT 時限以及特定導聯Q、R、S時限的測量方法

圖中I和K分別表示特定導聯QRS 波群前和後的等電位段;測量特定導聯的Q、R、S波時限時應排除等電位段時間


5.J點與J波


J點是指心電圖QRS波終末與ST段開始的連接點,是心室除極的QRS終末突然轉化為ST段的轉折點,它標誌著心室除極結束和心室復極開始。當心電圖J點從基線明顯偏移後,形成一定的幅度,持續一定的時間,並呈圓頂狀或駝峰形態時,稱為J波或Osborn波。


6.ST段


代表左右心室緩慢復極過程。是指J點與T波起點之間的一段,可呈水平或平緩傾斜,並逐漸過渡為T波,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將ST段與T波截然分開。


7.T波


代表左右心室快速復極過程。T波方向大部分與QRS主波方向相同,雙支不對稱,上升支緩慢,下降支稍陡。T波形態可以為單向(正向或負向),雙向(正負雙向或負正雙向),其定義同P波。


8.QT間期


指QRS波起始點至T波終點的間距,代表心室肌除極和復極所需要的總時間。


9.U波


位於T波之後的小波。正常U波極性常與T波相同,通常V2、V3、V4導聯的U波較顯著。


來源: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分會, 中國老年學會老年醫學委員會心電專家委員會. 心電圖測量技術專家共識. 臨床心電學雜誌. 2019, 28(2): 81-90.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心電3分鐘
    近年來心電學檢測技術的迅猛進展,某些傳統的測量方法和定義已經更新,近日,我國發布了《心電圖測量技術專家共識》,以推動我國心電圖測量技術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本文主要介紹心電軸的測量方法。事實上用QRS淨面積法測量心電軸,只有數位化的心電圖機才能做得到。臨床上應用最多的還是目測法,先計算出QRS電軸的度數,然後再用振幅法求出QRS電軸。人工測量仍然推薦採用Ⅰ、Ⅲ導聯QRS波振幅代數和法。亦有學者建議採用Ⅰ和aVF兩個互相垂直的導聯測定心電軸。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同方法測得的心電軸值不完全相同。
  • 心電圖老也搞不清的那些波啊——Epsilon波
    Epsilon波是預測猝死風險的心電圖標誌波之一,這類患者易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室顫,臨床應該高度重視,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是預防器質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答案稍後揭曉)Epsilon波的心電圖類似右束支阻滯圖形,右胸導聯V1-V3導聯特別是V2導聯QRS波群終末部、ST段起始部出現的小棘波,即為Epsilon波(圖1)。
  • 3個心電圖實例,教您認識3種致命心電圖模式
    導語:心電圖是臨床上較為簡單實用的診斷工具,及時識別心電圖上的細微變化有利於對患者進行有效幹預。本文通過3個心電圖實例講解了3種不容錯過的致命心電圖模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3分鐘讀懂,預激症候群的心電圖模式
    預激症候群是指起源於心房的激動經旁路提早激活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的症候群,體表心電圖以短PR間期和δ波為特徵性表現,極易被誤診為心肌梗死、束支阻滯和心室肥大或掩蓋上述疾病的心電圖特徵。為此,本文對預激症候群的心電圖進行了匯總,以饗讀者。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純乾貨,系統解讀心電圖的9個步驟 |心電圖學習一日通
    導讀:心電圖的基本組成部分並不複雜,但如何理解其波形代表的心臟節律、心肌供血及結構改變等異常並不簡單。《心電圖系統學習一日通》把晦澀的心電原理融合在一系列形象的圖表中。本文系統介紹了心電圖解讀的9個步驟和要點。1. 查看電壓及導聯aVR在每條心電圖始端都有一個標準方波,高度為10 mm,寬度為0.2 s(5 mm)。
  • 千呼萬喚,心電圖下篇來啦……心梗、心肌缺血心電圖這麼看!
    推理:  T波的形成就是  心外膜和心內膜兩股電流的較量過程  兩股電流相互牽制、抗衡  就好像下圖肌肉男和胖紙  壓低的機制不是很清楚  目前認為與損傷電流有關  當心內膜下心肌損傷的時候  損傷區就會產生一種損傷電流  這時候心電向量就會向著電流強方向  心電向著心內膜方向,背對著心電圖導聯
  • 心電圖記錄、P波
    心電圖記錄大多數情況下,只記錄 12 個導聯(6 個肢體導聯和 6標準心電圖由 4 欄組成,每欄 3 個導聯,即Ⅰ、 Ⅱ、 Ⅲ; aVR、 aVL、 aVF; V 1 、 V 2 、V 3 ; V 4 、V 5 、 V 6 。每欄是用時記錄的,每條線都是連續記錄的。在心電圖底部提供一個或數個的節律波(一個導聯的連續記錄波形)。
  • 心電圖老也搞不清的那些波啊——GRWS波
    GRWS改變出現在ST段明顯抬高的導聯(缺血損傷區導聯);在ST段壓低的導聯(背離損傷區導聯)酷似寬大的S波(見圖1);3. 常被誤認為室內傳導異常、室性心律失常(見圖2)。與發生在超急期的急性損傷阻滯不同,R波前有壞死性Q波(見圖3)。
  • 3種電軸左偏的心電圖模式,你都見過嗎?
    心電圖檢查是心血管疾病診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識別心電圖上的蛛絲馬跡有利於對患者進行正確及時的救治。心電軸左偏是指心電圖上平均的QRS心電向量在-90°到-30°之間,電軸左偏。其或與左右心肌的質量比例和左右心室內傳導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相關。那麼,哪些心血管疾病可引起電軸左偏呢?
  • 心電圖示 T 波改變不在意?這 6 種情況不容忽視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尖部心肌不對稱性肥厚為特徵,心電圖通常表現為前外側導聯(特別是 V4 和 V5 導聯)復極變化和巨大的倒置 T 波。 心前導聯可見巨大對稱性 T 波深倒置(Tv3~v6 倒置 >1 mV),呈 Tv4 ≥ Tv5 > Tv3 的改變,左心前導聯 QRS 波高電壓(Rv5>2.6 mV 或 Sv1+Rv5>3.5 mV),呈 Rv4 ≥ Rv5 > Rv3 的規律變化。
  • 3種常見心電現象,帶你看透心電圖!
    建議收藏後慢慢享用~ 你想真正學好心電圖嗎? 你想分析起心電圖時頭頭是道嗎? 你想成為病房、辦公室的心電圖分析老大嗎? 如果你想,那你一定要了解心電現象了!
  • 心電圖解析,小心第一個「坑」
    異常Q波包括病理性Q波和正常變異性Q波,前者又分梗死性Q波與非梗死性Q波。異常Q波並不一定都是心肌梗死,也不一定都與疾病相關。肥胖、妊娠心臟位置會發生改變,出現位置性Q波(雖超出正常標準,但不屬於病理性Q波)。 傳統意義上的病理性Q波診斷標準是針對心肌梗死。
  • 急診心電圖,看不懂怎麼辦?
    3. 尖端扭轉型室速的心電圖特點基礎心律時QT延長、T波寬大、U波明顯、TU融合。室速常由長間歇後舒張早期室早(RonT)誘發。室速發作時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寬大畸形、振幅不一的QRS波群圍繞基線不斷扭轉其主波的正負方向,每約連續出現3-10個同類的波之後就會發生扭轉,反向對側。4.
  • 零基礎都秒懂:學習心電圖,這是我見過最牛X的文章!
    選自:醫考之聲   說起恁個心電圖啊  自打學習以來,就從來沒有懂過  但考試經常考,臨床天天見  所以又不得不懂啊……  今天咱就來個大大的乾貨間期在3-5大格之間)  P-R間期在0.12-0.20秒的範圍內  QRS波時間在0.06-0.10秒的範圍內  無任何異位心電活動  注意:  下面我以圖片、口訣、特點、推理  幾個維度解析心電圖
  • 心電圖解析:臨床易被忽略和誤診的P波改變
    事實上,P波在心電圖上的變化可為竇性心律和異位心律的鑑別診斷提供重要線索,對心律失常的診斷尤其具有重要價值。圖3中竇性P波依次出現,PP間期不齊,竇性P波落於T波之上,使T波變形,呈尖峰狀及雙向。1.4 標準導聯的一些波形變化標準導聯為雙極肢體導聯。遇到標準導聯的一些波形變化時,要根據任意三個導聯各種波形的相互關係,遵循Einthoven方程式(Ⅱ=Ⅰ+Ⅲ),就不難分析波形變化,而不至於發生誤診。
  • ​Epsilon波
    3,記錄到Epsilon波的病人可能同時合併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但這不是右束支本身病變的結果,而是右室部分心肌傳導阻滯造成,4.常規體表心電圖可紀錄到Epsilon波。將心電圖機信號增益提高2倍後,可使紀錄的Epsilon波更為清楚。應用信號平均法及心外膜標測心電圖也能記錄到Epsilon波。
  • 心電圖 ST 段讀圖四步法
    不用費心的去尋找,因為心電圖等電位線實際上並不專指那一段。等電位線是一個抽象的定義,有點類似於海平面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絕大多數心肌細胞處於靜息狀態時在心電圖上描記的理想線段。一個心肌細胞除極和復極的動作電位的電流很微弱,心電圖探測不到。我國有 10 多億人口,心臟大約也有十多億個心肌細胞,其中心室的心肌細胞數量佔到 90% 以上。
  • 3分鐘讀懂,如何利用心電圖來識別左後分支阻滯
    該如何應用心電圖來識別LPFB?本文或可提供借鑑。 在LPFB患者中,激動可通過左前束支傳導至左心室,該激動沿心內膜表面傳入左心室上側壁。•在初始電矢量到達心室時,向上或向左傳導(當激動由心內膜向外擴散至心外膜時),從而在側壁導聯(I和aVL)產生較小的R波,在下壁導聯產生小Q波(II、III和aVF)。
  • 寬QRS波心動過速判斷錯誤,用藥不當導致驚險一幕丨急診「心」事
    入院時,患者十分煩躁,血壓90/70 mmHg,心率150 bpm,心電圖為寬QRS波心動過速(圖1)。急查血清肌酐130 mmol/L,血清鈉146 mmol/L,血清鉀4.53 mmol/L,動脈pH 7.2,血清乳酸6 mmol/L。請心內科急會診評估心電圖。
  • 高鉀血症的心電圖預警:Brugada波
    接診醫生立即為患者行ECG檢查(如圖1所示),顯示T波高尖、P波消失、QRS波時限增寬伴早期復極、V1導聯呈現穹窿型ST段抬高伴T波倒置(1型Brugada樣心電圖改變)。胸片檢查提示,雙側肺野清晰,排除呼吸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