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也能變身建築材料?「新型微生物水泥」了解一下

2020-12-06 科學出版社

在地質演化過程中,微生物的生長代謝與地表礦物的交互作用廣泛存在,並控制和誘導了地質歷史上大規模碳酸鹽礦物的形成。微生物不僅能誘導產生礦物沉澱,而且能控制其微觀組成、結構和形貌。微生物礦化是一種天然、綠色的高級複合材料製備過程,將這存在數十億年的自然現象發展為建築材料製備技術,是一種大膽有益的嘗試。

圖片來源丨Pixabay

煉鋼過程中產生的鋼渣也可以「變廢為寶」?

鋼渣作為煉鋼過程中的副產物,排放量巨大,且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利用。堆積的巨量鋼渣不僅佔用大量有限的土地資源,汙染環境,同時也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一方面,鋼渣中含有部分膠凝礦物,可用於製備建材製品,但鋼渣中的膠凝礦物活性較低,導致鋼渣水化速率較慢,難以高效利用;另一方面,鋼渣中存在含量較高的游離氧化鈣與游離氧化鎂,潛在的安定性問題使其作為建材使用存在嚴重安全問題。由於鋼渣中富含的鈣鎂礦物具有與CO 反應生成穩定的CaCO、MgCO 的潛力,理論上符合 CO 礦化對原料的要求,發展前景樂觀,但是目前碳化養護的鋼渣膠凝材料製品生產工藝要求嚴苛、成本相對較高,體積穩定性問題仍未能完全解決。

東南大學錢春香課題組針對目前鋼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國內外率先提出利用微生物礦化技術製備鋼渣膠凝材料的方法,加速了鋼渣中鈣鎂礦物的離子溶出速率,並將其礦化為具有膠凝性的生物碳酸鹽,解決了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引起的鋼渣體積穩定性不良問題,實現了鋼渣中鈣、鎂的穩定高效利用。

微生物礦化是一種廣泛而複雜的固液相間、有機物間和無機物間的物理化學過程。《新型微生物水泥》一書通過交叉微生物學、材料、環境、巖土、土木等多學科知識,闡明了適用於典型建築材料環境的多類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研發了五類新型微生物水泥,並揭示了其膠凝特性和膠結機理,對比分析了不同膠結工藝並測試了其微觀結構。本書作者及團隊立足微生物水泥開展了多項工程應用研究,成功將新型微生物水泥應用於農田、礦區的重金屬鈍化及建築工地揚塵治理,製備了高強度、高性能的微生物礦化鋼渣建材製品,應用於多地城市道路鋪裝。相關工作紮實,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繫。

作者團隊在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省、市科技計劃、人才計劃、成果轉化項目及相關企業合作攻關和國際合作項目等資助下,持續開展了十餘年的研究。篩選、馴化獲得了多類適用於建築材料環境的微生物,並闡明了其生物學特性、酶動力學過程及生物礦化結晶機理等。基於微生物礦化研發了五類生態性微生物水泥,並開展了性能和應用技術研究。產品成功應用於建築工地揚塵治理、市政鋪裝材料製備、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等。

內容概覽

第 1 章:研究三類典型建築材料的理化環境特徵,並對篩選的四類礦化微生物進行適應性馴化,同時揭示其生長規律、產酶特性、酶動力學特徵、生物礦化結晶成核機理。

第 2 章:系統研究菌株種類、陰陽離子對生物碳酸鈣礦物特性的影響,開發適用於深層膠結的生物碳酸鹽水泥,並研究其膠凝特性,成功膠結不同尺度的砂柱。

第 3 章:研究多類生物磷酸鹽礦物特性,基於磷酸鹽礦化菌開發生物磷酸鹽類微生物水泥,對比研究其膠結工藝和產物特徵,並闡明其膠結機理。

第 4 章:研究生物碳酸鹽水泥的氨排放及其固定方法,開發新型複合微生物水泥,對比研究不同膠結工藝及其膠結能力,闡明複合微生物水泥膠結機理。

第 5 章:開展微生物水泥應用於礦山、農田等汙染土壤的重金屬鈍化試驗及植物種植試驗,研究微生物水泥固結砂土的性能和微觀結構,並開展針對砂土、粉土、黏土各類建築工地揚塵抑制及作物生長試驗和應用。

第 6 章:研究鋼渣作為膠凝材料存在的難題,闡明微生物礦化對鋼渣中引發安定性問題的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的碳化轉化動力學過程,揭示微生物對矽酸鈣礦物碳化反應的影響規律。

第 7 章:開發新型微生物-鋼渣膠凝材料,系統研究其固相組成及漿體微觀結構,探究微生物礦化鋼渣製品的配合比及養護制度,並測試其製品性能、微觀結構及體積穩定性,開展微生物-鋼渣膠凝材料製品的產業化研究及工程應用。

目錄快覽

(滑動查看目錄,點擊可看大圖)

《新型微生物水泥》

錢春香,張旋 著

責任編輯:李涪汁,曾佳佳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12

ISBN 978-7-03-063493-1

即刻購書

本書系統介紹了微生物礦化在典型建築材料中的應用基礎、作用機制及新型微生物水泥研發與工程應用。全書共 7 章,主要內容包括:典型建築材料中的理化環境特徵及適用礦化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生物碳酸鹽水泥、生物磷酸鹽水泥、微生物複合水泥、微生物激發鋼渣膠凝材料的研發原理與膠凝特性,以及在重金屬鈍化、揚塵抑制、鋪裝材料製備方面的工程應用。本書將自然、綠色的微生物礦化現象發展為建築材料製備技術,為傳統土木工程材料綠色化製備提供了新途徑。

本期編輯丨小文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傳播科學,歡迎分享「在看」▼

相關焦點

  • 「生態環保微生物礦化建築材料及其應用」 評審鑑定結果公示
    「生態環保微生物礦化建築材料及其應用」。評審鑑定結果公示。對該項目的鑑定如有異議,請於公示之日起20日內向中國建築(601668)材料聯合會結構調整與發展部反映(電話:010-57811106,聯繫人:潘東暉)。
  • 活體建築材料、微生物燃料電池,材料合成生物學的潛力不止於此
    除了在體內輸送藥物治療慢性疾病,雜合的活體醫療材料也被嘗試用於清除皮膚表面的病原體感染。第三,雜合活體電子材料。程序化設計的活體系統與電子設備相結合,為簡化生物傳感器的檢測過程以及實現對生物材料的遠程實時控制開闢了新的方向。例如,MIT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可吞服微生物電子設備(IMBED),方便患者對腸道健康(例如慢性出血症)進行實時監控。第四,能量轉換材料。
  • 一體化:新型微生物能將石油降解為天然氣
    科學家們現在已經在世界範圍內的油藏中發現了這種叫做Methanoliparia的微生物細胞。即使在沒有氧氣的沉積物的深處,它也為地下微生物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其中包括一些所謂的古菌。近年來,這些古菌有很多驚喜。現在,由德國不萊梅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和海洋環境科學中心MARUM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提供了有可能轉化長鏈碳氫化合物的微生物的環境信息,基因組和第一張圖像。甲烷。他們的結果發表在mBio期刊上。
  • 南昌化糞池的厭氧微生物發酵原理
    南昌化糞池的厭氧微生物發酵原理   合肥峰昊化糞池公司專業生產玻璃鋼化糞池、水泥化糞池、塑料檢查井、大口徑埋地排水管材等一大批新型建材產品,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帶孩子了解病毒、細菌、微生物
    這個春節有點反常 聽不見鞭炮聲 大人孩子宅在家裡 慢了拜年的腳步 熄了走親訪友的心思 大家都在談論一種叫做 「新型冠狀病毒
  • 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成本低性能高
    【每日科技網】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採用廚餘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 微生物所創新之路——微生物 高科技 大產業
    為此,首先搭建了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高通量篩選平臺,建設微生物菌種及基因資源中心,充分挖掘和利用微生物資源,使其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同時,還進一步優化病毒與免疫的基礎研究平臺,為防治突發病、保障人民健康做出重要貢獻。利用微生物技術建立新型工業生物技術研發基地,為應對能源、資源、環境的挑戰提供技術支撐。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建成聯繫基礎研究與工業發展的智慧財產權發源地。
  • 汙水尿液能發電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獲突破
    最近,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Logan的研究組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試圖將未經處理的汙水轉變成乾淨的水,同時發電。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淡化。  科技的發展能令許多塵封的夢想照進現實。一塊看上去如此「微小」的電池,究竟隱含了怎樣「巨大」的能量?
  • 淺談人類與微生物的關係及新冠肺炎的認識
    經學習微生物學緒論後了解到,人類與微生物最早相識於1676年,Antony van Leeuwenhoek用自製的簡單顯微鏡——放大倍數約為200倍的單式顯微鏡,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觀察到多種微生物的個體形態。任何被觀察到新生物都讓人興奮。
  • 研究發現深海微生物抵禦重金屬脅迫新機制
    重金屬在深海環境中廣泛存在,深海微生物進化出成熟且多樣的抵禦重金屬脅迫的方式以維持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和繁殖。加強對深海微生物耐受重金屬的機制研究,有利於從新視角了解其特殊環境適應機制,為發展去除重金屬汙染生物製品提供理論依據和候選材料。近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超岷研究組在深海冷泉和海山生境細菌應對重金屬鎘及汞的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 太空微生物吞噬金屬,最昂貴建築 「空間站」如何保持清潔?
    國際空間站可能是人類建造的最昂貴的建築,需要太空人們像對待自己家一樣精心維護克裡斯汀·莫伊斯爾-埃辛格(Christine Moissl-Eichinger)是奧地利格拉茨醫科大學的微生物學家,於近期領導了歐洲空間局
  • 微生物,大神奇!四點快速了解金菇露核心價值!
    從癌症到糖尿病,再到腸胃病,大量的病情似乎都與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有關。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微生物群會是如此熱門的研究課題呢?在微博上,經常會在轉發評論裡看到這樣一句話:你就是列文虎克?列文虎克是誰?相信許多理科達人已經脫「你就是口而出了,那個第一個用放大透鏡觀察到細菌和微生物的人。
  • 土壤微生物對作物生長影響有多大?你必須了解一下!
    據研究發現,每一克土壤中微生物數量有幾億到幾百億。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原生生物及顯微藻類等。土壤中如此多的微生物對作物生長有哪些作用和影響呢? 1、改良土壤結構,促進土壤有機質、礦物質的分解。
  • 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微生物菌肥常見誤區
    微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肥料、接種劑或菌肥,是一種新型的肥料,可以用於浸種、蘸根、混拌底肥,溝施或穴施,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下面來看一下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微生物菌肥常見誤區。   一、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
  • 【微生物知識科普】微生物們需要吃什麼?
    原因就在於微生物的繁殖是需要營養的,而面膜含有多種的有機物,因此許多人聽信了謠言。在本文最後部分,我將就這個謠言做簡單解釋,在此之前,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微生物們需要吃什麼呢?了解微生物營養規律的目的:可以自覺地、有目的地選用、改造和設計符合微生物生理要求的培養基,以便進行科學研究或用於生產實踐。
  • 【微生物知識科普】微生物們需要吃什麼?
    原因就在於微生物的繁殖是需要營養的,而面膜含有多種的有機物,因此許多人聽信了謠言。在本文最後部分,我將就這個謠言做簡單解釋,在此之前,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微生物們需要吃什麼呢?    了解微生物營養規律的目的:可以自覺地、有目的地選用、改造和設計符合微生物生理要求的培養基,以便進行科學研究或用於生產實踐。
  • 實力凱智能生物環保馬桶:新型微生物智能馬桶!
    實力凱智能生物環保馬桶,新型微生物智能馬桶,無需衝水,大小便直接進入微生物菌進行分解處理成為水蒸氣直接室外,其原理採用微生物菌種對糞便進行降解處理。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滿足農村馬桶使用的環保性,低費用,便捷性的綜合需求,讓農村馬桶改革可以順勢而為。目前我國很多農村地區沒有生活汙水管網,導致只能使用傳統旱廁及雙甕式廁所,不僅衛生條件差也會造成較大環境汙染及水源汙染。
  • 海洋所發現深海微生物抵禦重金屬脅迫新機制
    重金屬在深海環境中廣泛存在,深海微生物進化出成熟且多樣的抵禦重金屬脅迫的方式以維持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和繁殖。加強對深海微生物耐受重金屬的機制研究,有利於從新視角了解其特殊環境適應機制,為發展去除重金屬汙染生物製品提供理論依據和候選材料。
  • 微生物所發現新型效應性Treg細胞亞群
    微生物所發現新型效應性Treg細胞亞群 2017-11-17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近年來研究發現,Treg細胞會分泌一種新型抑制性細胞因子IL-35,該因子已被證實在體內和體外都具有很強的免疫抑制能力,能夠在感染性疾病和腫瘤中引起傳染性免疫耐受。但受限於沒有合適的抗體,目前檢測分泌IL-35的細胞仍非常困難,已知研究均是建立在利用RT-PCR和ELISA技術在細胞總體水平上的檢測,缺乏對分泌IL-35的細胞深入細緻的了解。
  • 微生物合成生物醫學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對嗜鹽微生物的研究不僅為探索生命的極限適應機制提供了重要啟示,同時也為其特殊功能和代謝產物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向華研究組一方面從事極端嗜鹽古菌遺傳機制(如基因組複製和CRISPR功能)的基礎研究,另一方面長期開展嗜鹽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應用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