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公關:中國公共關係的未來展望

2020-12-05 人民網傳媒

摘 要:中國公共關係正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困境:一方面其市場規模發展空前,社會需要日益深入;另一方面卻遭遇極大的社會倫理挑戰。本文以美國卓越公共關係理論為參照,在兩岸四地學界和業界共同提出的「公關正能量,武漢共識」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陽光公關」的理念和15項基本原則,為在重重迷霧中摸索前進的中國公共關係實踐指明了發展方向。

關鍵詞:公關正能量;陽光公關;中國公共關係;武漢共識

目前,中國公共關係正處在一個日益尷尬的「囚徒困境」:一方面,中國公共關係的市場規模得到了空前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公共關係的接受度日益提高,公共關係日益滲透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生態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越來越被視為推動中國社會整體向前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國家形象、品牌塑造、聲譽管理和市場營銷戰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國公共關係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正遭遇著身份認同的危機,正面臨著「倫理性的挑戰」。近年來,中國公共關係行業普遍存在著「狗皮膏藥」現象、「替罪羊」現象、「滅火隊」現象、「寄生蟲」現象、「人情與面子」現象、「陰謀論」現象、「網絡水軍」現象等奇特之怪現狀。轟動全國的2013口碑互動非法刪帖事件、芮成鋼事件、21世紀網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中國公共關係的職業倫理和社會聲譽直接或間接受到了質疑和挑戰。

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很複雜,一方面源於制度之困、文化之擾、技術之爛和教育之限;另一方面也可歸因於行業歷史短、價值導向不正確、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以及行業自律和資格認證體系的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在這種背景下,公關研究者必須要為中國公共關係行業的健康發展,乃至為「公關的公關」,做出自己的努力,必須要回答格魯尼格在卓越研究中面臨的同樣問題:最好的公共關係實踐應該是怎樣的?卓越公共關係的標準是什麼?公共關係怎樣、為什麼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到組織目標的達成?對這些根本性問題的正確回答,是引領未來中國公共關係行業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任務。

、美國卓越公共關係的理論參照

在公共關係最發達的美國,公關業也經歷過一段「晦暗」的歲月,長期遭遇社會各界的誤讀和濫用,甚至產生「嚴重的形象問題」。比如在1980年代的美國,公共關係被認為是「一種不光彩的活動」,在公眾面前,公關從業者甚至「不敢說出自己從事的職業」。美國著名公關專家格魯尼格等人最大的理論貢獻,就是懷著一份追求公共關係專業主義的堅定信念,基於理想型社會角色的公關認知框架,提出了「卓越和高效公共關係」的理論構想,促使美國公共關係實踐不斷走向「對稱」、「倫理」和「卓越」。

卓越理論被認為是公共關係的一般性理論,為公共關係實踐在全球範圍內走向成熟提供了理論基礎。卓越理論認為:從哲學意義上,對稱公共關係運作更合乎職業規範和社會責任的要求,因為它傾向於積極地管理所存在的衝突,而非引發對抗。從實踐層面來看,基於對稱價值觀的組織內外溝通是卓越公共關係部門的特徵,對稱公共關係運作更為成功,也更有利於組織的有效性。格魯尼格與中國學者對話時說,「不要受西方國家公共關係經驗的影響,而要獨立地提出中國自己的卓越公共關係標準」[1]。中國公關協會柳斌杰會長指出,中國公共關係理論研究既要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的公共關係理論思想,又要研究中國的現實問題,形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相一致的,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係理論體系,這是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郭惠民教授也認為,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背景的中國公關界,應該以自己的思想力和原創力,獨立地歸納總結和提煉出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卓越公共關係標準,這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事實上,中國公共關係在理念和實踐上確實與美國和其他國家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陳先紅認為,美國強調公共關係的「公眾性」,注重傳播策略和效果,其英語是Public Relations 和Public Relationships;德國強調公共關係的「公共性」,注重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其德語是「?ffentlich- keitsarbeit 」;日本強調公共關係的「新聞性」,注重與廣告的差異性,其公關的日語是「広報」,即廣而報之;韓國強調公共關係的「人際性」,注重個人影響的發揮;公共關係 韓語是「????」或「HongBo」;中國則強調公共關係的 「關係性」和「文化性」[2]。

柳斌杰會長指出,中國盛行「拉關係」、「做攻關」,這不是公共關係,而是封建社會留下的依附、人情、裙帶關係,公關工作也要與此劃清界限。因此,我們必須要從根深蒂固的傳統關係觀念中走出來,重新思考現代公共關係的「公共性」和「關係性」的獨特性,重新思考公共關係在中國社會和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問題。

如果說 「卓越理論」是一種美國公關的文化方法,我們認為「陽光公關」則是一種中國公關的文化方法,它將秉持卓越理論同樣的理想主義的公關認知框架,從強化和傳播中國公共關係的積極認知和正向功能為出發點,以促進中國公共關係實踐更加透明化、人性化和專業化、倫理化。

二、中國陽光公關的「武漢共識」

中國陽光公關的理論構想是建立在「倡導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的公關世界觀基礎之上的。在這裡,「陽光」不僅是一個借喻,更是一個隱喻,「太陽」是最具有普遍哲學意味和文化意象的自然概念,它代表了一種最原始的真善美,代表了一種最永恆的信仰崇拜,代表了一種最完美的關係哲學。自然神話派代表人物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認為,太陽崇拜是人類最早的崇拜形式,太陽神是人類最早的神,太陽神話是一切神話的核心,一切神話都是由太陽神話派生出來的。太陽「從僅僅是個發光的天體變成世界的創造者、保護者、統治者和獎賞者,實際上變成一個神,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太陽發出的光芒是溫暖的、光明的、健康的、充滿生命力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有一則《太陽和風》的寓言故事:太陽和風打賭,誰能夠在最短時間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於是,風越來越大,越來越猛,可是行人的衣服卻越裹越緊,而太陽則慢悠悠地升到天空,不斷散發出溫暖的光芒,行人越走越熱,最後主動脫下衣服,結果太陽贏了,太陽比風更有力量。在佛經中也有「金剛怒目,不如菩薩垂眉」、「陽光即是佛光」的說法, 溫暖的關懷勝過千言萬語,人性化的溝通比強硬的灌輸更有力量。2002年,國際著名營銷傳播大師阿爾·裡斯在《公關第一,廣告第二》一書中,明確提出「公關是太陽,廣告是風」的核心觀點[3]。在裡斯看來,陽光的文化意涵與理想型的公關認知是非常吻合的,與關係管理範式下的現代公共關係研究旨趣是高度契合的。「太陽」、「陽光」代表了公共關係從業者必須遵循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代表了社會組織在公共關係實踐活動中必須堅持的傳播理念和策略。

2013年10月,第六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在武漢召開,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高校的120多位代表參加了圓桌論壇。會上,以陳先紅教授為首的來自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行業協會領導、新聞媒體記者、公關業界代表 15人集體宣讀了「公關正能量宣言」,通過現場討論對話、集體表決,現場達成「公關正能量?武漢共識」,會後,研究者經過專家座談會、焦點訪談、電話郵件等十多次徵集意見和修改,最終形成《武漢共識:公關正能量宣言》。

張昆教授認為,「武漢共識」在中國公共關係學術史和公共關係行業發展史上,都是一個跨國(地區)別、跨行業、跨學科的一次創舉,它澄清了公共關係的一些誤解,讓社會民眾更加清楚地認識了公共關係的本質。深度參與起草《公關正能量宣言》的美國著名公關學者莫琳?泰勒認為「武漢共識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既使對於國際公關界來說,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這是一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宣言,對處於轉型期的世界和中國公關業界來說,「武漢共識」可以幫助公共關係從業者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幫助社會組織採取正確的公共關係行動策略,也可以幫助政府、企業與民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關係」。莫琳?泰勒進一步指出:「我們應該從公關教育入手,讓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些世界觀和基本準則,公共關係協會組織應該在這個問題上起到非常重要的組織學習和傳播作用,應該加強協會會員對公關正能量宣言的理解,讓他們知道公共關係從業者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的正確角色」。

相關焦點

  • 陽光公關:中國公共關係的未來展望【2】
    三、中國「陽光公關」的主要內容 秉承發展中國特色公共關係理論的學術追求,陽光公關既是對近年來中國公共關係職業亂象的糾偏,又是貫通中西公共關係理論研究的一次學術創新,其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 1.陽光公關是公眾性的,它處理的是公眾關係,而不是私人關係,我們要以公眾為導向,做公眾利益代言人
  • 公共關係行業之發展現狀
    我國公關行業的發展歷程只有20多年,企業對品牌的傳播和維護是伴隨企業的不斷成長而產生的。上世紀80年代起,一些在境內設立經營機構的外資企業分別成立了專門的公共關係部門,負責與公司運營直接相關的各類公關事務,由此開啟了國內的公共關係服務業。1985年全球著名公關公司博雅公關與中國新華社下屬的中國新聞發展公司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公共關係管理公司-中國環球公共關係公司。
  • 2018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公共關係事業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茁壯成長,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召開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既是總結經驗、梳理問題的一次大會,也是恰逢其時、築夢未來的一次大會。本次大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針對新時代背景下的公共關係發展趨勢,梳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關係在全球範圍的創新實踐和獨特魅力,展現公關行業組織在完善自身建設、服務地方發展、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和典型功績,使公共關係事業在塑造政府、國家、民眾等形象和協調彼此關係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為推動全球公共關係繁榮作出應有貢獻。
  • 公共關係定義的百年流變
    公關的專業機構和從業人員急劇增加,公共關係的地位愈發受到重視。1943年,《社會學詞典》收錄公共關係詞條,1945年《韋氏詞典》緊隨其後。1952年,伯內斯在新書《公共關係》中將公關界定為:1.告知公眾信息;2.說服以改變公眾態度和行為;3.整合組織與公眾之間態度和行為的努力。「公共關係是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一」這一「雙行道」思想逐漸明晰。
  • 普勒:《有效的公共關係》為當代公關著作經典
    從《取悅公眾》、《製造認同》、《宣傳》、《輿論的結晶》到《輿論》到《傳播學概論》,公共關係涉及的學科知識越來越廣,在今天公共關係的定義不再是狹隘的單向傳播管理,而是經過了艾維·李時期、伯內斯時期,以依託傳統報刊的時代直接演進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從「雙向非對稱」時期邁入了「雙向對稱」時期。公共關係以實現「接納或諒解」,轉至「互相認同」時代。
  • 2011中國基金公司PR(公共關係)評分數據統計報告
    ,或稱「公眾關係」、「機構傳訊」,英文為Public Relations,通常簡稱PR或公關。「公共關係是社會組織為塑造組織形象,運用傳播手段,與公眾進行的雙向交流和溝通,以達到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合作的管理活動。」「公共關係是一種傳播活動,也是一種管理職能。」「在市場營銷學體系中,公關關係是企業機構惟一一項用來建立公眾信任度的工具。」 以上基於「公共關係」相關教科書的定義及解析。
  • 第二屆「香港公共關係獎2014」卓越得獎者誕生
    香港2014年9月29日電 /美通社/ -- 由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公共關係獎(2014)於日前公布賽果,並舉行隆重頒獎典禮,嘉許公關行業人員的專業成就。在業界及商界的熱烈參與及支持下,大會共頒發21項大獎,香港旅遊發展局獲頒「較高榮譽大獎」。
  • 「公關是什麼意思」——普勒讓你迅速了解公關
    公共關係,顧名思義是主體與公眾的關係,公眾顯然是「眾多人」,所以「relations」是複數形式。那麼到底什麼是公關關係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公共關係的歷史根源及現象。一、公共關係的現象自人類社會誕生就存在其實公共關係的現象,自人類社會的誕生就存在了。
  • 2020年自考《公共關係案例》真題練習題
    自考公共關係案例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公共關係案例》真題練習題一、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跨國公共關係2.廣義的組織3.行動公眾4.內部公共關係5
  • 365網友整理公共關係名詞解釋
    其次,結合公共關係職業的特性,它專指以公共關係意識為核心,以自信、熱情、開放職業心理為基礎,配之以公共關係專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一種整體職業素質。  21、公共關係的組織機構:是專門執行公關任務、實現公關功能和行為主體,是公共關係工作的專業職能機構。公共關係的組織機構包括組織內設的公關職能部門、專業的公關公司和獨立的公關社團組織。
  • 2020公關公司TOP50
    >11環球公關中國本土第一家專業性公共關係顧問公司12電通公關致力於為客戶創新品牌成功之道13偉達公關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國際公關公司14海唐新媒集團為企業定製適合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2019年12月11日,藍色光標旗下藍標傳媒與北美擁有眾多核心戶外媒體資源的公司Branded Cities,宣布在中國建立獨家合作夥伴關係。該合作將包含位於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及路透社等戶外大屏資源,將開啟戶外整合資源的新開端,助力中國品牌贏在海外。藍色光標緻力於為中國品牌提供一站式出海營銷解決方案。
  • 全國2013年1月自學考試國際公共關係真題
    1.1955年,國際公共關係協會成立於A.倫敦 B.紐約C.巴黎 D.東京2.國際公共關係的主要理論範式包括強調本土化、遵循平等化、堅持公開互動和A.關注利他主義 B.尋求效益最大化C.關注實用主義 D.尋求合作最優化3.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出版的刊物《國際公共關係評論》現更名為
  • 網課:卓越公共關係專業人才是怎樣練成的?
    9月15日下午,應浙江傳媒學院周朝霞老師邀請,為公共關係專業大三同學開講《卓越公共關係人才是怎樣練成的?》網課。
  • 《完美關係》:佟麗婭處理危機公關,結果成了公關危機
    《完美關係》講述了危機公關專家衛哲和女主達琳通力合作幫客戶人財兩空、家庭破碎,將危機公關處理成公關危機的奇妙冒險之旅。女主江達琳年方27,海外公共關係專業碩士高材生。她善良、單純、獨立,三歲遊歷列國,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立志要消滅癌症。
  • 「第四屆香港公共關係獎(2018)」得獎者誕生
    香港2019年5月20日 /美通社/ -- 由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主辦的第四屆香港公共關係獎(2018)於17日舉行頒獎典禮暨晚宴,嘉許公關行業人員的專業成就,並敦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 網際網路時代公共關係的新挑戰與應對策略分析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統計,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網民規模繼續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100萬人,同比增長56.2%。在2008年上半年,中國網民數量淨增量為4300萬人。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影響力日益擴大,在網際網路世界進行公關宣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公關類書籍讀這幾本就夠了
    首先弄懂這個學科需要什麼樣的知識,然後捋順各個板塊知識之間的關係,然後再此基礎上搭建自己的營銷思維邏輯體系,再根據整個體系進行有選擇的看書。下面說一下公共行業大概要掌握的知識包括:(書單部分摘自「蟲子公關馬爾西」) 四類書:職業心態、邏輯與創意思維、市場營銷基礎和公關基礎。其中包含傳播學、新聞學、心理學、社會學等。
  • 普勒公關簡述公關之父:愛德華·伯內斯的一生
    如果說艾維·李對公共關係發展的貢獻主要是開創了公共關係正式成為一門職業,那麼,伯內斯對公共關係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注重公共關係的理論研究,並努力使之形成一個獨立的科學體系。年,他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紐約大學講授公共關係課程,同年出版了被稱為公共關係理論發展史"第一個裡程碑」的專著──《公眾輿論的形成》,這也是他在公共關係方面的第一本著作。
  • 專家:政府危機公關的道與術
    那些在危機中及時反應、積極表態、果決介入的「公關英雄」,在以態度空間換取了應對時間後,竟於媒體和公眾的圍觀下,消隱靜默了。這些事件肇端於公共輿論,最終卻罔顧民意,在透明的輿論場域和「制度的籠子」之外,試圖把問題和責任「消化」了。
  • 以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的奔馳戰略公關
    「築夢·助星願——希望小學·梅賽德斯-奔馳快樂音樂匯」是奔馳「樂動未來」快樂音樂教室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展示;是奔馳致力於回饋中國社會,發展企業社會責任事業的最佳案例;是奔馳以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的戰略公關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