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主發懸賞廣告尋包後又變卦?撿包女子是律師:這事咱必須理論

2020-12-03 半島晨報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很多人也都是唱著這首童歌長大的。昨日,記者從遼寧省瀋陽市司法局了解到,4月26日,渾南區某小區業主孫濤(化名)發布一則懸賞信息:「昨晚把包丟了,實在想不起來丟哪了。誰撿到請歸還我,酬金2000元。」關於這筆酬金,身邊人的看法卻各不相同。「我到底該不該給付這筆錢?」孫濤自己也蒙了。

尋包:業主群裡懸賞2000元

孫濤在懸賞信息裡附上了自己的電話和樓牌號。除了業主群,他還在微信朋友圈同時發布了消息。孫濤回憶丟包的過程,感覺最大的可能就是丟在了小區周邊,尤其是自己停車後回家的這段路上。包裡有兩張重要的票據,補辦十分麻煩,所以孫濤願意懸賞2000元尋包。

懸賞信息在群中公布後,許多與孫濤素不相識的業主也很關心這件事。有人認為,懸賞2000元是為了儘快找到包,可以理解。但也有人提出異議:拾金不昧是種美德,把拾到的財物交還失主或者有關部門,不應該索要報酬——孫濤覺得這種說法確有道理,但懸賞信息已經撤不回來了,他想等包找到後再說。

變卦:找到包後只想支付200元

3個小時後,就有人按響了他家的對講機,「是您丟了包嗎?」孫濤喜出望外,他急匆匆地下樓,看到來送包的是一男一女,他並不認識。

男子看到孫濤,趕忙迎前說:「兄弟,你是群裡的小濤吧,你看看,這是不是你的包?」對方表示,自己在小區外面撿到的包,看到業主群裡的懸賞消息後才聯繫上孫濤。孫濤拉開包鏈,見兩張票據一張沒少,信用卡也都在。孫濤表示非常感謝,拿出200元現金遞給男子,「辛苦了,這200元是我一點心意!」對方笑道:「兄弟,你不是在群裡說給2000元嗎?」孫濤反問:「拾金不昧是美德嗎?這200元你拿著得了。」

結果:按承諾給付,雙方成為好朋友

這時,男子身旁的那名女子說話了:「當天,我們在原地等了你一個小時,今天我又請假來給你送包,就是怕耽誤你事。你現在這個態度,這事咱們必須理論理論。」原來,該女子是名律師,她從法律角度對孫濤解釋:「懸賞通告是不同於一般廣告的一種特殊廣告形式,約定的報酬是懸賞人的承諾。各種懸賞廣告都是一種要約。根據合同法的司法解釋,懸賞人既然公開承諾了,就必須履行要約,按公示的數額給付。」

孫濤被說服了,「我看群裡有業主說不應該給報酬,想法就動搖了。我這就再給你們微信轉1800元。我們交個朋友,我覺得學點法律知識非常有必要!」雙方把話說開了,互加微信成為朋友,孫濤也一分不少地將2000元賞金付給了對方。之後,孫濤還在業主群裡表達了感激之情:「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了,感謝幫我找到包並給我送回的好心人,他們就像夏日裡的暖陽,溫暖了我的心。」

當事的律師覺得這個事雖然不大,但非常有代表性,還拍成小視頻並推薦給瀋陽市司法局主辦的《盛京說法》欄目。5月25日,小視頻拍攝完成,當事人孫濤也非常配合,願意以這種形式進行普法宣傳,增強大家的法律意識。

來源: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女子懸賞萬元尋貓後疑不守承諾 律師:違約 需承責
    (原標題:女子懸賞萬元尋貓後疑不守諾,律師:屬違約,需承擔民事責任)
  • 女子懸賞萬元尋貓後疑不守諾,律師:屬違約,需承擔民事責任
    萬元尋貓啟事 錢江晚報 圖養了多年的貓丟了,杭州一位居民懸賞萬元找貓。貓找到後,該居民卻疑似偽造轉帳記錄,不兌現此前的賞金。該事件引發人們關注。涉事居民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嗎?9月25日,多名律師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表示,上述尋貓啟事可認為是一則附條件的懸賞廣告。如果失主以虛假轉帳記錄達到拒付懸賞令的目的,從民事上講,屬於通過偽造事實的行為達到違約目的,當屬根本違約。情節嚴重的,則涉嫌刑事犯罪。
  • 失主刊登懸賞廣告
    安陽市劉先生來電諮詢:  我是一個計程車司機,一名乘客不小心把皮包遺忘在我的車裡,經多方聯繫我也沒有找到失主。第二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說誰把皮包送回就給1000元作為報酬,我按照報紙上登的聯繫方式找到了失主,當我向失主索要報酬時,對方卻反悔。請問,我是否有權向失主索要這1000元報酬?
  • 「重酬尋貓」言而無信,懸賞廣告豈是兒戲
    「我們這小區,這兩天因為一隻不小心走丟的貓咪炸鍋了!」9月22日下午,家住杭州留下某小區的周先生給錢江晚報記者發來一條報料微信。報料人稱,有業主發出尋貓啟事,重酬萬元尋貓,但鄰居找到後賞金卻沒著落。對此貓主人回應:賞金給別人了。
  • 法官案解讀物權法 丟失物品懸賞廣告必須兌現
    丟失物品懸賞廣告須兌現 法官案解物權法  拾金不昧能否索要報酬?失主為了找回丟失物品張貼的懸賞公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此話題的探討一直爭議不斷。而即將實施的《物權法》明確丟失物品的懸賞公告應兌現。失主出爾反爾的,撿拾物品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訴。
  • 李珉訴朱晉華、李紹華懸賞廣告酬金糾紛上訴案
    1993年3月30日中午,朱晉華在天津市和平區電影院看電影,散場時,將裝有洛陽市機電公司面值80餘萬元人民幣的汽車提貨單及附加費本等物品的一公文包遺忘在座位上。位於後幾排看電影的原告李珉發現後,將公文包撿起,與同去看電影的第三人王家平(原系李珉同學)在現場等候良久,未見失主來尋,便將公文包帶走,並委託王家平予以保管。
  • 刊登懸賞廣告,你得說到做到
    四平的李先生在出差途中,不慎將公文包丟失,因包內有重要文件,於是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聲明將酬謝送還者5000元。兩天後,拾得此包的小張與李先生取得聯繫,並將包返還給失主,然而李先生卻拒絕給付小張5000元的酬金,兩人為此發生爭執,那麼小張有權獲得酬金嗎?
  • 包從車上顛下來鄭州女子毫無查覺,熱心市民撿到後及時交給巡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6月8日下午5時40分,在經五路鄭州八中門口,一女士進巡防室,將一隻黑色的女士提包,交給了正在值班的經八路辦事處巡防隊員高雷生,該女士自稱是學生家長,幾分鐘前,看到一名女子騎電動車經過校門口時,從電動車上掉下一個包,但騎車女子卻渾然不知,騎車繼續向前走
  • 懸賞廣告,說到就應做到
    懸賞廣告,說到就應做到 2020-07-13 2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懸賞廣告不知情,也可以要求報酬
    【網友提問】我女兒在路邊撿到了一隻小貓,經小區的保安幫忙,找到了失主。後來得知之前失主發布了懸賞廣告,幫忙找回小貓願意支付3000元,請問不知道懸賞廣告內容還能要求失主給錢嗎?【律師解答】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九條的規定,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特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的,完成該行為的人可以請求其支付。也就是說,只要完成了懸賞廣告中的指定內容,無論行為人對懸賞廣告的內容是否知情,都不影響其向失主要求支付報酬的權利。另外,即便完成懸賞廣告內容的行為人是未成年人,也同樣享有相應的報酬請求權。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下面是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數日前,看到一則新聞,有失主丟失公文包,內有80萬元汽車提車憑證和現金若干,而後在當地報刊發布懸賞廣告,刊登尋包啟事,表示「必有重謝」,有人撿到公文包進行歸還時,雙方因為酬金大打出手。
  • 合同法理論在懸賞廣告中的適用
    這是由於我國立法上的缺陷,沒有懸賞廣告這方面的法律規定而引起的。在新《合同法》未有施行前可適用《民法通則》中有關合同之債的規定來處理。新《合同法》施行後,《合同法》中的「要約、承諾」等制度可為懸賞廣告在司法實踐中提供了依據。 關於懸賞廣告性質的認定,主要存在兩觀點,即契約說和單方法律行為說。契約說認為,懸賞廣告不是獨立的法律行為,而是一種契約(合同),因為廣告人對不特定的人所提出的條件為一種要約。
  • 2020廣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法律常識: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2020廣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法律常識: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法律常識是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為了幫助熟悉複習內容,中公軍考網為您提供常識知識及模擬題,供大家學習。
  • 懸賞廣告的當事人說話不算數,歸還者應怎麼做?
    案例:我在公園撿到一個包,裡面有一些照片和一臺相機,除此之外沒有能聯繫上失主的物品。幾天後,我在報紙上看到有一條懸賞廣告,失主願意支付5000元作為歸還的報酬、我通過報紙上的聯繫方式聯繫上失主吳某,向其歸還遺失物,但是吳某卻沒有支付5000元報酬。
  • 懸賞廣告
    懸賞廣告作者:行政偉論團隊、盈科(濟南)律師:王學娟(TEL:18753161336)
  • 由本案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發現丟失後,羅某立即在當地電視臺和廣播電臺連續播發尋物啟事,聲稱對拾到並歸還皮包者給付2000元報酬,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繫電話。數天後,拾得者鄭某打電話給羅某,說拾到她的皮包,但要求羅某在領回皮包時,必須按其承諾兌現給付2000元的報酬。此時羅某否認自己的承諾,只同意適當給付500元。由此鄭某以羅某不兌現承諾給付2000元報酬為由,不肯返還皮包。羅某遂訴至法院。
  • 淺論「懸賞廣告」的法律屬性
    它包含兩層含義:其一,廣告人要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其二,這種明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針對廣告所指定的行為而作出的。二者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懸賞這種特定的法律行為。在司法實務中,面對錯綜複雜的懸賞廣告糾紛案件,不僅要遵循民事法律合同關係的一般原則處理此類糾紛,同時,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也應當成為法官裁量的重要依據。
  • 怎樣處理懸賞廣告中的酬金
    由於當時找不到失主,我就暫時保管著。後來我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則懸賞廣告,其內容表示,如果有人撿到並歸還這個手提包,失主願把5000元錢作為報酬給拾得人,因為手機裡面有他所有客戶的通訊方式,因此發出此廣告。通過廣告上留的聯繫方式,我和失主聯繫上,我表示願意把東西歸還給他,但是他只願支付給我1000元酬金,我不願意接受。請問,像這種情況,我能要求失主支付給我5000元酬金嗎?
  • 撿到蘋果手機本來想歸還,失主一番話我改變了主意
    我走過去撿起來看了看,竟然還是個蘋果手機,幾個朋友也看到了「咦!撿個手機啊,還是個蘋果的,發財了啊,賣了換酒喝」朋友起鬨。我推了他一把「瞧你那沒出息樣兒,想喝酒一會兒讓丟手機的請你不就行了?還用得著賣了嗎?那叫違法,哈哈」我們一邊開玩笑一邊詢問周圍的路人,但是都說不知道,我們就在這等著,看看一會兒會不會有人回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