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漸凍人汪玉婷今天杭州出院 後續治療懇請好心人幫助

2020-12-03 浙報融媒體

2月7日,倍受全國網民關注的衢州市開化縣漸凍人女孩汪玉婷,從浙江省中醫院出院,前往開化人民醫院進一步觀察治療,待穩定後再回家。

2017年8月2日,浙視頻記者採訪汪玉婷製作的《她的手移動幅度只有5cm 她的畫卻驚豔了全國》在全國引起了廣泛反響。當月汪玉婷得了肺炎,先在開化人民醫院治療,後轉到浙江省中醫院。在醫生的積極救治下,目前病情已基本治癒,但還要在家裡繼續使用簡易呼吸機,後期還需要一筆治療費用。汪玉婷家是低保戶,父親已故,這次治療已自費35萬元。為此,汪玉婷家人希望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援助。

2018年2月7日,汪玉婷出院。

2018年2月7日,汪玉婷在媽媽和醫生的陪護下乘救護車回開化。

2017年,媽媽抱著汪玉婷去畫畫。

2017年,汪玉婷展示自己繪製的扇面。

相關焦點

  • 漸凍人家族6人得病5人死 1人凍住之前要捐遺體
    (資料圖片)  太多的好心人幫助過我,我希望回報社會,若離開,希望把遺體捐贈給西南醫院或把器官捐贈給有需要的人們。——蔣開乾發給主治醫生的簡訊  重慶晨報記者 王珊 報導  身體像被冰雪凍住,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最後可能蔓延到手指,甚至無法控制聲帶發聲和眼球轉動……這是由冰桶行動引發廣泛關注的「漸凍人症」。
  • 衢州杭州
    一次次傾情付出,打動了很多人,贏得了更多人的支持。「越拼越有勁,越幹越溫暖。大家都這麼全力幫衢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拼命?」蔡小龍談起這個項目,內心總是滿滿感恩。得益於「最多跑一次」改革,得益於鐵路部門與地方合力,得益於省市一體、杭衢同心,杭衢高鐵項目正朝著亞運前建成的目標奔去。眼下,杭衢高鐵已全線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 為「漸凍人」做手術,麻醉一波三折
    渾身肌肉嚴重萎縮失去行動能力……給「漸凍人」手術麻醉,是一件高風險的事。當漸凍症患者需要手術治療……麻醉醫生面臨著怎樣的考驗和挑戰?對「漸凍人」的手術麻醉,藥物如何選擇劑量應用何時應用都是對麻醉醫生的極大考驗。
  • 幫助漸凍人 師生研發眼球控制輪椅
    然而,高昂的造價卻並非每一個漸凍人都能承受得起,自然也無法如霍金般享受更自由的生活。    近日,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開發了一款幫助漸凍人生活的輪椅——通過眼球控制輪椅,曾經爬上華山的漸凍人張為,成為這款輪椅的第一位使用者。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目前,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發明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系統,目標使用群體是漸凍症患者。科研人員希望幫助患者體現生活價值,從而延長他們的生命。王甲成為第一個嘗試清華大學腦機接口技術的「漸凍人」。圖說:霍金回信給王甲,楊威/攝與其他漸凍人相比,王甲無疑是幸運的。2011年,央視拍攝了《漸凍人王甲的溫暖生活》,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好心人。
  • 10個月大男童患惡性腫瘤,第一期治療後出院恢復順利 - 國內...
    6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彬彬父親處了解到,孩子在接受完第一期治療後恢復順利,暫時出院休息,十天後會返回醫院做複查、化療。經過治療,彬彬已經在恢復中。受訪者供圖新京報此前報導,哈爾濱10個月大的男嬰腹部鼓起內有圓形硬物,後確診為肝母細胞瘤,醫生介紹,這在肝臟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佔90%,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男嬰父親說,家中務農,為給孩子治療家中積蓄已全部花完,後續治療費用至少需15萬,因經濟拮据在網上發出求助。
  • 關於漸凍人,你知道多少
    截至6月21日0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89例(其中境外輸入48例),累計治癒出院570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16例,271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6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當日轉為確診病例0例,當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0例,尚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例(境外輸入6例,湖北輸入1例)。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一家五口因患漸凍症去世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委員、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接診來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漸凍症」患者。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
  • 撫平爛腳之殤:衢州首批細菌戰爛腳病人治癒始末
    短短數月間,衢州柯城區人民醫院萬少華團隊、衢化醫院、衢州市民政局福彩中心、衢江區高家鎮中心衛生院、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瀘州中醫藥名家李沛金等單位和個人,紛紛為「橙色接力第四季」活動共襄盛舉。  初秋時節,「橙色接力第四季」也迎來了美好的收穫。迄今為止,有160位爛腳病人在活動中受益,20位爛腳病人入院接受免費手術治療,其中8位已治癒出院。
  • 「漸凍人」父親,拿什麼治療你
    今天6月21日是父親節,也是第20屆「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的學名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是運動神經元病中的一種,被世衛組織列為五大絕症之一。患上這種疾病的人,由於運動神經細胞受損,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凍住一樣,所以俗稱為「漸凍人」。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漸凍症能影響身體和思想漸凍症攻擊控制自主運動的神經細胞,使手臂、腿和面部的運動變得越來越困難。根據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的研究,雖然這種疾病通常不會影響人的智力,但有些患者可能有抑鬱症或決策和記憶障礙。漸凍症的症狀不突然有漸凍症的人不會忽然有天醒來腿和胳膊就動不了。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在詢問病史時,張旻了解到,陳女士的父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因手腳無力、萎縮,直至死亡。患者的姐姐、患者叔叔的女兒也都因類似病例死亡。結合陳女士的症狀表現,張旻懷疑她「漸凍症」。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陳女士最終確診此病。
  • 20萬「漸凍人」福音!國產創新治療藥獲批上市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國內「漸凍人」迎來了福音。國家藥監局日前批准了南京先聲東元製藥有限公司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含5ml:10mg、20ml:30mg兩種規格)新的適應症用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治療。
  • 江山最美兒媳毛麗麗 四年如一日照顧漸凍症公公
    江山市32歲的兒媳婦毛麗麗,四年如一日悉心照料63歲患有漸凍症的公公
  • 治療「漸凍人症」新策略 「老藥」有望成治療新藥
    &nbsp&nbsp&nbsp&nbsp一種用於治療哮喘的藥物有可能成為治療漸凍人症的新藥。日前,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進研究組,揭示了導致部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新機制,並發現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臨床中用於治療哮喘的藥物曲尼司特,有可能成為治療ALS的新藥。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大腦》雜誌。
  • 杭州男子患漸凍症四年 用一場離婚愛惜妻子
    杭州富陽某住宅內,年輕的女法官俯下身體再一次輕聲提問,躺在床上靠呼吸機生活的華先生堅定地說:「是的」,然後眼光轉向床邊的張女士,「是我對不起你……」,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再也說不下去了。張女士拭了拭他的眼角、掖了掖被子:「你不要想這些,只要好好養病。」沒有感情不和,沒有口角糾紛,沒有財產爭奪,他們離婚了。這一場離婚,看哭了所有在場的人。
  • 七成患者未針對病因治療 中國漸凍人治療存三大誤區
    人民網上海3月8日電 漸凍人,一個為人熟知而又格外陌生的名詞背後,承載的是患者和家庭的無數辛酸和付出。而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平均診斷時間為14個月,比歐美發達國家14-17.8個月要快。
  • 今天,他們捐獻血漿了!血漿治療有風險嗎?捐血者身體有何影響?專家...
    網友點讚: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那麼,血漿治療是否有風險?對捐血者來說有風險嗎?今天,白巖松連線採訪了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截至2月14日22:39,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63949例。實時追蹤全國各地疫情地圖!
  • 為什麼漸凍症患者需要無創呼吸機治療
    你可能沒聽過肌萎縮側索硬化,但應該聽過漸凍症,名字起得非常精準,疾病的痛苦程度如同讓人難堪的程度一樣: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光滑的皮膚萎縮,看著蚊子叮自己卻無能為力,身體逐漸被凍住,不能說、不能吃飯,直至不能呼吸……漸凍人行動不便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