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統的發生--一、原始心血管系統的建立

2020-11-28 生物谷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統的發生

  心血管系統是胚胎發生中功能活動最早的系統,約在第3周末開始血液循環,使胚胎很早即能有效地獲得養料和排除廢物。心血管系統是由中胚層分化而來,首先形成的是原始心血管系統,在此基礎上再經過生長、合併、新生和萎縮等改建過程而完善。這種複雜的變化過程受何因素控制,目前仍不很清楚,但與遺傳和局部血流動力學如血流速度與方向及血流壓力等有一定關係。

  一、原始心血管系統的建立

  人胚胎第15~16天左右,在卵黃囊壁的胚外中胚層內首先出現許多血島(blood island),它是間充質細胞密集而成的細胞團。血島中央的游離細胞分化成為原始血細胞(primitive blood cell),即造血幹細胞(圖24-1)。內皮管不斷向外出芽延伸,與相鄰血島形成的內皮管互相融合通連,逐漸形成一個叢狀分布的內皮管網。與此同時,在體蒂和絨毛膜的中胚層內也以同樣方式形成內皮管網。

圖24-1 血島和血管形成

  約在胚胎第18~20天左右,胚體各處的間充質內出現裂隙,裂隙周圍的間充質細胞變扁,圍成內皮管,它們也以出芽方式與鄰近的內皮管融合通連,逐漸形成胚體內的內皮管網。

  第3周末,胚外和胚內的內皮管網經過體蒂彼此溝通。起初形成的是一個彌散的內皮管網,分布於胚體內外的間充質中。此後,其中有的內皮管因相互融合及血液匯流而增粗,有的則因血流減少而萎縮或消失。這樣便逐漸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統(primitive cardiovascular system)並開始血液循環(圖24-2)。這時的血管在結構上還分不出動脈和靜脈,但可以根據它們將來的歸屬以及與心臟發生的關係而命名,以後在內皮管周圍的間充質細胞密集,逐漸分化形成中膜和外膜,並顯示出動脈和靜脈的結構。

圖24-2 原始心血管系統模式圖(第4周)

  原始心血管系統左右對稱,組成該系統的血管包括:

  心管:一對,位於前腸腹側。胚胎發育至第4周時,左右心管合併為一條。

  動脈: 背主動脈(dorsal aorta)1對,位於原始腸管的背側。以後從咽至尾端的左、右背主動脈合併成為一條,沿途發出許多分支。從腹側發出數對卵黃動脈(vitelline artery),分布於卵黃囊,還有一對臍動脈(umbilical artery)經體蒂分布於絨毛膜。從背側發出許多成對的節間動脈,從兩側還發出其它一些分支。在胚胎頭端還有6對弓動脈(aortic arch),分別穿行於相應的鰓弓內,連接背主動脈與心管頭端膨大的動脈囊。

  靜脈:前主靜脈(anterior cardinal vein)1對,收集上半身的血液。後主靜脈(posterior cardinal vein)一對,收集下半身的血液。兩側的前、後主靜脈分別匯合成左、右總主靜脈(common cardinal vein),分別開口於心管尾端靜脈竇的左、右角。卵黃靜脈(vitelline vein)和臍靜脈(umbilical vein)各1對,分別來自卵黃囊和絨毛膜,均回流於靜脈竇。

相關焦點

  • 醫學英語平行文本閱讀|心血管系統: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 affec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re call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系統心血管系統又稱「循環系統」。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等組成。
  • 微光醫療國產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系統獲準上市
    團隊歷時8年研發之久的國產OCT系統正式獲批上市,將用於臨床需要進行腔內介入治療的患者,尤其在支架植入術中應用較廣。近年以來,隨著國家醫療技術進步以及配套產業鏈的成熟,包括醫改、分級診療、國家大基金等宏觀政策的推動,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替代進口」正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從規模上看,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市場。
  • 首個國產心血管OCT系統上市 系微光醫療自主研發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7月21日,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光醫療」)宣布,其打造的首個國產心血管OCT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系統日前正式上市,其介入成像導管微小光學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打破進口壟斷。
  • 一氧化氮與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因為生活方式不健康而引起的疾病,首要危險因素是體重超重,即使超重5公斤也不是好事。吸菸也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因為這個小分子,可以讓細胞相互之間得以溝通,可以減少冠心病和腦中風症狀發生的機率,還可以防止其他的細胞發生功能障礙。所以,如果有少量到中等程度的鍛鍊,就可以幫助我們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一氧化氮可以保護我們的心血管系統,它在人體中生成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它實際上是由精氨酸共同生成的。我們所使用的蛋白質裡都含有這個物質,如果有更多的精氨酸就有更多的一氧化氮生成。
  • 微光醫療心血管OCT系統上市 系國內首家 新成像技術能否成就第二個...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由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微光醫療」)打造的首個國產心血管OCT系統已於7月18日正式上市,其介入成像導管微小光學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打破進口壟斷。企業稱,除中國NMPA認證外,產品也已獲得歐盟CE認證。
  • 在中國心血管醫學博物館體驗「心血管時光之旅」
    日前,中國心血管醫學博物館一周年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專家巡禮在中國心血管醫學博物館和中國心臟之家承琅廳舉行。憑著一張1978年從太原開往2018年蘇州的「車票」,心血管專家們紛紛搭乘停在博物館入口處的「綠皮火車」,踏上首屆中華醫學會病學分會的尋訪之旅。
  • JBC:科學家識別出指示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2020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格拉茨技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心血管疾病的新型生物標誌物;文章中,研究人員調查了二肽基肽酶3(DPP3,dipeptidyl peptidase 3)在血壓調節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中長期飛行將影響心血管系統
    隨著空間飛行時間的增加,太空失重環境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會越來越大,特別是心血管系統功能減退的問題會變得更加突出,還將出現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縮和骨丟失問題。此外,飛行時間大幅延長後,航天員返回地面時的重力再適應反應症狀會較為明顯,再適應時間也會相應延長。
  • 實現理想心血管健康評分,預防不良靶器官損害發生|ACC 2019熱點...
    研究顯示,與理想心血管健康評分相比,Fuster-BEWAT評分在預測動脈僵硬度方面表現出同樣好的診斷能力,並且是一種更簡單、易行、便宜的評估亞臨床靶器官損害的評分系統,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見解。
  • 飛利浦心血管整體解決方案亮相2019年春季CMEF
    飛利浦認為,要解決心血管關護這一複雜問題,必須全盤關注心血管患者從健康生活到預防、診斷、治療和家庭護理的整個歷程,始終以患者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持,實現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  此次,飛利浦在CMEF重點推出的解決方案包括:「飛利浦星影智能系統」、EPIQ 7C智i心血管超聲系統、超聲心動圖介入治療解決方案等。  飛利浦星影智能系統,幫助醫生明智決策,簡化工作流程  心血管患者的數量日益增多,給醫療系統帶來巨大的壓力。
  • 人參對心血管系統的8大作用!
    人參皂苷在心血管系統的藥理作用廣泛,對於心律失常、心肌肥厚、細胞凋亡、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缺血、心肌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以及血壓調節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 人參對心血管系統的8大作用
  • [GWICC2014]張新超:心血管生物學標記物與POCT_GWICC2014_心血管...
    一、何為理想的生物學標記物?另外,有些胸痛患者心電圖表現類似急性心肌梗死,但同步的心肌壞死標記物連續檢測正常,其病理性Q波屬一過性改變,持續數天後消失,這不符合心肌細胞死亡-修復的病理過程。這種不伴有心肌壞死標誌物(CK-MB,TNT/I)升高的一過性變化的病理性Q波為心肌頓抑。因此,心肌損傷標記物對急性胸痛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RBP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興角色
    RNA結合蛋白可以通過控制細胞表型的變化來決定心血管的健康和疾病狀況人們都知道,擁有一顆健康和強大的心臟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步入中老年之後,各種心血管疾病或多或少會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認清楚心血管疾病背後的分子誘發機制,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來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達到精準健康和精準醫療的目的。從細胞分子的角度來,心血管系統擁有非常多的細胞類型,這些細胞的協同作用可以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運行,面對急慢性損傷的時候也能夠隨機應變來降低組織損傷並回復心血管功能;然而,細胞狀態的非正常改變同樣可以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
  • 乳腺癌後好好吃藥,否則心血管就危險了!
    核心提示:乳腺癌21基因評分預測ER/PR陽性淋巴結陽性患者淋巴結復發風險,區別顯著;乳腺癌治療後不堅持服用降壓、調脂、降糖藥物,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21%-33%;三陰性乳腺癌女性系統輔助治療後,過半有望保住乳房!
  • 美國研究首次揭示臭氧汙染對心血管系統會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當地時間7月17日,以他為通訊作者的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6年最新影響因子為16.538)上,首次揭示了低濃度臭氧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夏天的烈日午後,城市空氣中含有較高水平的臭氧。在中國很多城市,臭氧已成為夏季的首要汙染物。臭氧(O?)
  • 借著支架強勢的國產化進程 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行業走到何處了?
    國內部分心血管介入器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微創醫療的冠脈藥物支架是第一個國產藥物支架系統,自2004年上市以來持續保持國內市場佔有率領先,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個藥物靶向洗脫支架系統更是使微創醫療在冠脈支架領域完成了從追隨者到引領者的跨越;樂普醫療通過一系列的外延式併購,建立起了初具規模的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全降解支架和左心耳封堵器也有望在2018年獲批;港股上市公司先健科技在封堵器產品中擁有明顯技術優勢,周邊血管業務收入增長迅速。
  • 北極熊那麼多脂肪 為啥卻沒心血管病?
    憨態可掬的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體內脂肪佔據了約25%的體重,但它們卻很少得心血管疾病,這是什麼原因呢?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劉石平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細胞》)上以封面故事公開發文,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 外泌體的心血管疾病治療應用
    此外,EV的大小是由它們的發生途徑所決定的,與EV的成分相關。最後,EVs的組織生物分布、細胞內化和細胞內轉運的效率取決於大小。例如,在給藥後大的(>200nm)和聚合的外泌體會停留在肺、肝和脾中,最後被巨噬細胞吞噬或者因無法滲透而與非血管的細胞和組織發生作用。 在細胞水平上,不同大小的顆粒可以誘發不同的攝取機制。
  • 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中國最高!雙心隱患不容忽視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發表《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危險因素負擔1990—2019》 2020年12月,JACC發表了一項關於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危險因素負擔的權威報導。
  • [NO科研]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摘 要] 一氧化氮(NO)是調節心血管系統功能的重要細胞信使分子。NO的抗血小板調節血管張力等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動脈粥祥硬化血栓形成等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NO通過對內皮細胞及微環境的作用來實現對血管的保護作用。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及基因多態性的改變都影響著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