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餐館攬生意 牽來西域犛牛做活廣告

2020-11-23 湖南在線

      為了招攬生意,竟然用一頭牛來做廣告!近兩天,常勝路某餐館新開業之際,店前系在樹邊的一頭活體犛牛引得許多市民駐足觀看。

      記者聞訊趕到該店前一探究竟,果見一頭像大綿羊似的犛牛被繩子系在樹邊。部分市民見到這傢伙覺得稀奇,反覆觀看,小朋友也在一旁逗樂。此時,一中年男子興起,雙手掐住犛牛的角,與它「角鬥」起來。牽牛為餐館做實物廣告,雖是有效,但不少市民稱:這種不文明的做法實在欠妥,更有甚者,看到店方當街宰殺,血淋淋的場面令人恐懼!

      記者找來老闆,了解詳情。老闆稱,該犛牛是正宗的雪域高原犛牛,餐館推出犛牛特色菜,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怕顧客不相信有真犛牛。老闆表示,如果此做法欠妥,明天就牽走。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開餐館創業,新穎的想法使生意火爆
    踏入大學校門後,關動發現,二手產品在校園內需求旺盛,於是他大張旗鼓地做起二手生意,舊自行車、舊電腦、舊手機都是他生財的工具。他在校內張貼廣告,網上發布信息,生意好時,一天賣兩臺舊手機,就能賺上200塊。寒假回家過年,他會途經貴陽批發市場,採購一批年畫、對聯,在老家擺地攤出售,收入還不錯。
  • 太極拳攬雀尾——攬什麼雀,攬什麼尾
    懶扎衣原本是個從容大度的埋伏式,也寫作攬扎衣、攬擦衣,歌訣是:懶扎衣立勢高強,丟下腿出步單鞭。攬扎說的是古代武人動手,因為穿著長大的衣裝,需要把衣襟提起,掖在腰帶裡,利利索索方便動作。所以在太祖長拳拳勢裡,是一個起手的勢子,這一拉架子就埋伏好要動手了。為什麼說是埋伏手呢?
  • 餐館賣穿山甲 其實是豪豬肉
    民警在餐館現場調查 餐館銷售的「穿山甲」其實是豪豬 紅網懷化站3月25日訊 「穿山甲是國家保護動物,竟然有飯店公開銷售上餐桌!」
  •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西藏犛牛博物館位於拉薩市西部的柳梧新區,建築面積達8088平方米。博物館創意人亞格博介紹,博物館是北京市對口支援拉薩市的一項重要文化創意工程,是中國乃至世界首座以犛牛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  犛牛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為中心的高海拔地區,數千年來與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運、燒、耕相伴相隨,涉及到高原的政、教、商、戰、娛、醫、用,並深刻影響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形成了獨特的犛牛文化。
  • 西藏阿里: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巨變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西藏阿里見聞: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巨變【解說】崗莎村位於西藏阿里巴嘎鄉,地處中國、印度和尼泊爾三國交界處。當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1996年崗莎村犛牛運輸隊成立。當地牧民群眾開始用自己的犛牛和馬匹來為轉山者提供搬運服務。這為崗莎村村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每年的收入是每人1萬元左右的收入。
  • 全世界野犛牛不超過15000頭
    、野生動物專家劉務林和紐約野生動物保護學會專家喬治·B·夏勒博士經過多年對野犛牛的跟蹤調查發現,目前全世界野犛牛的總量不超過15000頭。作為青藏高原特有動物的野犛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一般體長1.6米-2.2米,重達1000千克,形體粗大。大部分野犛牛種群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6100米的荒漠地帶,耐寒怕熱,性情兇悍,嗅覺靈敏,喜結群生活。
  • 青海省打出組合拳宣傳推介青海犛牛品牌
    「野生野長、營養美味,青海犛牛——天地精華、高原野味。」11月25日,一段展現青海省區域公用品牌「青海犛牛」的10秒廣告片,在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1綜合、CCTV-13新聞兩頻道中午12:00-12:30的《新聞30分》欄目,及CCTV-17農業農村頻道中同時播出。這是「青海犛牛」首次登上央視,拉開了我省在全國宣傳推介青海犛牛品牌的序幕。
  • 四川省阿壩州建立川西北最大的犛牛交易市場 最多一天交易量逾3000頭
    公開價格 犛牛買賣公平合理  每年的9月到11月,是犛牛交易的旺季。  9月19日一大早,紅原縣瓦切鎮瓦切五村牧民德波拉了20多頭犛牛,來到交易市場。  「來這裡賣牛,價格很公道。」德波說,通過一番競價比價,不到半天時間,他家的犛牛分別被湖南和甘肅的商人買走了,共賣了10多萬元,「價格比預想的要好很多。」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西藏阿里見聞: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
    當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1996年崗莎村犛牛運輸隊成立。當地牧民群眾開始用自己的犛牛和馬匹來為轉山者提供搬運服務。這為崗莎村村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每年的收入是每人1萬元左右的收入。
  • 「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
    ▲西藏犛牛博物館。▲亞格博在藏北牧區考察犛牛。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覺果攝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方立新、田朝暉、王京雪、強曉玲)12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的報導。編者按:8年前,得知57歲的他辭官重回高原,朋友們的第一反應是:這一天,終於來了!
  • 「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西藏犛牛博物館。亞格博在藏北牧區考察犛牛。本報記者覺果攝8年前,得知57歲的他辭官重回高原,朋友們的第一反應是:這一天,終於來了!這一群就這麼來了。哦,兄弟!我們一群,是中國最後一代浪漫主義詩人……」這詩句,出自1976年進藏的作家馬麗華。
  • 獨一無二的犛牛博物館
    動物是人類最重要的朋友,犛牛是藏族最重要的朋友。藏族馴養了犛牛,犛牛養育了藏族。     數千年來,犛牛與藏族人民相伴相隨,儘其所有,成就了這裡人民的衣、食、住、行、運、燒、耕,涉及青藏高原的政、教、商、戰、娛、醫、用,並且深刻地影響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
  • 柯爾克孜族牧民玉努斯·牙庫西,堅持18年趕著犛牛為邊防官兵運送...
    每隔一段時間,玉努斯都要燉好一鍋羊肉,邀請官兵來家裡做客,官兵們也時不時送給他一些蔬菜瓜果。漸漸地,玉努斯與官兵們熟絡起來,得知部隊後勤保障有困難,玉努斯主動攬下運送物資的任務。連隊通往哨所的路程很遠,還要翻越阿克青和博斯塔格兩座海拔4000多米的達坂,來回穿行50多次冰河,沿途山高坡陡、路險水急。運送途中,玉努斯渴了吃冰雪,餓了啃口饢,從未向部隊索要任何回報。
  • 衡陽風華·70年70人丨洛夫:「詩魔」戀鄉愁 因為風的緣故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衡陽市委網信辦、紅網衡陽站聯合推出「衡陽風華·70年70人」網上展覽活動,利用紅網、「衡陽發布」等網絡平臺,通過系列報導、集中展覽、網上互動、對外宣傳、結集成冊等,對歷史致敬,發時代宣言,向先進學習,為衡陽聚力,將精神承揚。
  • 犛牛毛是什麼 犛牛毛價格
    犛牛毛是什麼 犛牛毛價格 2017-04-10 09:34: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犛牛毛是什麼?
  • 犛牛苦鬥1小時被老虎咬死 管理人員救援遭質疑
    □快報記者 葛小林  調皮犛牛誤入虎園  昨天中午約12點,冬日的暖陽讓犛牛們心情大好。突然,它們發現圈住它們的籬笆門露出一條小縫,於是17隻剛成年的犛牛紛紛湧向了縫隙處,用它們的牛角把那小縫隙再頂開些。  野生動物世界一名工作人員巡邏至此,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刻喊來同事,想把犛牛們給堵回去。
  • 讓青海犛牛真正「牛」起來——專訪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清德
    據統計,世界現有犛牛頭數約1500萬頭,中國有犛牛1400多萬頭,佔94%以上。而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犛牛存欄近500萬頭,居全國首位。多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圍繞打造「世界犛牛之都」的宏偉藍圖,堅持將其作為牧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不遺餘力推進犛牛產業的現代化升級。轉方式、精加工、闖市場、促增收……成為了青海近年來發展犛牛產業最熱門的詞彙。
  • 魚莊酒水免費生意爆棚 靠酒廠返利一年賺千萬
    魚莊打出酒水長期免費廣告 重慶晚報記者 畢克勤 攝  只要你是進餐館吃飯的顧客由於酒水免費,這家魚莊生意爆棚。魚莊老闆稱,酒水免費後,餐館經營本身不賺錢,利潤來自酒水生產廠家的返點。他經營的30多家連鎖店,每年返利有1000多萬元。  這家魚莊主營魚火鍋,魚價每公斤25.6元,鍋底費20元一鍋,油碟、餐巾紙、碗、筷等5元/人。從價格上看,這些與主城普通魚火鍋店沒什麼差異。但該店店面橫幅、牆面打出的廣告很顯眼:本店白酒、啤酒、飲料長期免費,想喝哪種拿哪種。
  • 天馬故鄉的犛牛
    【作者:豐收】       人們都認為犛牛生長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是生活在海拔高處的草畜動物。然而,你恰恰沒有想到吧,在牧歌昭蘇,天馬故鄉,也有膘肥體壯的犛牛,成群結對地遊蕩在特克斯河畔的溼地草原上。
  • 犛牛犛牛
    [5]犛牛的分類學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D2loop序列的分析.獸類學報,2006,26(4):325~330. 郭松長,劉建全,祁得林等.[7]動物學雜誌  ChineseJournalofZoology2009,44:148~150  犛牛的分布及保護  張知貴,夏霖,楊奇森[8]《中國新近紀晚期三趾馬動物群的生活環境的化石穩定碳同位素證據》《中國古生物志》《中國的馬類動物》《冰河世紀史前動物全揭秘》本文轉載自 Tibet一Tibe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