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想離開體制的人!

2021-01-14 騰訊網

致所有想離開體制的人!

原題《圍城,但不應圍心。》

很多人都說體制是一座圍城。

在城牆外面看它的時候,它高大又神秘。

可是費力進去之後,又感覺被圍困其中。

原來,這裡並沒有什麼鮮衣怒馬。

普通水平的薪資,

卻負擔著生活中繁重的開銷。

有時候僅僅因為囊中羞澀,

就可以輕易壓碎一個人的尊嚴。

這裡也並不清閒,

繁重忙碌的工作,

甚至時常讓身體亮起紅燈。

也讓詩和大海變的很遠。

而且,無論是能留給自己,

還是陪伴家人的時間,都越來越短。

工作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大上,

常常臉上流汗,腳下沾泥,

在偌大的社會,

我們絕大多數人只能扮演著平凡的角色。

人好像就是很難知足吧!

很多看起來生活都不錯的人對我說,

「 生活遠看光鮮亮麗,近看卻是一地雞毛。」

我們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

卻不停的否定自己。

每個人都有改寫人生路的權利,

只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邁的動腳步。

有人是天之驕子,飛到哪去都能活。

可更多的人,卻是拼盡了全力

才擁有了現在的一切。

那時,儘管眼前很難看到希望,

我們依然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那時,一次次失敗的滋味,真實又難忘。

失敗之後,還要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那時父母未老,膝下無子,

可以一腔孤勇,仗劍天涯。

可是現在,父母老了,

老到再也承受不住我們帶來的風浪。

或許我們也有了一個自己的小家庭。

身上的擔子,讓你不得不重新權衡一下夢想。

孩子的餅乾遠比夢想更迫切。

時間也是個無情的的東西,

如今,青春年華已經沉沒。

新生力量又不斷改寫著生存規則。

離開不僅要品嘗人走茶涼,

還有數不盡的冷眼旁觀。

外面的世界真的好嗎?

好與不好,因人而異,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但一旦踏出圍城,就會愕然發現,

其實每個行業都是圍城。

只是由於行業隔閡,

我們往往忽視了所仰望行業的艱辛。

少數人的成功卻被大肆宣揚,

造成一片繁華美好的假象。

但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決定了,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修羅場,沒有安樂場。

無論是叱吒風雲的大老闆,

還是餬口飯吃的打工人,

都有各自的難處。

每一個行業,都甚為不易。

可我們的身處之地就一無是處嗎?

如果我們換一種心態看,

會發現她也值得尊敬與熱愛。

她也有她的長處。

至少,她給了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當然,我們也希望她變得更好。

更加人性,更加溫暖。

如果覺得很難以一己之力改變她。

那我們就先讓自己變得更好吧!

我們可以嘗試著更加

熱情的對待每一個服務的人,

去找尋工作的意義。

我們可以拒絕混日子,

而是珍惜時間,始終讓自己充電。

只要用心,世上就沒有白費的努力。

如果覺得生活乏味無趣,

我們可以重新拾起曾經的愛好。

總之,有很多種方法能讓自己變好。

而我們每變好一點,

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好一點。

我們每個人都變好一點,

這個環境就會變好一大截。

這不是理想主義,

這是做了就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希望當你結束疲憊的一天,

回到家看到家人幸福美好、平淡流年,

你能知道,這裡面有你的犧牲和貢獻。

圍城,絕不能圍困住我們的心。

只要你想,圍城,也可以變成「有為之城」。

覺得文章不錯別忘了點和轉載哈,每天更新乾貨文章!

相關焦點

  • 都想考公務員 有人卻離開體制內考教師
    面對公務員和教師這兩個職業,很多人比較糾結不知道如何選擇,大多是是女生,拋開愛好來說,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選擇公務員還是教師,雖然一般只聽說過教師辭職考公務員,但是很少聽說有公務員辭職考教師的。但是還是有公務員辭職考教師的。就穩定性而言,因為教師也是事業單位編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只要沒有犯原則性的大錯誤,基本不會被辭,基本能幹到退休。
  • 離開體制,我從不後悔
    如果有一天,她想考哪個好的學校,需要一筆錢。而我,卻拿不出來,我該有多懊惱啊!這些情緒折磨著我:「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肋骨」,讓人羨慕的兩個假期(在我看來,只有這個好),所謂的「鐵飯碗」-都是讓人留駐的念想……但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嗎?生活質量得靠自己去爭取,誰都幫不了你這個忙,你們說對吧?
  • 基層公務員怎麼保持離開體制內的能力?
    我建議你別想了。 因為你在本行業都做不到前20%,卻想要跨行業去做到更好,你覺得可能嗎? 在另外的行業,別人有積累,有經驗,而你卻無經驗,甚至零基礎,你想要超過他們,你覺得可能嗎?毫無依據的讓人去轉行,這不是扯嗎?
  • 陶醫生離開體制後,活的好麼?
    我當時寫了支持山東省疾控中心的文章( 疫苗負面事件上,我要替山東同行說點公道話),自稱微博一蛆不怕黑,文章自然被不少網友罵個狗血淋頭,但我不怕啊,不在體制內,沒人找我麻煩。我由此深刻明白,體制內的機構和個人承擔不住這種輿論壓力,如果被投訴,很可能惹麻煩,於是業內誰也不說話,眼睜睜看著疾控體系被黑。甚至我寫的文章,同行們只能默默點讚和打賞。
  • 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
    什麼是體制內的人,什麼是體制外的人?體制內的人一般是指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職工等,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體制外的人,就是指私企打工、自主創業、自由職業者等,收入和工作不很穩定,隨時都可能失去「飯碗」的人。曾經和一位女老師聊到相親之類的話題。
  • 體制內的工作真的合適你嗎?看看吧,很多人都出來了!
    體制內工作到底有什麼?從古至今,體制內的工作一直都是鐵飯碗的代名詞。在體制內工作的人,仿佛天生自帶發光的光環。不僅家族裡的人可以雞犬升天,連那死去先人的祖墳都可以冒青煙。所以當今中國,仍有無數的年輕人擠破腦袋想進入體制內。
  • 我,20年前離開體制,年入30萬,今年46歲,財務自由,整天旅遊
    今天這個故事也是來自一個讀者,這名讀者跟很多不想離開體制的朋友不同,他在20年前離開體制,到南方創業,年入30萬,現在的他過上了全靠睡後收入的財富自由的生活。今天,我們就看看這位朋友的故事,文中姓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01永哲就是咱們這個故事的主人公。
  • 信託業轉型進行時,董事長離開體制內「下海」?
    在卸任國通信託董事長職務之前,2020年9月同時還卸任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據信託百佬匯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馮鵬熙可能下海離開「體制內」,下一站將從事產業投資、股權投資等事業。陳建新於2019年底到國通信託擔任黨委書記,此前擔任過工商銀行湖北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黃石支行行長、武漢分行副行長。
  • 我,30歲,體制內,不想在單位待下去!很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3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紀,是在機關單位繼續待下去還是找一個擅長的領域發展,我覺得應該從這些方面來考慮:01 分析不想待下去的原因馬雲說過:一個人想要離開公司,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錢沒給夠,二是受委屈了。這句話用在機關單位同樣適用。不想在單位待下去,要麼就是覺得在單位上受到了委屈。
  • 她說最後悔的就是在國企浪費了四年,離開體制就是逃出生天?
    永遠不缺人削尖了腦袋想往裡鑽,有些人更是寧可花錢,卻苦於沒有門路。我學姐入職之後,調過兩次崗,一次是不喜歡這個崗位,一次是因為和上級發生口角。雖然是有關係的,可到底也是不能支撐她再調崗第三次,所以在第三個崗位,雖然工作比較忙,但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由於工作性質偏財務,且媽媽就是個會計。學姐在她媽媽的要求下,考了兩次初級會計師,均沒能考上。
  • 在體制內想跳槽?其實體制沒你想得那麼不堪,別信這3個錯覺
    網上有很多人都在勸在體制內的人千萬別辭職去私企,那麼為什麼還是要這麼多人從國企辭職去私企呢?其實,是因為大部分辭職的人都有這三個錯覺。1.認為私企工資高許多人會經常問,在國企和私企,一個年薪是20萬,哪一個是35萬哪一個好?儘管從數量上看,私營企業確實略勝一籌,但這也需要考慮到福利待遇和勞動成本的差距,以及產假、婚假、年假等方面的差距。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總嘲笑體制外的人,看過你就明白了,天高任鳥飛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總嘲笑體制外的人工作不夠好,以體制內更穩定。18年企業平均離職比例為19.7%,而全國公務員離職比例只有0.06%,兩者相差了300倍。第二體制內福利待遇更好,五險一金足額繳納各種補助,補貼佔到了工資的1/4以上。
  • 體制內4000,體制外16000,應該怎麼選擇
    今天有位小夥伴諮詢我,他陷入了抉擇之中,一面是高校的工作崗位,屬於體制內的,但是一個月也就4000多。另一份工作程式設計師,每月16000。這個現象小編相信不是少數,今天就來說說。其實這個沒有辦法一概而論,因為情況差別太大,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價值。有很多高校的崗位雖然工資低,但是可以做其他的培訓或者生意,順利的話每年也有幾十萬的受益,而且接觸的人脈會好一些。
  • 怎麼看體制內和體制外,各自的利弊情況
    走向社會選擇體制工作是選擇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應該是一個難題,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段,看法都不一樣。問題來了,什麼是體制內?什麼是體制外?概念弄清楚,才能說事情。體制內就是在國家正式編制內的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研究機構、社會團集內工作,體制內就是在吃皇糧的單位工作。體制外就是在私企、民企、外企、農村(含農民工)、國外工作。
  • 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圍城》記得以前在移動上班的時候,有一個代理商的朋友因為業務原因經常聯繫,有一天我離職後,她來問我:「移動不是很好嘛?你為什麼要離職?」我當時回了她:「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罷了。」她瞬間很是認同了,於她來說,如果從乙方轉為甲方絕對是一件不錯的事情,所以移動成了我和她的圍城——我出去了,她想進去。
  • 患者就醫打傷護士致其腦震蕩 隨後離開去向不明
    (原標題:四川一患者就醫打傷護士致腦震蕩 警方已介入)
  • 謝謝你的離開,讓我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去愛
    謝謝你的離開,讓我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去愛1:不要總是將自己的痛苦向別人哭訴抱怨,開始時,他們會同情,之後會麻木,再後來會煩躁,最後會鄙視;所以,大家都不容易,自己要學會承受擔當,其實,能拯救自己的只有你的心靈。
  • 為什麼在體制內上班的人,往往都很少發朋友圈?
    說起體制內上班,很多人往往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的上班族,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人一般都有哪些特徵呢?1.比如能說會道,因為一般體制內上班族很多人都要跟寫公文材料和開會發言打交道,所以工作久了,自然在口才和寫作能力方面都有所鍛鍊和提升。
  • 從看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朋友圈,我發現了有趣的現象
    網友一 我是體制內,但是我會曬美食,偶爾一些跟工作無關的吐槽,還有家庭生活,還有自己是靈魂段子手,以及一些工作上的東西,偶爾會幫親戚朋友賣一些貨
  • 姚洋:理解當代中國政治體制的儒家視角
    在這裡,我想說,中國的經濟成功擊敗了經濟學和政治學關於政治體制的多種理論。一般來說,如果你要搞好經濟,要有經濟增長,一定要有個所謂的西式民主體制,以及西方人所說的憲政、法治等等,好像中國這些都沒有。但中國怎麼成功的呢?這需要一個解釋。當然,今天我們的任務,不是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去解釋中國經濟的成功。我在其他場合講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