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貴州百靈申辦的、我國首個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全科」證候類中藥新藥——黃連解毒丸臨床研究方案討論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與會專家合影
此次方案討論會由擬臨床組長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高穎副院長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多家醫院和機構的中醫藥專家參會。
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所所長王忠、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姜良鐸教授等證候中藥領域知名專家分別對黃連解毒丸的臨床研究發表了意見。經過充分討論,與會專家就研究方案達成共識。
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所所長王忠發表意見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姜良鐸教授闡述觀點
今年2月,貴州百靈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籤訂《技術轉讓合同》,受讓中藥6.1.2類新藥「黃連解毒丸」。「黃連解毒丸」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發,於2013年11月完成了臨床前全部研究提交CFDA,並於2016年12月獲得臨床研究批件,是我國第一個獲得批准臨床研究的證候類新藥——「全科中藥」,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特色。
據悉,黃連解毒丸組方源自經典名方「黃連解毒湯」,始載於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歷經1600多年,臨床依然廣泛使用,主治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
黃連解毒湯的藥理學研究顯示其具有:抗炎、抗菌、抗內毒素、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腦缺血等藥理活性。臨床上用於治療腦血管病及高血壓性腦出血;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肛周膿腫;免疫系統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
專家開展熱烈討論
當前,國家日益重視對中醫藥經典名方的保護與開發,今年7月正式實施的《中醫藥法》更明確指出鼓勵和支持中藥新藥的研製和生產。
其實早在《中醫藥法》頒布之前,貴州百靈就已積極布局中藥新藥研製和對經典名方、驗方的挖掘,積極推進中藥6.1類新藥「益腎化濁顆粒」、中藥6.1.2類症候類新藥「黃連解毒丸」、6.1類新藥「冰蓮草含片」、6.1類新藥「芍苓片」等多個中藥新藥項目的研發。
在此次黃連解毒丸臨床研究方案討論會上,貴州百靈研發總監夏文表示,貴州百靈有決心將黃連解毒丸這一中藥優秀經典名方發揚光大,並開創證候中藥之先河。未來貴州百靈將繼續穩步推進中藥創新藥物的研發戰略布局,豐富產品結構,為人類的健康作出貢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