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評:中國空間站建設裡程碑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走向太空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5月5日晚,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空間站建設邁出了執行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裡程碑式關鍵步驟。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根據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中國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

據了解,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正在開展初樣研製;空間科學應用載荷已陸續轉入正樣研製,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此外,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

太空探索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理想。儘管當前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戰,但長期太空探索的方向不會因一時的公共衛生危機而改變。中國空間站在疫情期間克服困難取得重大裡程碑成果,給人類航天事業帶來信心。

1993年,美國、俄羅斯等16國聯合啟動國際空間站項目,中國無緣加入。可以看出,加入太空探索「精英俱樂部」的門檻很高,既有科學技術門檻,更有政治因素考量。而今,約30年後,中國的太空科技、綜合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已取得長足進步,而國際太空合作也隨著國際格局的嬗變出現新的動向。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目前全球唯一現役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預計將於2024年退役。也就是說,到2024年中國空間站或將成為全球唯一的現役空間站。可以想見的是,中國空間站的建設發展必將在人類太空探索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在推進協調國際空間合作方面也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樣值得密切關注的是,美國政府消息人士5日披露,美國政府正在起草一項太空協議,提議設立探月「安全區」,避免相關國家及企業勘探及開採活動發生衝突;在國際法框架下擬定規則,允許企業合法擁有探月過程中開採的資源。據悉,美國正準備將有關方案推給自己的西方盟友。此前,美國曾於2015年通過法律,承認私人企業對外太空開採資源的所有權,但國際社會當前沒有任何法律承認類似權利。

將太空探索政治化,追求排他性的經濟利益,甚至牽扯進軍事安全因素,以「安全區」為名搶佔勢力範圍,這些都是人類太空探索進程中下步可能面臨的幹涉和挑戰。近年來美國的上述單邊動向不免引發新一輪太空競賽的擔憂,不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利益。

(編輯:王輝)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思力網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
    新華社記者 高磊/攝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倡導者,更是負責任、有擔當的實踐者。」等重要舉措,以實際行動模範踐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近年來,中國不僅向世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在實踐中通過「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以及其他對發展中國家的幫助,切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將從習近平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內容、中國在全球化方面的主張四個方面出發,深入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一主題。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歷史和未來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和世界前途命運的戰略塑造。中國共產黨一直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己任,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當前,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世界正在拉開「重塑的序幕」。帶領人民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保這一歷史進程不被遲滯和打斷,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 中國助力非洲發展的101個案例方案:見證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活化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曾深刻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早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翻開世界史,四大文明古國中的東亞中國與北非埃及赫然在列,中非都屬於源生文明的發源地。
  • 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什麼「體」?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了憲法。那麼,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什麼「體」?它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有哪些具體實踐?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這一世紀之問,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9月的第70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擔當
    中國倡導並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世界夢聯結起來,賦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深刻的世界意義,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 生態環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基礎與內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為全球治理和人類發展貢獻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是習近平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理論體系的基礎與關鍵內核。生態環境資源為全球配置,收益為全球共享,一個國家或地區對生態環境資源的使用往往會影響各國民眾的福祉。譬如,這些年來,中國一直致力於保護三江平原溼地,不做改變溼地形態的經濟開發。
  •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努力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更加明確,更加深入人心,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了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近了世界舞臺中央。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樣建設這個世界」的問題,為世界更好地發展奉獻了中國智慧,指明了前進方向。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
  • 汪信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三卷反覆強調和闡述的一個重要外交和全球治理理念,它是為了應對當代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維護和實現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而提出的中國方案。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 馬仕健《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歌詞上線 讓中國聲音走向世界
    近來,一首倍受大家喜愛的大愛神曲《人類命運共同體》再出英文版歌詞,該歌曲的演唱者、影視歌多棲正能量明星馬仕健也旨在通過這首歌曲的英文版歌詞讓中國聲音傳遍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真切的感受到世界人民相親相愛一家人這一道理。
  • 特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寫在中國人民...
    75年後的今天,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人類不變的追求。與此同時,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重重挑戰。如何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推動人類共同發展,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時代命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是中國給出的響亮回答。這一順應歷史潮流的中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為各國人民攜手跨越阻礙、共同開創發展繁榮的新未來照亮了前路。
  • 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詳盡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張,反映出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和進展,闡明了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積極貢獻。
  • 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人類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繼承人類社會發展優秀成果,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現實問題、實現人類社會和平永續發展,提出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根源
    主講人:劉軍 山東大學法學院(威海)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何在全球治理中貢獻中國智慧,這是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如今,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獲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讚賞、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逐漸成為一種國際共識。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站在人類整體發展的歷史高度思考人類的前途命運,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體現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理論邏輯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邏輯之辯證統一,展現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深邃的世界眼光與高尚的時代情懷。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在防控疫情過程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及其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效,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中國攜手各國聯防聯控、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盡責擔當的大國形象,極大地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為詮釋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深刻的啟示。理念共識是前提,人類命運共同體乃共同理念所依。凝聚理念共識是支撐和引領國際合作的基本前提。
  • 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生成邏輯
    摘 要: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創新成果,是促進中國與世界和諧發展的價值指引。黨的十九大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上,明確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將其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是具有全球視野、人類情懷的大格局,是普惠世界、造福眾生的大智慧,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確立了人類文明走向的新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