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悲劇」啟示 忽略人性未應用市場機制引導

2020-12-05 搜狐網

  「公地悲劇」的啟示

  ■ 吳敖祺

  公共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叫「公地悲劇」,東湖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其目前所遭受的嚴重汙染正是這個經典案例的具體表現。上個世紀60年代,加勒特·哈丁曾經寫過一篇著名的論文《公地的悲劇》,現在,「公地悲劇」這個表述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它意味著任何時候只要許多人共同使用了一種稀缺資源,便會發生環境的退化。

  公地悲劇的產生是與人們對公共資源的使用相聯繫的,一方面,公共資源具有較低的非競爭性,也就是說某一個人或企業對於公共資源的使用會影響到其他人或企業對公共資源的使用;但另一方面,公共資源又具有很高的非排他性,即在技術上沒有辦法將拒絕為之付款的個人或企業排除在公共物品的收益範圍之外。由於這種非排他性,個人或企業在享用公共資源的過程中產生了產權不清晰的問題,個體的行為產生了一種外部性,個人或企業在使用公共資源時所產生的成本會最終轉化為社會成本,由整個社會即由國家來承擔,因此,人們便會對公共資源過度利用,公地悲劇由此產生。

  可以看出,公地悲劇通常發生在公民對公共資源的使用當中,比如東湖汙染問題中居民、工廠、養殖場對東湖這種公共資源的使用。由於東湖這種公共資源的非排他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產權不清晰,個人在使用公共資源——東湖時所產生的成本轉化成了社會成本,由整個社會承擔。個人由於感覺不到相應的成本,會在日常用水中沒有顧忌的排放汙水,而政府一方,即使明白湖水的汙染來自何方,由於產權的不清,沒有辦法對每個工廠、養殖場以及個人進行直接的管制,只有通過財政的撥付對東湖汙染進行治理。

  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對東湖的治理採取的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方法,即統一治理。具體來講,對於工業汙水,養殖廠廢水,政府通過徵稅行為來矯正經濟當事人的私人成本,這是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採用的一種方法,但是這不能從根本上使環境的外部問題內部化;而對於生活汙水的汙染治理,政府只是通過增加水價的方式或由國家財政撥款統一治理,對公民的直接制約作用非常小。由於政府沒有考慮到對汙染方——居民、工廠、養殖廠進行單方面的治理,這些汙染方往往存在一種「搭便車」的心態從而最終導致了這樣一種局面的產生:政府在不遺餘力地治理,公眾卻在肆無忌憚地汙染。因而,傳統的治理方法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政府僅僅從管制的角度進行治理,忽略了個人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沒有應用市場機制對其行為進行引導、約束,這才是東湖外源汙染屢禁不止的深層次原因。

相關焦點

  • 思維模型25 -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公地悲劇
    這個故事就是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1968年在期刊《科學》中講述公地悲劇概念時所舉的例子。公地悲劇哈丁講的牧場故事,主要用來幫助人們理解公地悲劇這個概念的。公地悲劇主要來比喻那些有限的資源,註定因自由使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過度剝削。
  • 地理標誌海參市場要避免「公地悲劇」
    2020年7月16日,「3.15晚會」報導了青島市即墨區個別海參養殖基地違規「投放敵敵畏」問題後,整個海參特產產業,特別是「即墨產海參」遇到了嚴重聲譽危機,造成典型的「公地悲劇」。「公地悲劇」大多會發生在「公地」領域。
  • 談一談「公地悲劇」
    什麼是「公地悲劇」?1968年英國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 Hardin)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公地悲劇」理論模型。他說,作為理性人,每個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隻羊會有兩種結果:一是獲得增加一隻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負擔,並有可能使草地過度放牧。
  • 談談公地悲劇
    公地悲劇公地悲劇不應照字面的意義解釋,而應視為一種比喻的概念。這個詞彙是一種現象的簡稱,並不是對這個現象精準的描述。「悲劇」一詞不應依常理視之有悲劇性,也不應被視為一種歸咎原因的譴責。此外,哈丁對「公地」一詞的使用也常被誤解,這導致了哈丁後來認為他應該將他的論述標題改為——「未受規範的公地之悲劇」。公地悲劇一文著重於解釋經濟、發展心理學、博弈理論和社會學領域。有人將此視為「意外行為」的範例,伴隨著個人在複雜社會系統中的互動所導致的悲劇結果。
  • 為什麼說波音危機是一場公地悲劇
    波音如何失控 如果僅僅將波音的股價泡沫措施歸結為高管們的錯誤並指責人性貪婪,顯然只看到問題的一個側面。 需要強調的是,波音是一家在美股上市長達40年的公眾公司,上市運行的時間比我國資本市場的歷史還要久遠。
  • 公地悲劇
    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公地悲劇」:一片草原上生活著一群牧羊人,他們都想擁有更多的羊,賺更多的錢。
  • 公地悲劇,都是公共惹的禍,受教了
    公地悲劇:都是「公共」惹的禍為什麼「公共」會惹禍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自然成了紅紅的櫻桃不僅樣樣子可愛,而且「追捧」。有人稱:不少人的喜愛之物。正因為如此,才最終釀成「公地悲劇」。「公地悲劇」最初由英國人哈定F 1968年提出,因此「公地悲劇"也被稱為「啥定悲劇」。哈定說:「在共享公有物的社會中, 每個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這就是悲劇的所在。每個人都被鎖定在個迫使他在 有限範圍內 無節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毀滅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
  • 公地悲劇的再現
    公地悲劇,是指由於佔用過多資源而導致的悲劇,由於人口過多,每個人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減負資源,由此導致了一個又一個悲劇的發生。 草原變沙漠,城鎮變成了野地,森林消失,這些都是因為過度透支資源所致,而一切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人類無法遏制的貪慾在作怪。
  • 「人」的發展經濟學:從「公地悲劇」到「公共福祉」
    ——「公地悲劇」抑或「公共福祉」  現代主流經濟學中流行著「公地悲劇」的信條,認為公共資源一定會遭到濫用,從而必然是無效的。要解決這一困境,就需要進行產權安排,尤其是要將產權界定給私人。但大量的經驗事實和行為實驗表明,人們在絕大多數場合中能夠進行合作,形成有效的集體行動,從而化解「公地悲劇」的問題。
  • 紀念《公地悲劇》發表50周年
    公地悲劇的隱喻「公地悲劇」這一術語最先由英國經濟學家威廉·福斯特·勞埃德在其1833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來,以形容沒有管制的公共牧場被過度使用的情形。1968年哈丁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公地悲劇》,使得這一術語逐漸「成名」。
  • 【知道】公地悲劇
    英國經濟學家哈丁1968年提出「公地悲劇」理論,假定有一片向所有牧民開放的「公地」,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在此自由放牧,則過度放牧會最終導致牧場收益下降甚至荒廢。公地作為一項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擁有者,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從而造成資源的枯竭。過度砍伐的森林、過度捕撈的漁業資源及汙染嚴重的河流和空氣,都是「公地悲劇」的典型例子。
  • 發展海洋經濟要警惕「公地悲劇」
    然而, 「海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廣泛貢獻GDP產出的同時,海洋的「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也在連年上演。1968年,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在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著名的《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
  • 國際電力市場觀察|國外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機制及啟示
    在我國電力市場化建設的浪潮中,如何協調電力市場建設與新能源發展正成為日漸迫切的現實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世界各主要電力市場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政策,可為我國新能源市場化消納提供有益借鑑與參考。本文總結了國外主要電力市場國家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的價格機制、適應新能源接入的市場交易規則等,並提出了對我國新能源市場化消納的啟示。
  • 公地悲劇:為什麼三根救命毫毛,全都給了孫悟空?
    這是因為,這個看似「聰明的」設計,其實一點都不聰明,它激發了一種博弈論中的「壞的納什均衡」: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 概念:公地悲劇 什麼是公地悲劇?有一片公共牧場,所有牧民都可以在這塊牧場上放牧。每個牧場的草,都是有理論容量的。
  • 溫室效應與公地的悲劇
    27日9時前後帕卡在廣東臺山東南部沿海地區登陸,「帕卡」登陸後的大範圍螺旋雨帶覆蓋廣東江門、珠海、中山、深圳、東莞、廣州、佛山、雲浮、肇慶等地。廣東省在全省範圍內啟動了防禦颱風「帕卡」救災預警響應。而今年6-7月份南方地方普發洪澇災害,湖南、安微、關東、福建、浙江等地數千萬人受災;最北方的漠河縣在8月28日,傳統的七夕節就開始下雪,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多月。
  • 【名家說法】謝鴻飛 |民法典物權配置的三重視角: 公地悲劇、反公...
    關鍵詞:公地悲劇;反公地悲劇;物權的法定義務;共有;徵收目錄一、問題的提出二、民法典物權編的「公地悲劇」視角(一)公地悲劇的界定與類型(二)公地悲劇的解決方案(三)民法典克服「公地悲劇」的創新規則和遺留問題
  •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防止出現「公地悲劇」
    這就是「公地悲劇」,是1968年英國人哈林提出的,也稱「哈林悲劇」,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在共享公共物時,所有人都追求各自最大的利益,最終導致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損。可見,「公地悲劇」展現的是一副私人利用免費午餐時的狼狽景象,無休止的掠奪,悲劇的意義就在於此。「公地悲劇」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
  • 澳洲大火煙霧飄散全球:氣候治理的公地悲劇
    澳洲大火煙霧飄散全球:氣候治理的公地悲劇 2020-01-16 03:08:15 責任編輯:葉攀 2020年01月16日 03:08 來源:新京報參與互動   澳洲大火煙霧飄散全球:氣候治理的公地悲劇
  • 地標品牌到底該如何避免「公地悲劇」
    但由於對地標等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監督、管理相對滯後,出現了區域公用品牌「泛用」和未授權生產經營單位「濫用」等問題。「農產品地理標誌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基礎和抓手。」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朱建湘接受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湖南已經啟動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今後將把保護工程項目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 系統的陷阱與對策之政策阻力與公地悲劇
    我們的共生計劃其實就是把人看作是一個系統,通過刻意練習和不斷地覺察來把自己這個「複雜的系統」搞明白。很多小夥伴腦子中有一個理想願景,但日常生活、工作與自己的目標基本不在一個方向,每件事都在消耗著寶貴的經歷,最終離目標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