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是對大自然的破壞,而且很多破壞是不可恢復性的。
1.氣候變化
南極北極的冰川是地球經過數以億計的年月才形成的,如今地球工業化進程越來越快,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成噸成噸的排放,氣候變暖了,幾十年間融化了天量的冰川。而這些冰川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可能需要好幾億年。
丹麥氣象研究所專家魯思·莫特蘭說,光是2019年7月,格陵蘭冰川融化量高達1970億噸,往年此時的融冰量僅約600億至700億噸。海平面也伴隨著冰川融化而上升,許多地球效應隨之而來。
海平面上升給沿海地區居民帶來了危害。它使沿海地區災害性的風暴潮發生更為頻繁,洪澇災害加劇,沿海低地和海岸受到侵蝕,海岸後退,濱海地區用水受到汙染,農田鹽鹼化,潮差加大,波浪作用加強,減弱沿岸防護堤壩的能力,迫使設計者提高工程設計標準,增加工程項目經費投入,還將加劇河口的海水入侵,增加排汙難度,破壞生態平衡。
總是感嘆2020年不太平,其實就是前些年留下的大坑,比如蝗災,澳洲大火,瘟疫,多多少少都與氣候變化有關係。
2.大量生物滅絕
人類狩獵,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侵犯動物生存領地導致大批量的物種滅絕。
西袋狸,東袋狸,北美白狼,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旅鴿,基奈山狼,佛羅裡達黑狼,新墨西哥狼,巴巴裡獅,中國犀牛,澳豚足袋狸,澳花袋鼠,澳巨兔袋狸,新南威爾斯白袋鼠,峇里虎,印度亞洲獵豹,喀斯喀特棕狼,墨西哥灰熊這些生物永遠的離開了地球,而且就在近百年的時間裡。
目前還有許多瀕危動物,比如下面這隻懶猴
維持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特別重要,大自然龐大的基因庫可以為人類很多科技研究提供思路。比如某些傳染病毒,可以從某些動植物身上提取抗體。如果到最後地球上只剩下為數不多的物種了,或許一種病毒就可以把他們一波帶走。
3.地下水汙染
曾經有工廠往地下打井,暗地裡往裡面排放汙水。要知道南水北調之前北方人地下水用得特別多,尤其在華北這一帶。你往地底下排汙水,讓大家怎么喝,工廠私底下排放的廢水一定是超標的,含有但不限於如酚、鉻、汞、砷、放射性物質、細菌、有機物。
地下水不同於地表水,流動緩慢,更新緩慢,汙染之後很難自行恢復,完全變清澈需要數十數百年的時間。
關鍵是這種做法還不容易被發現,發現了也是按環境法定罪,個人感覺罰多少錢都不夠。
4.垃圾填埋
我國垃圾回收處理還不是很完善,有一種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埋地裡。不過至少前幾年說不再接收洋垃圾了,外國的垃圾我中國不要了,少了不少待處理的垃圾。
好多塑料在地下一埋數億年也降解不了,連微生物都不愛吃的。網上查我國垃圾填埋場1748座,佔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積。地下埋了垃圾,這片土地就不能用來幹別的了。
實不相瞞我單位附近就有一個垃圾填埋場,每次路過,尤其到了夏天,燻得頭疼,有種窒息的感覺。
但是垃圾總是越來越多,一直埋一直埋總得有個頭啊,以後這片土地怎麼用,是留給後代的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