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採樣怎樣看清成分?上海科研助嫦娥「挖土」心中有數

2020-12-05 瀟湘晨報

經過約19小時月面採樣,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挖土」。此刻,月壤樣本正由嫦娥五號送往地球。在這背後,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製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表現出色,也離不開同濟大學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的貢獻。

「兩臺雷射敏感器相當於汽車的避障雷達,是嫦娥五號的『開路先鋒』,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則是汽車上的乘客,不僅獲得了採樣區的光譜圖像和紅外信息,還採集到了月面原生態環境下的光譜數據。」上海技物所副所長、月球與深空探測系列載荷指揮舒嶸說。

嫦娥五號落月之前,微微停頓後才果斷降落,仿佛先「定睛一看」,心中有數,落月不慌。「我們團隊自主研究的遙感空間信息可信度理論方法,以高可信度探測出威脅安全軟著陸的月石月坑障礙。」同濟大學童小華教授說。

即使0.1米/秒的變化也能分辨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成功自主軟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嫦娥五號開始執行任務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得到了著陸器跟月球之間的距離信息。」舒嶸介紹,距離信息是一個核心參數,這對於嫦娥五號的自主控制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上海技物所的兩臺雷射敏感器,實現了從遠距離測量到20公裡的降落距離測量,再到2.4公裡的速度測量,最後到100米的避障懸停,實現了漂亮連貫的接力動作。

據介紹,在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時,已經實現了雷射測距和雷射三維成像,但嫦娥五號需要攜帶更多載荷,因此對雷射器重量的要求比較苛刻。「對有繼承性的儀器,我們主要做的是『減重』和提高可靠性,與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同類產品相比,嫦娥五號的雷射測距敏感器和三維成像敏感器減重30%,但卻新增了雷射測速的功能。」嫦娥五號雷射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主任設計師、上海技物所研究員徐衛明說。

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有點像戈壁灘,嫦娥五號在降落過程中還需克服發動機的微震動,這些因素都會引起信號的衰減,給測速帶來不小的難題。上海技物所研製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不僅「不辱使命」,還實現了國際上第一次在地外行星軟著陸時,使用雷射都卜勒測速技術進行三個正交方向的速度測量。「這一測速精度達到0.1米/秒,我們只用了6千克的重量資源就完成了三個方向的速度測量。也就是說,著陸器的速度即使發生了0.1米/秒的變化,測速敏感器也能把它分辨出來。測速精度越高,落月也就更穩。」

據介紹,嫦娥五號在懸停避障階段,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開機工作,成功獲取雷射點雲圖像,順利完成障礙物識別,快速平移6米後安全著陸。

礦物光譜信息助力判斷月壤成分

12月2日5時06分,上海技物所研製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順利開機,對月球「挖土」區進行了光譜成像和紅外光譜探測。

「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月球車攜帶過紅外成像光譜儀,其紅外光譜探測範圍達到2.4微米,而嫦娥五號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光譜範圍拓展到了3.2微米,從而具備了探測水化合物的能力。」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主任設計師、上海技物所研究員何志平說,紅外成像光譜儀不具備自主選擇目標進行探測的能力,只能依靠月球車去調整姿態,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通過集成一個可轉動搖擺的光學反射鏡,如果看到感興趣的目標,比如礦石,就可指向它,有針對性地進行探測。

何志平介紹,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獲得的科學數據還可以結合未來實驗室對於月面樣品的測試分析,對月球進行深入研究。「由於從來沒有人類活動,嫦娥五號落月區的月面一直是原生態的,對採樣前後的光譜和圖像信息進行比較,這有利於月球演化的科學研究。」

嫦娥五號的採樣點與美國、前蘇聯選擇的不一樣,它的月面物質更年輕。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獲得光譜信息後,科學家就能初步判斷月壤的成分。「這就像是野外勘探,如果有了光譜信息,採樣時也就有了可選擇的參考。」何志平說。

綜合實驗場將繼續服務後續工程

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探測器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有空前高的要求:著陸區域內應沒有太高的凸起,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也要符合任務要求。在落月時,探測器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懸停,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在懸停時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選定著陸點實現「精避障」;最終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同濟大學童小華教授領銜的「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由同濟大學測繪、土木、信息、物理等多學科成員組成。團隊多年自主研究的遙感空間信息可信度理論方法,突破航天探測場景靜態要素可信度量、太空飛行器實時動態數據可信處理和海量遙感空間數據產品可信評估難題,實現雷射三維遙感測量的質量提升。

同濟大學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團隊歷經十餘年合作,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內,建設了航天雷射器載荷檢校與障礙探測驗證地面綜合實驗場,相繼完成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等著陸避障雷射三維成像系統全系列產品二十餘次檢校與障礙探測驗證任務。

童小華教授介紹,已建成佔地三萬多平方米的月球與深空探測精密測繪綜合實驗場。將來,實驗場將繼續服務後續嫦娥工程,以及合作開展我國月球南極探測、火星探測和小行星探測研究。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升級版「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資料圖,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4日發布的消息,該所研製的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已完成預定任務。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西安科技助一「臂」之力
    本報訊 (記者 關穎)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次,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四院為嫦娥五號採樣任務助一「臂」之力。
  • 嫦娥五號帶著月壤從月球起飛回家,這些上海載荷為「挖土」助力
    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懸停、避障、落月……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軟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整個過程一氣哼成,完美得超出科研人員的想像。落月過程中,上海技物所研製的雷射「雙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發揮著重要作用。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先「挖土」,後「打包」,整個過程有多難,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任務細節?記者就此採訪了嫦娥五號任務相關專家。使出渾身解數開啟兩種「挖土」模式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月球後,這位勤奮的「五姑娘」就開啟了「挖土」模式:一種是鑽取,一種是表取。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理大8日介紹,嫦娥五號採樣方式包括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理大科研團隊承擔的正是表取採樣系統的研發。
  • 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將開啟兩天月球採樣工作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探測器隨身攜帶的鑽取採樣裝置、表取採樣裝置、表取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神器」將精密配合,採取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各種方式,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最終有望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月壤正由嫦娥五號送往地球,出自上海的這些載荷為「挖土」提供了...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挖土」。 「兩臺雷射敏感器相當於汽車的避障雷達,是嫦娥五號的『開路先鋒』,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則是汽車上的乘客,不僅獲得了採樣區的光譜圖像和紅外信息,還採集到了月面原生態環境下的光譜數據。」上海技物所副所長、月球與深空探測系列載荷指揮舒嶸說。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張高翔 攝「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分成功落月以來,嫦娥五號在約48小時內迅速完成了「挖土」「打包」「升旗」「起飛」等一系列工作,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張高翔 攝 「挖土」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
  • 「挖土」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完成首次採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