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B:microRNA調節眼睛幹細胞功能的分子機制

2020-12-01 生物谷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2017年1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microRNA-103/107家族(miRs-103/107)能夠調節富含幹細胞的眼睛角膜緣上皮組織的生物學過程,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

這項研究首次闡明了細胞自噬過程和巨胞飲(Macropinocytosis)之間的關聯,細胞能夠進行自噬過程,以這種方式作為降解細胞內廢物和對壓力產生反應的方法,在巨胞飲過程中,細胞能夠攝入大量的物質,包括液體、細胞膜、細菌和病毒等。研究者Robert Lavker博士表示,我們發現miRs-103/107對自噬末期的合適調節非常關鍵,同時還能夠幫助抑制過量的巨胞飲過程。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發現,microRNA家族能夠在眼睛角膜緣上皮組織中優先表達,角膜緣上皮組織中的幹細胞能夠維持角膜上皮的正常功能;miRNA家族能夠幫助調節角膜緣上皮基底細胞分裂的能力,並且維持這些細胞的增殖能力。研究者Han Peng表示,我們對miRs-103/107進行了沉默操作,結果發現,角膜緣上皮組織中產生的大量空泡結構取決於巨胞飲。

在正常情況下,當細胞攝入物質並且進行消化時,細胞中形成的大型空泡結構就會被重複循環,而在剔除了miRs-103/107的細胞中,巨胞飲衍生的空泡結構則會在細胞中持續存在。為了深入研究為何這些空泡結構會在細胞中存在,研究者通過聯合研究,利用超解析度的SIM顯微鏡觀察到了空泡的形態,結果在空泡中發現了和細胞自噬相關的表面標誌物,通過深入研究研究者又發現,細胞中空泡結構的持續存在歸咎於發動蛋白定位的缺失,而這會誘發自噬末期階段的失敗。

下一步研究者希望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自噬過程如何影響幹細胞的群體特性,以及正常角膜上皮組織中巨胞飲過程發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者想通過研究調查傷口癒合以及角膜上皮疾病(乾眼症)發病期間上述過程如何發生改變。最後研究者Lavker指出,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研究了角膜緣上皮組織基本生物學過程發生背後的分子機制,為後期深入探索細胞自噬和巨胞飲的發生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研究思路。 (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 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MicroRNAs-103/107 coordinately regulate macropinocytosis and autophagy

Han Peng, Julia Katsnelson, Wending Yang, et al.

相關焦點

  • Cell:科學家闡明維持造血幹細胞正常功能的關鍵分子機制
    2018年4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形成成熟血細胞的造血幹細胞通常需要非常精確水平的蛋白質才能發揮作用,然而在特定類型的侵襲性血液癌症患者中,其蛋白質產生調節功能的缺失是非常常見的。
  • 中科博生關於卵巢幹細胞內部調節機制的研究
      具中科博生研究發現,早期生殖細胞中的分化基因的突變,如 bag-of-marble(bam)、benign germcell、neoplasia(bgcn)、orb、sexlethal(sxl),將引起幹細胞樣生殖細胞的積累
  • 揭秘幹細胞四大功能:(三)免疫調節
    說明間充質幹細胞可以替代免疫抑制劑類藥物,發揮臨床免疫調節的功能。進一步探索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的具體機制,我們發現需要從免疫系統本身入手,即先天免疫和獲得性免疫。間充質幹細胞正是採用雙管齊下的方式,調節平衡。
  • 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晝夜節律調節機制!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題為「Circadian Regulation of Adult Stem Cell Homeostasis and Ag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科技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的晝夜節律調節機制;晝夜節律鍾
  • 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調控的分子機制_鄭大中科博生
      據中科博生研究表明, 造血幹細胞通過調節自我更新和分化來維持造血系統的穩態。在應急情況下,處於靜息狀態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快速激活,分化產生所需要的各種血液細胞,這一過程是如何調控的並不清楚。
  • 關於造血幹細胞增殖和調控機制的研究——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發現,在機體的一生中來自骨髓的數量極少的造血幹細胞(HSC)持續的產生血液細胞以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HSC可重建受者的造血系統,這充分體現了HSC 作為幹細胞應具備的兩種特性,即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能力。
  • 揭示ZSWIM8泛素連接酶介導靶標指導的microRNA降解機制
    它們通過調節哪些信使RNA(mRNA)轉錄本---編碼蛋白的單鏈模板---被細胞實際讀取來做到這一點。但是,是什麼控制著這些細胞調節因子呢?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mRNA和其他RNA經常逆向作用於它們的miRNA調控因子,並證實miRNA降解路徑並不是科學家們所期望的那樣。
  • 長壽基因可維持造血幹細胞功能—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馬愛平)記者8日從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鞠振宇團隊獲悉,該團隊發現長壽基因Sirt6在造血幹細胞穩態維持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延緩幹細胞衰老和防治骨髓衰竭性疾病有重要意義
  • 中科博生關於表皮幹細胞分化調節的研究
    最近的實驗顯示錶皮幹細胞整聯蛋白受體被結合後將傳遞不分化信號,而整聯蛋白受體在未被結合的情況下則傳遞陽性的分化信號(Levy et al.2000)。整聯蛋白介導的黏附和整聯蛋白調節的分化都需要整聯蛋白受體和配體的結合,β1整聯蛋白細胞內的結構域的突變表明,整聯蛋白負責調節分化的序列和負責支持與細胞外基質黏附的部分的序列不同。中科博生。
  • JCB:特殊的胞外纖連蛋白或能促進乳腺癌進展 有望開發出新型乳腺癌...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纖連蛋白的粘性蛋白或能促進乳腺癌細胞中雌激素的活性,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文章中,研究人員闡明了一種纖連蛋白所調節的雌激素受體信號的新型機制,研究者指出,暴露於纖連蛋白或能延長乳腺癌細胞中雌激素受體的活性
  • 成纖維細胞調節腫瘤形成的分子機制!
    2020年5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題為「Fibroblasts orchestrate tumour initiation」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分析了成纖維細胞調節機體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
  • Stem Cell Reports:發現關鍵的幹細胞調節因子可以延緩小腸癌生長!
    斯德哥爾摩大學(SU)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果蠅小腸幹細胞調節的一種新機制對這種機制的更深入了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小腸疾病如何發生以及幫助我們開發針對小腸癌的新型療法。這些研究結果於近日發表在《Stem Cell Reports》上。
  • 最前沿丨解讀幹細胞三大機制:(二)旁分泌
    本系列撰文《幹細胞的三大機制》將為大家解讀幹細胞對抗疾病的背後機理,看幹細胞如何運用它的多向分化、旁分泌、歸巢性三大機制來對抗疾病,發揮更有效的臨床應用,讓我們一起探索幹細胞的背後秘密。如果說,「幹細胞變成什麼,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是幹細胞的多向分化機制在發揮作用,那「幹細胞釋放什麼,從而達到治療效果」就對應了幹細胞另一個重要機制——旁分泌(P
  • 科學家發現飲食影響幹細胞功能和壽命的關鍵調控因子
    然而,其潛在的分子和細胞機制仍不清楚。 近日,德國科隆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Aging》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Sestrin蛋白是膳食胺基酸、幹細胞功能和壽命之間的分子聯繫,通過飲食限制來維持Sestrin蛋白的功能對維持腸道幹細胞和腸道健康至關重要。
  • Science|調控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有助開發幹細胞再生療法
    CMA能夠將一些細胞質中的蛋白靶向溶酶體進行降解,這種選擇性地降解靶蛋白允許其參與調節細胞內的各種生理過程。然而,CMA是如何被調控的和其生理功能到現在仍知之甚少。雜誌上發文題為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regulates the pluripotency of embryonic stem cells,揭示了分子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在調節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 郭玉松團隊揭示平面細胞極化核心蛋白從內質網輸出的分子機制
    新合成的跨膜的PCP核心蛋白沿著分泌轉運途徑被傳遞至質膜,而後在質膜上執行其生理功能。目前,調節PCP核心蛋白在分泌轉運途徑中的運輸的分子機制還大部分未知。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郭玉松課題組在2018年報導了PCP核心蛋白Frizzled-6在分泌轉運途徑中從高爾基體輸出的分子機制【2】,並且通過超解析度顯微鏡直接觀察了PCP核心蛋白在高爾基體上篩選入囊泡的過程【3】。
  • JCB:關閉錯誤基因或可逆轉血液癌症對類固醇藥物的抵抗
    來自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RUNX1基因的異常活性會干擾信號分子的作用從而引起癌細胞抵抗類固醇。該研究表明關閉該基因的藥物或可逆轉這類病人對藥物的抵抗。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上。RUNX家族基因能夠通過調節其他基因的活性幫助維持健康的血細胞生成過程。
  • p53蛋白的關鍵調節microRNA是怎麼工作的?
    「我們首次揭示了基於結構和動力學的microRNAs調控的蛋白質輸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為開發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藥物打開了大門。」
  • 武漢植物園揭示桃色澤同源調節基因的功能分化機制
    R2R3-MYB基因是控制花青素積累的關鍵調節基因,但鮮有關於其功能分化機理的報導。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在研究員韓月彭帶領下,發現桃基因組中兩個串聯排列基因PpMYB10.1和PpMYB10.2發生了功能分化,前者能強烈誘導花青素的合成,但後者誘導能力很弱。
  • 細胞凋亡調節的分子機制與抗癌先導物的篩選項目獲獎
    由動物所陳佺研究員主持的「細胞凋亡調節的分子機制與抗癌先導物的篩選」中科院創新方向性項目的研究目標包括:深入研究細胞凋亡與能量代謝的網絡調節機理,闡明線粒體解偶聯蛋白UCP2在調控細胞凋亡和能量代謝中的關鍵作用;研究Bcl-2家族蛋白成員的相互作用,以及其與線粒體大分子離子通道的重要成員VDAC的相互作用,以期進一步揭示細胞凋亡的調控模式;分析篩選出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和分子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