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結果】杭州自來水汙染事件,相關部門被追責並承擔刑事責任!

2020-12-05 中國水網

  2020年7月31日西湖發布微博發布了關於雙浦鎮湖埠村自來水異常事件的後續通報。

  通報表示,雙浦易腐垃圾處置點運營方對該事件負有直接責任,該處置點產權單位西湖環境集團負有管理責任。

  公安部門對雙浦鎮易腐垃圾處置點運營方法人代表和現場操作人員依法刑事拘留;對西湖環境集團法人代表和分管副經理予以免職,移交紀委調查處理。

  西湖區政府官網信息顯示,湖埠村地塊的易腐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建築內部主要是處置中心、地下汙水處理池,採用高溫好氧微生物降解處理技術,設計日處理量10噸。

  【事故回顧】

  據「管線事故」之前報導杭州西湖區汙水進入自來水管,相關部門緊急採取措施—戳連結!2020年7月26日下午,杭州市水務集團陸續接到了西湖區湖埠村村民的舉報,反映自來水有異味

  隨後,杭州市水務集團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趕赴現場查勘,確認自來水中確實存有異味,市水務集團開始排查原因。

  西湖區委、區政府也成立了應急處置工作專班,啟動應急預案,並邀請相關的省市專家,組成了事件調查組開展調查。

  經過排查,初步查明,該事件是雙浦易腐垃圾處置點設備提供方和運營方調試設備時不規範操作造成,導致汙水進入市政供水管道該處置點現已暫停運營,處置點的自來水管網與外部市政自來水管網已物理隔斷,杜絕了後續汙染事件的發生。

  2020年7月28日上午,經專業機構檢測,管網水質已合格,恢復正常供水。目前,相關司法部門已介入,對相關責任人依法控制並作進一步調查,待查明責任後,將對肇事單位和個人依法予以責任追究。

  2020年7月31日西湖發布微博發布了關於雙浦鎮湖埠村自來水異常事件的後續通報。

  通報表示,雙浦易腐垃圾處置點運營方對該事件負有直接責任,該處置點產權單位西湖環境集團負有管理責任。

  公安部門對雙浦鎮易腐垃圾處置點運營方法人代表和現場操作人員依法刑事拘留;對西湖環境集團法人代表和分管副經理予以免職,移交紀委調查處理。

相關閱讀:

  警鐘長鳴:杭州湖埠村供水管網水質汙染事件的啟示

編輯:王媛媛

相關焦點

  • 杭州富陽博新公司汙染環境案 8名被告昨日受審
    去年3月以來,杭州自來水多次出現難聞怪味,市民反應強烈。直到今年1月16日,浙江省環保廳微博上公布,導致異味的主要物質為鄰叔丁基苯酚的化合物,涉及該物質的10家企業均已採取停產停排等控制性措施。 而在去年環保部門調查杭州自來水異味過程中,牽扯出一個特大汙染環境案:桐廬縣浙江金帆達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偷排3.8萬噸毒物。昨天,富陽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系列案件中的一個案件,富陽博新化工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傾倒金帆達公司的有毒廢水6300多噸,8名被告人涉嫌汙染環境罪出庭受審。
  • 海洋局:溢油事件對環境造成汙染損害 已立案調查
    國家海洋局昨日通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初步調查顯示,本次溢油汙染主要集中在該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為840平方公裡,單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積158平方公裡。作業者康菲公司負全責。溢油已基本被控制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司長李曉明說,此次溢油事件涉及的是蓬萊19-3油田的B平臺和C平臺。
  • 杭州水危機:汙染不僅是苯酚洩露
    6月4日晚上22時55分,一輛裝載有化學品苯酚的槽罐車在杭州建德洋溪大橋路段發生洩漏,20噸苯酚隨暴雨流入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富春江水庫。一小時內,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就啟動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受苯酚洩漏影響,5日桐廬、富陽5家自來水廠一度停止取水,5家水廠總計供水能力約為30.9萬噸/日,共涉及55.22萬居民用水,杭州地區商場超市出現了「搶水」熱潮。
  • 2017年突發環境事件下降 僅發生一起重大事件
    來源:法制日報原標題:2017年突發環境事件下降 僅發生一起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部今天(23日)通報,2017年全國突發環境事件及重大環境事件均有所下降;唯一的一起重大事件中,除了相關政府部門責任人被處分外,涉事企業總經理等10人已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自來水遭汙染的情況為什麼屢次出現?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7月26日下午,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湖埠村發生自來水異常事件。有村民反映,家中自來水變色,水質渾濁,還伴有一股臭味。「有一股腐爛的味道,吃了這水之後拉肚子。」當地村民表示。7月30日下午,西湖區發布調查通報。通報顯示,事件是雙浦易腐垃圾處置點設備提供方和運營方調試設備時不規範操作造成,導致汙水進入市政供水管道。
  • 應對部門推諉,省政府將成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責任主體
    生態環境部和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解讀稱,省級政府作為責任主體,可發揮部門合力,並在資源統籌調度、糾紛協調處理等方面有所加強。近日,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推動跨省流域上下遊加強協作,建立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 交通事故中,加害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取決於權利方的意思表示!
    在路上發生的某一起事件,能否被界定交通事故,需要嚴格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給它界定的含義「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來進行評價。也只有當這起事件被執法部門依據法律評定為交通事故後,才可以適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規範性文件中的相關條款,進行後續處理。需要強調的是,當事件被評價為不可抗力事件時,其不屬於交通事故;當事件被評價為意外時,其可能屬於交通事故(關於該觀點,朋友們可以查閱本論的其他文章)。
  • 【杭州地鐵回應殺妻嫌犯為公司員工】杭州女子失蹤事件近期引社會...
    文 / TIER2020-07-27 15:00:46來源:FX168 【杭州地鐵回應殺妻嫌犯為公司員工】杭州女子失蹤事件近期引社會高度關注。
  • 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原標題: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基本情況。2015年,全國共發生突發環境事件330起,較2014年減少141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較大事件5起,一般事件322起。
  • 嘉興水汙染事件深層原因 跨界汙染為何反覆發生
    國家環保總局派員趕赴兩省處理汙水事件,與我省三級環保局和江蘇吳江市環保局緊急協調。江浙兩省邊界的水汙染糾紛已長達十餘年,期間各種相關政策紛紛出臺,相關人員多年奔走呼籲,但汙染事件還是發生了。有人說,「10條法也難治一條河」;環保部門人士說,這是一個反覆發作的頑症。那麼,導致「跨界汙染」問題反覆發作、愈演愈烈的癥結到底在哪裡?本報記者深入採訪,挖掘事件背景,分析深層原因。
  • 官員幹預司法可追刑責 教授:關鍵是敢不敢記錄
    不記錄幹預司法情況也將追責  根據該規定,對任何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都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並定期匯總報告同級黨委政法委和上級司法機關。司法人員依法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受法律和組織保護。
  •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劃分責任?這些情況下負全責
    在日常駕駛中 一些朋友比較「任性」 結果不僅導致了交通違法行為 而且一旦與其他車輛發生事故 很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 比如下面這幾種情況
  • 徐寶寶事件 兩次調查為什麼結果相差那麼大?
    在媒體交流時間裡,快報記者第一個發問:為什麼兩次調查結果相差如此之大,希望能有明確的責任與說法。之後,幾十家媒體爭相提問,衛生局的有關人士一一耐心作了解答。在被媒體問到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承擔責任時,南京市衛生局紀委書記、此次調查組組長丁海洋說:「在先前的媒體提問環節中,實際上已經道歉了。
  • 北洛河水體汙染事件 23名責任人及責任領導被處分
    2019年,陝西省共發生26起突發環境汙染事件,連續4年保持下降趨勢。按汙染類型分,水汙染事件10起,大氣汙染事件7起,土壤汙染事件9起。按事件原因分,安全生產事故引發7起,交通事故引發14起,企業人為偷倒引發3起,自然災害與其它原因各1起。按發生地域分,西安3起、寶雞2起、鹹陽2起、渭南1起、延安5起、榆林6起、漢中3起、安康1起、商洛3起。
  • 多起血鉛超標事件敲響重金屬汙染警鐘 整治提速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發生了332人血鉛超標的汙染事件。5月18日晚,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向媒體通報說,造成此次血鉛超標事件的原因是,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違法違規生產、職工衛生防護措施不當;當地縣、鎮政府未實現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承諾;以及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監管不力。
  • 植物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對於植物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問題,這個問題是要分情況來說的,我國法律也是有明確規定的,對於民事責任,在一定條件下還是要承擔的,但是對於刑事責任一般是不需要承擔的,這也是有刑事民事的案件性質所決定的,接下來小編詳細給大家說。
  • 靳良志:落實"兩個責任"須"責"字當頭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人民檢察院在落實「兩個責任」過程中,「責」字當頭,切實將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設與檢察業務工作、檢察隊伍建設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真正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努力以更加自覺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明顯的成效,深入推動察機關黨風廉政建設。
  • 延安北洛河水體汙染事件,23名責任人及責任領導被處分
    2019年,陝西省共發生26起突發環境汙染事件,連續4年保持下降趨勢。按汙染類型分,水汙染事件10起,大氣汙染事件7起,土壤汙染事件9起。按事件原因分,安全生產事故引發7起,交通事故引發14起,企業人為偷倒引發3起,自然災害與其它原因各1起。按發生地域分,西安3起、寶雞2起、鹹陽2起、渭南1起、延安5起、榆林6起、漢中3起、安康1起、商洛3起。
  • 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 檢測結果卻達標
    據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今年1月至今,各地被曝光的自來水異味事件達10餘起,而其中6起事件相關部門的檢測結果是水質達標,不禁讓人對所謂「達標自來水」是否安全心存疑慮。  就在不久前,環保部發布了首個全國性的大規模研究結果。
  • 遼寧通報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19年5月15日,督察組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意見,並移交了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要求認真調查,嚴肅處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在認真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的同時,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對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