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什麼是佛經裡的波若智慧?

2021-01-09 抱膝先生

在所有的佛經,以及後世菩薩高僧大德們的著作中,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什麼叫般若呢?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就像現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譯氣字(氣功的氣,修道的氣)就不能翻,因為不能譯成瓦斯,也不能譯成空氣,或其他的氣。由於外文每一個氣都有一個專有的字,而中國字欲不同,氣字上面多加一個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氣、煤氣、電氣,就是人發脾氣,都是氣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異,所以單獨一個氣字只好翻音,然後再加註解。當時般若不譯成大智慧,也是這個原因。

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所謂根本的智慧,也是一個名稱,拿現在觀念來講,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這個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兩個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個含義。

般若這個智慧包含五種,就是所謂的五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五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相關焦點

  • 大話西遊中,周星馳飾演的至尊寶高喊的「波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世尊講經共分為五個時期: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共用了四十九年,其中世尊講般若這一個時期竟用了二十二年,由此,可見般若在佛經中的分量之重。一、何為般若?般若是印度語,漢意為「智慧」,般若不同於世間智的聰明,它是出世間智。
  • 什麼是坐禪入定?南懷瑾、達照法師、太虛大師、仲巴仁波切如是說
    坐禪入定是佛教裡修行的一項,坐禪就是打坐,之後心無雜念進入一種忘我妙不可佳的狀態。入定即入於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定為三學、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專注於一境。可區分為有心定、無心定等種。有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為等待多年後將出現於世的聖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彈指為佳。
  • 美國萬佛聖城的佛經為何仍是中文而非英文?宣化上人也是無可奈何
    翻譯佛經首先必須具備五種般若: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方便般若、境界般若和眷屬般若。般若是梵文,譯成中文是智慧的意思。這五種般若都不是現實中學來的,而是在禪定中獲得的智慧,又稱一切智。若不具備這五種智慧,則不能翻譯佛經。
  • 「在我看來,南懷瑾根本就是個騙子」,李敖如此評價南懷謹客觀嗎
    咱們理解的「佛」都是出世大成,有無上大智慧,渡人於困厄的,因為敬,自然對佛法相關的一切都望而生畏、戰戰兢兢,認為咱們普通人離這些「高深的大道理」很遙遠,更讀不懂。但《金剛經》開頭講什麼呢?陳壽在《三國志》中有寫一句名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像我們平常臨經帖,真正通讀佛經的行家有多少呢?但不妨礙我們在描摹的過程中,慢慢澄淨內心,感受到一種空靈的力量。之前的負面情緒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舒解。
  • 原來南懷瑾先生早就說過答案!
    夜貓子也曾為此迷惑過,於是就去找一些書來讀,可是夜貓子只是一個才疏學淺的小迷糊,那些經書都是文言文,喻理又很深刻,讀起來簡直犯迷糊,實在是難煞小夜貓子我了,不過還好,遇到了南懷瑾先生的書,他用自己幾十年的深厚學識來解讀佛經,肯定是比小夜貓子我要強太多了。
  • 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我們許多學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經中三藏十二部,每一部經文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比如在《佛說阿彌陀經》中,經文開篇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這個「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現代佛學大師南懷瑾指出,其實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到來之前已在中國本土流行。很多人對此表示質疑,畢竟相關的資料描述都顯示,達摩祖師為禪宗佛法的開山鼻祖,畢竟面壁九年以及一葦渡江的典故耳熟能詳。南懷瑾先生曾言:佛法在中國本土的流傳中,顯教與密教都有經典可作為依託證實兩個學派的傳承過程,唯有禪宗的傳承缺乏考據。所以很多人對於達摩是其開山鼻祖的說法存在質疑。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這個命題對你我來說實在有些大。在命運叵測的一生裡,每個人都好像在大霧裡行走,時而雲開霧散,時而濃霧瀰漫。那些組成人生的片段每天都在重複:吃喝拉撒,上學,工作,成家立業,養育兒女,直到生老病死。你會糾正我:這些都是現象,是尋常百姓的生活寫照。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03-為什麼不能研討《易經》南懷瑾大師之所以不推崇年輕人研討《易經》,第一是由於《易經》中所包括的學識,浩如煙海,觸及的領域方方面面,裡邊的哲學、宗教、科學、諸子百家等常識,即使一個人用上一生的時刻,什麼都不做,僅僅去研討,也不可能學的完。年輕人的時刻和精力都很有限,與其將有限的時刻,投入到無限的研討中,還不如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
  • 南懷瑾很有智慧的語錄,大家只用記住其中8個字,一生妙用無窮!
    這樣的問題,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南懷瑾的語錄前,也能回答上來。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是很現實,很殘酷的。雖然說博士畢業,有敲門磚,但最終還是看個人能力。如果你沒有實踐能力,空有學歷,有什麼用呢?最終,學歷不會幫你去做事,不會幫你完成工作,你還是得靠自己。而那些混學歷的人,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
  • 南懷瑾生前驚世預言:將來手提老鼠弘揚佛法
    2016年是一代國學大家南懷瑾先生誕辰98周年,今天3月18日是誕辰紀念日,因此小編整理了南懷瑾先生的一些預言,基本都與佛教有關,全部摘錄於已出版的著作,至於這些預言準與不準,信與不信,各花入各眼吧。
  • 南懷瑾老師:神通和神經是雙胞胎,千萬不要亂來,搞不好就神經了
    有許多人打坐修行,慢慢地會聽到一些聲音,聲音告訴他什麼都對了,哦!這是菩薩指示我。全錯了,早就著相了,非著魔不可,這決不是神通,而是神經。記住啊!此時要記住《金剛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南懷瑾被方舟子認為是江湖騙子,北大教授也將他歸為旁門左道
    在當代的文化圈裡,有一位重量級明星南懷瑾大師,他的知名度非常高,對當代讀書人的影響很大,好多人將他奉為當代最高智慧,中國當代思想的領航員。其父親眼見南懷瑾讀書沒有前途,於是在他13歲的時候讓南懷瑾去學習木雕,希望將來有一門手藝養活自己,但是南懷瑾沒有答應,而是要求父親請一個老師上門來教育自己,後來的學習成績就無從查證了。好多人因為沒有查到他後來的學習成績,就直接以他學校時期的「倒數第一」給南懷瑾的學習能力定性,要將他的這個汙點無限放大。
  •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
    南懷瑾老師雖然說吃長素七年,但是跟隨南懷瑾老師的師兄們,都知道南懷瑾老師一生都十分注重飲食清淨。在太湖的時光裡,客人來自五湖四海,飯菜雖然豐盛,但主要是素食。偶爾有肉,但也只是三淨肉。問題是,南懷瑾老師吃飯都是象徵性的夾幾下,基本全是在招呼其他人在吃。要不然,他老人家也不會那麼瘦。
  •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南懷瑾說有個老道上屋很輕鬆,爬牆就像走平地
    朱清時在中科大當教授時,有一位同僚同南懷瑾交好,便向朱清時引薦了南懷瑾。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快速發展,朱清時也正在學校實施改革,想到歷史上佛教為中國社會的穩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秉承著多學習多探討的想法,朱清時與南懷瑾進行了第一次交流。南懷瑾脫俗出塵的氣質,淡然灑脫的處事之道讓朱時清驚為天人,兩人相談甚歡。這也為朱清時與佛學的接觸打下深厚基礎。
  • 南懷瑾老師講「入定與出定」
    中國人綜合經驗,謂三禪為脈住(這在佛經上是看不到的)。心臟脈搏接近停止了,此與瑜伽術之勉力使心跳停止不同。後者是用妄想之念力控制,使之停止,而三禪是妄念不起,自自然然地就達到的,此是大關鍵,不可不察。故訪道要有眼光,世俗以為有道者,其實此道非彼道。
  • 佛經中最常提到的幾位龍王,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
    為密教不動明王之變相,其形像為吞劍之狀,立磐石上,故俗稱俱哩迦羅不動、俱裡劍。據俱利迦羅大龍勝外道伏陀羅尼經載,不動明王曾於色究竟天與諸外道論師對論,並共現種種之神變成智,時明王變智火之劍,外道之上首智達亦作智火之劍;明王智火劍再變為俱利迦羅大龍,吞外道之智火劍,其氣出如二萬億雷一時而鳴,魔王外道聞之皆怖而舍諸惡疑邪執。
  • 《波若波羅密多心經》
    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無論滿足的什麼心願之後,又會立即生起另一個念頭;哪怕自己不會產生欲望,但...看到別人擁有時,或多或少會生起嫉妒羨慕!!人有七情六慾,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你是讓情緒控制自己的心緒掌控你的理智呢?還是做一個智慧與心同步的明智人呢?《波若波羅密多心經》,也是《觀世音心經》這裡的字詞不多,但是...還是需靠自己去感悟!!
  • 南懷瑾多次勸人「莫碰易經」,為何他自己卻精通其中奧秘呢
    近段時間,網絡上一段南懷瑾勸人不要輕易學習《易經》的視頻,引發諸多討論。這段視頻中,南懷謹大師認為:想要系統並且深入研究佛學和易學是非常困難,只有兩種人可以很好的研究它們。第一,擁有大智慧,且超脫人間的修行者。
  • 28日來南懷瑾書院聽著名鋼琴大師孔祥東音樂會
    11月28日晚上,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將來到溫州南懷瑾書院,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帶來一場特殊的現場音樂分享會。  據介紹,孔祥東是中國著名鋼琴家、國際互動創意者、公益慈善環保熱衷者、孔祥東音樂機構創辦者,被西方媒體盛讚為「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到兩個,真正能激動人心的天才鋼琴家」和「一代天之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