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氣一步法制MF:萬能中間體成本降低15%

2021-02-25 化工孵化

目前的甲酸甲酯(MF)合成方法甲醇羰基化法,需使用價格較高的無水甲醇,還必須使用濃度高於80%的的高濃度CO,均相反應催化劑跟溶劑不好分離,水分和CO2 的存在會造成水煤氣變換副反應。降低甲酸甲酯生產成本,提高下遊產品鏈競爭力,目光集中在合成氣一步法合成甲酸甲酯上。

合成氣一步法生產甲酸甲酯的均相催化劑要求的反應條件比較苛刻,溫度和壓力均較高,合成氣轉化率很低。同時,產物中除甲醇和甲酸甲酯外,還有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醇和丙酮等以及少量不可鑑別的物質。

                  合成氣一步法制甲酸甲酯反應途徑

合成氣一步法生產甲酸甲酯的關鍵是如何提高MF和甲醇產物的時空產率和MF的選擇性,這就要在催化劑上下功夫,銅系催化劑比較便宜、活性較高,由合成氣製備MF的選擇性相對較高,成為今後發展的主要方向。

以合成氣為原料一步直接合成甲酸甲酯工藝,純淨合成氣(H2/CO=2.0,S≦50ppb,O2≦0.1ppm,CO2≦0.1ppm)增壓至4.0-6.0MPa,經流量計計量後按一定流速進入漿態床反應器,在銅-固體鹼雙功能催化劑的作用下,催化合成甲酸甲酯,合成產物經氣液分離後,冷凝收集得到主產品甲酸甲酯,未轉化的合成氣經脫碳工序去除CO2後循環與新鮮合成氣匯合再次進入反應器進一步轉化,少量氣相產物作為馳放氣進行排放。合成氣直接合成MF與現有的甲醇羰基化法、酯化法相比相比,生產成本可望降低15%以上,且在能量利用上更合理。

                                  催化劑反應性能

甲酸甲酯(MF)是一種重要的化工中間體,甲酸甲酯有很高的反應活性,象甲醇一樣被喻為萬能的中間體,可衍生出的反應50多個,可廣泛用於有機化工產品的合成中,可以生產甲酸、二甲基甲醯胺、醋酸甲酯、醋酐、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等;同時也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低沸點溶劑,如用作硝化纖維素、醋酸纖維素溶劑等。利用甲酸甲酯替代CH3OH/CO與烯烴的加氫酯化反應合成醋,用甲酸甲酯替代CH3OH/CO還能解決 CO 的運輸和儲備問題,甲酸甲酯用來分離合成氣,從而為合成氣的儲存及運輸等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相關焦點

  • 重慶破解天然氣化工重大難題 合成氣製備成本降低20%
    華龍網8月21日11時50分訊(記者 李輝) 今日從重慶市科委傳出好消息,重慶市級科技攻關重大專項「天然氣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氣關鍵技術研究與中試」,已於近日順利通過驗收,這意味著我市天然氣化工產品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記者了解到,天然氣制合成氣構成天然氣化工的產業基礎,用於製備合成氣的天然氣佔比達80%-90%。
  • 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催化劑 助力合成氣一步製成高碳醇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26日召開的中科院「合成氣制高碳醇」項目成果鑑定會上獲悉: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催化劑(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可助力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一步製成高碳醇。目前相關研究單位採用該新型催化劑,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 2019-11-26 22:26:31 責任編輯:李霈韻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於2004年原創發現的一種全新催化劑——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歷時15
  • 合成氣選擇性製備乙醇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教授肖豐收和研究員王亮團隊合作,在合成氣一步法製備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乙醇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燃料。通過合成氣高效並高選擇性地直接製備乙醇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
  • 中國科學家Chem「背靠背」論文:合成氣高效直接轉化製備芳烴
    雖然如此,費託合成產物中依然很難檢測到芳烴的存在,此前幾乎沒有合成氣直接製備芳烴的相關報導。在最新一期的Chem 上,北京大學馬丁/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樊衛斌團隊和廈門大學王野團隊以「背靠背」形式在線發表了合成氣一步法製備芳烴的相關成果。
  • 一次光氧化循環中的協同合成氣生產和C-N鍵形成
    一次光氧化循環中的協同合成氣生產和C-N鍵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46:57 福州大學徐藝軍研究團開發了一種在一次光氧化循環中的協同合成氣生產和C-N鍵形成的策略
  • 潔淨能源新方向 我國「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董瑞豐)利用合成氣清潔轉化,直接製取高碳醇等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學品——一種新技術日前已完成萬噸級工業試驗,26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合成氣是以氫氣、一氧化碳為主要組分供化學合成用的一種原料氣,由煤、石油、天然氣以及焦爐煤氣、汙泥和生物質等轉化而得。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氣可以生產一系列化學品,但通常需要「多步走」,成本隨之上升。上述技術創新性地採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碳材料負載的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在大型漿態床反應器中完成了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聯產液體燃料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由石油熱裂的合成氣和天然氣制氫
    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由石油熱裂的合成氣和天然氣制氫》,僅供參考!   由石油熱裂的合成氣和天然氣制氫     石油熱裂副產的氫氣產量很大,常用於汽油加氫,石油化工和化肥廠所需的氫氣,這種制氫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採用,在我國的石油化工基地如在慶化肥廠,渤海油田的石油化工基地等都用這方法制氫氣     也在有些地方採用(如美國的Bay、way和Batan Rougo加氫工廠等)。
  • 劍橋團隊研發人造葉片 可將陽光、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合成氣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人造葉片,該葉片可以產生合成氣,而不會釋放二氧化碳。該研究的資深作者Erwin Reisner表示:「您可能沒有聽說過合成氣,但是每天您都會消費使用合成氣製造的產品。能夠可持續地生產它是影響全球碳循環並建立可持續的化學和燃料工業的關鍵步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劍橋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人造葉片原型,該原型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合成氣。新設備包含兩個由鈣鈦礦製成的光吸收劑和一個鈷催化劑。
  • 天津日報:天大發明新型催化劑 可大幅降低工業成本
    煤基合成氣可通過費託合成反應,在金屬鈷等催化劑上製取清潔液體燃料。然而,在實際工業生產中,初級費託合成產品需要在其他催化劑輔助下,經過二次反應來提高目標產物的選擇性。同時,這一研究結果將節省大量鈷資源,大幅度降低工業成本,對我國能源、資源戰略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編輯 焦德芳)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18-08/17/content_52983_333503.htm
  • 暨大團隊建立中藥重要雜環中間體提純關鍵技術
    孫平華教授團隊創新和提升了多種雜環中間體的提取分離純化技術,首創多種藥物重要雜環中間體的合成技術,為提高反應收率、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生物活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中藥新型含氮雜環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篩選及中藥活性成分和藥物中間體可視化監測。
  • 醫藥、農藥中間體?什麼是中間體?
    中間體是精細化工產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型,其實質是一類「半成品」,是生產某些產品中間的產物,比如要生產一種產品,可以從中間體進行生產,節約成本,從被廣泛用於醫藥、農藥、塗料、染料以及香料的合成。在醫藥領域,中間體是醫藥行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用於藥品合成工藝過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一句話,用來生產原料藥的。而農藥中間體同樣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用原材料結合在一起的中間介質。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農藥中間體。
  • 《自然》:中國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自然》:中國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大突破 權威專家表示,基於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資源特點,該技術具有很強的工業應用前景及很高的經濟效益,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煤化工的發展。 據悉,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目前已與山西潞安集團等企業達成協議,擬在催化劑放大製備、反應器設計及工藝過程開發等方面共同合作,力爭儘快實現工業示範和產業化,促進我國煤化工的發展。
  • 我國打造煤化工合成氣羰基合成產業鏈
    「結合煤化工合成氣的工藝特點,打造合成氣羰基合成產業鏈,制定合成氣產業鏈路線圖,建立合成氣生產含氧(含氮)化合物研發平臺,提升煤化企業市場競爭力,逐步做到『百花齊放』。」
  •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在陝取得新突破
    9月19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獲悉:該研究所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榆林成功開展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工業試驗,其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過設計指標,總體性能優於實驗室水平。
  • 上海高研院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要突破
    通過採用全新催化劑活性位結構,該項研究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合成氣高選擇性直接製備烯烴,對拓展合成氣催化轉化領域有重大意義。同時,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煤化工的發展。此項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技術部、上海市科委、山西潞安集團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
  • ...研究項目局將就如何降低使用一氧化碳製造噴氣燃料的成本展開研究
    LanzaTech與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將就如何降低使用一氧化碳製造噴氣燃料的成本展開研究 字號:小大 2011-06-23 11:16該項目將重點開發可降低生成醇類中間產物成本的技術,醇類中間產物經過熱化學反應最終可轉化為JP-8。LanzaTech執行長郝珍妮(Jennifer Holmgren)博士認為,該項目與美國軍方對未來使用低碳燃料的承諾是一致的。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微生物陽極氧化廢水助力光電催化還原CO2自發產生合成氣
    回收的能量被供應到光陰極,降低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總能量需求(圖1B)。以氧化廢水中的醋酸為例,將MEO與CO2RR耦合所需電壓可由1.34 V降低至0.24 V,可節省約80%的能量,同時完成了汙水處理。現階段,微生物電化學系統已擴大到可處理實際廢水的中試規模,產生了可觀的環境效益[6]。▲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