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初在駕校學車,開著「油離配合」的5速手動擋,起個步熄火好幾次,換起擋經常是手忙腳亂。一度被教練罵得找不到方向。其實手動擋並非難於上青天,只是熟能生巧罷了。然而學的再好,大多數人購車都是選擇自動擋,慢慢的手動擋技術全部還給了教練。
對於有著駕駛控的哥們來說,他們更喜歡手動擋,特別是在加速、超車時比自動變速車快。
優點:操控樂趣高、製造維修成本低、燃油經濟性好。
缺點:操作複雜,新手使用困難,離合控制不好容易熄火,長期拖擋對變速箱造成損壞。
然而,當下在這個堵車堵到天昏地暗的大都市,手動擋確實也比較磨人。相反,自動擋能釋放你的左腳,操作也非常簡單,所以大多數家用車也都選擇自動擋。
優點:上手快、易操作、技術成熟可靠。
缺點: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維修保養高、燃油經濟性差。
變速箱作為汽車動力系統最重要的組成之一,直接關係著運動性、舒適性和經濟性。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自動變速箱技術日漸成熟,從以前的4AT、6AT,在到8AT、9AT,現在甚至出現10AT,多擋變速箱讓行車更加平順,燃油經濟性也有所加強。
目前,4AT變速箱正慢慢退出人們視線,取而代之的是7AT、8AT成為主流,9AT、10AT逐漸在更多的車型上配備。
早在2013年,福特和通用就已經在合作開發10AT變速箱了,搭載10AT變速箱是雪佛蘭科邁羅Camaro ZL1以及福特F150猛禽。之後的東京車展上,本田也率先推出了10AT;在這之後,眾多廠商便加快了研發10AT步伐。大眾也曾有研發10速DSG變速箱的計劃,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計劃擱淺。
奔馳和採埃孚表示10AT變速箱意義不大,結構複雜且增加重量。
作為10AT變速箱,各個主機廠看法不同,眾說紛紛。早前,奔馳和採埃孚就表示,9AT是自動變速箱的極限了。無論是從技術層面來說還是從日常使用性來說,9AT都足夠,再增加檔位意義不大;並且,每增加一個檔位,變速箱的結構會更複雜,增加了重量,多檔位就是為了提升燃油經濟性,而重量的增加就違背了多檔位的初衷。
上市之初的JEEP自由光為例,作為市面上首款匹配9AT變速箱的車,出現了在國內不超速就掛不上第九個擋位的情況。更不說10AT變速箱。
既然9AT都已經夠用了,那為什麼還要推10AT?讓本田來給你答案。
近日,本田在美國發布了全新十代雅閣,該車搭載首臺橫直動力平臺的10AT變速箱。據悉,本田利用四組行星齒輪,做到10個變速擋位,體積與6AT相當。官方數據顯示,10AT比6AT換擋速度要快30%,加速性能提高14%,同時燃油經濟性提高至少6%;車輛在100km/h穩定巡航時,該變速箱可以升至10擋,此時發動機轉速為1500rpm,比6AT低400rpm;而以200km/h巡航時,10擋也能令轉速保持在3000rpm,比6AT低了900rpm;10AT變速箱能從一擋直接跳至三擋,然後是五擋,隨後在駕駛員收油前迅速完成擋位切換六擋、七擋、八擋...。最多能夠支持一次降低4個擋位,例如10擋降至6擋,7擋降至3擋。
強勁加速時,10AT每次升檔的臨界轉速都要比6AT低,引起的轉速波動幅度更小,更容易做到平順換擋;而在緩慢加速時,由於10AT齒比綿密,通過較為頻繁的換擋,能夠以更低轉速進行加速。不僅更加舒適,燃油經濟性也能做得更低。
總結
10AT變速箱,具備燃油經濟性,排放更環保,這或許是未來變速箱發展的趨勢。在許多車型還在將9AT當做車型最大賣點的時候,福特、通用、本田已經推出了搭載10AT變速箱的車型,這無疑是在向世人宣告他們變速箱技術水平處於領先地位。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聯繫我們,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