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一顆咖啡豆系列之咖啡豆的研磨有啥講究的?

2021-01-08 網易

  一顆咖啡豆,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我們杯中濃香四溢的咖啡呢?

  咖啡生豆從挑揀、加工、烘焙、再挑揀、包裝、養豆、賣給商家或個人,拿到一包咖啡豆之後,你第一件事想的,應該是「我用什麼方式喝?磨成什麼樣子的粉?」

  當然,你要非想著「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瓶子把它裝上供起來?」

  我就供著我就不喝!

  那我也確實沒什麼辦法。

  首先說養豆,為什麼不把養豆和研磨分開說呢?

  因為養豆和研磨是分不開的。(廢話!)

  慢慢來,我們從頭說起。

  為什麼要養豆呢?

  因為在咖啡豆的烘焙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會讓咖啡豆體內充滿各種氣體,也就是釋放以及沒有完全釋放出來的香氣因子、芳香烴和二氧化碳等。

  

  

  從烘焙好之後,咖啡豆的風味基本上可以確定,而這些氣體的存在,會影響之後研磨成粉後,衝煮過程中水與粉的接觸,導致咖啡豆的風味不能完全釋放。而隨著二氧化碳從咖啡豆烘焙後爆裂開的小孔洞中釋放,水分接觸的面積增多,咖啡中的風味釋放的也就越完整。(和悶蒸類似,主要都是為了排出二氧化碳,保證水與粉的接觸率。)所以養豆也就是一個放氣、排氣的過程。

  養豆沒有固定的時間表,往往根據烘焙程度和手法,以及直火、半直火、熱風式的不同,會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根據經驗或者烘焙師給出的建議進行養豆。

  而根據原理我們可以大致確定的是,烘焙程度越高,養豆時間應該適當減少,因為烘焙過程中經過一爆、二爆後,咖啡豆中的孔隙會變多和大,釋放二氧化碳的速度也會增快。

  養豆最好在乾燥、陰涼的地方進行,完成之後就可以進行飲用之前的研磨了。

  因為咖啡豆研磨成粉後會快速釋放其中的香氣因子以及二氧化碳等氣體,而且在磨豆過程中,磨豆機也會容易發熱,間接使咖啡豆在研磨過程中被加熱,而導致芳香提前被釋放,所以建議飲用之前再進行研磨,研磨成粉的咖啡如果不及時飲用的話,最好要密封保存,並在24小時內飲用。

  然後,說到研磨,就到了今天的正題:研磨有啥可講究的?

  最簡單的原因:因為衝煮咖啡的方式不同,對於咖啡粉萃取要求不一樣,所以咖啡的研磨度也有所不同。

  

  當一顆咖啡生豆成為了咖啡粉的時候,它的風味基本上就是固定的,只等你來品嘗它!

  而咖啡粉的粗細,決定了咖啡風味是否能夠完全釋放,你是否能夠完全領略它的特色特點。也就是說,咖啡粉的粗細程度,能夠大部分決定你的萃取程度。

  用不同的咖啡器具來進行衝煮,咖啡粉的粗細程度都是不同的,並不是說研磨的越細,咖啡風味就會釋放的越多的。

  從時間上來說,也是最簡單直白的說法就是:衝煮時間越短,研磨的咖啡粉就要越細。

  也可以這樣說,咖啡粉細,粉之間的密度就會緊實,水通過的時間變長,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進行充分的萃取。相反咖啡粉粗,密度鬆散,水通過的時間就會變短。

  依據這些原理,研磨程度大約分為三類:粗研磨、中研磨、細研磨。

  

  用美式滴濾咖啡的製作時間最長,所以咖啡粉的研磨度應該是最粗的,就像是沙灘上的砂礫。

  用「塞風」方式製作咖啡,大約需要一分鐘,所以咖啡粉的研磨度應該是中研磨,就像做飯用的白糖。

  用意式濃縮機製作咖啡,大約需要20-35s,所以咖啡粉的研磨度應該是細研磨,就像麵粉一樣。

  如果你還是覺得大範圍不好掌控,那麼可以根據通過咖啡師不斷調整,得到的比較適用於大多數電磨、手磨來進行的細微調整的研磨程度:

  法壓壺:類似芝麻粒

  手衝:類似砂糖

  虹吸壺:比手衝稍細一點,類似中鹽

  愛樂壓:類似綿白糖

  摩卡壺:類似細鹽

  土耳其:類似麵粉

  咖啡粉的粗細程度,與你喝到的杯中萃取後的咖啡有著極大的關係,如果咖啡中風味因子萃取出來的少,也就是萃取不足,這杯咖啡就會變得很淡,不容易品嘗出它原本具有的、完整的風味,水與咖啡成分的均衡感就會被打破。

  所以,一杯美味的咖啡,與每一位咖啡師的用心萃取都是分不開的。

  

  

  一顆咖啡豆從出生到被製作成一杯美味的咖啡,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有人說這個系列快看厭了?別急,學習要從拿筆開始,下周我們聊完咖啡的製作、品嘗和描述後,就講一講最近發生在咖啡身上的小故事吧!

  (下期節目的建議而已,有想看其他內容的朋友可以私聊我,我可能會接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咖啡豆的研磨技巧
    自己親手研磨咖啡豆,手工衝泡一杯咖啡,然後細心品茗,是閒暇時間裡面最佳的選擇。咖啡豆的新鮮度是咖啡的靈魂,但同時,咖啡豆研磨這一環節也不能忽視,因為這個是你與咖啡親密接觸的好時候。研磨程度Finegrind細研磨(顆粒細,像砂糖一樣大小)Mediumgrind中研磨(顆粒像砂糖與粗白糖混合一樣的大小)Regulargrind粗研磨(顆粒粗,像粗白糖一樣大小)磨子的使用方法衝泡咖啡前再磨豆,並且根據需要的顆粒大小來決定研磨的方法。手動式磨子要注意不要僅其產生摩擦熱,而且要注意是否摻雜其他東西。研磨後的咖啡豆顆粒大上整齊與否,要檢查一下。
  • 一顆咖啡豆誕生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咖啡豆▼插畫:LJ▼帶你進入從種子到杯子的完整過程
  • 咖啡豆怎麼吃 喝咖啡的一些禁忌
    都說犯困的時候來一杯咖啡是非常解乏的,咖啡的吃法有很多。咖啡一開始是來自西方國家,現在在國內也非常流行喝咖啡,咖啡豆怎麼吃呢?直接煮還是怎樣呢?喝咖啡還有一些什麼禁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咖啡豆怎麼吃咖啡豆以前喝上一杯咖啡是多麼奢侈的一種行為。
  • H1咖啡品種介紹 厭氧蜜處理音樂家系列莫扎特咖啡豆衝煮風味描述
    莫扎特的音樂細膩、含蓄、華麗,風格明朗,旋律優美,而音樂家系列咖啡豆中有一款豆子有著細膩的紅色漿果酸甜中帶有含蓄的花香,風格既是紅色漿果的細膩,又是花香的華麗,葡萄乾般的發酵感帶動著這首曲子在口腔中優美地呈現。
  • 印度尼西亞咖啡豆產區:蘇門答臘曼特寧咖啡、貓屎咖啡、爪哇咖啡
    人們對印度尼西亞咖啡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曼特寧咖啡或是貓屎咖啡,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聊一聊印度尼西亞有哪些咖啡豆,它們都有哪些特別之處。印度尼西亞咖啡發展歷程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其咖啡歷史要追溯到1696年,荷蘭人將咖啡豆引進印度尼西亞,試種成功後,便確定了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大量種植咖啡豆。
  • 知識|咖啡豆可以冷藏儲存?
    可能因為大家以前不認為這個變數太重要,或是覺得要變動這個數據有難度,反正就是被忽略了很久。但近期,有一群科學家進行了實驗後指出,咖啡豆越低溫,研磨時的均勻度會越高。均勻的咖啡粉代表萃取率更一致,出品風味會更好,不會像如果有很多粗粉和很多細粉夾在一塊時,萃取率不一致,導致粗粉萃得不夠,但細粉卻被過萃。置於室溫的咖啡豆,豆溫會受外界影響,所以在咖啡衝煮裡屬於一個不穩定的變數。但若然你把咖啡豆冷凍,直到研磨前一刻才取出,那你就能確保研磨溫度在你衝煮每一杯時都大概一樣。
  • 一顆雲南咖啡豆的自白
    (Seesaw Coffee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9月5日《南方周末》) 你能想像從一杯咖啡中喝出茶感尾韻嗎? 這並非味覺的穿越。原名思茅、特意為茶而改名的普洱,不僅號稱「世界茶源」,還是「中國咖啡之都」。 中國咖啡豆?
  • 巴西咖啡豆與瓜地馬拉咖啡豆對比 巴西咖啡風味 瓜地馬拉咖啡風味
    境內1/3屬熱帶雨林氣候,2/3屬熱帶草原氣候,優越的熱帶自然條件非常適宜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的生長與生產。巴西地貌平坦單調,欠缺微型氣候,同時又採用暴曬式的種植方式反而造就了酸度低而堅果味重,甜香與醇厚俱佳的風味特色。巴西咖啡豆咖啡豆處理法巴西咖啡豆最常見有四種處理方法,日曬處理法、半日曬處理法、半水洗處理法和水洗處理法,其中水洗處理法在巴西起步較晚,市場認可度還不高。
  • 手衝單品咖啡四要素 咖啡入門者手衝單品咖啡豆推薦衝煮參數
    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單品咖啡豆,印尼曼特寧單品咖啡豆,肯亞單品咖啡豆,以及巴西單品咖啡豆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四種不同產區的咖啡豆,怎麼把這四個產的咖啡豆衝得好喝也是有講究的呢~前街本文就開始說如何衝煮這四個產區的咖啡豆。再說如何衝煮四個產區的單品咖啡豆前,前街現在說說手衝四大衝煮要素:新鮮度、研磨度、粉水比例以及衝煮水溫。
  • 什麼是優質咖啡 世界六大著名咖啡豆 瓜地馬拉咖啡豆 盧安達咖啡
    前街咖啡選擇安地卡花神這支咖啡豆原因是:特殊的煙燻味和濃厚的果香。由於許多咖啡樹都是種植在 1700 和 2000 米海拔之間的山上,故盧安達又被稱為「千山之國」。但因產量少且生產成本高,在精品咖啡近年來需求日增的情況下,市場上Kona的價格直追牙買加藍山,上好的Kona豆也越來越難買到。」有機會去夏威夷的話還是會去嘗試一下的。
  • 中美洲咖啡豆對比 巴西咖啡豆和玻利維亞咖啡豆都有什麼風味特點
    巴西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鄰國的玻利維亞咖啡相信大家也略有耳聞,那麼巴西咖啡豆和玻利維亞咖啡豆的風味會不會相似呢?本文前街就來就來對比一下兩個產國的咖啡豆都有什麼風味特點。2020年巴西咖啡產區最新資訊!!
  • 「咖啡知識」咖啡豆的香味有哪些?這樣做也可以讓咖啡聞起來更香
    不同的烘焙程度,咖啡豆的香味不僅有所區別,咖啡釋放的香氣的程度與距離也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烘焙程度,咖啡香味類型不同1.淺度烘焙保留花果香氣花香是精品咖啡最珍惜的風味,以咖啡花和茉莉花為主。,往往在一開始研磨的時候,水果或者花香的風味最先釋放,這也是我們最先可以聞到的咖啡氣味。
  • 咖啡知識 | 羅布斯塔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小麥、穀物等風味,甚至會出現刺鼻的土味。 Kappi Royale 意味著「頂尖等級」,目前在印度已經有至少四個以上的私人咖啡莊園以精品阿拉比卡豆的標準與程序栽植生產「咖啡皇家」等級羅布斯塔咖啡豆。 「咖啡皇家」精品羅布斯塔豆的問世,毫無疑問地開始改變世人對羅布斯塔的印象。只要喝過的人大都會訝異於它厚實與乾淨兼具的特質。
  • 【星巴克咖啡課堂】咖啡豆的烘焙
    烘焙的過程是使咖啡豆散發出無窮魅力的神奇之旅。通常來講,烘焙程度大致分為淺(LIGHT)、中(MEDIUM)、深(DARK)和極深(VERYDARK)烘焙。經過處理的咖啡原豆要放在一個旋轉式大圓桶裡進行烘焙。
  • 世界最精緻的咖啡:只用一粒咖啡豆,最精彩的是研磨方式!
    一粒咖啡豆能幹嗎?如果說能做一杯咖啡,是不是覺得過於誇張?咖啡圈子裡有這麼一句話:拉花窮三代,手衝毀一生!一旦入了咖啡這個坑,你就會精益求精,總想著做出更好的咖啡,那就要買更好的豆子,買更好的設備,練更好的手法!所以,造啊!香皂啊!
  • 「咖啡知識」咖啡豆手動磨豆機好還是電動磨豆機好?
    研磨咖啡豆時,尤其是淺中度烘焙的咖啡豆,聲音非常大,但均勻度相比手搖提升了不少。每天使用1-2次,但沒用半年電源就出現問題了。也懶得修理直接扔掉了。後來幾年,陸續購買的手搖磨豆機有海勒101、Lido 2、Comandante C40,電動磨豆機購買過小富士與Kalita。咖啡顆粒的萃取沒有哪一臺磨豆機可以做到研磨顆粒的一致均勻。
  • 掛耳咖啡包推薦 如何選擇製作掛耳咖啡的咖啡豆&如何衝煮掛耳咖啡
    掛耳咖啡包的英文為Instant drip coffee bag,它有即溶咖啡快速、方便、不需衝煮器具的優點,同時更能讓人享受手衝的樂趣。前街這次推薦5種有著特色風味的咖啡豆進行咖啡掛耳包製作,分別有:果香,花香,發酵香,酒香以及醇厚度高。果香的掛耳包前街咖啡推薦使用來自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的果丁丁。
  • 薩爾瓦多精品咖啡帕卡馬拉咖啡豆 黑蜜處理咖啡豆衝煮風味特點
    前街咖啡前幾天入手了一支來自薩爾瓦多的帕卡馬拉咖啡豆,帕卡馬拉這個品種的咖啡豆可謂是拯救了整個薩爾瓦多的咖啡業,並且讓薩爾瓦多咖啡在精品咖啡市場重新立足。咖啡產區 薩爾瓦多是中美洲的小國之一,人口十分密集,有「火山之地」之稱。
  • 咖啡知識 | 羅布斯塔咖啡豆的起源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導讀我們經常能聽到阿拉比卡咖啡豆、羅布斯塔的劣勢風味:與阿拉比卡相比,羅布斯塔的咖啡因、胺基酸和綠原酸含量較高,綠原酸是苦澀味的來源,所以羅布斯塔天生就沒有阿拉比卡豆獨有的飄逸芳香氣味,
  • 瓜地馬拉精品咖啡豆產區 水洗薇薇特南果產區咖啡豆衝煮風味特點
    前街上架的瓜地馬拉咖啡豆中,除了來自的單一產區的安地卡花神,在口糧豆系列中也能看到瓜地馬拉咖啡豆的身影。前街推出口糧都系列是為了讓所有的咖啡愛好者能用最實惠的價格喝到一個產區特有的風味。前街上架的口糧豆一共有7個產區,分別有衣索比亞耶加雪菲,哥斯大黎加塔拉珠,哥倫比亞惠蘭,印度尼西亞林東曼特寧,中國雲南保山,巴西南米納斯,瓜地馬拉薇薇特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