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K通過抑制STING信號增強抗腫瘤免疫

2020-11-30 科學網

PERK通過抑制STING信號增強抗腫瘤免疫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0 12:46:03

美國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和研究所Paulo C. Rodriguez研究小組發現,未摺疊蛋白反應中間蛋白PERK通過抑制STING信號調控癌症患者中髓樣細胞誘導的免疫抑制。相關論文於2020年4月14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免疫》雜誌上。

研究人員探究了在腫瘤相關的髓樣來源抑制細胞(tumor-MDSCs)中,內源性激活PKR樣內質網(ER)激酶(PERK)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PERK信號在腫瘤MDSC中增加,其缺失將MDSC轉變為髓樣細胞並激活CD8 + T細胞介導的抗癌免疫。

在PERK缺失的腫瘤MDSCs中, NRF2介導的抗氧化功能被破壞並且線粒體呼吸穩態受損。此外,在PERK缺失的MDSC中減少NRF2信號傳遞會引起胞質線粒體DNA升高,因此導致STING依賴的抗腫瘤I型幹擾素的表達。

重新激活NRF2信號、STING條件缺失或阻斷I型幹擾素受體I恢復了PERK缺失MDSC的免疫抑制潛能。這些發現證明了PERK在腫瘤MDSC中的關鍵作用,並揭示可以通過重編程生成腫瘤免疫抑制性骨髓以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據了解,調控髓樣細胞浸潤到腫瘤的免疫極化機制亟待探究。這些信號的闡明將有助於利用更好的策略來恢復保護性抗腫瘤免疫。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Mediator PERK Governs Myeloid Cell-Driven Immunosuppression in Tumors through Inhibition of STING Signaling

Author: Eslam Mohamed, Rosa A. Sierra, Jimena Trillo-Tinoco, Yu Cao, Patrick Innamarato, Kyle K. Payne, Alvaro de Mingo Pulido, Jessica Mandula, Shuzhong Zhang, Paul Thevenot, Subir Biswas, Sarah K. Abdalla, Tara Lee Costich, Kay Hnggi, Carmen M. Anadon, Elsa R. Flores, Eric B. Haura, Shikhar Mehrotra, Shari Pilon-Thomas, Brian Ruffell, David H. Munn, Juan R. Cubillos-Ruiz, Jose R. Conejo-Garcia, Paulo C. Rodriguez

Issue&Volume: 2020/04/14

Abstract: The primary mechanisms supporting immunoregulatory polarization of myeloid cells uponinfiltration into tumors remain largely unexplored. Elucidation of these signals couldenable better strategies to restore protective anti-tumor immunity. Here, we investigatedthe role of the intrinsic activation of the 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kinase(PERK) in the immunoinhibitory actions of tumor-associate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 (tumor-MDSCs). PERK signaling increased in tumor-MDSCs, and its deletion transformedMDSCs into myeloid cells that activated CD8+ T cell-mediated immunity against cancer. Tumor-MDSCs lacking PERK exhibited disruptedNRF2-driven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paired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homeostasis.Moreover, reduced NRF2 signaling in PERK-deficient MDSCs elicited cytosolic mitochondrialDNA elevation and, consequently, STING-dependent expression of anti-tumor type I interferon.Reactivation of NRF2 signaling, conditional deletion of STING, or blockade of typeI interferon receptor I restored the immunoinhibitory potential of PERK-ablated MDSCs.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pivotal role of PERK in tumor-MDSC functionality andunveil strategies to reprogram immunosuppressive myelopoiesis in tumors to boost cancer immunotherapy.

DOI: 10.1016/j.immuni.2020.03.004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117-5

相關焦點

  • 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4 15:54:09 美國西南醫學中心Anli Zhang研究團隊發現,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 GasderminE通過激活抗腫瘤免疫抑制腫瘤生長
    GasderminE通過激活抗腫瘤免疫抑制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37:08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Judy Lieberman和Zhibin Zhang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鄧劉福團隊揭示cGAS-STING促進T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內源性cGAS-STING信號通過維持CD8+T細胞的「乾性」促進T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的作用機制,為提高臨床T細胞治療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依據。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遺傳學、藥理學工具以及阻斷抗體來幹擾cGAS-STING和I型幹擾素信號,證明該途徑對於維持抗腫瘤幹細胞樣CD8+T細胞和最佳的抗腫瘤反應是至關重要的。且發現cGAS和STING通過調節TCF1和Slamf6的表達影響腫瘤微環境中耗竭性CD8+T細胞的「乾性」。
  • 三篇Cell | 訓練免疫與抗腫瘤免疫反應和病原體感染
    β-葡聚糖誘導的「訓練免疫」能夠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並且,這一特殊的抗腫瘤作用並不依賴適應性免疫。作者還發現 β-葡聚糖誘導的「訓練」免疫所發揮的抗腫瘤作用是通過「訓練」骨髓祖細胞來引發的,而不是對嗜中性粒細胞本身的直接調節來介導的,因此需要足夠的誘導時間來實現。這就說明,粒系祖細胞是「訓練免疫」的靶標,可導致誘導中性粒細胞發揮增強的抗腫瘤活性。
  • 老朋友的新篇章:二甲雙胍再戰抗腫瘤免疫
    慢性暴露於這些炎症信號會增加TME中M2樣TAM的數量,不僅通過激活血管生成和上皮間充質轉換(EMT)誘導轉移,還抑制T細胞免疫。此外,慢性炎症可將骨髓髓樣前體細胞分化為MDSCs,MDSCs是一種主要類型的免疫抑制細胞,通過表達抑制檢查點和幹擾T細胞轉移到腫瘤中來消耗T細胞。最近,二甲雙胍在幾種不同的疾病模型中都被證實具有抗炎作用。
  • Nature | 抑制PCSK9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這促使全球科學研究團隊致力於探索新的腫瘤免疫治療靶點,以開發可用於PD-1/L1抗體不應答或耐藥患者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或增強PD-1/L1抗體療效的方案。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腫瘤動物模型,證明了腫瘤細胞內脂質代謝相關分子PCSK9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基因敲除或者用特異性中和抗體抑制PCSK9活性,能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 Cell:內質網應激關鍵蛋白調節抗腫瘤免疫
    2015年6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內質網應激應答因子XBP1能夠通過調節脂質代謝影響DC細胞功能,抑制T細胞抗腫瘤免疫,促進腫瘤進展
  • 中南大學在納米粒子抗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劉又年教授團隊在抗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Angew. Chem. Int. Ed.發表。近年來,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開展抗腫瘤免疫治療,為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單獨免疫治療的效果較差,其主要原因在於腫瘤處於免疫抑制狀態,並存在免疫逃逸機制,抑制了體內抗腫瘤免疫的產生。
  • 中國科學家發現提高T細胞抗腫瘤免疫功能新方法
    ——膽固醇酯化酶ACAT1以及相應的小分子藥物前體,為開發新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奠定了基礎。今天,題為「通過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強CD8+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   人體的免疫系統負責保衛機體健康,其中T細胞在腫瘤的監控和殺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腫瘤細胞能通過多種機制來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 鬆開腫瘤免疫環境的另一個剎車信號——抗TIGIT單克隆抗體
    在人體的免疫系統抵抗腫瘤的過程中,T細胞對腫瘤細胞起主要的殺傷作用,體內的T細胞猶如一輛巡邏警車,有天然的「剎車」和「油門」系統,遇到腫瘤細胞時會踩油門 ,T細胞則被激活而殺死腫瘤細胞;而遇到正常細胞時,免疫系統將會踩剎車,T細胞的功能則被抑制而不會殺滅正常的細胞。
  • Oncogene:中科院健康所發現增強免疫應答抗腫瘤新機制
    2015年3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健康科學研究所的時玉舫研究員在著名國際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他們關於抗腫瘤免疫應答的最新研究進展
  • 基於NK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
    各種癌症都表現出CD155的上調,相應的TIGIT和CD96的NK和T細胞表達上調,以通過誘導T細胞或NK細胞抑制來逃避抗腫瘤免疫。臨床前證據支持阻斷NK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激活檢查點的想法,臨床轉化正處於初級階段。NK、效應和記憶T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表達TIGIT。
  • 深圳先進院腫瘤免疫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蛋白與細胞藥物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曉春及其研究團隊在腫瘤免疫抑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MDSCs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抑制機體的獲得性和天然抗腫瘤免疫,使腫瘤細胞逃避機體的免疫監視和攻擊,促進腫瘤發生發展。因此靶向阻斷MDSCs逆轉腫瘤微環境免疫抑制狀態的治療策略是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關鍵手段。 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8樣2(TIPE2)是一類專業的磷脂醯肌醇第二信使轉運蛋白,特異性地表達於白細胞並調控其遷移過程中的極化改變。
  •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26:23 北京大學劉志博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邵峰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開發的生物正交系統揭示了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 限制蛋白飲食重編碼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並增強免疫治療
    巨噬細胞有兩種表型:免疫激活(即M1樣)與免疫抑制(即M2樣),其表型在很大程度上受腫瘤微環境(TME)或局部釋放的腫瘤衍生因子影響。從一種功能狀態到另一種功能狀態的轉變被稱為「極化」,同一巨噬細胞群體具有獨特的可塑性,以適應並應對炎症環境。巨噬細胞的極化和功能又受各種信號通路和轉錄因子的影響。mTOR通路與細胞營養敏感性密切相關,其激活可誘導巨噬細胞向M2亞型極化,促進腫瘤進展和免疫抑制。
  • 《細胞》:科學家發現了可增強腫瘤侵襲性,抑制免疫的色氨酸代謝酶...
    在前不久的《細胞》雜誌上[1],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柏林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新的研究成果,他們找到了一個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潛在靶點——IL4I1,IL4I1是一個代謝酶,由腫瘤產生,分解色氨酸得到的代謝物能夠激活芳烴受體(AHR),從而增強腫瘤的侵襲性,還抑制抗腫瘤免疫。因此,IL4I1抑制可能是一種新的免疫治療途徑。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我們知道,腫瘤的發生與發展是一個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參與、經過多階段最終形成的、極其複雜的生物學現象,那麼在此過程中,各信號傳導通路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僅需1分鐘快速了解本期IO秒懂系列視頻——信號傳導通路如何共同作用?
  • 「多面手」乳酸調控之-腫瘤免疫抑制
    機體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屏障,可通過活化天然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來識別和消除異常細胞(比如腫瘤的發生發展),進而保護人體免受損害並維持機體平衡。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腫瘤微環境中的乳酸能夠發揮免疫抑制功能,通過誘導和募集免疫抑制相關細胞和分子進而促進腫瘤發展。
  • 剝繭抽絲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機制
    靶向CTLA-4和PD-1/PD-L1軸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在多種腫瘤中已經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臨床活性,並迅速改變了醫學腫瘤學實踐。細胞毒性化療和小分子抑制劑(「靶向治療」)主要作用於癌細胞,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卻可以通過共抑制性T細胞信號傳導來重新激活抗腫瘤免疫應答。
  • Science子刊:揭示源自腫瘤的TGF-β抑制人CD4+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他們發現來自轉移性人類腫瘤的積液以一種依賴TGF-β的方式破壞了IFN-γ的產生,而且以在離體組織中觀察到的濃度使用的TGF-β抑制了人類腫瘤相關T細胞中的IFN-γ產生。這種免疫抑制是通過一種需要蛋白Smad磷酸化而不是Smad核轉運的機制發生的。TGF-β的抑制作用取決於環境中的氧氣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