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生長在大地之上,地跟天走,天和道走,人、地、天構成一種和諧。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陰陽調和,四季變換各有不同,養生方法也有不同。養生要遵循季節的變化,順天隨時。
「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這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一段話,大概講的是養生的基礎是陰陽平衡與協調,而四季的變換對於這種平衡與協調有著很大的影響。養生必須要順應四季變換,趨利闢邪。
春季
東方為春,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也。春主生長,萬物發育始於春。春季養生應節制和宣達春陽之氣。提倡晚睡早起,多多運動。飲食上建議可以選擇性溫、味甘、辛的食物。少食性寒涼、味酸、澀食物,忌油膩。春季是補肝的季節,陽氣上升,多吃溫補食物有助於肝臟運化。但切記過補,肝過旺則克脾,使中土衰弱,不利健康。
夏季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季節,陽氣在此時達到鼎盛,但人體此時的陽氣也最容易發洩。這個時候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心火旺,肺氣衰,容易上火,應晚睡早起,儘量不要在中午或下午進行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禁忌情緒起伏過大,大悲大喜,大驚大怒。正所謂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成秀,使氣得洩,若所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秋季
一夏無病三分虛,過了夏季,陽氣開始慢慢收斂,陰氣逐漸增加,此消彼長,陰陽平衡。萬物收斂陽氣,轉化為春生夏長的成果,應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暢,此時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飲食上要減少辛味食物平肺氣,增加酸味食物助肝氣。
冬季
冬季養生的目的在於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冬季是一年中陰氣最高的時候,此時陰氣極盛,萬物凋零,昆蟲蟄伏,百獸冬眠。這時應避寒就溫,斂陽護陰,以使陰陽相對平衡。需早睡晚起,多曬太陽,冬腎主令,可以適當減少鹹味食物,多吃一些苦味食物。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萬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終的根本法則就是陰陽規律。萬物生長皆是隨時而行,順天而為,有規律的。人的所有活動與宇宙秩序、節律、四時相互調和,才能通達大吉。變通者,趨時者也,人體養生亦是如此,所有的變通,都要根據四時天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