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療中國人群研究數據發布—新聞—科學網

2021-01-21 科學網

 

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的首位,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新增肺癌約78.7萬人,63.1萬人因肺癌死亡,分別佔所有腫瘤發病和死亡的20%和27%。肺癌患者中,肺鱗癌約佔30%~40%。

在11月23日新加坡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大會(ESMO Asia)上,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代表中國13家醫學中心,報告了KEYNOTE-407中國人群擴展研究數據結果,這也是首次報導中國晚期肺鱗癌人群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三期研究數據。

KEYNOTE-407是一項國際多中心、隨機、雙盲三期研究,旨在評估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安慰劑聯合化療,用於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共入組125例中國患者,其中15例進入全球研究,110例為中國擴展隊列。125例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65例,對照組60例,數據截止時間2019年5月9日,中位隨訪時間10.4個月。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傳統化療,中國晚期肺鱗癌患者一線接受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獲得了和總體人群一致的療效和安全性。

對研究主要終點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分析顯示,中國人群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和對照組的中位OS分別為17.3個月和12.6個月,聯合組提高了4.7個月,死亡風險降低56%,與全球總人群數據保持一致。12個月OS率為79%和55%,提高了24%。在中國人群的亞組分析中,所有的亞組(年齡,男性,ECOG PS狀態,PD-L1表達)都可從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中獲益。

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同樣顯著改善患者的PFS,兩組的中位PFS分別為8.3個月和4.2個月,疾病進展風險降低68%,與總人群結果相似。6個月PFS為71%和34%,提高了37%。

目前,免疫治療在中國已經陸續覆蓋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無論是肺鱗癌還是肺腺癌,無論是單用還是聯合,越來越多的中國肺癌患者正在從免疫治療中受益。此次ESMO Asia大會上公布的KEYNOTE-407研究中國人群數據,再一次證明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在晚期肺鱗癌一線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為中國晚期肺鱗癌患者一線應用此方案提供了好的循證醫學證據,打破了肺鱗癌治療多年來沒有進展的窘境,給肺鱗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11月29日,默沙東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准其PD-1抑制劑藥物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卡鉑和紫杉醇適用於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默沙東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總裁羅萬裡表示,「包括聯合化療治療方案和單藥治療方案,帕博利珠單抗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已在中國獲批 3 個適應證,默沙東將繼續與相關方緊密合作,使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方案所證實的生存獲益能夠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程穎教授表示,「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在一線治療中能為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肺癌是我國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此次適應證獲批,對於治療棘手的肺鱗癌患者及其家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肺科•科普】肺癌的免疫治療現狀
    但是,還是有大量的肺癌患者由於沒有有效的靶向治療藥物而無法獲得長期的生存。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如何調節肺癌患者的免疫微環境,從而有效控制腫瘤發展成為了肺癌治療亟待解決的問題。免疫治療從廣泛意義上可以分成細胞免疫治療和分子免疫治療。近幾年分子免疫治療在中晚期肺癌治療領域有了重大突破。
  • 腫瘤免疫治療能否走出「圍城」—新聞—科學網
    近日,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首次披露了一項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 治療癌症,能打疫苗 天津市北辰醫院腫瘤科主任杜學明做過2萬多臺手術,在臨床一線的工作經歷讓他深深感受到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帶給患者的痛,他一直想要尋找新的治療手段,減輕病人的痛苦。
  • 肺癌治療選擇,靶向還是免疫?
    他認為,對於年齡50周歲以上;長期吸菸或吸入二手菸者;有特殊職業史,如長期從事鑽井、採煤、採油採氣、煉油、化工、化纖、石棉、廚師等工作;有肺癌家族史;有惡性腫瘤既往史,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纖維化等這些人群,應該每年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進行肺部檢查。而有研究表明對這些人群進行每年1次連續3年的低劑量螺旋CT(LDCT)篩查可使肺癌病死率下降20%。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這個數據對於全球肺癌發生率和致死率第一大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免疫治療能否助力實現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在2030年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於「偏好」早期、可手術肺癌患者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免疫治療能否讓手術刀「插上翅膀」,讓更多患者獲得根治,並降低術後復發率,從而助力提升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
  • 焦順昌教授:肺癌免疫治療進展
    我們的回顧還是圍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內容展開,圍繞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聚焦NSCLC的不同階段如晚期、局部晚期的和新輔助的研究,還有生物標記物(Biomarker)等不同方面,不再拘泥於研究結果的數據細節,希望能展現從時空角度較全面的展示今年的果實。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
    基石藥業抗PD-L1單抗舒格利單抗肺癌領域研究數據再傳利好。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
  • 年度盤點 | 2019年肺癌免疫治療重要研究進展回顧
    核心提示:回首2019,中國新上市了四種肺癌靶向/免疫治療藥物,分別是帕博利珠單抗、達可替尼、奧希替尼和度伐利尤單抗。在上篇文章中,醫脈通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肺癌靶向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本文將2019年肺癌免疫治療重要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大數據時代,到底能否選出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
    核心提示: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是免疫治療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也是目前的研究熱點。近日,JAMA Oncology雜誌(影響因子:22.416)發表了兩篇關於預測免疫治療療效和生存獲益相關的研究。   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是免疫治療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也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
    基石藥業抗PD-L1單抗舒格利單抗肺癌領域研究數據再傳利好。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
  • 吳一龍:免疫治療,為「肺癌變成慢性病」加大砝碼
    ,一直孜孜不倦地為中國肺癌患者的優化治療開闢道路;MSK即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腫瘤中心,是全球著名的腫瘤醫院和研究中心,在腫瘤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域享有盛名,近25年在全美醫院排行榜上始終居於最佳腫瘤醫院的前兩位。
  • 2020 ESMO ASIA | 肺癌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重磅研究盤點
    醫脈通特梳理了肺癌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領域口頭報告專場和迷你口頭報告專場的重磅研究,與您分享!免疫治療中國之聲 | CS1001+化療有望成中國肺癌患者一線治療新選擇背景和方法CS1001是一種全長全人源化PD-L1靶向免疫球蛋白G4(IgG4)的單克隆抗體,耐受性良好。
  • 肖文靜:哪些肺癌患者適合免疫治療藥物?
    / 免疫治療正向前推進 /   肖文靜:肺癌指南今年更新的重頭戲就是免疫治療從後線開始往前線推進,而且在各線的治療中逐漸佔領主導地位,及時的更規範的應用免疫治療,可能對病人的愈後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
    隨著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與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相繼批准ICIs用於肺癌治療,免疫治療為晚期NSCLC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2020-06-2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得益於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不再奢談
    近年來,肺癌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病率、死亡率均位列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國內兩項數據也都呈上升趨勢,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分別為男性和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死亡率均居首位。對於驅動基因陰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聯合化療是目前臨床使用最廣泛的治療方案。而且免疫治療越早使用,患者獲益越大。一線免疫聯合化療可將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到20%以上,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去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2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3.3%,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免疫治療的加入。
  • 肺癌免疫治療
    5、免疫治療有哪些種類?由於免疫治療領域研究的難度,免疫治療的種類基本還是給專業人員去理論上研究的,由於大多有嚴格的條件,大多還在臨床研究階段,這些分類不是像「超市商品」一樣讓患者去了解。所以我們只是簡單了解有以下分類就行:1、靶向抗體; 2、過繼性細胞療法;3、溶瘤病毒療法;4、癌症疫苗;5、免疫調節劑。
  • 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2019年4月9日,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項目辦公室啟動「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並在北京舉行了一場簡單卻意義深刻的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拓展項目援助覆蓋範圍,將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納為項目援助對象。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11月8日,來自世界各國和國內的肺癌治療「大咖」齊聚羊城,參加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舉辦的亞洲肺癌大會(IASLC Asia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ACLC)。這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首次主辦亞洲肺癌大會,並選擇與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合作在中國主辦本次大會。
  • 特殊人群不是免疫治療的禁區!真實世界數據揭秘特殊人群PD-1抗體...
    如果大型臨床研究裡提供的知識點不夠,就得從其他地方找攻略秘籍了。PD-1抑制劑獲批也不是一兩天了,臨床使用有不少的經驗,這些數據能不能作為指導用藥的依據呢?奇點糕介紹過的「真實世界經驗」,就可以在這種時候用來解答特殊人群的課題——拿選擇代表性超強、話題性超高、患者也超多的非小細胞肺癌,來一堂在線教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