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專性厭氧菌的分離和培養

2021-01-18 食品實驗室服務

專性厭氧菌是指在無氧的環境中才能生長繁殖的細菌。此類細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統,只能進行無氧發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離氧對其還有毒性作用。如破傷風桿菌、肉毒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等。


1. 目的


1.1 了解厭氧微生物的生長特性


1.2 觀察厭氧微生物(雙歧桿菌)的形態特徵


1.3 掌握厭氧微生物的滾管分離、培養與計數技術  


2. 原理


目前培養厭氧微生物的簡便而又有效的技術包括有:厭氧箱培養技術;厭氧罐培養技術;厭氧袋培養技術;亨蓋特厭氧滾管技術。 這裡介紹的是亨蓋特厭氧滾管技術。   


亨蓋特厭氧滾管技術是美國微生物學家亨蓋特(Hungate)於1950年首次提出並應用於瘤胃厭氧微生物研究的一種厭氧培養技術。 以後這項技術又經歷了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從而使亨蓋特厭氧技術日趣完善,並逐漸發展成為研究厭氧微生物的一整套完整技術。 而且多年來的實踐已經證明它是研究嚴格、專性厭氧菌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技術。


   

亨蓋特厭樣滾管培養技術不僅可用於有益厭氧菌如雙歧桿菌等的分離、與活菌培養計數,還可以用於有害腐敗菌(如酪酸菌)或病 原菌(如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分離與鑑定。   


3. 材料   


3.1 樣品   

雙歧酸奶(液體)、雙歧桿菌製劑(固體)。 

  

3.2 培養基   

改良MRS培養基,PTYG培養基。   


3.3 儀器和器具   

亨蓋特厭氧滾管裝置一套,厭氧管,厭氧瓶,滾管機,定量加樣器。 


4. 流程   


銅柱除氧→預還原培養基→稀釋用液製備→稀釋樣品→滾管→培養→計數   


5. 方法   


5.1銅柱系統除氧

銅柱是一個內部裝有銅絲或銅屑的硬質玻璃管。此管的大小為40-400mm,兩段被加工成漏鬥裝,外壁繞有加熱帶,並與變壓器相連來控制電壓和穩定銅柱的溫度。銅柱兩端連接膠管,一端連接氣鋼瓶,一端連接出氣管口。由於從氣鋼瓶出來的氣體如N2、CO2和H2等通常都含有O2,故當這些氣體通過溫度約360℃的銅柱時,銅和氣體中的微量O2化合生成CuO,銅柱則由明亮的黃色變為黑色。當向氧化狀的銅柱通入H2時,H2與CuO中的氧就結合形成H2O,而CuO又被還原成了銅,銅柱則又呈現明亮的黃色。此銅柱可以反覆使用,並不斷起到除氧的目的。當然H2源也可以由氫氣發生器產生。  


5.2 預還原培養基及稀釋液的製備  

製作預還原培養基及稀釋液時,先將配製好的培養基和稀釋液煮沸驅氧,而後用半定量加樣器趁熱分裝到螺口厭氧試管中,一般瓊脂培養基裝4.5-5ml,稀釋液裝9ml,並插入通N2氣的長針頭以排除O2。此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培養基內加入的氧化還原指示劑—刃天青由藍到紅最後變成無色,說明試管內已成為無氧狀態,然後蓋上螺口的丁烯膠塞及螺蓋,滅菌備用。  


5.3 雙歧桿菌樣品不同稀釋度的製備  

在無菌條件下準確稱取1g固體或用無菌注射器吸取1ml混合均勻的液體樣品,而後加入裝有預還原生理鹽水的厭氧試管中,用震蕩器將其震蕩均勻,製成10-1稀釋液。用無菌注射器吸取1ml 10-1稀釋液至另一支裝有9ml生理鹽水的試管中,製成10-2稀釋液。按此操作方法依次進行10倍系列稀釋至10-7,製成不同濃度的樣品稀釋液。通常選10-5、10-6、10-7三個稀釋度進行滾管培養計數。  


5.4厭氧滾管培養法  

將盛有融化的無菌無氧瓊脂培養基試管放置於50℃左右的恆溫水浴中,用1ml無菌注射器分別吸取10-5、10-6、10-7三個稀釋度的稀釋液各0.1ml於融化了的瓊脂培養基試管中,而後將其平放於盛有冰塊的盤中或特製的滾管機上迅速滾動,這樣帶菌的融化培養基在試管內壁立即凝固成一薄層。每個稀釋度重複3次,而後置於37℃(酸奶樣品42℃)恆溫培養箱中培養。一般培養24-48小時後,即可在厭氧管的瓊脂層內或表面長出肉眼可見的菌落。  


5.5 雙歧桿菌活菌(分離)計數  

選擇分散均勻,數量在幾十~幾百個菌落的厭氧試管進行活菌計數,即可得出每克或每毫升樣品中含有的雙歧桿菌數量。  


5.6 計算  

雙歧桿菌的活菌數量cfu/g(ml)樣品=0.1ml滾管計數的實際平均值×10×稀釋倍數  


6. 結果 

 

6.1 觀察雙歧桿菌形態,描述其形態特徵。  


6.2 計算每克或每毫升樣品中含有的雙歧桿菌數量,記錄結果。  

相關焦點

  • 厭氧菌培養的注意事項
    近十年來已了解到,無芽胞厭氧桿菌及球菌是細菌性感染中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是混合感染與兼性厭氧菌同時存在,厭氧菌感染是一種內源性感染,病種遍及臨床各科、人體的各個部位,各種器官的感染均可發生厭氧菌感染,因此開展厭氧細菌檢驗對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
  •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專性厭氧菌
    包括大多數細菌、放線菌和真菌。 進行有氧呼吸,但沒有線粒體。如:鏈黴素、紅黴素,弗蘭克氏菌   2、微好氧菌   性質:僅能在較低氧分壓下正常生活的微生物。正常大氣的氧分壓為0.2Pa,而微好氧菌僅生活在0.01~0.03Pa下。例如發酵單胞菌屬和彎曲桿菌屬等。
  • 用於大規模培養疫苗生產用厭氧菌-HiVeg植物源(硫乙醇酸鹽肉湯)
    中文名:B.Q.疫苗培養基,HiVeg植物源(硫乙醇酸鹽肉湯)英文名:B.Q.Vaccine HiVeg Medium品牌:HiMedia貨號:MV462規格:500g/瓶用途:推薦用於大規模培養【疫苗生產】用【厭氧菌】。原理和說明該培養基是對硫乙醇鹽培養基的改良【1】,【2】,推薦用於大規模培養厭氧菌。培養基中的硫乙醇酸鈉為還原劑,降低培養基的氧還電位,促進專性厭氧菌繁殖。
  • 培養基的配製
    二、培養基的種類培養基按物理狀態分為固體、半固體和液體培養基;按組成成分分為天然、合成和半合成培養基;按其作用分為基礎、加富、選擇、鑑別、厭氧和活體培養基等。1、基礎培養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基本營養成分,如肉湯培養基。2、加富培養基:在基礎培養基中再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或酵母浸膏等物質,可供營養要求較高的微生物生長,如血平板、血清肉湯等。
  • 純種微生物的分離、轉種和培養
    一、 實驗目的 1、了解微生物分離和純化的原理; 2、掌握常用的分離純化微生物的方法; 3、掌握菌落特徵的觀察。值得指出的是,從微生物群體中經分離生長在平板上的單個菌落並不一定保證是純培養。因此,純培養的確定除觀察其菌落特徵外,還要結合顯微鏡檢測個體形態特徵後才能確定,有些微生物的純培養要經過一系列分離與純化過程和多種特徵鑑定才能得到。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營,它所含微生物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極其豐富的。
  • 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培養基類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
    生物谷(Bioon.com)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為適應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國家藥監局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培養基類產品進行了分類界定,內容如下:培養基類產品分類界定一、作為Ⅰ類醫療器械管理的培養基產品(一)基礎培養基:能夠培養大多數需氧和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基。如蛋白腖水培養基等。
  • 食品藥品監管局發通知公布培養基類產品分類界定
    為適應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培養基類產品進行了分類界定,並於日前公布。    其中作為Ⅰ類醫療器械管理的培養基產品包括基礎培養基、營養培養基、通用增菌培養基、運送培養基、保存培養基。
  • 知識點111、微生物學檢驗——需氧或兼性厭氧革蘭陽性桿菌及檢驗
    需氧或兼性厭氧菌,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炭疽桿菌是人畜共患的重要致病菌,蠟樣芽胞桿菌能致食物中毒。  (一)炭疽芽胞桿菌  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  1.生物學特性  (1)形態與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革蘭陽性桿菌,兩端齊平,呈竹節狀。在組織內生長呈單個或短鏈,試管內可形成長鏈。
  • 2018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醫學檢驗學:需氧、兼性厭氧革蘭陽性桿菌及檢驗
    2018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醫學檢驗學:需氧、兼性厭氧革蘭陽性桿菌及檢驗 需氧/兼性厭氧革蘭陽性桿菌及檢驗是事業單位考試中很重要的考點。而且知識點比較雜,所以老師對進行了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進行複習。
  • (包含微生物檢測的接種、培養、分離純化、鑑定和保存等)
    微生物檢測涉及多行業和領域,在實驗室檢測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今天和大家一起對微生物檢測中的一些基礎操作進行匯總和梳理!將微生物接到適於它生長繁殖的人工培養基上或活的生物體內的過程叫做接種。註:有所接種必須無菌操作培養基經高壓滅菌後,用經過滅菌的工具(如接種針和吸管等)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如樣品、菌苔或菌懸液等)於培養基上,這個過程叫做無菌接種操作。在實驗室檢驗中的各種接種必須是無菌操作。(1)接種滅菌 (2)開啟棉塞 (3)管口滅菌 (4)挑起菌苔 (5)接種 (6)塞好棉塞。
  • 培養母種的組織分離法如何操作?怎樣製作原種培養基?如何接種?
    一、培養母種的組織分離法如何操作?與孢子分離法一樣,組織分離法先選出子實體,進行消毒、洗淨、擦乾的步驟,再削去皮,將菌肉切成黃豆大小的小塊,用接種針挑取一塊,接種在試管中馬鈴薯洋菜培養基的斜面上。也可將子實體從中間縱切開,用鑷子從菌肉上撕下一長條,立即接種在馬鈴薯洋菜培養基的斜面上。接種後室溫保持25℃,約經25天,從子實體小塊上發生的菌絲,可長滿培養基,並有氣生菌絲充滿試管中,這就是母種。
  • 未/難培養微生物分離與培養技術研討會在穗舉行—新聞—科學網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資源調查暨未/難培養微生物分離與培養技術研討會現場李誠斌/攝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資源調查暨未/難培養微生物分離與培養技術研討會(2019)於12月11日至14日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鄧子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微生物種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清平和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朱紅惠等28位專家學者應邀作大會專題報告。
  • 青藏高原黃綠蜜環菌純培養菌種的分離培養及分子鑑定 - 中科院微...
    青藏高原黃綠蜜環菌純培養菌種的分離培養及分子鑑定李海波1  吳學謙1,2*  王立武3  付立忠1,2  魏海龍1,2  吳慶其1,21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浙江省森林資源生物與化學利用重點實驗室 杭州 3100232 麗水市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 麗水 3230003西藏那曲地區林業局 那曲 852000
  • 血液培養檢出放射根瘤菌一例
    同時抽取2份血培養,結果報告均為放射根瘤菌。 分別從患者不同部位抽取靜脈血10ml於BD含樹脂需氧培養瓶中做雙份培養,置於BACTECTMFX全自動血培養儀內35℃培養,次日根據藥敏結果臨床改用美羅培南治療,患者情況得到控制,2周後治癒出院, 討論 放射根瘤菌屬於根瘤菌科,土壤桿菌屬,是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瘤菌,可以與植物形成共生關係,廣泛存在於土壤中,常被作為生物工程菌。
  • 做微生物的你,這些微生物培養與分離的方法你都知道嗎?
    根據待檢標本的性質、培養目的和所用培養基的種類,採用不同的接種方法。對混有多種細菌,採用劃線分離和培養,使原來混雜在一起的細菌沿劃線在瓊脂平板表面分離,得到分散的單個菌落,以獲得純種。平板劃線分離法通常有兩種方法:①分區劃線分離法:此法常用於含菌量較多的細菌的分離。
  • 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分離篩選(4)
    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分離篩選(4)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4-01 19:16  二、通過控制培養和培養條件進行分離各種微生物對營養要求和培養條件是不同的,在分離篩選時若在這兩個方面加以調節控制
  • 培養厭氧菌靠它?
    根據商家的宣傳,是能培養出厭氧細菌。而厭氧菌是否真這麼容易就給培養出來呢?首先厭氧菌主要負責把硝酸鹽分解為氣體揮發掉或者再還原成氨,很多魚友就看中厭氧菌這個功能。然後我們要想知道中空濾材是否真有效果,就要先了解清楚,厭氧菌的生存環境是怎麼樣。
  • 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與純化
    實驗原理放線菌是重要的抗生素產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主要是鏈黴菌),其數量僅次於細菌。一般在中性偏鹼性、有機質豐富、通氣性好的土壤中含量較多。由於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種不同種類微生物的混合體,為了研究某種微生物,就必須把它們從這些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來,從而獲得某一菌株的純培養。分離放線菌常用稀釋倒平板法。
  • 選擇性培養基
    因為既然是培養基,總有固定的成分,不同微生物要求的條件也是有差別的。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根據成分、物理狀態和培養基的用途等又可各分為很多種.如根據成分可分為: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是指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從而提高該菌的篩選效率.如以纖維素作唯一碳源的培養基可分散到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分散酵母菌和黴菌時,可添加適量的青黴素、四環素或鏈黴素,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的生長.選擇培養基,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這裡分享一些小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菌之筆觸——常見致病菌菌落形態速覽
    營養要求較高,需採用質量好的哥倫比亞瓊脂基礎和新鮮血液(5%馬血或羊血),培養初期菌落灰色、扁平,溼潤、半透明,有草綠色溶血環,培養或放置24小時後大部分菌落中央凹陷呈臍窩狀。流感嗜血桿菌CA 35℃ 5% CO2 18-24h來源:痰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influenzae)1982年波蘭細菌學家Pfeiffer首先從流行性感冒患者鼻咽部分離到該菌,革蘭陰性短小桿菌,初分離時常呈球桿狀,最適生長溫度35℃,初分離時,需5%-10%CO2,血液中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