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市藥物——表觀遺傳抑制劑Tazemetostat開發過程中的...

2021-01-10 藥物化學前沿

進程[1, 2]

2011年3月,Epizyme公司與日本藥物公司衛材(Eisai)籤署協議,共同開發靶向EZH2的抗癌藥物;

2015年3月,Epizyme與衛材修訂合作協議,衛材負責EZH2抑制劑在日本的開發和商業化,Epizyme負責EZH2抑制劑在全球其他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

2019年05月30日,Epizyme開發的表觀遺傳藥物,「first-in-class」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向FDA遞交上市申請;

2019年11月5日,衛材以3.3億美元轉讓Tazemetostat給皇家醫藥公司(Royalty Pharma)(除日本以外的全球版權);

2020年1月23日,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獲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16歲及以上患有轉移性或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上皮樣肉瘤患者。

Tazemetostat與Epizyme

Tazemetostat是一種高活性高選擇性的表觀遺傳藥物,其抑制的EZH2(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是一種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如EZH2出現異常,可能導致控制細胞增殖的基因失調,從而引起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多種實體瘤細胞的無限生長。Tazemetostat主要通過抑制histone H3 lysine 27 (H3K27)甲基化,進而下調EZH2酶活性發揮抗腫瘤作用。

Epizyme於2007年創辦伊始僅2位員工——200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obert Horvitz,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公被邀請後因全職回國婉拒)張毅。兩人在表觀遺傳學領域均為領軍人物。

僅4年時間,2011年,Epizyme獲選全球範圍內生物醫藥/製藥領域全球最佳工作企業。

生物中的「魔法甲基」

表觀遺傳學領域的主要研究重點是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s)。在眾多PTMs中,組蛋白的賴氨酸/精氨酸殘基甲基化顯得尤為重要。其中,精氨酸可以被單/雙甲基化,而賴氨酸可以被單/雙/三甲基化。不同位點的甲基化及不同的甲基化程度會引發不同的效應。可能與基因表達的激活、延伸或抑制有關。這凸顯了甲基化途徑在細胞功能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靶向治療中的巨大潛力。

化學中的「魔法甲基」

眾多文獻報導過「魔法甲基」效應,在化學骨架的「正確」位置添加單個甲基會導致明顯的活性增強/減弱。實際上,甲基只能通過弱的倫敦分散力和對親脂性的適度影響來影響小分子的效力。此外,特定位置甲基的添加也可以通過形成空間位阻,進而「驅使」小分子形成特異性的優勢構象,藉此增強活性。

圖1 苗頭化合物

Kevin W. Kuntz等[3]通過高通量篩選發現了苗頭化合物1(IC50 = 3.4 + 0.9 μM),受此結果激勵,他們再次進行化合物1的類似物篩選,得到了活性低於1μM的小分子5(表1)。

表1 引入極性取代基優化溶解性

但是得到的苗頭化合物溶解度有限(pH= 7, <10μM),且生物利用度極低(F=0.5%),因此首先引入極性取代基優化其溶解性(表1),但是未能發現理想的先導化合物。並且,因為去除可溶性取代基僅僅導致生化效能的微弱降低,且為了後續合成與討論的簡單化,在R處保留Br與H。

隨後,五元並六元環核心的優化得到優選的4位取代苯並吡唑(表2,14),固定該優選核心。基於之前對吡唑並吡啶系列的優化(圖2),研究者發現,吡啶N1上的取代對活性影響極大,活性隨著取代基體積的增大而增加,因此使用不同的取代基替換吡唑上的異丙基(表3)。

表4 拆分五元並六元環

但以上優化活性未得到明顯改善,因此研究者決定後退一步,重新評估五元並六元環作為核心的合理性。將五元並六元環「拆分」,得到取代的苯胺,而苯胺可以很方便的引入不同取代基來改善小分子的活性或藥代動力學性質(表4)。在此,R1處「魔法甲基」的威力得以體現(28對比29,35對比36)

圖3-魔法甲基的再次驗證

研究者為了在此驗證「魔法甲基」效應,重新選用苯並吡唑作為核心母核,在醯胺鍵附近引入/去掉甲基,兩者活性相差十倍左右(圖3)。

儘管優化的化合物活性得到提高,但PK性質依然不夠理想(表5),研究者考慮是否高極性的苯甲醯胺基甲基吡啶酮對吸收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研究者引入甲基封鎖其氫鍵供體(圖4)。但是該修飾大大降低了活性。因此研究者嘗試僅僅修飾吡啶酮4,6位置的取代(表6)。

圖5-神奇的苄基嗎啉

意識到完整的苯甲醯胺基甲基吡啶酮對活性保持至關重要後。研究者嘗試其他部位的修飾以提高化合物體內PK。將苄基嗎啉引入苯環上甲基對位(滷素佔據位置),最終得到了活性與體內PK均較好的系列優選化合物(圖5,表5),Tazemetostat身在其列。

Tazemetostat抗腫瘤一圖勝千言[4]

總結

在Tazemetostat的發現過程中,出現了四個關鍵的甲基位置,其中三個位置甲基的引入導致活性提高10-20倍,另一個位置甲基的添加增強了活性> 100倍,當四個甲基同時加入,活性驚人地提高了> 100000倍。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高通量篩選發現EZH2抑制劑的難度,因為往往一個甲基的變化就導致活性的急劇變化。

同時也提醒我們,在考慮化合物的多樣性時,要記住,甲基,特別是芳基環上的甲基,會對活性產生深遠影響。

展望

表觀遺傳藥物,如HDAC抑制劑,IDH抑制劑為大家所熟知,是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抗腫瘤藥物研發領域。由於對癌症治療的巨大需求和對資本的追逐,Tazemetostat的上市必將促使醫藥工作者對於表觀遺傳藥物的研發前赴後繼。

參考文獻

[1]Epizyme Submits New Drug Application to the U.S.FDA for Tazemetosta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1218005788/en/Epizyme-Submits-New-Drug-Application-U.S.-FDA.

[2]TAZVERIK(Tazemetostat)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thelioid Sarcoma, Availablefrom Onco360. https://www.firstwordpharma.com/node/1695975.

[3]Kevin W. Kuntz,et al.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e: Magic Methyls,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s,and the Discovery of Tazemetostat, J. Med. Chem. 2016, 59, 15561564.

[4]Knutson S K, etal.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EZH2 by EPZ-6438 leads to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in EZH2-mutant non-Hodgkin lymphoma,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2014, 13(4): 842-854.

相關焦點

  • 表觀遺傳學新藥!首創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治療上皮樣肉瘤獲美國...
    2019年12月20日/生物谷BIOON/--Epizyme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創新性的表觀遺傳學藥物來改寫癌症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治療。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腫瘤藥物顧問委員會(ODAC)以11票對0票的投票結果,支持了tazemetostat作為一種藥物治療轉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樣肉瘤(ES)患者的利益-風險比(benefit-risk profile)。
  • 首個EZH2抑制劑!Epizyme表觀遺傳學藥物Tazverik獲美國FDA優先審查...
    2020年02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Epizyme是一家致力於開發新型表觀遺傳學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提交的一份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
  • 首個EZH2抑制劑!Epizyme表觀遺傳學藥物Tazverik獲美國FDA批准新...
    2020年06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Epizyme是一家致力於開發新型表觀遺傳學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表觀遺傳學藥物Tazverik(tazemetostat),用於以下2種不同的濾泡性淋巴瘤(FL)適應症:(1)其腫瘤經FDA批准的檢測方法證實為EZH2突變陽性、先前接受過至少2種系統療法的復發或難治性(R/R)FL成人患者;(2)沒有令人滿意的替代治療選擇的R/R FL成人患者
  • Epizyme表觀遺傳學首創EZH2抑制劑tazemeto...
    2020年01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Epizyme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創新性的表觀遺傳學藥物來改寫癌症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治療。tazemetostat是一種口服、首創的(first-in-class)EZH2抑制劑,該藥是一種表觀遺傳學藥物,目前正被開發用於一系列癌症和治療環境。目前,FL仍然是一種毀滅性的不治之症。
  • 衛材在日提交EZH2基因突變陽性濾泡性淋巴瘤Tazemetostat上市申請
    衛材在日提交EZH2基因突變陽性濾泡性淋巴瘤Tazemetostat上市申請 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東京,CEO:內藤晴夫,以下簡稱「衛材」)近日宣布,其已在日本提交了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通用名,研發代碼:E7438,「Tazemetostat」)的銷售許可授權申請
  • 表觀遺傳學藥物是繼免疫之後下一屆抗腫瘤藥物之星嗎?
    核心提示:2020年1月23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已加速批准表觀遺傳學藥物Tazemetostat用於治療16歲及以上、不符合完全切除條件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樣肉瘤(ES)患者。  表觀遺傳學抗腫瘤藥物回顧  表觀遺傳變化對腫瘤的發生發展至關重要,一些表觀遺傳的改變可以被特定的藥物逆轉。表觀遺傳藥物屬於一類用於治療特定癌症的藥物。  這些藥物分為兩組:DNA甲基化抑制劑(DNMT抑制劑)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HDAC抑制劑)。
  • 多項臨床實驗顯示錶觀遺傳學藥物可有效治療淋巴瘤!
    2018年4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即將在法國巴黎舉行的2018年癌症靶向治療國際會議(TAT 2018)中將展示的數據,一些靶向表觀遺傳學的新藥物在淋巴瘤病人身上顯示出了很好的效果。歐洲腫瘤學會(ESMO)的1期腫瘤學會議成為了BET抑制劑和EZH2抑制劑早期臨床試驗的專場。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綜述:基於表觀遺傳學的抗腫瘤藥物
    但在癌症基因組測序揭示出染色質調節蛋白基因存在大量突變後,人們才對染色質複雜性及其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有了更精確了解。在很多情況下,這些突變是維持惡變過程的關鍵,讓我們開發出了新的治療方法。 2020年8月13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綜述(Bates SE. Epigenetic therapies for cancer.
  • 新型「Kick & Kill」表觀遺傳學療法nanatinostat治療EB病毒淋巴瘤...
    2019年04月23日/生物谷BIOON/--Viracta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階段的藥物開發公司,致力於開發源於其專有的「Kick & Kill」治療方法平臺的新型表觀遺傳學療法,使病毒相關癌症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受益。
  • 重磅| 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獲FDA批准上市!
    美國時間2020年1月23日,FDA宣布批准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重磅上市,批准的適應症為不適用於手術切除的轉移性或晚期的上皮樣肉瘤(ES)。EZH2靶點是近年表觀遺傳抗腫瘤領域研究的熱門靶點,作為專注於該領域研究的Epizyme公司,憑藉Tazemetostat在罕見性上皮樣肉瘤上的臨床突破,享受了加速批准和優先審評的快速通道,率先獲得了EZH2新型靶點藥物的上市。
  • 盤點: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上市 小分子藥物佔比超70% 成最大贏家
    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批准新藥數量在近10年裡位居第二。  雖然,疫情對各家公司的藥物開發計劃產生較大影響,也對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日常運行造成了衝擊,但是FDA在2020年的藥品審批速度絲毫沒有放緩,小分子新藥更是以38個批准數,成為了「獲批新貴」。
  • 醫藥界新寵:表觀遺傳學藥物
    作者:葉楓紅表觀遺傳學藥物是近年來醫藥界崛起的一個新領域。表觀遺傳在上世紀50年代由英國發育生物學家Conrad Waddington提出,用於描述在發育過程中,基因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從而調控並決定組織器官的最終命運。表觀遺傳學主要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表達的可遺傳的變化。
  • 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及前景
    傳統化療方案對於PTCL 的療效並不理想,隨著臨床研究進展,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作為一種新型抗腫瘤藥物,已在復發或難治性PTCL 治療中取得了顯著成果,近年來已有3 個HDAC抑制劑上市用於此適應症,包括美國FDA批准的羅米地辛(romidepsin)和貝利司他(belinostat),以及中國CFDA批准的西達本胺(chidamide,愛譜沙)。
  • 我學者發現DNA守護者及表觀遺傳載體更新機制
    科學界一直認為,作為DNA的守護者及表觀遺傳信息載體的組蛋白不會降解。然而,邱小波團隊通過實驗發現,在精子發生和體細胞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組蛋白均會降解。在精子發生過程中,單倍體基因組中只有4%的組蛋白將其所載表觀遺傳信息傳給了下一代。精子中組蛋白的選擇性降解可能有利於清除可導致疾病的表觀遺傳印記,並避免清除父代獲得的、有益的表觀遺傳印記。
  • 上海藥物所揭示HDAC抑制劑實體瘤治療失敗機制及聯合用藥方案
    靶向腫瘤表觀遺傳修飾是當前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發的重要方向。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劑特異作用於組蛋白乙醯化調控過程,因在多種亞型血液腫瘤的臨床治療中取得突破率先獲批上市,是靶向腫瘤表觀遺傳修飾的分子靶向藥物的成功範例。
  • 癌症中最常見的畸變帶來療法新希望
    因此,不少研究實驗室以及醫藥公司都在競相開發表觀遺傳癌症藥物,治療某些常規性化療、放療難以奏效的癌症類型。 2020年8月13日,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刊發了一篇題為:《Epigenetic Therapies for Cancer》的綜述性論文[1],文章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Susan E. Bates博士完成。
  • 利用特殊表觀遺傳修飾機制有望徹底擊敗潛伏中的HIV!
    ,通過增加巴豆醯化(Crotonylation)修飾或許是暴露隱藏的HIV及促進病毒對抗HIV藥物變得敏感的關鍵,巴豆醯化是一種存在於組蛋白賴氨酸上的醯基化修飾,同時也是一種指導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機制。
  • 迭代上市的JAK抑制劑
    巴瑞替尼(baricitinib)是Janus(JAK1/JAK2)激酶抑制藥,除了巴瑞替尼,近幾年JAK抑制劑重磅藥物頻出,在多種疾病中均有效,迎來了發展熱潮,被稱為潘多拉魔盒的蓋子。
  • 【AbMole科研】使用表觀遺傳療法提高癌細胞的PARP抑制劑敏感性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使用表觀遺傳療法提高多種癌症中癌細胞的PARP抑制劑敏感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種異質性疾病。Fms樣酪氨酸激酶3內的(FLT3/ITD)是一種結構活躍的酪氨酸激酶,在30%的AML病例中表達。
  • 2014年藥物研發最熱門靶點逐個述評
    目前腫瘤信號網絡中,FGFR(見1.4)、c-Met(見1.6)、HER3(見1.5)、Hedgehog(見1.13)等靶點吸引了不少的研究,但最熱的當是PI3K/Akt/mTOR (見1.15)、Raf/MEK/ERK(見1.16)兩條細胞內信號通路。2013年FDA批准了BTK抑制劑ibrutinib,對CLL的療效很好,吸引了一些藥企開發me-too/me-better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