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解法突破,加快理解提高效率

2020-12-06 微言物語

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其實最關鍵的就是找到等量關係,列出等式。而在列方程前,除了根據題目的邏輯關係找到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外,還可以藉助圖表、畫圖的方法來講問題轉化在表格或者圖示上,能夠更加清晰的理解題目,理解題目中出現的數量關係,提高做題效率。

一、行程問題最常用的就是畫圖法,並且這個方法屢試不爽,掌握後對於行程問題的解答非常高效。

例1:某大學生軍訓,沿著與鐵路並列的公路勻速前進,每小時走4500m,一列火車以每小時120km速度迎面開來,測得火車與隊首學生相遇,到車尾與隊末學生相遇共經過60秒,如果隊伍長500米,那麼火車長多少米?

解析:首先我們要找準等量關係,隊伍和火車的速度都是已知的,相遇問題的時間也已確定,那麼就要表示出走過的距離之和,我們可以畫出如下線段圖,可以非常容易的發現,隊伍與火車行駛的距離之和,就是隊伍長度與火車長度之和,本題要注意的是,單位要統一。

例1

解:設火車長x米有題意知120km/h = 120000m/h(4500+120000) * 60/3600 = x +500解得 x =1575答:火車長1575米。

例2:甲、乙兩人同時以每小時4km的速度從A地出發到B地辦事,走了2.5km時,甲要回去取一份文件,他以每小時6km的速度往回走,取了文件後以同樣的速度追趕乙,結果他們同時到達B地,已知甲取文件時在辦公室裡耽誤了15min,求A、B兩地的距離.

解析:由題意知,他們開始走的2.5km的速度是一樣的,之後,甲返回A,耽誤了15分鐘,再回到B,和乙同時到達。從全程來看,實際上甲比乙要再多走5km,即返回的2.5km,取完文件後又走的2.5km,從時間來看,甲比乙少走了15分鐘,即取文件的15分鐘,兩人的速度都已知,可以設路程為未知數,則時間上可以找相等關係,也可以設時間為未知數,則從路程上找相等關係.

例2

解:設A、B兩地的距離為x km

由題意知 x/4 - [ 2.5/4 +(x+2.5)/6] = 15/60

解得 x = 15.5

答:A、B兩地的距離為 15.5 km。

二。利潤問題,歷年期末考試甚至中考,都會出相關類型的應用題,所以比較重要。首先明確幾個量,成本(進價),標價(原價),折扣率,售價,利潤,利潤率。他們之間的相等關係為:

標價(原價)×折扣率=售價 售價-成本(進價)=利潤 成本(進價)×(1+利潤率)=售價

例3:某商場經銷一種商品,由於進價降低了20%,零售價卻保持不變,使得利潤率提高了30個百分點,則原利潤率為多少?

解析:本題涉及到了3個量,進價,售價,利潤率。其中應該明確利潤率是相對進價來說的,進價×(1+利潤率)=售價.本題要抓售價不變來找相等關係,那麼,原進價×(1+原利潤率)=現進價×(1+現利潤率),這裡我們可以設原進價為a元,引入一個參數,在最後計算過程,可以消去,也可稱之為輔助元,再設原利潤率為x%,不妨列表來幫助分析.

解:設原進價為a元,原利潤率為x%

由題意知 a(1+x%)= (1-20%)a * [1+( x+30)%]

(1+x%)= 0.8 (1.3+x%)

解得x = 20

答:原利潤率為 20%

藉助畫示意圖和圖表可以快速找到各種量之間的關係。列圖表在數字位置轉換時也常用。靈活運用輔助手段,能夠加快對題目的理解,加快對方程等量關係的尋找,提高做題效率。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做題中注意方法的積累,日積月累就能夠運用自如了。

相關焦點

  • 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常見題型詳解,為您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四)
    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分享一元一次方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介紹常見類型、等量關係以及解題思路,從而能夠在做題中能夠清晰明了,掌握做題技巧,提高做題效率。1、行程問題1)、行程問題常見類型(1)、相遇問題:主要是指兩車(或人)從兩地同時相向而行。
  • 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方程解應用題,這些要點要知道
    今天,黃小將為大家整理了初中階段,一元一次方程解題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點,尤其是在應用題中的用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方程與解一元一次的方程定義我們都知道,就是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b=0(a≠0)。
  •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一、說教材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3.1.1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相關概念以及簡單求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思想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有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本節課的內容為後面研究探索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有關知識提供基礎。
  • 一元一次方程必備知識點
    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主要從方程是什麼,如何解方程以及方程的應用三方面去學習。方程的認識是基礎,解方程是重點,方程的應用是難點。方程的認識小學的時候就接觸過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包含兩個核心元素,未知數和等式。一元一次方程該如何來理解呢?
  • 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總結,能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解?
    孩子們在初一開始接觸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發現解答應用題竟然還這麼多樣化,有點懵圈了。不過只要學會推理,就會發現一元一次方程也沒多大難度。今天就一元一次方程進行分析和總結:一、等式的變形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等式的變形。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及解法
    在理解方程的概念時,注意以下三點: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中的未知數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方程中可含有多個未知數。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條件:①等號兩邊都是整式;②是方程;③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④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化簡後)。
  • 中考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
    應網友要求,寫一篇有關解方程和移項的文章,那我們今天就講講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我們回顧一下相關的知識點。圖1知識回顧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 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次且等式的兩邊都是整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 初一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教學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點、難點     1.重點: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   3+x=(45+x)    y-5=2y+l 問:它們有什麼共同特徵?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l,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 這樣解一元一次方程,永遠不會出錯
    我們今天主要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上完今天的課,我有如下的感受。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是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學習的重點。對於今天這節課包括這一章的學習主要是想讓學生「如何學會新知識」。今天上課的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要判斷所給的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就必須要滿足三點:第一點、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第二點、未知數的次數都是一,第三點、方程左右兩邊都是整式。之後進行了相應的練習,鞏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在練習中學生們表現的非常出色。
  • 一元一次方程,你真的了解嗎?
    一個皇帝,怎麼還能跟一元一次方程有關係呢?好,那現在就先說一說這個問題。我們再來說一說,組成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三個必要條件。首先這個方程應是一個整式方程。其次,這個方程有且只有一個未知數。最後,方程所含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一次。必須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是一元一次方程。
  • 七年級下學期一元一次方程章節2020年高頻典型題集(舉一反三)
    【點睛】本題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得出一個關於k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題的關鍵.【點睛】此題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關鍵是根據換元法解答.【點睛】此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為能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2、會從題目中找出包含題目意思的一個相等關係,列出簡單的方程。3、掌握檢驗某個數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生:方程。師:對,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等號的兩邊分別叫做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現實,學生齊讀)2、師:小學我們學過簡易方程,並用簡易方程解決應用題,對於比較複雜的實際應用題,用方程解答起來更加方便。請自己閱讀課本P/79—81,(課本內容略)並把課本空空填寫完整,不懂的和你的同學交流。
  • 七年級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易出現的錯誤及解決方法
    在初中階段,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時常用的方法。初中所學的方程包括兩大類,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整式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三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而多元方程、高次方程及分式方程,解題的基本思路最後都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微課內容:在了解等式性質的基礎上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並運用其正確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貴?方程之美
    方程是美的,最近卻鬧出了不小的笑話,上熱搜了。「一元一次方程太貴了」,「還是一元三次方程便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方程,談談方程之美。一、等式、幾元幾次很多同學從小學就開始接觸到方程了,但是列方程解方程還是不怎麼熟悉。
  •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解方程使問題中的未知數轉化為確定的解,這種以方程為模型解決問題的思想在本章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的代數方程,是後續所學其他方程的基礎,後續學習的任何一個方程(組)最終都要劃歸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具備「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這三個特徵。
  • 七年級一元一次方程解的三種情況
    今天我們講一下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情況,都是如下三類情況。當方程中的係數用字母表示時,這樣的方程叫含字母係數的方程。含字母係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總可以化簡為ax=b的形式,在接下來化係數為1的時候就要對字母a、b進行討論:當a≠0時,方程的解為x=b/a當a=0時,並且b不等於0時,方程無解當a=0時,並且b=0時,此時方程有無數個解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歸納!讓孩子啃透,成績直上130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歸納!讓孩子啃透,成績直上130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數學學習當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試內容,同學們一定要額外的重視,因為一元一次方程式是方程這部分內容的基礎知識,如果同學們沒有將其啃透掌握的話,那麼後面的學習肯定只會舉步維艱。
  • 一元一次方程(一)---解,求解,含參問題
    1.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二.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    1.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數,等式兩邊相等。
  • 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點擊查看 2 2020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一次方程 點擊查看 3 2020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