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人權日|中國就疫情下人權問題發出理性之聲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就疫情下人權問題發出理性之聲新華社日內瓦12月10日電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特殊年份,人們對人權這一概念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回顧今年以來中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疫情有關的人權問題發出的理性之聲,國際社會不但看到了中國在多項人權領域的巨大成就,也更加理解了中國人權觀念和主張背後「以人民為中心」的堅強支撐。今年4月9日,人權理事會與人權高專就新冠疫情對人權影響問題舉行非正式視頻對話會。這也是人權理事會首次討論新冠疫情對人權影響問題。
-
中國發布報告回擊美國人權指責 直擊美國痛處
【環球軍事報導】「美國國務院於當地時間6月25日再次發布『國別人權報告』,對世界許多國家人權狀況評頭論足,而偏偏對自己糟糕的人權紀錄,毫無反省改進之意。」26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回擊美國前日對中國人權狀況指手畫腳,表示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在2014年舊有人權問題未見改善,新的人權問題又層出不窮,而且肆無忌憚地侵犯他國人權。
-
人權專家訪談:普及人權知識首先從公務員開始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所長劉海年研究員,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田丹訪談實錄 觀點提要: 中國公民在境外遭綁架,人身自由喪失了,生命權也受到威脅,這當然是一個人權問題。中國政府重視保障人權。中國外交工作不僅要維護國家主權,而且要維護公民人權,包括海外華僑的人權。至於海外華人的人權不能以國家權利來保護,只能表示關切。 人權就是人的權利。
-
加強團結合作 尊重保障人權——「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系列...
自5月上旬以來,由中國人權研究會指導、國內外多家人權研究機構主辦的「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系列國際視頻研討會陸續舉行。研討會目前已舉辦7場,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南非、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等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數百名專家參加。
-
由《偽裝者》想到的「人權」問題
作者談論了細思極恐的集體主義對個人人權的剝奪。打著集體主義的名義掠奪個人的確是恐怖的,比如法西斯主義,比如《浪潮》。但是在戰爭中,特定環境下,特定身份下就會有特定的規則。郭騎雲、於曼麗既然選擇了特工這條路,就應該隨時準備赴死,郭騎雲在劇中自己也說過,我們只是小人物,墊腳石,隨時為了某某計劃犧牲,死間計劃執行前夕他還說你活著到了作戰區你那份密碼才是真的。
-
"世界人權日"中國與世界人權體系銜接充分和緊密
他指出,在過去很長時期內,中國為保護和促進人權做了很多事情,缺憾之處是沒有從人權角度思考和總結所做的工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的最大進步,在於把作為現代文明的成果和各國追求的共同目標的人權,納入了黨和國家執政的主流理念,其影響已經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方面得到顯現。」
-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鐘聲)奉勸美國當局收起傲慢與偏見,切實正視、檢視自身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停止打著人權的幌子在世界上招搖生事,停止製造人權災難的霸權行徑,補上正確履行國際人權義務的必修課當美方一些人對他國人權事務指指點點時
-
人權的普遍性與人權的特殊文化背景
中國人權研究會、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常務理事,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馮卓然 [內容提要] 人權與文化傳統的關係是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的特殊性和差異性,不僅同他們各自的特殊經歷相聯繫,也同他們所處的特殊環境相聯繫,還同他們在特殊經歷、特殊環境中的歷史創造活動相聯繫。
-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鐘聲)
奉勸美國當局收起傲慢與偏見,切實正視、檢視自身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停止打著人權的幌子在世界上招搖生事,停止製造人權災難的霸權行徑,補上正確履行國際人權義務的必修課當美方一些人對他國人權事務指指點點時,人們不禁要問,「美式人權」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
標註全球人權事業發展的「中國刻度」——寫在首屆「南南人權論壇...
標註全球人權事業發展的「中國刻度」——寫在首屆「南南人權論壇」閉幕之際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標註全球人權事業發展的「中國刻度」——寫在首屆「南南人權論壇」閉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 黃小希
-
「人權」已淪為美式霸凌的政治工具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國際觀察)「人權」已淪為美式霸凌的政治工具 新華社記者 美方日前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籤署成法,打著「人權」、「民主」旗號,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多國專家認為,「人權」已淪為美式霸凌的政治棍棒,美國以人權為幌子幹涉他國內政,這種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構成威脅。 霸凌前科累累 專家指出,美國以所謂「人權問題」為由對他國進行抹黑,並通過制裁、軍事威脅等手段幹涉、打壓、遏制他國的例子數不勝數。
-
觀察|關於澳軍阿富汗暴行和網絡插畫,有三個關鍵問題
核心事實為何首先,此事最核心的事實是:在過去數年間,有39位阿富汗平民或者戰俘被害,其中不排除有婦女和兒童,而殺害他們的兇手正是澳大利亞士兵。而澳總理在發言中想傳達的兩層邏輯是,中方需要為指責澳方以及為發布這張刺眼的插畫道歉,更何況澳大利亞已經處理過有關事件了。
-
北極因紐特人提交人權控告書 指責美國破壞環境
中新網12月9日電 居住在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星期三提交了一份歷史性的人權控告書,指責世界首號二氧化碳排放國家美國為全球氣候變暖添加燃料,破壞了他們的居住環境。代表地球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極地附近因紐特人委員會說,他們要求美洲國家間人權委員會設法幫助加拿大和美國的因紐特人。
-
中國反對複製人宣言 專家稱治療性克隆不違人權
對該宣言,中國投了反對票。中方表示說,中國代表團之所以對宣言投反對票,是因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提到的禁止可能會被誤解為也涵蓋治療性克隆研究,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 何祚庥認為,治療性克隆涉及更多倫理問題 2002年,何祚庥在媒體發表文章主張「謹慎支持複製人研究」在國內引起廣泛爭議。
-
《西方的人權與狗權》去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找答案!
16 09-2020星期三 【編者注】「當一個中國人乖乖地接受了這種人權指責,他會得到一個獎賞——你比其他中國人像個人,這與西方人對你說『你比其它狗更像狗』是同樣意思」把狗也分出個三六九等——必是卑劣的民族,天石說…… 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 「人權」和「狗權」在西方有著非常獨特的含義,根本無法從字的表面理解,中國人很難認清其本質。
-
BBC追問中方譴責澳軍人罪行是否改變了「不幹涉別國內政」立場...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盼盼】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0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BBC記者多次追問中方譴責澳軍人在阿富汗殘殺平民一事。該記者提問說,中國一直稱不幹涉他國內政,也要求其他國家不要幹涉中國內政。這件事明顯不直接牽涉中國,是澳大利亞和阿富汗之間的事。這是否意味著中方改變了立場?
-
中國人權事業生生不息_要聞_新聞_中國政府網
中國人權事業生生不息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4 07:41 來源: 光明日報兩年多來,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中,本期行動計劃各項目標任務得到較好落實,大部分量化指標已完成一半甚至更高,反映了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平穩有序、生生不息的良好狀態。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汪習根認為,作為我國第二期人權行動計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呈現出諸多新亮點。
-
世界人權日,「臺灣人權已死」
」的陳菊一起出席致詞,還由她們為「人權會」LOGO舉行啟用儀式。…不得不站出來,共同針對當前臺灣的人權狀態進行聲討。然而,如今的他們卻被迫要揪心的問:今天的當權者究竟是人權的推手,還是殺手?這令人痛心的人權民主大倒退,孰令致之?
-
世界人權日,「臺灣人權已死」!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為紀念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而設立的紀念日。圖為蔡英文與陳菊為「人權委員會」揭牌。臺監察機構的「人權委員會」也在12月10日舉辦「人權阿普貴(Upgrade)」的活動,不僅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監察機構負責人兼「人權會主委」的陳菊一起出席致詞,還由她們為「人權會」LOGO舉行啟用儀式。然而,頗為諷刺的是,開播超過26年的臺灣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準換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假處分申請,將於12日零時停播,形同被民進黨當局暴力關掉了。
-
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獲批入選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
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律系權利研究所,秉承吉林大學權利研究30餘年的學術積澱、20餘年的培訓經驗和跨學科的研究風格,形成了「理論基礎深厚,工作與時俱進」「整合多方資源,蘊含強健能力」「立足學科交叉,結合理論實踐」「堅持全球視野,著眼中國問題」的優勢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