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事業有成,但是也有很多人大器晚成,到了晚年之後才人生才有了大的轉變。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人,他們大多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這樣的人,一位本來平平無奇的人,一覺醒來卻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田中耕一就是其中一個,而像他這樣優秀的人又有怎樣傳奇的一生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
田中耕一小時候其實是一個比較害羞內向的人。他大學曾在日本東北大學學習電氣工程類,而在他學習的這段時間裡,他的表現也並不出色,甚至德語課還因為不及格留過級。
在老師的眼裡,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後來畢業的時候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獲得了他們專業的學士位。這讓他的老師都很無奈地說,田中耕一是他教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
但是田中耕一對自己的成績反而很滿足。這樣平凡的成績,並沒有讓田中耕一氣餒反而還是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他一畢業就去到了索尼公司應聘,但是這樣大的公司怎麼可能會錄取一個並不優秀的他呢?田中耕一在海選階段就被狠狠的淘汰了下來,但他還是沒有氣餒,反而繼續應聘,最終在一家小公司工作。
在這個公司工作之後,他也沒有放棄拼搏的希望,把時間都放在科學研究上。還因此放棄了很多升遷的機會,甚至為了研究將自己的頭髮都剃光了。這樣一個另類孤僻的人,在他的公司裡並不吃香,很多同事都認為他是怪胎。
但他還是堅持著他的科學研究,在他26歲那一年,公司的老闆要去開發一些新的測量儀器,並且看上了當時對工作十分認真的田中耕一,所以就帶他一起去了。
在和老闆一起的研究工作中,田中耕一因為沒有良好的化學常識,誤打誤撞發明出了分析儀器並且申請了專利。這項研究為公司一下子帶來了很大的利潤,也為他個人帶來了名譽和財富。
這個研究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軟雷射去活化」,但是田中耕一對這項研究並不十分上心,在後來身邊朋友和老師的不斷催促下,他才將自己的發現寫成論文發表出來。
在這項研究也使田中耕一出現在了諾貝爾化學獎的擬獲得者名單裡。這項消息一一傳出,在諾貝爾獎公布之前就有很多記者開始採訪田中耕一。
要知道曾經有一個日本人連續上榜了15年才拿到諾貝爾獎,而他第一年就獲得諾貝爾獎對日本來說是非常震撼的一件事情。
而當田中耕一接到委員會的通知時,他卻因為英語水平糟糕,並沒有聽懂對方的意思,反而將對方當成是詐騙分子掛斷了電話。在頒獎典禮之後,田中耕一也沒有變得驕傲起來,反而委婉地承認這次研究是他誤抓誤撞發現的。並且在頒獎典禮之後,田中耕一也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一轉眼16年過去了,日本一檔訪談節目再次邀請到了沉默16年的田中耕一,在下面這張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田中耕一現在雖然已經頭髮花白了,但是卻比以往更加自信了。
在訪談中田中耕一表示自己之所以沉寂16年就是因為自己的學識並不淵博,認為自己並沒有實力獲得諾貝爾獎,覺得十分羞愧,所以蟄伏16年努力打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