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日本學渣,睡一覺醒來得了個諾貝爾獎,16年後,人生再次開掛

2021-01-09 史無預知

也許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會走運的時候,當幸運來臨時有的人會抓住機會,而有的人則會因此而得意忘形。有一位日本大叔,他在43歲時意外拿到了諾貝爾獎,他的獲獎震驚了日本也震驚了學術界,當時人們都在好奇這個人究竟是誰,他從哪裡冒出來的,而那些一直致力於化學領域研究工作的學者也大跌眼鏡,因為這位拿到諾貝爾獎的大叔的化學水平和高中生差不多。

這位讓人意外的諾貝爾獎得主就是田中耕一,田中耕一的一生就如同中國人所說的大器晚成,而更加重要的是,田中耕一沒有因為一時運氣而感覺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通過後來的努力讓他變成了真正配得上諾貝爾獎的優秀人才。這就是田中耕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謙虛、努力,還永遠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

平平無奇的前半生

實際上田中耕一從學生時期起就是一位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人,田中耕一18歲考入了日本東北大學,當時他所學的是電氣工程專業。田中耕一在讀本科時成績非常不好,還經常被老師批評,導師還認為有他這樣一個學生是自己的恥辱。後來田中耕一可算拿到了學士學位,他自知自己在學習方面沒有什麼天賦,所以拿到學士學位之後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畢業之後田中耕一和大部分畢業生一樣,希望可以去有名的企業就業,他當時的目標就是索尼公司。可是憑藉田中耕一的學歷去索尼簡直就是痴心妄想,後來田中耕一也接受了現實,進入一家小型儀器製造公司工作,在這家公司裡田中耕一擔任的是研究員一職。

進公司之後田中耕一也沒有野心抱負,他當時只想拿穩定的薪水,但是慢慢地田中耕一發現自己對實驗工作產生了興趣,所以平時公司的領導經常看到田中耕一守在實驗室裡工作。田中耕一在公司裡雖然沒有太大的存在感,但是他的行為舉止還會比較引人注目的,田中耕一平時很低調,但是我行我素,還為了進行實驗研究時更加方便,直接將頭髮都剃光了,這樣怪異的舉動很快就在同事間流傳開來,不過田中耕一卻絲毫不在意。

這樣平平無奇的田中耕一在26歲這一年終於等到了一個好機會,當時公司要研製大分子質量方面的新儀器,而田中耕一就被選中去負責完成這項研究工作。當時田中耕一感覺壓力很大,雖然他喜歡做實驗研究,可是他的化學水平相當有限,對化學的了解和認識還停留在高中水平。

但是田中耕一還是硬著頭皮接受了這個任務,隨後田中耕一就開始進行大量的實驗操作。由于田中耕一沒有什麼化學常識,所以當時他忽視了一些學術界的普遍理論,其中有一條就是雷射測量分子量的時候,上限分子量是1000的化合物,鑽研化學領域研究工作的人對此都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可是田中耕一卻根本不知道這回事。所以田中耕一在做實驗研究的過程中,依然還是採用雷射射擊大分子化合物進行實驗。後來田中耕一還不小心將甘油混入了鑽粉末裡面,由於材料貴重,所以田中耕一隻是為了不浪費,繼續使用這些混合物進行實驗操作,沒想到後來居然分離出分子量超過1000的化合物。

由于田中耕一取得了這一驚人的成果,讓公司藉此申請了專利,公司還得到了上億元的利潤,後來為了獎勵田中耕一,只給了他約合人民幣七百多塊的獎勵。雖然田中耕一沒有因為自己的實驗研究成果獲得太多的利潤回報,可是田中耕一的貢獻不小,因為他誤打誤撞得出的化學研究理論為後來的生物化學領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時有一位好心的化學教授建議田中耕一將研究理論寫成論文,然後將它發表出去,田中耕一隨後就聽從了這位教授的話,在國外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如果不是這位教授,田中耕一根本就沒打算寫論文。

稀裡糊塗拿到諾貝爾獎

對於大部分鑽研學術研究工作的學者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學術成果可以得到業界的認可,拿到諾貝爾獎就是莫大的榮譽和鼓舞。但是2002年的化學學獎獲得者卻是田中耕一,這讓很多學者都傻眼了,隨後人們開始翻看田中耕一的學術研究記錄,結果卻發現田中耕一在該領域中的學術研究基本為零。

拿獎這一年田中耕一已經43歲,而且這個獎項的獲得對田中耕一來說十分的意外。田中耕一還曾經公開表示,其實自己在拿獎之前接到過一個越洋電話,由于田中耕一的英文水平有限,所以沒有聽懂對方在講什麼,當時他敷衍一下就將電話掛斷了,實際上那通電話就是通知田中耕一已經獲獎。

對於自己意外拿獎這一事實,田中耕一很坦誠地告知大眾,所有的實驗研究結果都是誤打誤撞,隨後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就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沒有人知道他後來去做了什麼。

沉寂十六載用實力得到大眾認可

2018年日本電視臺再次訪問了田中耕一,這個時候的田中耕一已經滿頭白髮,但是他的神情看起來更加堅定和自信了。原來經過十六年,田中耕一已經不再是那個毫無學術研究成果的意外得獎人,如今的田中耕一已經憑藉自己的努力在血液檢測疾病技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田中耕一用十六年的時間在血液檢測敏感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結合他的研究成果,可以提前三十年檢測出阿茲海默症的病症。

田中耕一不是天才,也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他因為幸運成為諾貝爾獎的寵兒,可是他卻沒有因此而驕傲,反而用實力再次獲得世人的認可。田中耕一的一生就是不斷挑戰自己的一生,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也許敵人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活出自信活得耀眼。

學習很重要,數學更重要,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建國前他曾在國內多所知名大學進行過任教。而他的數學的教育上更是有著很獨特的方式,與普通的數學教育不同,劉燻宇教導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講故事。在他看來,不管什麼學科,只有讓孩子產生了興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劉薰宇在書中往往會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來進行講述。比如他曾經為了解釋函數,讓學生提起興趣,他就想了一個妙招,給大家講段子,比如:

一個窮書生娶了一個富家千金當老婆,但老婆很兇,他常常被老婆指著鼻子罵。後來書生考中了狀元,也做了大官;但是書生老婆對他的態度卻沒有發生變化。於是就問老婆:怎麼我功成名就了,你還天天罵我。書生老婆一笑,說:「以前我嫁給了一個窮書呆子,那我就是窮丫頭;現在我嫁給的是大官了,就成為了官太太。這點常識你都不懂啊。」這個故事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函數的表達,你看,男人是x,女人是y,y一直隨著x而改變。

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一次演講中就說到:當初正是讀了劉燻宇先生的書,才激發了我對數學的興趣。當代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也是非常崇拜劉燻宇的,他說初中學習數學非常讓人頭疼,但後來,接觸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便覺得學數學既簡單、又有趣。

相關焦點

  • 43歲日本學渣,一覺醒來獲得諾貝爾獎,16年後,人生又一次逆襲
    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事業有成,但是也有很多人大器晚成,到了晚年之後才人生才有了大的轉變。在我們中國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人,他們大多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這樣的人,一位本來平平無奇的人,一覺醒來卻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田中耕一就是其中一個,而像他這樣優秀的人又有怎樣傳奇的一生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田中耕一小時候其實是一個比較害羞內向的人。他大學曾在日本東北大學學習電氣工程類,而在他學習的這段時間裡,他的表現也並不出色,甚至德語課還因為不及格留過級。在老師的眼裡,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
  • 43歲日本學渣,誤打誤撞得了個諾貝爾獎,16年後,人生再次逆襲
    提到諾貝爾獎,不少人都會認同它在業界的地位,和它所代表的價值。提到諾貝爾獲獎者,想到的也都是實力和智慧結合的代表。日本的諾貝爾得獎者中有個奇人,一個43歲的日本學渣,一次誤打誤撞的發現,使他莫名其妙拿到諾貝爾獎,16年之後,他的人生又一次逆襲,他就是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
  • 43歲日本學渣,一覺醒來拿了個諾貝爾獎,16年後,人生再次逆襲
    在鄰國日本,也有這樣大器晚成的人,他就是田中耕一,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又有怎樣傳奇的人生呢?普通甚至平庸的前半生天性害羞內向的田中耕一在18歲時進入日本東北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在本科在讀期間,田中耕一的成績也平平無奇,甚至還因德語必修課不及格慘遭留級,妥妥的學渣一個。連他的導師都說田中耕一是自己教過最差的學生。
  • 43歲日本學渣,一覺醒來獲諾貝爾獎,16年後人生再一次逆襲
    比如放眼當今娛樂圈就不難看到,有很多演員是在自己40歲以後才成名的。同樣在科學領域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來自日本的田中耕一,雖然最開始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他居然在自己43歲那年一舉拿下諾貝爾化學獎。
  • 43歲的日本「學渣」,因工作的失誤得到諾貝爾獎,16年後完美逆襲
    提到諾貝爾獎,不少人都會認同它在業界的地位,和它所代表的價值。提到諾貝爾獲獎者,想到的也都是實力和智慧結合的代表。日本的諾貝爾得獎者中有個奇人,一個43歲的日本學渣,一次誤打誤撞的發現,使他莫名其妙拿到諾貝爾獎,16年之後,他的人生又一次逆襲,他就是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
  • 43歲日本學渣竟拿下諾貝爾獎,逆襲後,16年做了一件事
    「平凡」的逆襲在日本京都,有一位傳奇大叔田中耕一。(KoichiTanaka)大學時就是個掛科留級的「學渣」,年過四十,依舊是個最普通不過的基層職員。拿著寒酸的薪水,過著「loser」的日子。這樣一位呆板的上班族,卻是日本人瘋狂愛戴的「國民偶像」。
  • 43歲日本學渣竟拿下諾貝爾獎…逆襲後,他花16年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在日本京都,有一位傳奇大叔田中耕一。(KoichiTanaka)大學時就是個掛科留級的「學渣」,年過四十,依舊是個最普通不過的基層職員。拿著寒酸的薪水,過著「loser」的日子。這樣一位呆板的上班族,卻是日本人瘋狂愛戴的「國民偶像」。沒有顏值,沒有特長,他憑什麼?平凡到43歲的田中,像你我一樣默默無聞。2002年的一通電話,卻像平地驚雷攪亂了他的生活。
  • 日本43歲小職員,一覺醒來拿了個諾獎,成名後,又做了件意想不到的事
    1959年出生於日本的田中耕一是2002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當時他已經43歲了,所以用大器晚成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田中耕一併非是專業的科研人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他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才能從一個公司的小職員變身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呢?當2002年諾貝爾獎揭開謎底的時候,大家都紛紛對田中耕一這個名字充滿好奇。從來沒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學術界也幾乎沒有他的文獻。
  • 「學渣」中的天才:只活了32歲,卻留下3900個公式!穿越?
    在學校裡,拉馬努金表現的也不顯眼,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考試總是不及格,按今天的標準,妥妥的「學渣」一個。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結果因為嚴重偏科,被學校開除。一年後,帕凱亞帕學院將他錄取,結果連續2次掛了5門文科,再次被學校開除,連學位都沒拿到手。日子過得也是相當拮据,甚至到了吃不起飯的地步。然而在數學方面,他卻極具天賦。
  • 一日本上班族大叔被通知得了諾貝爾獎,他卻選擇消失了16年...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17年前,他的獲獎,幾乎是都市傳說般的爆炸新聞:「小職員神奇の逆襲」,「日本史上最年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諾貝爾史上學歷最低得主」…當時只有43歲的田中耕一,在一夜之間,從一個公司最底層的小職員,變成了有無數粉絲打call的「平民英雄」。
  • 田中耕一:43歲學渣逆襲成諾獎得主,花16年成為真正的學者
    2002年,日本43歲學渣田中耕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大器晚成」這個詞語最好的例子,那他到底有什麼樣的傳奇人生呢?田中耕一18歲時就進入日本的東北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專業。在本科學習期間,田中耕一的成績也是本本分分、平平庸庸,甚至因為德語必修課的失敗而被留級。
  • 大學時留級的日本上班族大叔,在得了諾貝爾獎之後的16年
    40多歲的某一天,突然被告知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應該是一個惡作劇吧……」「都是由於我的無知……」事情要回溯到2002年。某一天,島津製作所的職員田中耕一突然接到了一通越洋電話。「你是田中耕一嗎?」對方講的是英語。
  • 大學時留級的上班族大叔,在得了諾貝爾獎之後的16年……
    40多歲的某一天,突然被告知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應該是一個惡作劇吧……」「都是由於我的無知……」事情要回溯到2002年。某一天,島津製作所的職員田中耕一突然接到了一通越洋電話。「你是田中耕一嗎?」對方講的是英語。
  • 得了諾貝爾獎後的人生
    得了諾貝爾獎後的人生每年九月間,約三千名全世界最頂尖的專家學者會收到這也或許是為何沒有獲獎、但進入小名單的候選人,其候選人身份會隨小名單封存,五十年後才公諸於世,以避免爭議的原因 。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接受訪談時,都會提到得獎之後的生活與之前會完全不同。諾貝爾獎是學界同儕對於得獎者的貢獻所能夠給予的最大肯定。得獎者除了會收到相當可觀的一筆獎金之外,還會開始收到突然之間瘋狂湧入的訪談邀約和不同類型的工作和研究機會。
  • 開掛的數學家——靠做夢夢到3900個數學公式
    但其中一位卻如同「開掛「一般,完全沒有遵循發現的一般過程,而是直接跳到結果,這位數學家就是「印度之子「——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1887年12月22日,拉馬努金出于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埃羅德縣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小時候拉馬努金家境貧寒,但這卻並不阻礙他的好奇心與思考力。12歲,他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並開始對等差級數和等比級數的性質展開了研究。
  • 消失了16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又有重大發現!
    當時只有43歲的田中耕一,在一夜之間,從一個公司最底層的小職員,變成了有無數粉絲打call的「平民英雄」。但他本人卻在領獎後,奇蹟般地從公眾面前消失了近16年……「晴天霹靂般的人生巨變」田中根本沒意識到,這個偶然的發明有多麼了不起。他也萬萬沒想到,自己所在的島津製作所,在申請專利後,利用「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暗戳戳地賺了將近1億人民幣。
  • 小職員因一失誤獲得諾貝爾獎,自認配不上,16年後輝煌歸來
    ——俞敏洪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於日本,1983年獲日本東北大學學士學位,現在任職於京都市島津製作所,為該公司研發工程師,分析測量事業部生命科學商務中心、生命科學研究所主任。同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一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由此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
  • 學霸,開掛!學渣,撩妹!盤點不愛學習的動漫男主角們
    在日本動漫中不乏以校園為背景的作品,但凡有校園設定的,就會有成績評定,像開著外掛一般的頂級學霸,能迷倒一片迷妹。當然動漫中,也有不少擁有主角光環,確是學渣一枚!有的是真「學渣」,有的可能是裝「學渣」。可是他後來的成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走上了自己的忍道,贏得了同伴的認同以及成為村子的英雄,也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成為「火影」,按理說這是開掛的主角,可有件事,事實證明鳴人還是個「學渣」,哈哈!那就是他還是個「下忍」。櫻木花道 出自:《灌籃高手》一看到櫻木形象,就能看出,這絕對不是一個學霸,櫻木就是個「逗比」,挺喜歡他的表情,很形象。
  • 英國女孩患罕見睡美人綜合症:一覺可能連續睡3周
    (原標題:英國女孩患罕見嗜睡症 一覺可能睡3周)21歲的迪婭斯(上圖)患有「睡美人綜合症"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4日報導,來自英國英格蘭萊斯特郡的21歲女孩羅達?羅德裡格斯?萊文症候群,一天能睡22個小時,有時甚至一覺會連續睡3個星期,令人震驚。據悉,迪婭斯從小就飽受睡眠異常的困擾,卻一直未找到真正的病因。2018年5月,在其家庭醫生的建議下,她接受了專家診療,直到9月才被確診患上了罕見的克萊恩?萊文症候群,俗稱「睡美人症候群」。該病一旦發作,她一天可能會睡22個小時,甚至一覺睡足兩三個星期。
  •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一年就看一次電視,基本不用手機,別人閒聊時她爭分奪秒做題  最近這個月,浙江省西洋棋隊主教練王文浩的朋友圈發的內容都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從他手裡走進國家隊的朱錦爾,剛剛結束的濱海新區杯公開賽上過五關斬六將的戰績,還有最近獲得2018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王文浩感嘆道:「不同的人生軌跡,同樣的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