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人心不足美女化蛇

2021-01-17 民工札記

這個故事是村裡的老刀講的,老刀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說,其實蛇並不是很壞,尤其是家蛇,家蛇是家中的仙,如果家中有蛇,肯定會富足連綿。

很久之前,鄧村有個叫鄧三的人。鄧三是個木匠,經常外出十裡八裡的給別人做家具,合梁檁。有一天,他在主家幹完活回來。在鄧水坑村後路上遇到條小黑蛇,那條小黑蛇看到鄧三不僅不跑反而說話了:「鄧三,鄧三,我看你是個好人,你把我收下吧,我願意做您的家神。」

鄧三背著木匠籃子看著那黑蛇,因為自己幻聽了呢,只聽那黑色繼續說:「收下我吧,鄧家墳地裡有隻老鷹要抓我。你把我收了,我肯定能給你帶來好處。」鄧三第一次遇到黑蛇說話,感覺這蛇有靈性,他就對黑蛇說:「好吧,如果你願意去我家,那就爬到我木匠籃子裡。」鄧三剛把木匠籃子放地上,那黑蛇瞬間就爬進籃子裡了。

鄧三把黑蛇帶回家,特意做個精緻的木箱,把蛇養在箱子裡。你別說,自從這條黑蛇進鄧三家後,找鄧三做木匠活的都排成隊。鄧三家的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鄧三有個啥難事的,也給小黑蛇說,小黑蛇聽說後,第二天那難事也會迎刃而解。只是黑蛇再也不說話。

這天,鄧三做好一家木匠活結算好工錢早早回到家。他剛到家啊,就聽到木箱裡小黑蛇說話了:「鄧三,鄧三,城裡的大官家的姑娘眼瞎三年了,你把我的眼珠挖掉弄成粉末給那姑娘,那姑娘的眼就會好一隻。」鄧三一聽黑蛇又說話:「真的假的,這城裡離咱這那麼遠?」黑蛇說:「真的,你要不背這木箱子,咱倆一塊進城。」

黑蛇和鄧三一起進城,他們來到大官家,大官的門前果然貼著一個告示,告示上說,誰要是能讓他們家的女兒見光明,願意賞一百兩黃金。鄧三揭榜帶著黑蛇進大官家的門。按照黑蛇說的,把黑蛇的一直眼睛挖掉治好了姑娘的一隻眼,大官果然給鄧三一百兩黃金。鄧三也帶著瞎一隻眼的黑蛇回到鄧村。

突然得到一筆財富,鄧三感覺他不用再做木匠活了。又是買田,又是蓋房,短短半年就成為十裡八鄉的第一土豪。然而呢,有錢了,不愁吃花,不用幹木匠活,鄧三還不滿足,他還想弄個官做做。他剛想到這,就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大官家的姑娘雖然好了一隻眼,還有一隻眼是瞎的,姑娘天天照鏡子,嫌醜,成天以淚洗面。大官又派人過來找鄧三,希望鄧三能治好姑娘另一隻眼。鄧三一聽,感覺機會來了,如果把大官姑娘的另一隻眼也治好,那大官讓他做個縣官應該不成問題。

鄧三在餵黑蛇時,趁黑蛇不注意,一下把黑蛇的頭砍下來。黑蛇頭掉了,還沒死,黑蛇冷冷地問鄧三:「你為什麼要砍掉我的頭。」鄧三把做官的事給黑蛇說了。黑蛇搖搖頭說:「鄧三,沒想到,你有錢後這麼壞,衣食無憂還想做官,今天我非把你吞了不可。」

鄧三心想,你就是一條小黑蛇,我都把你的頭砍掉了,怎麼來吞我。鄧三不理黑蛇臨死的話,把黑蛇的眼睛挖下來,按照上次的方法製成粉末後就去城裡的大官家。

大官聽說鄧三來了,急忙迎出來,把鄧三帶到女兒的房間。大官的女兒喝了鄧三帶過來的粉末後,另一隻眼果然好了。她那隻眼剛看到世界,還未來得及歡喜。她就只感覺渾身發燙,衣服瞬間撐破變成一隻大黑蛇,一口把鄧三吞到肚子裡……。

相關焦點

  • 俗語裡的文化:人心不足,蛇吞「相」還是吞「象」?
    俗語裡的文化:人心不足,蛇吞「相」還是吞「象」?民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當了宰相謀皇上」。這句話常常用來比喻那些貪心不足,欲求毫無止境的人或者事。從這句話字面的含義看,是說一條蛇不顧忌自己的身量大小,面對一個龐然大物的大象,也想一口吞下去。在這裡,蛇成了貪婪的象徵。在中國古代文化裡,蛇一直是歹毒、陰狠、貪婪的象徵。在佛教裡,就用鴿子、蛇、豬三種動物代指人性中的貪婪、嗔恨、愚痴三種惡劣的品質,簡稱為「三毒」。
  • 細數美女蛇的幾個小故事,原來白蛇的真身並非美女!
    文/姜子說書圖/相關電視劇說起中國民間愛情故事的女主角,最受歡迎的除了七仙女似乎就是白娘子。《新白娘子傳奇》在80後童年的霸屏率,可以說與《西遊記》不相上下!而說起白娘子的身世,就更加神秘了,很多人猜測她是紫微星下凡,也有人說她是北極紫微大帝坐下的龜蛇二將之一,甚至,還有人猜測她原是人首蛇身的女媧後裔。然而,細數美女蛇的幾個小故事,原來白蛇的真身並非美女!其實,唐傳奇裡面有兩齣《白蛇記》,說的都是蛇妖化身美女,想要加害書生的故事。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某些人過於貪婪、貪心不足,強烈的欲望會導致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並把自身毀滅。這句俗語原從成詞「巴蛇吞象」演變而來的,「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人心不足蛇吞相
    ●張謹洲  「人心不足蛇吞相」這句俗語,出於一個神話故事。  古時候,有個皇帝得了怪病,終日惶恐不安,總覺得有人要行刺。太醫診斷是膽出了問題,經再三治療,始終不見效。
  • 從美女蛇到美人魚,東西方故事結局如此迥異
    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與蛇有關的愛情故事,最出名的莫過於《白蛇傳》。相傳許仙在前世救了一條小白蛇,為感謝恩人的救命之恩,白蛇修煉成人,尋找救命恩人並以身相許。許仙和白蛇結婚以後過著懸壺濟世的生活,恩愛無比,這惹惱了法海,法海讓許仙目睹白娘子蛇身的原形,這並沒有阻擋二人的愛情。
  • 重慶掌故 | 重慶民間諺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巴蛇食象」
    其一,《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其二,《海內經》:有巴遂山,繩水出焉。又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兩則均言食象的蛇為「青首黑蛇」,正是巴人的圖騰;晉人郭璞注巴遂山之蛇為巴蛇;戰國晚期,「巴蛇食象」令連才華冠世的屈原百思不得其解,在《天問》中發出疑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指這個「相」,發生在古代的故事
    自古就有句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演變之後的俗語,最開始的時候在《山海經》裡看到的「巴蛇吞象」,是說人貪心不被滿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害死。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當然這也是人們聽到的一個傳說。不過這很現實,人們往往會因為自己那貪婪地欲望害死自己。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
  • 民間故事|人蛇仙侶
    民間故事|人蛇仙侶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大龍山下有個無名小村,村裡有個叫吳二壯的樵夫。這小夥人雖然生得有點黑蠻,但心眼不壞,只是有一股子痴傻勁。不知誰開始叫他吳二傻,他也不介意,慢慢吳二傻這外號就叫開了。吳二傻28歲了,還沒娶到媳婦。
  • 民間故事|蛇新娘復仇
    民間故事|蛇新娘復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大龍山下有一村莊。因我魂有怨念,後來便驅散了蛇魂,佔據了蛇軀。通過三年修煉,終於能變化成人,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找你報仇。林雄聞得此言,想起了以前的種種罪過,自知今日必死,流下了悔恨的眼淚。蛇就這樣死死將他纏住,一點也不放鬆,不到一刻鐘,林雄便死在了床上。
  •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由來
    人們經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貪慾無止境、人心不知足,不知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象」的人,家中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為了維持生計,象每天都不得不到後山去砍柴,然後賣給鄰居們,以獲取毫釐之幣。又是一年飄雪時,天氣異常寒冷,可是象還是要和往常一樣到後山上去打柴。
  • 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能吃的最大動物是什麼
    以前我們都在網上見到過「蛇吃青蛙」甚至是「蛇吃豪豬」的新聞,似乎無論大小動物都很容易成為蛇的獵物。但是,蛇缺少其它動物的進食能力。比如說,蛇沒有四肢無法將食物固定在一個地方,也無法將食物推進食道。蛇也沒有用來撕咬的鋸齒狀牙齒和用來咀嚼的扁平牙齒,所以只能選擇整個吞下獵物,然後在身體裡慢慢消化。那麼蛇的嘴巴為什麼能張那麼大?它們能夠吞下的最大動物是什麼呢?特殊的下顎構造如果人類使勁張大嘴巴很可能導致下巴脫臼,但是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為什麼能吞下比自己大很多的獵物?
    2020-11-30 19:48:56 來源: 唐山微科普 舉報   有句俗語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 靈異故事:荒廟美女蛇
    這女子的頭從樹洞裡鑽出來,身體卻出不來,連躲都躲不開,被打得滿頭是血,嘴裡不住「嘶嘶」地叫,伸出的舌頭卻又細又長,竟與蛇芯子一般。打了好一會看著女子被打得不再動彈,他這才操起腰刀,一刀將那女子的頭割了下來。一割斷人頭,下面樹洞裡卻「撲通」一聲,從中滾出了一團蛇身。蛇身當中鼓起,比王生的頭還大。雖然沒了頭,但這身子還能扭動。
  • 民間故事:老婦人餵養小蛇長大後卻惹殺身之禍後來蛇化龍報仇
    民間故事,飯後娛樂閱讀,請勿迷信,材料收集於網絡,個人整編,請勿轉載!傳說漢朝時在益州的邛qióng都縣(四川省西昌東南)有個年齡大的老婆婆,家中非常窮困,又獨自生活。幾年後這條蛇就漸漸長大了,足有一丈多長。可是老婆婆家裡窮困,這大蛇只能到外邊找食物。縣令有一匹馬,這天出巡的時候忽然被這條蛇吸去給吃了。縣令很生氣,最後打聽到了蛇的主人是老婆婆,就將她帶到了堂上審問,蛇藏在哪裡?老婆婆回答說:「蛇平時就在我床下睡。」
  • 「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象」並不指大象,那指的是啥?
    我們在日常俗語中形容一個人非常貪婪時經常會用到這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實「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意並非如此,而且,這句俗語中的「象」起初並不指的是大象。那麼這句話的本意到底是啥意思呢?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來歷吧!
  • 美女蛇是什麼長什麼樣 傳說中的美女蛇是怎樣的
    傳說中的美女蛇是怎樣的?美女蛇屬於遊蛇科,學名玉斑錦蛇,全長可達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頭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幾十個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邊緣黃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錯排列著黑橫斑。美女蛇長什麼樣玉斑錦蛇隸屬遊蛇科錦蛇屬(Elaphe),1882年首先被Cantor發現並命名為ColuberMandarinus。
  • 大開眼界,原來「蛇」的漢字故事這麼有趣
    「蛇」的古體寫作「它」,現代」「它」與「蛇」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兩種不同意思了。然而古代「它」就是「蛇」字。「蛇」是「它」的俗體。「蛇」的古體寫作「它」,現代」「它」與「蛇」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兩種不同意思了。
  • 小時候的經歷,花瓶姑娘與美女蛇
    選了很久,第一個進去的叫美女蛇,外面海報上面是蛇身美女頭。蛇女,外面海報還有故事說什麼一個女的去森林裡遇見一條蛇然後就暈倒了,醒來回家就發現懷孕了生下蛇女!美女蛇我心目中就是白娘子這樣的我以為進去最起碼也跟海報上面一樣,是個異種人,一個美女長了蛇的身子那種。
  • 民間故事:「禹王碑吞蛇」
    正慶幸脫險,待它遠去,想要下樹,突然望見巨蛇千萬條,大的如車輪,小的也如鬥粗,遮天蔽日而來。本以為自己會慘死蛇腹,但它們並沒有攻擊老張,皆騰空而行,離樹很遠,他待在樹上,沒有損傷。有一條小蛇飛行的稍低,從他耳邊擦過,痛不可忍。摸之,耳朵已經消失,血流不止。只見石碑還在前面,蹲在火光中不動,凡是蛇從石碑旁經過的,空中就有蛻殼落下來,如萬條白帶,只聽到吸食貪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