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孔子,我總會想起我的故鄉。在那一片黃河肆虐,幾經衝刷過的地方,年老的孔子,背負起拯救天下的理想,帶領他的弟子,去周遊列國,遠遊四方。
談起我的故鄉(祖國),總讓我淚眼迷茫,我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仁慈的孔子,站在高高地山岡上,大聲吟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滾滾東去的大河之水呀,映顯出燦爛的光芒,流經幾千年歲月的滄桑,撫慰我遊子的心傷。我該怎樣來寫我心目中偉大的孔子;我該怎樣來歌頌我貧窮而又美麗的故鄉?茫茫人海中的一粒塵砂呀,渺小卑微的我,對孔子的理解,真正開始在這異鄉的土地上。
這也一如我對故鄉的認識,也是在我真正離開故鄉後,那記憶中故鄉黑白色的畫面,幾經多年的沉澱,才一點點、一點點呈現出耀眼的光芒。
初次結識孔子,是在批林、批孔的運動中,當時,我還只是上小學。孔子也被人們稱做孔老二,打倒在人們的口號裡,批倒在書寫標語的牆壁上。
孔子的父親名叫叔梁紇,是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後娶妾生男,病足,復又娶妾,生孔子。家中排行第二的孔子呀,當時被人們喚做老二的孔子,在北方的方言裡,老二也是男性生殖器的戲語。
我不想去探究我們當時為什麼要去批判孔子--為什麼要去批判一位兩千多年前的偉人。也就象今天,當我們國人充分認識到儒家的思想,曾是滋養我們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的一汪清泉時。當我們民族一些有責任心的仁人志士,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極力倡導用儒家的思想,來拯救世風日下的工業經濟文明時。我很敬佩的上海學者餘秋雨先生,一位曾以書寫大文化散文而名揚過海內外的文人;一位也曾以面對指責者而屢屢和人對簿公堂的文人。他老人家就在前幾天的天涯論壇上,面對網友亦水亦寒提出的:現在提倡的儒家文化教育您對此有何看法時?
餘秋雨先生竟然這樣回答:對於現在提倡的儒家文化教育我並不完全贊同。儒家文化要得到很好的保存,但是它必須要受到全人類終極原則和當代廣闊時空的重新選擇。否則,將是我們對儒家文化的一種幻想。我們不能靠著一種幻想來完成教育,中國古代有很多時候都非常強調儒家文化教育,結果都不是很好。就很能說明問題。
天呀,我尊敬的餘秋雨先生呀,我不知道您到底讀沒讀過《論語》;我不知道您到底了解不了解儒家思想的真正內涵。怪不得有反對您的學者余杰先生,一要求您懺悔文革時期的那段經歷,您就給人急呢。
對不起,我的前輩作家餘秋雨先生,我是沒有資格指責您的。對不起,餘秋雨老師,我也非常理解您的 反儒言辭動機。
面對孔子,自文革以來,儒家的思想,似乎成為了維護歷代封建王朝統治的象徵。而這一象徵,也影響了眾多平民百姓對儒家思想的認識。這也就象我本人,一位出生在齊魯大地上的小人物,自幼身受儒家思想的哺育,可結識孔子時,卻還和批孔的人們一起,把偉大的孔子,喚做孔老二。
孔子的思想來源於亂世的春秋戰國。
當兵馬戰車一統天下的始王秦贏政,採用宰相儒生李斯的建議,實行焚書坑儒的政策後,是否也預示著他的江山統治超不過二世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漢王朝呀,孔子的思想這才真正融合進了漢民族的血液裡。
回顧歷史,當今天的我們,在批判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天命之說時;當我們錯誤地認為封建統治者推行儒術禁錮了人們的大腦,束縛了勞動人民的手腳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西漢時的《九章算術》;東漢時蔡倫的造紙;還有那張衡的地動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華佗的麻沸散;更有那司馬遷燦爛的文學經典《史記》。而這一切在當時領先於世界成百上千年的先進成果,皆出自於獨尊儒術的大漢王朝呀。
源源流長的漢文化,孔子的思想內核來源於一個仁字。
當美國、日本的某些學者,把孔子尊稱為人類的導師時;當一批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開會時宣言: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回過頭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時。而我們國人一冊《狼圖騰》一出,就炒做著喊什麼我們的民族缺少狼性,要提倡什麼狼文化。更可笑的時《藏獒》的炒做者,還要我們民族提倡什麼狗文化。呵呵,百家爭鳴固然可取,但我們漢民族歷經幾千年的風霜洗禮,而流傳下來的,被歷史驗證了的優秀的文化經典,才是我們更應該學習和發揚光大的呀。
我也很慚愧我年幼時對孔子的批判。
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的孔子呀,您能原諒我年幼時犯過的錯誤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寫下這八個字,我是在自己原諒自己年幼時的無知。因為我當時根本就沒有讀過《論語》,也不懂的什麼是儒家的思想,就跟著別人亂鬨鬨地去批孔、去反儒。
寫下這八個字,深思很久的我,也這樣天真地想:難道我們的聖人孔子,就沒有缺點嗎?要不然,當時那麼多人都在批孔子呢。呵呵,我要告訴給朋友們的是,我們的聖人孔子,也是有缺點的呢。聖人也是人嗎,人吃五穀雜糧,焉有不犯錯誤之理。
孔子的缺點,也是來自於我年幼時,從批孔的活動中所得。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說:孔子帶弟子遠遊於鄉野,無法分清農作物的種類。這叫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說孔子和他的學生不愛勞動。
這真是聖賢是人,也有過錯。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聖賢的優良,更能夠分清什麼是優良。同樣我也想起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姜戎先生的《狼圖騰》,我的山東青島老鄉揚志軍先生的《藏獒》。
雖然我反對狼性的吃人,狗性的愚忠,以及餘秋雨先生的反儒言論。但我還是要誠懇地說:《文化苦旅》《狼圖騰》《藏獒》三部作品內,所蘊涵的咱們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仍然是我學習的榜樣。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