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秀】胡集方言,恭活兩噶!

2021-01-21 胡集論壇


胡集方言,恭活兩噶!


日常用語系列:
  您(兩噶) 恭喜(恭活) 慢走(細點走) 告辭(多細噠) 現在(炸哈) 鍾祥(中強) 剛才(將才) 故意(罷八兒) 現在幾點鐘了(正轉子好轉子噠) 幹什麼(搞麼司) 吃了沒(七噠波) 吃了(七噠) 喝水(活水) 擦嘴(揩嘴) 乾淨(幹清) 髒(哪麼) 睡覺(睡闊睡) 哭(昂,嚎) 這下放心了(炸哈落噠心) 前面(前頭) 後面(後頭) 那裡(拉兒) 這裡(遮兒) 回來(活來) 去(克) 跑快點(跑起) 小心點(招呼點) 老子(瓦子) 洗澡(抹灰)


物體系列:
  衣服(衣裳) 鞋子(孩子) 棉襖(滾衫子) 肥皂(灶鍋) 臺階(僵塔子) 門背後(門國哪兒) 開頭(蕩頭子) 雜草(霧拉子) 板凳(板彈) 拖鞋(舔板) 水牛(古油) 黃牛(黃油) 被子(被窩) 床單(臥單) 狗(狗子) 貓(貓子) 雞(雞子) 豬(豬子) 輪胎(滾羅子)


稱呼系列:
  姑娘(倆子) 男人(男將) 小孩(小阿子) 老頭(老頭子) 老太太(老八子) 外婆(嘎婆) 外公(嘎爹爹) 奶奶(婆婆) 爺爺(爹爹) 大伯(帶爺)爸爸(老頭子) 老婆(屋裡) 老公(屋裡) 姑姑(么么) 弟弟(老二) 手(爪子) 腳(jio) 頭(腦闊) 脖子(九黃) 胳膊(胳棒) 肩膀(肩包) 胳膊肘(胳幫拐子) 指甲(指闊子) 腿(腿子) 漆蓋(客氣包羅子) 腳裸(螺絲拐子) 腳後跟(jio肚子)


以下是對話系列:
例1:一家人結婚,另一個人去祝賀.
  主人先說:兩噶稀客啊!
  客人說:恭活兩噶噠,炸哈落噠心!
  主人說:拖兩噶地福啊,感謝兩噶幫都操心.
  這時督管就會大聲喊到:來噠客,倒茶,沒七地客堂屋裡 例2:吃飯期間用語,沒上菜之前,小工會先倒酒,要緊地,沒的事!搞半杯好吧.就搞一消!
  菜上來了的時候端菜的會喊到:闖,招呼燙.
  帶頭夾菜的會說:來,兩噶們拈噠七啊.
  大家會說:好,來拈噠七!吃到一
,不能搞,真如果不喝酒可以這樣說:唉,我不要酒坐!
地.
  小工會說:哎呀搞一點兒,不半.
  倒酒的會上來倒酒,會這樣說:來,再跟兩噶踅點.
  喝酒的會說:就這麼踅.
  小工又會說:打一消.
  吃飯之前,對喝酒的人要這樣說:兩噶們細點消啊,我七飯地.吃完飯,
  要對喝酒的說:兩噶們活酒地細點消啊,我七好噠.
  對正在吃飯的人要這樣說:兩噶們慢點七啊,我七好噠!並且不能把筷子放在碗上面.
  臨走的時候應該對主人這樣說:多細兩噶噠,我回克地.
  主人會說:哎呀,這麼快就要走啊,玩哈兒多拉!
  一般客人會找個藉口說要走,比如:哎呀,不玩噠,屋裡還有豬子沒餵.兩噶克忙克,不送噠!
  主人會說到:好,樂兩噶細點走,有時間在來玩啊



部分網友回複評論


 趕緊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

相關焦點

  • 最地道的通城方言考試,看你能得多少分?
    這就是通城方言的獨特魅力!在湖北各大難懂方言排行榜中,通城方言穩居第一,難度係數高達五顆星。(    )A.菠蘿 B.蘋果   C.葡萄  D.火龍果5.聽配音秀,請問商家是賣什麼的?(    )A.驢  B.魚  C.芋頭  D.紅薯6.請問這首歌是誰唱的?(   )A.劉秀球 B.宋祖英 C.宋丹丹 D.譚晶7.請問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
  • 高青方言說,方言趣味多
    高青方言隨著農村人口的遷移如今變得弱化了。能說出純正高青方言的應該是村中的老一輩人了所以說 方言應該是需要保護和整理的一部分寶貴文俗文化了高青方言說,方言趣味多在我們高青: 有一種姿勢叫估dei,有一種膝蓋叫波稜蓋,有一種關係叫噶活,有一種昨晚叫夜來後上,
  • 四川方言丨彭應欽:人體部位的方言俚語
    文/彭應欽按我們川南一帶的方言,人體從上到下:額樓(前額)、後爪爪(後腦勺)、臉波兒(臉,兒化音)、下扒兒(下巴,兒化音)、挫言片片(肩夾骨)、手倒拐(手肘)、腰杆、肚雞眼(肚臍)、客希頭兒(膝蓋,兒化音)、連二桿(
  • 魔力十足的東北方言,碰上就被同化,堪稱方言中的「吸鐵石」!
    語言類節目一般由兩大分支組成,一是以天津、北京本土文化為主的相聲。二就是以東北方言為基礎的小品。哪怕是在號稱不看春晚已經十年的「潮流青年」中,提及對春晚最大的印象,無非還是趙本山的小品以及天津味的相聲。相聲和小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區域文化的功勞。而區域文化的代表就是以方言為主要體現的語言文化。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上海語文課本的這一改動,貌似微不足道,卻涉及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第二,文學作品中的方言有沒有必要統一修改為普通話?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 西安方言唐時期傳入日本 西安方言對日語的影響
    日本文化源自中國漢代,西安方言自大唐時期傳入日本,影響、豐富了日語的形成和發展。日語有200—700個音接近西安方言,稱之為唐音。中國人了解了西安方言,就如同了解了日語,對西安方言知曉的中國人學日語應佔優勢。
  • 慶陽方言雜談
    慶陽方言,也稱「地方俚語」「叮楞話」,屬中原官話秦隴片。雖說也歸北方方言區,但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長期以來,由於人文、歷史、地理區域、人口來源等方面的差異,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慶陽方言又有其獨特的腔腔調調。
  • 方言·普通話·英語
    方言俗稱地方話。我們這裡也把民族語言包括進入去,雖然民族語言有獨立的語言文字系統。語言是人類為了交流溝通創造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因受地理、社會、歷史,人口遷移,山川阻隔因素形成多樣化。只是漢語就有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七大方言,印歐語系語言方言有三百多種之多。人類多樣性的語言,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多樣文化的重要成分,但多樣化同時也為不同區域的人的交流形成了障礙。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
  • 地方語言博大精深一句隴南方言話難倒眾生——為你解讀部分方言
    武都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因與四川毗鄰,又夾雜了一些西南次方言,屬西北、西南次方言的支方言。再細分,武都方言還可分為武都城關區、下山區、藏民族區三個方言區。文縣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西南次方言交融形成的支方言。文縣方言可細分為中東部和西部白馬人方言區。
  • 寧波方言資料庫建設啟動徵集 尋4位方言發音人
    保護方言所承載的地方文化寧波方言資料庫建設將啟動小胡是奉化人,他的妻子小劉是海曙人。兩個寧波人,但在一起只說普通話,而他們的孩子幾乎不會說寧波話。「我倆雖然都是寧波人,但兩地口音詞彙上有區別,還是說普通話最方便交流。」小胡告訴記者。
  • 四川方言裡的「豬」
    如今適逢己亥豬年,筆者舊題重作,說說四川方言中的「豬」。壹綿綿,呼羊也呼豬,曰溜溜  小女以嘉今年一歲有餘,正牙牙學語。她學著老家方言,把羊叫作「綿綿」,把豬叫作「溜溜」。翻閱民國時期的四川方志,這些方言儼然記錄於其中:如「綿綿,呼羊也」,見於《民國簡陽縣誌》;「呼豬曰溜溜」,則見於《民國華陽縣誌》。  把羊叫作「綿綿」,得名於羊的鳴叫聲。
  • 【方志四川•方言】雷映松 ‖ 渠縣方言之一
    【方志四川•方言】雷映松 ‖ 渠縣方言之一 2020-10-14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愛大蘭州方言《照園子的老漢子》尕蘭州方言
    今天,賀老師原創作品:蘭州方言《照園子的老漢子》。方言裡含著親情,方言裡存著母愛,方言裡展現了父老鄉親的憨厚與微笑。方言是我們幼年喝奶時和奶水一起咽下去的東西,是滲入了骨髓的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滋潤著我們的身心,是一輩子都不能丟掉的根與魂。
  • 衛輝人方言中五個意義最豐富的字「碓、耳、弄、尋、瓤」!
    也說衛輝方言的幾個特點□閆仁卓有人說普通話就像白開水,而方言則像媽媽親手煲的一碗熱湯。普通話讓我們走得更遠,但方言是為了不讓我們忘記從哪裡出發。方言讓人就有了歸屬感,有了文化認同感,有了追本溯源的渴望和對自己地域文化的自信。
  • 討論方言報站,何必手拿「放大鏡」說事
    6月1日起,杭州814路公交車試行「三語報站」,即在原來普通話、英語的基礎上,加上由當地電視臺一檔方言節目主持人播報的「杭州話」報站。(6月5日澎湃新聞)要不要方言報站,在杭州已爭論多年,2015年5月就有相關報導。
  • 陝西方言匯萃
    陝西方言匯萃西北狼陝西方言知多少,搜集道聽僅點點。
  • 你還會說方言嗎?
    這就是方言:它提供了與故土血脈相連的存在空間,承納著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經驗。而這個記憶和情感的空間,正處於不斷消逝中。這一期有一位溫州人寫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溫州話。溫州人聚在一起說話的確就像鳥叫,對外地人來說是加密語言。
  • 你還會說方言嗎?從方言童謠中尋找兒時的記憶
    隨著普通話和英語的普及與推廣,現在的孩子對於方言的認知越來越少,方言也出現了瀕危的狀態。方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家鄉話,所謂的鄉音,絕大多數是口口相傳。語言這東西很奇妙,說著說著也就會了,不說不說也就忘了。
  • 保護瀕危語言優化方言識別能力 訊飛開啟「AI方言發音人」招募計劃
    ,12日,科大訊飛啟動了「AI方言發音人招募」公益行動。  在當天召開的2018訊飛輸入法媒體見面會上,科大訊飛多語種高級研究員祖漪清講述了方言勢微的現狀,她表示,現在是人工智慧崛起的時代,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瀕危語言、方言系統的研究,實現對一個語言的完整「複製」迫在眉睫。
  • 方言終於不再是電影的良心標配了
    隨著《被光抓走的人》上映,今年整個賀歲檔已經經歷了4部方言國產影片。回看今年的影片,起碼已有10部方言國產影片上映,而去年也有近10部出現。顯然,越來越多的國產片開始採用方言敘事,為大銀幕增色不少。然而,像是《被光抓走的人》中的方言原本是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多代入感,卻反而令不少觀眾跳戲、出現了割裂,並不是所有影片都適合與「地域+方言」的組合進行匹配。這一問題實際上,已經成為不少方言影片有所忽略的現狀。《被光抓走的人》的方言不適配脫離地域設定,故事依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