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建議穆勒去看心理醫生,德國球員承受的心理壓力需得到關注

2020-12-05 球後

過去的2018年對於穆勒來說是鬱悶的,首先是他在世界盃上糟糕的表現,不僅讓他離前輩克洛澤的記錄越來越遠了,還成為了德國隊遭遇歷史最差的「頭號罪人」。在世界盃後的國腳表現評級中,穆勒獲得了墊底的成績——這是他繼16年歐洲杯之後,第二次在全隊的大賽評分中位列最後。當然對於穆勒的噩夢還沒有結束,接下來半個賽季他在拜仁的表現也是持續走低,在德國國家隊也坐穩了替補席。對於他和拜仁更為不利的是,由於他在歐冠小組賽最後一場中的「飛踹」動作,歐足聯給予了他禁賽兩場的處罰,這也代表者穆勒將錯過歐冠淘汰賽對陣利物浦的兩場比賽。

可能是收到了半個賽季以來糟糕表現的影響,穆勒在拜仁冬訓階段也沒有了笑臉,這與球迷們眼中曾經搞笑的「二娃」判若兩人。如果說厄齊爾的職業生涯進入了「更年期」的話,29歲的穆勒也來到了職業生涯的一個過不去的坎——他沒有克洛澤那樣的改造能力,所以他的技術風格只能逐漸的被時代淘汰。比技術上的滑落更為棘手的是,穆勒在心理層面似乎也遇到了「坎」。德國媒體《南方德意志》透露,穆勒在冬訓前曾經找過拜仁和德國隊的雙料前隊長拉姆去談心了。可能有些球迷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穆勒和拉姆的關係那麼好,假期去找一找老朋友「吐吐心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是《南方德意志》接下來的跟蹤報導就讓球迷們擔心不已了——拉姆建議穆勒去看心理醫生。

一向「嘻嘻哈哈」的穆勒難道得了什麼心理疾病?如果是碰到了「技術難關」,球員本人還可以通過訓練方式的轉變、甚至是位置上的改變去克服。然而如果是心理問題的話,能否正常的訓練還難說。自從21世紀之後,心理疾病一直困擾著德國球員。曾經被貝肯鮑爾譽為「德國足球救世主」的代斯勒就因為抑鬱症,不得不在27歲這樣的黃金年齡就宣布退役。當然比起恩克來說,代斯勒還是幸運的——他至少保住了性命。恩克的臥軌自殺讓全世界的球迷們和媒體開始重視起了球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德國足協也從恩克去世的後一年首次派出了心理醫生跟隨德國隊去南非世界盃。

在平安的度過了幾年之後,去年戈麥斯宣布退出德國國家隊不久後,就在《天空體育》的專訪中公布了自己患有焦慮症。無獨有偶,另外一個「馬裡奧」、曾經的天才少年格策在自己的紀錄片中披露了——他的肌肉疾病就是源於心理壓力太大了!個人認為,心理方面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德國球員的一大「共同的問題」。尤其在德國足球陷入低谷的現在,找不到狀態的老將擔心自己被徹底排除出國家隊,然而在場上已經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了。中生代的球員們背負著更大的壓力,卻沒有適合自己的戰術,還要面臨著年輕球員的挑戰。新生代的球員們總是被給予過高的期望,一旦達不到預期,球迷們和媒體就「不會給好臉色」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找心理醫生」在西方人看來是普遍的現象,並不標誌著有心理疾病。不過筆者認為,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不要刻意去猜測球員們到底「有沒有病」。但是作為「手持鍵盤」的球迷們, 你們打下的每一個字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抱怨德國足球戰術水平不行了、德國足協還是任人唯親、 德國的青訓沒有了「好苗子」的出現,卻從沒有關心過德國球員承受的心理壓力。而德國媒體這一年來對他們的批評也可能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就像在世界盃後克洛澤就曾表示過——德國足球現在的大環境並不適合年輕球員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怎麼樣才緩解心理壓力?自己如何解決心理壓力?
    也正因如此,知識型勞動力的增加導致市場就業競爭力大,人們就業的壓力不得不增加了許多。不僅在這方面,還有許多方面也如此,家庭,社會,學校等等。人們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人們怎麼樣才能緩解心理壓力呢? 1、尋找心理醫生 如果有著長期的心理壓力,那麼尋找心理醫生是最好的選擇。
  • 《捫心問診》:醫生也要看心理醫生
    (本版用圖均為本報資料圖片)《捫心問診》:醫生也要看心理醫生李健鳴向好幾個朋友推薦過美劇《捫心問診》,原因是很多人都對西方現在似乎很流行的各種類型的心理治療感到好奇,而這部連續三季長達105集(不要膽怯,每集才20多分鐘)的美劇不僅能給觀眾足夠的常識,讓觀眾了解到治療過程中醫生和病人之間必然會出現的
  • 心理壓力測試 緩解壓力有什麼辦法
    現在小編又來說我的名言名句了,在這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啊,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那麼緩解壓力有什麼辦法呢?下面小編用一組有趣的心理壓力測試遊戲來看看你們的壓力有多大。心理壓力測試1.我發現最近會為很小的事情大發雷霆。2.我最近有點兒神經過敏。3.若受到阻礙,我會感到很不耐煩。4.我對事情往往作出過度反應。
  • 疫情期間壓力大 紐西蘭亞裔心理健康問題引關注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編譯報導,一個倡議組織呼籲對紐西蘭亞裔社區提出一個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方案。該組織稱,亞裔紐西蘭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在惡化,而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
  • 孩子有個慣性動作,超過2歲之後還經常做,可能暗示其心理壓力大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孩子這種情況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再次到醫院檢查,仍然一切正常,這時候醫生建議可以帶孩子看看心理方面是否存在問題。胡玲玲感到很困惑,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心理問題,但是還是「病急亂投醫」,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心理醫生經過和孩子的聊天發現,孩子性格異常內向膽怯,在幼兒園也沒朋友,每次想著要去上學就很焦慮。
  • 心病還需心藥醫,看廣東心理醫療隊如何給湖北醫患送上「心靈解藥」
    疫情之下,很多人的心理防線都會變得脆弱,確診患者就更不用說了。「心病還需心藥醫」,2月25日,廣東省衛健委選派30名心理醫生組成心理醫療隊出徵武漢,為醫患開展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地做好人文關懷。
  •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 「心理飽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 去俄羅斯做試管嬰兒如何降低自己的心理壓力
    由於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的, 因此,在很多朋友去俄羅斯做試管嬰兒前內心都是非常糾結的,擔心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語言溝通和自己的安全保障,這樣的擔心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壓力,還對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起到反作用。那麼,在去俄羅斯做試管嬰兒如何降低自己的心理壓力呢?下面就由愛寶來的寶妹為大家做相關介紹。
  • 認識性取向障礙 「同志」失戀也需看心理醫生
    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此給當事人及其親人帶來的心理影響,還是需要找心理醫生幫助。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李崇勇醫生介紹,同性戀者及其家屬主要問題多集中在焦慮、抑鬱等方面。而無論男、女「同志」,也會失戀,他們失戀的反應有時很嚴重,此時也需要看精神、心理科醫生。
  • 調節心理壓力的方法
    人在精神壓力過大時就會造成一些心理疾病,那麼人在出現心理疾病之前,會有哪些徵兆預示自己的精神壓力過大呢? 調節心理壓力的方法 當我們出現心理壓力時,應該如何去調節呢?
  • 32歲剩女被「騙」看心理醫生
    為了解開心裡「疙瘩」,幾天前,老黃夫婦「巧妙」安排黃潔到醫院看心理醫生。記者調查得知,黃潔的遭遇並非個例。催婚、逼著去相親,成了許多大齡單身男女春節長假的「特別節目」,有些心急的父母還偷偷地帶著大齡兒女去看心理醫生,詢問性取向。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在這個世界上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出自一位著名的心理諮詢師,他巧妙的借用了《柳林風聲》的蛤蟆先生性格特點,當陷入心理抑鬱,轉向心理醫生蒼鷺求助諮詢,十次的諮詢完整對話呈現給讀者。是一部非常正向的心理諮詢入門級書,不了解心理知識的讀者,也會代入簡單易懂的故事和概念講解中。
  • 居家多久超過心理承受臨界點?心理能量被消耗,這樣做能幫你補回來!
    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省精神病醫院)主任醫師張建宏認為,居民在家時間過長,會出現心理上的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隨著時間的積累,之前單純的一些應對措施,包括使自己心理舒緩的這種措施的效果,可能會逐漸弱化。
  • 關注備考研究生人群的心理健康
    在接下來數月的高強度學習中,備考的大學生除了會體驗到一般性的身心疲憊,還要承受「考研壓力」。考研壓力來自對結果的不確定性。持續處於壓力之下會引發焦慮、抑鬱等多種心理健康問題。儘管國內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也在持續上升,但是歷年報考人數的增長更快,考研競爭隨之加劇。在備考、考試、等待公布成績和分數線,以及準備複試等一系列不確定性事件中,考生有半年多時間處於高壓力狀態。
  • 一點壓力就「崩潰」,這樣鍛鍊「心理彈性」,培養十級抗壓孩子
    每年都會出現一些高考生因為壓力過大而輕生的新聞案例,那麼這些到底是因為父母管教方面的問題還是孩子自己的心理素質問題呢?前些日子周末帶表妹瑤瑤出去逛逛,偶然路過一家剪紙店,表妹說想試一試,就帶她去體驗了一番。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有的孩子還喜歡撕手皮,一看到有一點手皮就要去撕。  主要原因:孩子愛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體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長關心不夠,家庭關係不和諧造成孩子壓抑、情緒緊張,父母期望過高或學習壓力大等。
  • 拜仁2009-2010賽季球員名單及圖片,懷念的陣容
    賽季成績:德甲冠軍 德國杯冠軍 歐冠亞軍對於這個賽季以及這些球員你有怎樣的記憶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PlayerList球員名單1.倫辛 Michael Rensing出場數:7  進球數:0德國GK21.拉姆 Philipp Lahm出場數:53  進球數:1德國DF
  • 想成為心理醫生,心理學專業與精神醫學專業怎麼選?
    三、就業方向不同心理學類本科畢業沒有十分對口的就業方向,大多數去做人力資源,有的去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還有銷售,更多是轉行。研究生畢業可以做心理諮詢師、互動設計師,這些都需要心理學的專業人才來做,工資相對也更高。精神醫學本科畢業如果不想轉行,那麼可以直接到綜合性醫院的精神科和專科精神醫院做實習醫生,畢業後考執業醫師資格證並進行規培,最後上崗。
  • 職業女性:生活中哪些常見心理壓力?又該如何才能學會心理調適?
    女性在職場上也是非常的努力,因為需要好生活好品質,就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只有做好這些才會有舒適的生活。職場上,很多女性其實看起來很勇敢,其實在工作的過程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大的壓力,常見的有哪些?女性該怎麼樣學會調適呢?不在乎會怎麼樣?
  • 小夥撞傷老人跳樓事件:提高自身心理彈性,積極應對社會壓力
    心理彈性的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應對社會壓力的能力,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良好的心理彈性,在遇到挫折、困難時,就能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去解決,我將以文章最開始提到的事件為例,來談成年人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彈性,積極應對社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