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子刊:揭示雄激素受體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數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齡較大的男性中發展緩慢,並不會導致死亡。雄激素受體(AR)是細胞分化和前列腺癌產生的一種驅動因素,也是前列腺癌的一種常見的治療靶標。大量的研究工作將這些正常和異常的細胞過程與mRNA轉錄相關聯在一起;然而,雄激素受體調節轉錄後基因調控的程度仍然未知。圖片來自Wikipedia。
-
NEJM:Nubeqa顯著延長非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壽命!轉移性前列腺癌...
(圖片來源:Ed (Edgar181) [Public domain]) NEJM上發表的最終OS分析數據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Nubeqa+ADT方案將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31%(HR=0.69;95%CI:0.53-0.88;p=0.003),同時顯著延遲了疼痛進展時間
-
JCI:泛素化修飾讓前列腺癌更容易發生轉移
2018年6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受體酪氨酸激酶是癌症的重要驅動因素。除了基因的異常改變,野生型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異常激活也會促進癌症進展。但是受體酪氨酸激酶如何促進前列腺癌,隱藏其中的機制目前仍然不明確。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華人科學家Ping Yi等人發現一種泛素化修飾能夠導致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異常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
TIMP1缺陷的衰老重編程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TIMP1缺陷的衰老重編程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5 0:53:37 瑞士南部的腫瘤研究所(IOSI) Andrea Alimont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Science:SOX2促進前列腺癌產生治療抵抗性機制
基於靶向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的藥物的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是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病人的常用方法。雖然大多數病人會在開始治療的時候產生應答,但是癌症幾乎總會復發並且變得更具侵襲性,也更加致命。
-
晚期前列腺癌新藥!Myovant每日一次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relugolix在...
2020年04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Myovant Sciences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創新療法用於女性健康和前列腺癌的醫療保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新藥申請(NDA),尋求批准每日一次口服relugolix(120mg)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男性患者。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該研究發現為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針對該靶點研發出的新藥物,有望進一步降低前列腺癌症的發展以及侵襲轉移。 高膽固醇為何促發前列腺癌 通常,前列腺癌發展較為緩慢而易於治療。去勢治療是治療前列腺癌的標準治療方式之一,專家介紹說,去勢治療目的是降低或阻斷激素對腫瘤的作用,抑制腫瘤的生長。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長鏈非編碼 RNA(lncRNA)已被證實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侵襲、轉移擴散和抵抗去勢而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
-
發現促進前列腺癌轉移的特殊基因標誌物 有助開發新型個體化療法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機體基因標誌物或能通過協同作用來促進轉移性前列腺癌圖片來源:Wikipedia研究者所識別的基因標誌物能幫助預測是否前列腺癌患者會有較大的可能性發生癌症轉移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73期|邵遠主任醫師發現IMP3通過SMURF1途徑抑制前列腺癌細胞中PTEN表達從而促進前列腺癌發生發展
However, the functions of IMP3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prostate cancer still remain unknown.
-
【科技前沿】Protein & Cell綜述:前列腺癌中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
前列腺癌是北美男性中最常被診斷的非皮膚癌,主要由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信號所驅動。鑑於此,靶向AR信號傳導已成為主要的治療策略。
-
前列腺癌新藥!羅氏PI3K/AKT通路抑制劑ipatasertib III期臨床:PTEN...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在無症狀或輕度症狀、先前未接受治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男性患者中開展。數據顯示,在腫瘤中抑癌蛋白PTEN功能缺失的mCRPC患者中,研究達到了放射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的共同主要終點。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過表達棉花GhFT1基因促進菸草植株開花、側枝生長、葉片發育和花脫落
本文2015年發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
研究發現生物鐘因子通過改變DNA修復來促進腫瘤的進展
事實上,研究表明,當睡眠不足、時差或輪班工作擾亂晝夜節律時,包括前列腺癌在內的一些癌症的發病率會增加,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於迫切需要開發治療前列腺癌的新靶點,西德尼·金梅爾癌症--傑斐遜健康中心(SKCC)的研究人員探索了生物鐘時鐘,並發現時鐘基因哭泣-1在癌症進展中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這項研究於1月15日發表。自然通訊.
-
PRC1在雙陰性前列腺癌中的功能獲揭示
PRC1在雙陰性前列腺癌中的功能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13 15:43:34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Filippo G.
-
為什麼大多數前列腺癌首選內分泌治療,而不是化療?
和其他癌症一樣,前列腺癌也有多種病理類型,比較常見的就是腺癌、鱗癌以及腺鱗癌等,其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就是腺癌。絕大多數的前列腺癌的生長都是依賴雄激素的,因此只要抑制體內雄激素,那麼就能達到治療前列腺癌的目的,這種抑制雄激素的治療方法就稱為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能不能用化療呢?答案是可以的。
-
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探究神秘的嗅覺世界
本報綜合報導 10月4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美國科學家理察·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以表彰他們在人體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研究中作出的傑出貢獻。 在對人體所有功能感覺的研究中,嗅覺一直是最神秘的領域。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嗅覺味覺比視覺記憶更長久。
-
...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揭示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靶點...
國際知名腫瘤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IF 15.606)近日發表了名為「Tamoxifen上調ER-α36陽性乳腺癌細胞中的ALDH1A1增強腫瘤細胞的乾性並促進細胞轉移」的文章(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cr201815),該研究由陸軍軍醫大學,前第三軍醫大學病理科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完成
-
針對前列腺癌ERG基因融合的多肽物抑制藥研發 | 轉化醫學評論
研究發現,在腫瘤惡性進展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基因融合現象,包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MLL-Af4融合、腦角質瘤中FGFR3-TACC3融合、鼻腔鼻竇肉瘤中PAX3-MAML3融合等,主要集中在非上皮細胞惡性腫瘤中。Soller MJ最早報導了TMPRSS2-ERG融合發生在前列腺癌的現象,TMPRSS2作為跨膜絲氨酸蛋白酶編碼基因,受到雄激素調控。
-
Immuno-Oncology Is Making Pharma Step Up Its Diagnostics Game
Immuno-oncology represents a paradigm shift in cancer treatment, with the first wave of PD-1/PD-L1 checkpoint inhibitors such as Opdivo (nivolumab, from Bristol-Myers Squibb Co.) and Keytr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