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統工藝製作豆腐,健康無添加,快來學學吧

2021-01-09 膳食養生說

豆腐是餐桌必備的美食,豆腐含有豐富的營養,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豆腐根據風味的不同分為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加石膏比較少,質地細嫩,水分多,而北豆腐加石膏較多,質地相比南豆腐要老,水分含量相對比較少,北豆腐又稱老豆腐。

製作豆腐的工藝很簡單。記憶中,先將洗淨的黃豆用井水泡發,用石磨磨成漿,再倒入白粗布做的口袋,把白布口袋過濾出汁,是豆漿,留在布袋裡的,則是豆渣。待豆漿煮好後加進石膏水,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過幾分鐘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刀子把豆腐切成塊狀,便可以吃了。這就是傳統的豆腐製作流程。 看似簡單的工藝,營養價值可不簡單。

一、做豆腐的水很營養

好豆腐必有好水,製作豆腐的水一般是井裡的天然水,水是從地下深處冒出來、沒有經過汙染、且看上去很清澈、喝起來很清甜的那種,它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如鎂、鋅、鐵、碘、硒一些無機鹽等,這些微量元素含量與人體內的構成比例是相同的,容易被人體吸收。

二、石磨豆漿很好保留了豆子的營養

石磨豆漿是通過人力勻速運轉,能很好地保留豆漿中的植物蛋白、維生素B1、B2、鐵、鈣等;而豆漿機打磨的豆漿必須經過高溫、高速研磨,不僅破壞了大豆的清香,大豆的營養價值流失很嚴重。原始的石磨豆漿原汁原味,豆味香濃。

三、凝固劑石膏的營養

石膏是一種用途很廣的礦物質,中醫認為石膏可以清肺熱、去胃火,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鈣,石膏分為生石膏和熟石膏,生石膏的凝固速度比熟石膏快,在豆腐的製作中不容易掌握,因此,實際生活中,基本採用熟石膏來當凝固劑,這樣做出來的豆腐保水性好,口味更佳。

四、豆腐渣豆渣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預防便秘;豆渣蛋白質屬高粗蛋白質、低脂肪,可以增加飽腹感,適用於肥胖者食用。

此外,挑選豆腐時,優質豆腐顏色乳白,有豆香味,不酸,無水紋、雜質、用刀切不碎;劣質豆腐有氣泡、水紋、還有細微顆粒,顏色微黃。同時,豆腐不宜與菠菜、竹筍、莧菜、茭白同食,因為這4種食物含有較多的草酸,同煮時,豆腐中的鈣離子和草酸形成化學反映,生成不易溶於水的草酸鈣,人體中的草酸鈣難以被人吸收,容易形成結石,因而不宜久食。

相關焦點

  • 來學學這些散落在普洱的省級非遺傳統技藝!
    來學學這些散落在普洱的省級非遺傳統技藝! 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哪些傳統技藝 入選了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吧
  • 「自製豆腐」不用石膏粉、滷水也能製作出豆腐
    當一回手藝人,在家自製豆腐,一次就成功豆腐主要分為三類,因製作的時候添加的凝固劑的不同:第一種是添加石膏粉為凝固劑,多見於南方地區,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份含量在90%左右。第二種大多用滷水或酸漿點制,多見於北方地區,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偏硬,水份含量在85%—88%,但是由於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第三種是添加葡萄糖酸內脂,稱為內脂豆腐。這是一種新型凝固劑,較傳統製備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產品質量,減少了環境汙染。
  •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豆腐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傳統美食,它高蛋白,低脂肪非常的受人歡迎,而且豆腐的可靠性非常的強,他不僅單獨吃非常的美味,配菜更是非常的好吃,最經典的吃法,如,麻婆豆腐,魚香豆腐,紅燒豆腐,豆腐還可以和各種食材,比如說魚肉排骨之類的搭配燉湯也是非常美味的。
  • 市場上魷魚乾五花八門,想要挑選優質魷魚乾,快來學學這四招吧!
    魷魚乾是用魷魚加工而成的一種海產品,正是因為魷魚的營養價值和藥理價值都比較高,風味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在市場上魷魚乾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所以想要挑選到優質的魷魚乾,那就來學學這四點吧!3.要點三:看工藝想要挑選到優質的魷魚乾,看製作工藝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魷魚乾的加工工藝,直接決定了魷魚的營養和獨特的風味。
  • 生石膏替滷水,豆腐產量幾乎翻番
    本版照片均由記者郭堯 攝□本報記者 李永明  豆腐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有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業內人士稱,濟南人一天就能吃掉六七噸豆腐。不過,傳統的滷水豆腐由於含水量少,成本高,難與含水量多的生石膏豆腐抗衡,目前市場上已難見滷水豆腐。通過實驗對比,添加生石膏製作的豆腐,產量比滷水豆腐高出不少。
  • 不用滷水不用石膏,手把手教你做豆腐,嫩滑白淨,無添加更放心
    導語:1碗黃豆6碗水教你做豆腐,不用滷水不用石膏,嫩滑白淨吃著放心豆製品的價格實惠、價值豐富,且樣式多樣,深受老百姓的喜歡,其中要數豆腐更常出現在人們餐桌上,豆腐能夠經受的烹飪方法多樣,炒菜、燉煮亦或是煎炸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能你多會選擇在菜市場買豆腐,但我家的豆腐卻基本都是自己做的
  • 教你在家自製豆腐,一把黃豆就能做,不用石膏和滷水,健康又衛生
    豆腐是我們大家最為常見的豆製品,常吃豆製品可以保護肝臟、促進機體代謝、增加免疫力,並且還有解毒的作用。常吃豆腐好處多多,不過你知道豆腐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豆腐最簡單也最好吃的做法。傳統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是因為製作的時候添加的凝固劑的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膩,北豆腐多用滷水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比南豆腐要老。
  • 豆腐和Hijiki海藻的結合,隨時隨地都可以製作美味的炒飯
    交易員喬的受歡迎的日本炒飯與Edamame,豆腐和Hijiki海藻的超級簡單,模仿食譜!把食材放在廚房裡,隨時隨地都可以製作美味的炒飯。它是無麩質和素食/素食主義者!你們中的許多人都說你有多喜歡用新鮮的食材從頭開始製作食譜。您對風味組合的熱情激發了我創建自己的版本與您分享。
  • 乳酸菌豆腐的傳奇故事
    因為刻在他骨子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無豆腐」已經根深蒂固,他對豆腐有深深的眷戀和感情,豆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餚。豆腐對他來說是一種懷念,是一種情懷,是他小時候與父親的溫馨回憶。他實在無法割捨這一份思念。他不由開始思考:石膏、滷水對人體不利,存有食用禁忌、那用什麼東西才可以替代石膏和滷水,製作出即健康又美味的豆腐呢?
  • 一碗黃豆一碗水,自己在家也能做,健康衛生無添加
    推薦語:在家可以自己做醬油,孩子再也不要去打醬油了,安全又衛生,還不快點來學學下文轉載自作者:笑笑美食達人還花錢買醬油?一碗黃豆一碗水,自己在家也能做,健康衛生無添加我們國家的美食種類非常豐富,不管是路邊的小吃攤還是高檔的餐廳,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美食可以供你挑選,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是變得越來越好了,所以對於衣食住行方面也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吃的這個方面也是變得越來越挑剔了。
  • 「無添加化妝品」真的能做到無添加嗎?
    隨著大家對安全、健康的認識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小姐姐傾向於選擇購買一些低刺激、低致敏的「無添加化妝品」,這些化妝品真的能做到無添加嗎?今天安安就帶大家一起來揭開「無添加化妝品」的神秘面紗。1.化妝品真的能做到無添加嗎?
  • 教你一招就變強,快來學學吧!
    教你一招就變強,快來學學吧!家裡的無線網信號總是忽強忽弱,發個信息、看個新聞都要老半天才能完成,語音或者視頻的時候畫面和聲音卡的要死,走近路由器或許信號就好一點流暢一些,稍微遠離一下,又立馬卡的不行,這時候別生氣也別著急,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些妙招,學會了Wifi信號立馬增強。
  • 人人愛吃的豆腐是怎麼來的
    豆腐起源於漢代。這麼淳樸簡單的美食卻不是來自尋常百姓家,而是來自漢代皇室,神奇吧。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是個著名的煉丹家,人稱淮南王。他的母親喜歡吃黃豆,有一天生病了臥在床上,大孝子劉安就命人把黃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湯讓母親吃。
  • 自己在家也可以製作豆腐?不用石膏等工具,也可以做出鮮嫩的豆腐
    在我們現在的飲食中,遇到過很多都是通過豆類製作而成的食物,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豆腐,豆腐腦,豆腐乾,豆腐皮等等,這類型的我們一般將其統一稱為豆製品。這類型的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也是人體易於吸收的,而且有些食物還經常被人製作成不同口感的食物,就像是豆腐,可以煎炸,可以做成紅燒的,魚香的,還有最家常的麻婆豆腐,用來下飯最適合不過了。在平時如果回鄉下,每天早上起來都可以聽到外面的叫賣聲,一些賣豆腐的小販習慣性的騎著車到附近一些村莊中販賣,時間久了也慢慢的了解各家的口感。
  • 純野生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這麼好的東西現在為什麼很少人上山搞了呢,主要製作這個橡子粉工藝比較繁雜,聽姐姐說搞這個粉得經過十天半個月的。首先上山採摘,採摘回來後曬乾,然後去殼用水浸泡幾天,浸泡完用磨或打漿機把它們打碎,取漿汁用,漿汁經過紗布的過濾,在缸底會有一層澱粉沉澱下來,反覆沉澱幾次,這個澱粉才能用,最後再曬乾存儲。這個過程跟做紅薯澱粉差不多,這麼多道工序下來所以更顯得彌足珍貴。
  • 豆腐遍布世界 起源於安徽的4線城市 發明人希望用它長生不老
    關於豆腐是劉安發明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豆腐》一詩的自注中:世傳豆腐,本乃淮南王術。除此以外,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提到了,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二、豆腐的製作方法淮南壽縣傳統的豆腐製作工藝主要有:泡豆,磨漿,濾渣,煮槳,點漿,壓制等六個步驟。
  • 螃蟹怎麼做好吃又簡單,中秋節碰上最佳吃蟹季,快來學學吧
    我們何不買點螃蟹一起享用呢,不過,對於新手來說,做螃蟹還是有點難的,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的方法,告訴大家螃蟹怎麼做好吃又簡單,一起來學學吧。 食材準備: 主要食材:螃蟹若干 輔料:薑片、小蔥、生抽、冰糖、啤酒、香醋 螃蟹的做法: 1、首先,我們將買來的螃蟹
  • 斑鳩葉豆腐怎麼做?告訴你一個神物,既乾淨,又百分百成功
    其中第五盤菜名:老坑碧玉(陳釀翡翠),即用老壇泡菜酸水,加剁酸薑、泡椒末等涼拌的斑鳩葉豆腐。文化象徵:來自山野的食材,猶如翠玉般高貴。一如秦良玉來自民間,卻貴為王侯將相。斑鳩葉豆腐屬純天然美食,在我們家鄉歷來有吃斑鳩葉豆腐的傳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斑鳩葉豆腐不再是用傳統的柏樹枝灰來讓樹葉汁凝固,而是有一樣可替代的神物,更加乾淨衛生,而且成功率百分之百。
  • 用鹽滷做老豆腐,但我還是喜歡吃石膏豆腐!
    我們老家都是用石膏粉打豆腐,做老豆腐就壓久一點。關於石膏豆腐的製作方法點擊右邊連結:自已動手做個石膏豆腐!有料理機磨漿更輕鬆!二、濾漿用一個透水的盆,上面鋪上沙布,用小勺子攪動,可以加水讓漿充分濾出,待水份不多時,把沙布收攏上部擰緊,擠出漿來,直到擠幹為止。渣倒出,清洗沙布,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濾完為止。
  • 在家自製傳統小吃米豆腐,色澤金黃,口感鮮嫩,大媽手把手教會你
    七、八十年代的黔西北,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稻田不多主產是玉米,苞米飯洋玉絲酸菜豆米是每天餐桌上的主打,憑票供應的大米是陳米,煮出來的飯很不好吃,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種米叫貴朝(有的寫桂朝、貴潮)米,貴朝米屬早秈米,因口感粗糙一般不適合做飯,但它卻是製作米豆腐、米粉、米皮、涼糕、涼蝦、發糕、腸粉的專用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