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起源於漢代。這麼淳樸簡單的美食卻不是來自尋常百姓家,而是來自漢代皇室,神奇吧。
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是個著名的煉丹家,人稱淮南王。他的母親喜歡吃黃豆,有一天生病了臥在床上,大孝子劉安就命人把黃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湯讓母親吃。可是這豆汁沒點滋味母親喝不下去啊,於是就在裡面加了點鹽來調味,豆汁就凝結成了塊。(話說古人膽子就是大,凝結成塊不覺得怪怪的嗎,還敢吃)。不過這也是豆腐的雛形,劉丹不僅是煉丹家,還是個美食家,他憑藉他的鑽研精神跟方士們繼續研究,不斷試驗,終於發現石膏或者鹽類可使豆乳凝固,烹調後口感更佳。從此豆腐在民間也開始流傳了。
豆腐距今已經二千一百多年了,算是美食屆的「活化石」,不僅在中國流行,也流傳到了韓國、日本,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隨著製作工藝的發展和進步,豆腐的品種、花樣、口味也變得多種多樣,各具風味。豆腐的食效也很好,能夠降脂、降血壓、降膽固醇,且能夠養生攝生,延年益壽。
臺灣還有一條著名的小吃街叫清水豆腐街,整條街幾乎都是賣各種創意又好吃的手工豆腐,跟甜品結合,跟茶葉結合,好多美食節目都去那裡打卡,火爆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