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腔內支架植入術(PCI)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治療冠心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其發作多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包括飲食不健康(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吸菸、過量飲酒、久坐、熬夜、缺乏運動、壓力大、焦慮、抑鬱等。由於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存在,加之體力活動和自我保健意識的缺乏,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發病日趨年輕化,已成為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
深耕心血管領域的樂普醫療(SZ:300003),是A股第二大市值的醫療器械公司,達到487億元(截至10月26日收盤),緊隨邁瑞醫療(SZ:300760)之後。作為中國最大的心臟介入醫療供應商,樂普醫療已為臨床提供心血管醫療產品超過6000萬臺/套。
據悉,2019年2月28日,樂普醫療自主研發的重磅產品「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NeoVas)」正式獲批上市。NeoVas,全稱為「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是樂普醫療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部戰區總醫院(原瀋陽軍區總院)韓雅玲教授等團隊共同完成的作品。
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是國內首款獲準上市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也是目前全球技術領先的生物可吸收支架。這標誌著我國在冠脈支架領域的研發製造能力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將引領PCI技術進入「可降解時代」!
2019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上,樂普醫療楊鴦女士接受肽度TIMEDOO採訪表示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從研發立項到最終獲批,橫跨近十年的時間,臨床研究入組1400多例,歷經四年臨床隨訪,其在植入人體,經過血運重建、支架降解吸收和血管修復三個階段後,支架最終完全降解,血管的結構和功能得到恢復,實現「血管再造」的目標。這是繼金屬支架「血管再通」後心血管治療領域的又一次革命,是PCI技術的又一個裡程碑。
從市場潛力角度分析,在冠心病低齡化和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金屬支架長期留存體內可能帶來炎症反應、貼壁不良、支架內再狹窄的等風險,不可降解的支架材料成為限制行業發展的瓶頸。
冠心病治療方式的發展
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約2.9億,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數約1100萬,且近年來呈不斷上升趨勢。2017年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例數約為75萬例,植入支架數量超過110萬支,冠脈介入治療術已成為治療冠心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冠脈介入治療術發展至今已經歷4個階段:
第一階段–球囊擴張術:將球囊送至冠脈狹窄病變處,通過加壓使球囊膨脹擠壓斑塊,從而擴大管腔、恢復血流通暢,但由於血管彈性回縮,再狹窄率較高。
第二階段–金屬裸支架:採用金屬材料製成,具有支撐回縮血管的作用,可以擠壓斑塊,貼附於血管內膜降低血管急性閉塞,但由於內膜組織過度增生而發生再狹窄。
第三階段–藥物洗脫支架:通過在金屬支架表面搭載微量藥物,使之在血管壁組織中慢慢釋放,以抑制內膜在支架周圍過度生長,保持冠狀動脈通暢,從而預防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
第四階段–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基體及塗層由可吸收材料製成,可在體內逐步生物降解和吸收,無永久性支架存留患者體內。
從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
-NeoVas是怎樣一款支架?
它的基體材質是國際通用的醫療級可吸收材料左旋聚乳酸(PLLA)
它的藥物是經典的抑制再狹窄藥物–雷帕黴素
它可被降解吸收,使血管恢復健康狀態
-NeoVas與傳統金屬支架相比有何不同?
首先,植入人體後,它和金屬支架一樣,支撐起狹窄堵塞的血管,使「血管再通」;
然後,在完成支撐狹窄血管的使命後,它開始慢慢降解;
3年左右,它完全降解消失,患者體內再無異物留存,血管結構和功能恢復,實現「血管再造」。
記者|陳妍恩
編輯|布德鳥
攝影師|李嶸
TIMEDOO肽度新媒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