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題精講3:抓住動點運動軌跡,巧解線段最值問題

2020-12-04 米粉老師說數學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動點問題是初中幾何中的一大難點,難就難在因點是動點,導致圖形的不確定性,而圖形的不確定性,給分析思考帶來了諸多麻煩,讓人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其實這是由於沒有抓住動點的運動規律所導致的,下面給大家介紹解決這類題的一個解題技巧或一種思考角度:先明確動點的運動軌跡,確定動態線段的運動範圍,再來解決線段的最值問題。

例.如圖,矩形OABC的邊OC的y軸上,OA在x軸上,C(0,3),點D是線段OA的一個動點,連接CD,以CD為邊作矩形CDEF,使EF過點B,連接OF,當點D與點A重合時,所作矩形CDEF的面積為12,在點D的運動過程中,當線段OF有最大值時,則點F的坐標為_____

【思路過程】

由條件「當點D與點A重合時,所作矩形CDEF的面積為12」,及利用矩形面積的「一半模型」即可求出OA的長,這樣集中精力來思考:如何確定點F的位置。

點D的初始位置在點O,此時矩形CDEF與矩形OABC是重合的,點F與點B重合;

當點在運動到點A時,點F的位置如圖1;

再取D在OA的任一位置運動,點F的位置如題目原圖;

由點D不管怎麼運動,矩形CDEF都經過B點可知∠CFB=90,

所以不難發現:點F是在以BC為直徑的一段圓弧上運動,

這樣,我們就可構造圓模型,

以CB為直徑作△CFB的外接圓,當點F在該圓CB的上方一段圓弧上運動,

當點F、圓心、點O在同一直線上時,OF有最大值。

【解題過程】

歡迎點評留言,探討與辯論,會讓數學更具魅力!請繼續關注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將為你呈上更豐盛的數學大餐,謝謝!

相關焦點

  • 中考重磅,探動點軌跡,妙解線段最值
    動點軌跡問題、最值問題歷來是中考的難點和熱點。學生需要在考場短時間思考出動點的運動軌跡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平時不能有對圖形本質的理解和把握,很難在考試中解決此類問題。類型1 動點軌跡為直線的最值問題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x軸上一點A(2 ,0),B為y軸上的一動點,連接AB,以AB為邊作等邊△ABC如圖所示,已知點C隨著點B的運動形成的圖形是一條直線,連接OC,則AC+OC的最小值是________.
  • 中考難點,尋動點軌跡破解最值綜合題
    近些年的中考中,經常出現動點的運動軌跡類問題,通常出題以求出軌跡的長度或最值最為常見。很多考生碰到此類試題常常無所適從,不知該從何下手。由題意可知點Q運動的路線就是線段OG,∵DO=OB,DG=GC,∴OG=1/2BC=1/2×4=2.∴點Q移動路線長度的最大值是2.故選:A.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第29課弧長扇形面積、圓錐展開圖之間的關係,注意它們之間的關係,貴州內蒙古中考數學試題講解.第30課壓軸題:應用弧長面積公式研究運動軌跡或掃過的面積問題,關鍵是藉助等面積轉移進行割補法處理將不規則圖形化成規則圖形.第31課壓軸題:利用弧長公式解決中考數學平面幾何動點軌跡路徑長問題,確定圓心和半徑是關鍵.
  • 一道題幫你分析中考數學——幾何動點中的最值問題
    最值問題,一直都是中考數學的熱點題型。無論是幾何最值還是函數最值,全國各地的考題均有涉獵。而部分省市區更是頻繁到年年考,年年讓一批考生痛哭流淚!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最值問題也是變著花樣出題,今年與二次函數結合,明年又與一次函數結合。
  • 中考難點:說愛動點幾何最值問題不容易,細說之解題思維模型
    最值問題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類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它貫穿初中數學的始終,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它主要考察學生對平時所學的內容的綜合運用,尤其動點幾何最值問題是中考熱點壓軸問題。幾何動點最值類題型之所以能成為中考數學壓軸題的常考題型,除了題型複雜、知識點多外,更主要是能很好考查一個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如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方程思想、數學建模思想、函數思想、轉化思想、分類討論法、數形結合法等等。幾何動點問題主要是以幾何知識為載體,突出了對幾何基本圖形掌握情況的考查、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表達能力的考查。
  • 動點最值:3種思路求AE的最小值,等腰直角三角形輔助線構造方法
    動點最值問題:本地區中考最值考的比較基礎,很多最值題型都是初次接觸,整理也是我學習的過程,對自己也是個提升。最值在很多地區是中考的重難點,本題是直角三角形中構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線段最小值,一共整理3種解法,分享給大家。如果有好的方法歡迎大家留言,一個人的思路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是無窮的。
  • 初三數學:求線段長的最值有點難,原來要這樣判斷動點的運動軌跡
    利用幾何圖形的性質求線段長的最值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矩形ABCD中,AB=4,AD=2,E為AB的中點,F為EC上一動點,P為DF的中點,連接PB,求PB的最小值。
  • 初中數學:動點問題-阿氏圓最值模型
    中考數學,優秀的孩子必須會阿氏圓!「阿波羅尼斯圓」簡稱「阿氏圓」,已知A、B兩點,點P滿足PA:PB=k(k≠1),則滿足條件的所有點P的軌跡構成的圖形是一個圓。阿氏圓最值模型解題方法:①計算PA+k·PB的最小值時,利用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構造母子型相似三角形;②兩個三角形的相似比等於k;③根據相似比,找出一條線段替換k·PB,轉化成三點共線求最小值。
  • 中考難點:動點軌跡與路徑最值問題綜合難題,壓箱新寶貝值得收藏
    對初中生來說,「軌跡」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但在高中數學中的學習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軌跡問題滲透著集合、運動和數形結合等重要思想,具有涉及面廣,綜合性強,技能要求高等特點,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考壓軸題中.這類題型與通常給出圖形的幾何證明與計算題不同,需要經歷一個「據性索圖」的推理過程。
  • 極具挑戰的中考軌跡問題,引無數考生競折腰
    動點軌跡問題是目前中考題中比較熱門的題型,熟練掌握其基本原理對於解決一些特定問題大有幫助,初中階段主要的軌跡有「直線型」和「圓弧型」兩類,通常出題以求出軌跡的長度或最值最為常見。很多考生碰到此類試題常常無所適從,不知該從何下手。本文就常用的基本軌跡和軌跡思想在最值及求路徑長問題中的應用列舉幾例,以期待破解兩類中考難題有了思路儲備。
  • 中考難點,線段型最值問題的處理三利器
    線段型最值問題是歷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常在壓軸題中出現,由於此類問題都是變化過程中,圖形大小或形狀是隨動點的運動而變化的,學生很難把握變化圖形的形狀及其大小,故大多數學生遇到最值是「談虎色變」不敢下手或無從下手,本文擬通過實例分析,一起探討線段型最值問題的三種解題策略。
  • 線段和差最值問題----將軍飲馬模型
    這個問題早在古羅馬時代也有,傳說亞歷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數學和物理的學者,名叫海倫,一天,一位羅馬將軍專程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將軍每天從軍營A出發,先到河邊飲馬,然後再去河岸同側的B地開會,應該怎樣走オ能使路程最短?從此,這個被稱為「將軍馬「的問題廣泛流傳。將軍馬問題=軸對稱問題=最短距離問題(軸對稱是工具,最短距離是題眼。
  • 解析歷年中考數學壓軸題,尋找2019年中考動點軌跡問題的解題良方
    有人為了尋找答案,遨遊在茫茫題海;有人為了尋找答案,不惜尋訪名師。其實就初中數學而言,所謂的「宗」就是知己知彼。拿初中數學中動點的軌跡問題來說,它不能是拋物線型,也不可能是雙曲線型,更不可能是奇形怪狀;因為若是這些情形,我們初中生是無法求出其路徑長的。所以我們就可以明確初中數學中的軌跡問題只有兩種情況:線段和圓弧。
  • 中考數學壓軸題,幾何圖形上的動點問題
    提到中考數學壓軸題,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必考二次函數綜合題。其實不然,因為幾何圖形上的動點問題也是常考的題型之一。下面就分享幾道往年的中考壓軸題,這些題特殊幾何圖形上的動點問題。2010年廣東省考以矩形為背景的動點問題。
  • 中考數學提分必備041-最值問題不用怕,模型秘籍搞定它
    最值問題是是數學中考的熱點,也是難點,掌握最短路徑的基本模型有利於我們高效準確地解決問題,拿到分數。本文將介紹最短路徑的十二個基本模型,並在文末配以針對練習和中考真題講解。本文也是參照其他老師分享的成果,有需要的同學留言索要即可。
  • 中考難點,構造出隱圓,絕殺點圓最值問題
    近年來,幾何中因動點而產生線段最值問題廣泛出現,成為中考的熱點和難點。此類題型一般都會以選擇或填空的壓軸形式出現,其中又以構造「隱形圓」來解決最值問題,條件隱藏較深,學生難以把握哪些題型需要構造「隱形圓」處理,巧妙地引入輔助圓,轉化為利用圓的幾何性質來解決,往往會使問題思路豁然開朗,運算簡單便捷,過程清晰明了,引人入勝。
  • 初中數學:巧解一道「子母三角形」的最值好題
    它是初中數學中一類非常重要的基本圖形,圖形中出現三個直角三角形,它們都是相似的,線段之間數量關係豐富,即所謂的「垂徑定理」。本文中,我改編一道「子母三角形」的好題,分享給大家。如圖:如圖:直角三角形△ABC中,∠C=90°,CD⊥AB, AB=8。(1).求△ABC面積的最大值。(2).求AC-AD的最大值。
  • 運用轉化思維,構造「圓」模型,求解線段最值問題
    如代數方法,往往是把題中的兩變量設定為參數,建立二次函數模型,轉化成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來解決;又如幾何方法,可以把它轉化成線段和差最值的「將軍飲馬問題」,也可以轉化成「垂線段最值問題」,到了初三學了圓知識之後,又多了一種轉化思維:構造圓模型,從圓的角度解決線段最值問題,今天我們結合實例來說一說,如何構造圓模型,利用圓的相關知識及解題思路,來解決線段的最值問題。
  • 利用三角形三邊關係解決線段最值問題
    在幾何最值問題中,經常需要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來解答: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基本模型講解基本模型講解我們在利用三角形三邊關係來解答最值問題時典型例題:如圖,∠MON=90°,矩形ABCD的頂點A、B分別在邊OM,ON上,當B在邊ON上運動時,A隨之在OM上運動,矩形ABCD的形狀保持不變,其中AB=2,BC=1,運動過程中,點D到點O的最大距離為______.
  • 中考難點:認識瓜豆原理,破解一類中考動點壓軸題
    初中數學有一類動態問題叫做主從聯動,這類問題應該說是網紅問題,好多優秀老師都在研究它,原因是它在很多名校模考的時候經常出現,有的老師叫他瓜豆原理,也有的老師叫他旋轉相似,我感覺這類問題在解答的時候需要有軌跡思想,就是先要明確主動點的軌跡,然後要搞清楚主動點和從動點的關係,進而確定從動點的軌跡來解決問題,但在解答問題時,要符合解不超綱的原則,所以最後解決問題還是用到了旋轉相似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