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乳化/增多對車輛到底有多大影響?三種方法避免此類現象發生

2020-12-06 汽車網評

最近有不少網友在後臺留言,希望我們講一講最近許多品牌都被曝光的機油乳化、機油增多問題,為什麼最近這類投訴會大量爆發?這兩類問題看起來非常嚇人,而且常常一起出現,會有許多車主會擔心一旦出現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現象,會不會造成發動機的損傷?

這裡我們也不繞彎子了——在非極端情況下,影響非常有限。如果你還希望能夠探清這些問題的原委,請看下文為你詳細講述:

機油乳化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先說一個前提——之所以在最近這段時間會爆發這些問題,恰恰是因為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季。2018年初,某合資品牌就曾爆發出「機油門」,許多車主投訴有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也恰恰是集中在冬季和北方寒冷地區。

寒冷季節和北方地區會帶來什麼影響?大家都知道,冬季用車時發動機內熱外冷溫差較大,尤其在內蒙、東北等地,經常會有零下二十多度的超低溫寒潮,這樣就會使剛剛熱車燃燒產生的部分水蒸氣,被發動機內外的溫差「冷凝」成為細小的液滴附著在活塞的缸壁上,隨後隨著塞環的運動,它們會沿著氣缸壁與活塞之間的間隙,竄入到下方的曲軸箱內。

這個「冷凝」的過程不難理解,只要存在溫差,它非常容易在車內或室內溫度高、外界溫度低的情況下產生,例如冬天開車時你會發現車窗非常容易起霧,只要內外存在溫度差且內部有一定的水蒸氣,水分凝結的現象就不可避免。因此,當曲軸箱內的機油與這些竄入的水分混合在一起,就出現了所謂的機油「乳化」現象。而且,「乳化」並不代表機油變質,而是油水混合的結果,請接著往下看。

機油增多的原因又是什麼?

機油增多的原因其實與機油乳化非常相似,甚至出於同樣的「作案手法」。當前許多品牌的車輛都採用了缸內直噴的進油方法,甚至為了更好地利用進氣滾流促進燃燒效率,許多發動機設計上還採用了側置缸內直噴的形式。

在熱車階段發動機剛剛啟動,機油溫度尚未升到合適的區間,缸內直噴的噴油嘴噴出的汽油就會在沒有充分燃燒的情況下會滯留到氣缸壁,形成「溼壁」現象,伴隨活塞環的運動,這部分少量的汽油和混合可燃氣將從氣缸與活塞之間的間隙刮入曲軸箱,進而與機油混合在一起形成「機油增多」現象。所以,一旦發現車子的機油增多,車主在檢測機油標尺的時候,就還會聞到一股汽油的味道。看到這裡,有人說氣缸壁和活塞之間不能完全密閉嗎?你可以回家試試你家的打氣筒,再想像一下發動機的活塞運動。

「機油門」如何解決?

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看起來非常可怕,但是事實上並不值得你去擔心,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曾經發生過的某品牌「機油門」的始末和解決方案。2018年初,遭遇北方車主維權的某品牌將13萬輛SUV進行召回,在工程師的反覆試驗下,發現了這些「問題」車輛的一些共性——北方寒冷地區集中度高、頻繁短距離行駛、熱車時間過短。

剛才解釋了為何水蒸氣和汽油會混入機油內,但是這不是發動機設計的問題,而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幾乎所有的發動機都會在曲軸箱裝置強制通風系統(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PCV),當機油溫度升高,混入的水蒸氣和汽油就會蒸發,然後通過油氣分離裝置將蒸汽態的機油與它們進行分離,然後機油回流到曲軸箱,水蒸氣、汽油進入進氣歧管,然後再導入氣缸內二次燃燒掉。

問題的關鍵點——機油溫度,如果溫度不上來,這個「蒸發」過程就難以為繼。所以解決方案相當粗暴:1、修改發動機ECU,改變噴油時機,減輕「溼壁」機會,提升怠速轉速,儘快短時間提升發動機溫度;2、熱車階段不允許開暖風,呵護髮動機溫度不被耗散;3、變速箱調整,在冷車狀態下保持高轉速。對,一切為了提高發動機溫度,只要能儘快熱起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到底會不會損壞發動機?

看到這裡,你就能理解為何北方寒冷地區,熱車時間短,還經常頻繁短途行駛的車子容易產生這兩個現象,因為在沒有足夠的行駛距離和運行時間,發動機內竄入的汽油和水分就沒有機會充分蒸發出來。如果不小心發現自己的車子存在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我們該不該擔心會損壞發動機?

答案是非極端情況下不會。機油的作用是潤滑發動機的各個零部件,但是機油規格並不會因為混入了少量的水分或汽油而迅速「變質」,所有人的汽車多多少少都會有少量汽油和水分混入。工程師為此做了大量的測試,機油稀釋後的性能限值範圍非常寬廣,直到汽油混入超過機油容量的60%,也就是3.2L機油內混入了1.92L的汽油,才逼近機油的性能限值,說實話這種情況已經非常極端了。

對問題車輛進行6500rpm高轉速、長時間的嚴苛工況測試證明,非極端情況下少量機油乳化和增多,並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任何異常磨損。國外有車主不信邪,為了驗證這個事兒,自己把1L汽油倒入機油艙,然後送到第三方權威機構去檢測,結果顯示所有金屬元素一切正常,證明了發動機沒有因此造成異常磨損的結果。

按照我國5000公裡或6個月的保養間隔,許多少量混入汽油或水分也在保養中直接換油換掉了,大部分車主並沒有察覺到,沒有對發動機造成任何損害。所有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發動機可靠性設計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脆弱」。

日常用車如何操作會避免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

事實上,日常用車達成機油增多或乳化的條件容易嗎?並不容易!它一定要滿足以下這三個日積月累的用車條件:一是寒冷用車環境,發動機內外溫差較大,水蒸氣容易冷凝,汽油燃燒不充分;二是沒有正確熱車,發動機機油溫度始終沒有到達設計的溫度便開始上路行駛;三是市內頻繁短途用車,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時間來發揮作用,將水蒸氣和汽油蒸發出來,導入汽缸室二次燃燒掉。

所以,日常用車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問題,就可以輕鬆避免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現象:儘可能地在寒冷的冬季採用粘稠度略高的機油產品,避免頻繁短途用車;充分熱車,在熱車的時候儘量不要打開空調熱風,在短時間內提升發動機溫度後再上路行駛;如果實在不可避免,則定期跑一跑高速或遠途行車,幫助發動機溫度到達合適溫度以蒸發掉這些「雜質」。

小結

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並不是特別需要繃緊神經的事情,只有滿足寒冷冬季、頻繁短途或沒有正確熱車的條件,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沒有充分地將它們「蒸發」掉,才會出現這些情況。而少量的機油和水蒸氣進入曲軸箱混進機油裡,其實是一種常態現象,並不會對發動機構成威脅。解決掉這個知識盲點,也許面對下一個寒冷冬季,相信你會更加淡定和從容。

相關焦點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在眾多車主歡喜之餘,有一部分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其中也有一些是豐田車主。這則消息對於一向表現出色的豐田來說,可謂是一個"深水炸彈"。不過,還有很多豐田車主表示疑問,為何他們並沒有出現此類情況?而"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又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機油門」再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正常現象?
    如果機油量低於下限,曲軸就夠不到機油,氣缸壁和活塞銷無法得到潤滑,會加速磨損;如果機油量高於上限,過多的機油會增加曲軸旋轉的阻力,會出現油耗增加、發動機加速無力發悶等現象。而機油增多,便是機油量超過機油液位上限。不過,導致機油增多除設計缺陷外還有三種原因,其一便是加注量多。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所以在測量機油的時候,一定要確保車輛在平穩的路面,同時讓發動機重複冷卻5-10分鐘,機油重新流回油底殼後,再進行測量。機油乳化誰來背鍋?說完機油增多,我們再來說一下機油乳化。乳化其實指的就是原來不能混合的兩種液體,均勻的混合在了一起,其中一種液體變成微小顆粒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從而形成一種乳狀液。而機油乳化則就是由於機油中混入了水分子,因為油和水不相容,所以產生了乳化現象。那麼現在問題就很清楚了——到底什麼原因讓水混入了機油?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早兩年的本田"機油增多門"並沒有對CV-R和思域造成致命傷害,反而銷量節節高,最近又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就連"開不壞"的豐田都機油增多,市面上其他品牌車型會不會也存在這種現象?機油增多對發動機影響力有多大?而伴隨機油增多而出現的機油蓋乳化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帶著一系列疑問,咱今天就來探個究竟。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原因起底 究竟對車有沒有傷害?
    近期,有很多網友表示想要了解關於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更多信息。考慮到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事件近些年來時有發生,那麼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到底會對車輛造成多大的損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麼我們回歸到話題本身,回顧歷史上車主反映的機油乳化、增多事件,我們能夠發現主要為兩類情況。第一種就是產品本身存在設計缺陷,廠方召回處理後即可解決。第二種就是少量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我們將第一種情況排除在外,來聊聊第二種情況。為何會出現機油增多現象?
  • 正常現象?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3.對機油液面高度測量時,地面是否平整,機油溫度等也對液面高度有影響。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答:發動機反覆地無法充分暖機,在水溫80℃以下的狀態下使用時,發動機內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發動機機油中。在這種情況下,機油加注蓋會出現乳化現象。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嚴重嗎?怎麼解決?
    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行車安全,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因此,近日一些車主在檢查車況時,發現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並伴有乳化的現象,不由得就慌了神。以前只聽說過"燒機油",這機油怎麼還能越用越多呢?其實"機油增多"不是個新鮮詞兒了,前兩年本田CR-V就曾因"機油增多"導致一批車主維權。最後本田方查明了原因,也給了消費者比較圓滿的解決方式。
  • 為何一聽到機油「增多」「乳化」就很焦慮?
    但我們在不妄下結論的前提下,不妨從技術角度分析,了解一下汽車機油「增多」「乳化」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是否真如網絡上說的那樣可怕?A。為什麼會有機油增多的現象?很顯然,這些多餘成分主要就是水和燃油,如果長時間地和機油在曲軸箱內混合,必然會導致機油加速變質以及機件的腐蝕。為了儘可能避免上述現象發生,技術上就需要把這些曲軸箱竄氣對外排除,但直接排放,會導致大氣汙染的同時也會浪費掉不少的燃油。
  • 網傳豐田銷售話術:機油增多、乳化均是正常現象
    為此,有網友曝出一份疑是豐田汽車的銷售話術,而這正好有關於目前豐田系車型出現的機油增多和機油蓋乳化的問題。 根據這份曝光的資料上顯示,豐田將此次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現象稱不涉及品質問題。並要對客戶進行細緻的說明,讓客戶得到具體了解並理解。
  • 一汽豐田機油增多、乳化 官方表示:正常現象
    車輛問題頻發,機油增多、乳化北京的一位車主董先生,向財經網汽車反饋,自己於2019年11月買的亞洲龍2.5L雙擎進取版,行駛了7000公裡左右,天窗、A柱在正常行駛時都有異響的情況發生。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此前回應,車主反映的情況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潤滑性能,也不會對發動機性能造成影響,上述現象不是品質問題。換言之,機油增多、乳化並不是豐田的質量問題,是車主自己操作時的不規範以及用車習慣所導致,且不影響正常駕駛。
  • 發動機、油品、天氣、超短距離駕駛:誰該為機油增多乳化負責?
    3、第三種可能,是低溫導致的油底殼蒸發問題。機油對發動機而言是起到潤滑和控制機體溫度的作用,它在發動機內部是循環流動的。機油的工作溫度更高,壓力也更大,也會膨脹。正常來講,經過循環後的機油會經由蒸發箱進行熱處理,但由於低溫的行車環境,機油就不能得到正常的熱處理,會有溼氣。而溼氣和膨脹後的機油流回到曲軸箱後,就會導致機油增多和乳化。
  • 機油為何會出現增多和乳化現象
    近日,雷克薩斯被曝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事件起因是一位現款雷克薩斯ES300h車主在某論壇中發帖,說自己的車子出現了嚴重的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見到此帖後很多車主開始自檢,並表示紛紛「中獎」。實際注入機油時有超過F線的情況,但仍在規定範圍內;2.在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也有可能超過機油液面F刻度線;3.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在低溫冷啟動時,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這屬於正常現象;4.對機油液面高度進行測量時,地面是否平整和機油溫度等因素也對液面高度有影響;另外,發動機機油溫度越高,熱膨脹導致機油體積增加。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說到機油,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能潤滑,能密封,能清潔,能防鏽,但是和機油有關係的發動機毛病可以說也是相當的多,從大眾的燒機油,CS35的機油乳化,本田機油的增多,都引起過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機油那些熱門問題,機油增多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它們到底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嗎?
  • 車主課堂|為何一聽到機油「增多」「乳化」就很焦慮?
    但我們在不妄下結論的前提下,不妨從技術角度分析,了解一下汽車機油 " 增多 "" 乳化 " 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是否真如網絡上說的那樣可怕?A. 為什麼會有機油增多的現象?而在發動機在低溫下運行時,還會有部分液態的燃油直接漏入曲軸箱內和機油混合。很顯然,這些多餘成分主要就是水和燃油,如果長時間地和機油在曲軸箱內混合,必然會導致機油加速變質以及機件的腐蝕。為了儘可能避免上述現象發生,技術上就需要把這些曲軸箱竄氣對外排除,但直接排放,會導致大氣汙染的同時也會浪費掉不少的燃油。
  • 是什麼造成了機油增多和乳化?消費者無需過多擔憂
    由於日系車陷入了「機油門」,最近關於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議論聲很高,甚至出現了一些炒作的行為,也引來了不少車主的擔憂。拿什麼來判斷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又是什麼造成了此類現象的出現?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究竟會不會影響汽車的性能?是什麼導致了機油增多?
  • 日系汽車相繼出現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日產汽車目前沒有過多設計發動機機油的故障點,但是捷科特的CVT變速箱卻涵蓋了此類低端變速箱的所有問題:低溫保護時間過長增加耗油量與排放量,變速箱油粘度下降造成鋼帶使用壽命的下降,帶檔滑行的兩次頓挫感過於明顯,而在頓挫之外還有異響的問題。這種變速箱可以說毫無品質可言,裝備此類變速箱的車自然也談不到品質,尤其是匹配了一些毫無性能可言的低級NA發動機。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先別慌,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都在這裡!
    近期,很多車友的愛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導致大家一談起這種現象都非常的擔心,是不是出現了這種情況就一定說明我的車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和設計缺陷呢?其實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不一定是質量問題,這種現象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少見,很多汽車品牌的車型都發生過類似的現象,主要還是看機油增多到什麼程度、機油乳化到什麼地步才能確定是否是車型質量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常見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
  • 你所不知道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又怎樣可以避免呢?「機油增多」咋回事?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徐朗掌握的就是讓油增多的「油霸」的配方,那麼「機油增多」是現實版的「油霸」還是另有原因?對此,記者採訪了山東省首席技師、汽車維修高級技師、人稱「鑽石林」的趙林。趙林表示,其實機油增多並不是新鮮事,在很多車型身上都發生過機油增多的現象。
  • 冬季用車如何避免機油增多、乳化?開長途、多熱車是關鍵
    從今年的2中旬開始,陸續有網友在汽車論壇上,反映自家車輛出現機油增多和機油蓋乳化的問題。有車主在檢查機油尺時,發現機油量超過最高刻度值,並且部分車主還注意到機油蓋當中出現了機油乳化現象。機油問題的由來,受氣溫及用車習慣影響從原理上看,所謂的機油增多,就是發動機曲軸箱內的機油有明顯的增量現象。而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無非就是汽缸壁上有沒燒掉的汽油,或者發動機溫度低導致汽油混到機油裡揮發不了。而機油乳化就是沒有被及時蒸發掉的水分子混入到機油裡,兩者混合之後,機油變成了乳狀液體。
  • 關於機油增多和乳化 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在這裡!
    再有,所有機油中都含有抗氧化劑、抗乳化劑等,來抵抗竄氣及汽油對機油產生的不良影響。機油位面升高是一種普遍現象,只要車輛的「機油報警燈」沒有點亮,用戶完全不用擔心。只要駕駛者稍加注意改善駕駛習慣,使得燃燒室恢復正常工作時,機油增多的現象會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