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成了機油增多和乳化?消費者無需過多擔憂

2020-12-06 慧聰網

由於日系車陷入了「機油門」,最近關於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議論聲很高,甚至出現了一些炒作的行為,也引來了不少車主的擔憂。拿什麼來判斷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又是什麼造成了此類現象的出現?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究竟會不會影響汽車的性能?

是什麼導致了機油增多?

實際上,機油增多並不是日系車的「專利」,而是在特定的工況和使用條件下所有汽車都會出現的常態,而機油增多也是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導致的。

先從技術原理上來看,在汽車運行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機油增多的現象。

一是行業內所有的發動機為了節省所有不必要的油耗,都會減少活塞環,尤其降低活塞環的張緊力,在這種情況下,它沒有辦法把這層油膜刮回去的時候,就造成了機油增多的問題。二是燃燒不完全,會導致溼壁的現象。

發動機在工作時,會有部分可燃混合氣和燃燒產物,包括廢氣、水汽、不充分燃燒的油氣等,它們都是高溫氣體。當這些高溫氣體通過活塞環間隙進入到曲軸箱後,尤其是在冷機狀態下,曲軸箱與燃燒室的溫度差會導致高溫氣體的部分凝結。而發動機在低溫下運行時,還會有部分液態的燃油直接漏入曲軸箱內和機油混合,這些多餘成分長時間的和機油在曲軸箱內混合,必然會導致機油加速變質以及機件的腐蝕。機油規格不會因為混入了少量的水分或汽油而迅速變質,但當前所有的汽車多多少少都會有少量汽油和水分混入其中。因而,從理論上講,所有的直噴機都會產生機油增多現象。

從上述技術原理來看,機油增多還與用車環境和習慣相關,尤其是氣溫。在冬天低溫情況下,若發動機在未充分熱車情況下運行,部分未燃燒的汽油蒸汽會溶解到機油內,這是所有發動機都存在的正常物理現象。而當發動機進入正常工作溫度後,油氣分離器會將混入機油中的汽油分離出來再次燃燒,機油量就恢復正常了。

為了儘可能避免上述現象發生,需要把這些曲軸箱竄氣對外排除,但直接排放會導致大氣汙染同時也會浪費掉不少的燃油。所以,發動機上都配備了強制式曲軸箱通風系統,通過發動機運轉時的真空效應,把曲軸箱多餘的竄氣再度引入到進氣道,然後進入到燃燒室內二次燃燒。多餘的氣體通過 PCV (曲軸箱強制通風)再次進入氣缸內被燃燒掉,機油量就會隨之回復到原來的水平。

如何判斷機油是否是運轉過程中增多的?一位行業專家表示,消費者需要在換機油時或中途檢查機油液位時,拍照確認當時的標記,然後行駛1000公裡左右後,再檢查液位標記,看否有變化,並拍照記錄確認比較。如果沒有變化或變化值極小,均屬正常。如果是4S店檢查,應在機油尺機油加注口加貼封條標記,以驗證數據的可靠性。

除了運轉過程中造成機油增多的現象,機油液面上升的原因還有以下其他幾個方面:一是發動機工廠以F刻度線為準注入機油,但會有一定的公差。實際注入機油時有超過F線的情況,若未超過F線25mm,則仍在規定範圍內。二是在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也有可能超過機油液面F線。三是機油液面高度測量時,液面高度會受測量時地面的傾斜度、發動機溫度(油溫越高,機油膨脹率越大)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差異。

機油增多確實會使潤滑效果下降、機油稀釋、PVC通道堵塞等情況發生,從而影響發動機的工作和正常駕駛。在對機油量進行確認時,由於地面平整度,機油溫度(溫度越高,機油膨脹率越大)等因素都會對測量產生影響,因此採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很關鍵:要確保車輛停在平穩的路面上,提高油位檢測的準確度。熄滅發動機,等 5-10 分鐘左右,讓發動機冷卻下來,也讓停留在發動機上部的機油充分流入油底殼。取出機油尺擦淨,再重新插入尺孔中,靜等幾秒取出,觀察機油尺上油痕位置。如果機油液面均未超過F線25mm,則屬於標準範圍內,非品質問題。因為冬季氣溫較低,且疫情導致大多數車主宅在家裡,即使出門也是短途為主,很多車主都是發動機未充分熱車情況下運行。如液面超過F線25mm,則需進店進一步檢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豐田汽車接到的所有車主反饋案例中,還沒有出現涉及品質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

據了解,關於機油乳化的問題比較複雜,一定比例的水,可以造成機油乳化,乙醇也可以造成機油乳化。第一種情況,如果打開機油蓋,發現氣門室內機油顏色變淡、渾濁不清,同時應觀察冷卻液液位,如果下降明顯,或在保養時排出的機油有可視乳化現象,機油裡摻水的比例一定非常高,機油液位的增高,將遠不是兩釐米的問題。出現這類問題,發動機應是存在嚴重問題,必須馬上做檢查,大概率事件是發動機缸墊密封存在問題。另一種情況是機油蓋上有少量奶油狀物質,這個問題大多與地域有關,在寒冷地域的寒冷季節,所有品牌50%以上的車多少都會有。另外,機油蓋否擰緊,關係也非常大,發動機熄火冷卻時,空氣會進入凸輪軸所在的氣門室,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造成機油蓋少量乳化,也屬於正常情況,不必要過分擔心。假如出現第一種情況,應立即通知經銷店售後進行檢查。

如何盤點機油出現了乳化的情況?機油蓋超過50%內表面附著明顯的白色泡沫;機油尺底部附著的機油明顯變渾濁,成奶狀液體;缸蓋罩超過50%內表面附著明顯的白色泡沫;冷卻水壺內冷卻液明顯泛白,變渾濁。

不過,當前出現的乳化案例中,都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潤滑性能,也不會對發動機的性能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乳化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發動機反覆的在無法充分暖機(水溫在80度以下)的狀態(低速短距離,氣溫10度/30分鐘)下使用時,發動機內的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到發動機機油裡。另一方面,在機油加注蓋內側等部位會有乳化現象的發生。車輛中高速行駛後發動機充分暖機,隨著發動機機油溫度的上升,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後,乳化現象就會消失。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混動車型低速短距離行駛時有可能出現,混動車型的汽油發動機間歇性工作,在未充分暖機之前就停止的時候,在機油加注蓋內內側結露的水分不能完全揮發,局部出現了白色乳化現象,經發動機連續工作,發動機機油溫度上升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這也屬於正常現象。此外,汽油發動機在低速短距離行駛時,不能充分暖機的狀態下也會發生該現象。隨著車輛高速行駛後,發動機連續工作並充分暖機,機油溫度上升,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後,乳化現象就自然消失了。

也就是說,如果不涉及品質問題,一般情況下出現的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不用擔憂,只需要車主在日常保養上進行注意,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比如,儘量做到減少寒冷天氣冷啟動車輛的次數,適當增加熱車時間,增加日常用車中長途或高速的比例,定期啟動車輛,一般來說每隔15天需要啟動一下車輛,有條件的可以開3、5公裡。


責任編輯:劉佳菲

相關焦點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嚴重嗎?怎麼解決?
    因此,近日一些車主在檢查車況時,發現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並伴有乳化的現象,不由得就慌了神。以前只聽說過"燒機油",這機油怎麼還能越用越多呢?其實"機油增多"不是個新鮮詞兒了,前兩年本田CR-V就曾因"機油增多"導致一批車主維權。最後本田方查明了原因,也給了消費者比較圓滿的解決方式。
  • 專家釋疑: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究竟怎麼回事?
    圖/文 耀琪近期,關於發動機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問題成為許多車主關心的熱點問題。究竟這是正常的物理現象,還是說是汽車設計上出了問題?對此記者採訪了有關的汽車技術專家。值得注意的是,發動機機油增多與用車環境和習慣相關,冬天低溫情況下,若發動機在未充分熱車情況下運行,部分未燃燒的汽油蒸汽會溶解到機油內,這是所有發動機都存在的正常物理現象。此外,機油液面高度測量時,液面高度會受測量時地面的傾斜度、發動機溫度(油溫越高,機油膨脹率越大)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差異。因此,機油增多現象,最常見是在冬春季節,尤其是北方地區會比較多發。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早兩年的本田"機油增多門"並沒有對CV-R和思域造成致命傷害,反而銷量節節高,最近又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就連"開不壞"的豐田都機油增多,市面上其他品牌車型會不會也存在這種現象?機油增多對發動機影響力有多大?而伴隨機油增多而出現的機油蓋乳化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帶著一系列疑問,咱今天就來探個究竟。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原因起底 究竟對車有沒有傷害?
    近期,有很多網友表示想要了解關於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更多信息。考慮到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事件近些年來時有發生,那麼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到底會對車輛造成多大的損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既然車輛出現了問題,那麼作為消費者第一時間應該與4S店和廠商取得聯繫,以判斷問題發生原因和商定解決方案。從以往的案例來看,「315」前夕的問題曝光似乎並不只有車主在參與,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此前某些品牌對於競爭對手的「落井下石」。那麼幕後推手和既得利益者究竟是誰,確實是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 你所不知道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機油,被譽為汽車的血液,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鏽防蝕、減震緩衝等作用。我們有時候聽身邊朋友說愛車「燒機油」了,但隨著用車知識的普及,已經有不少人知道機油也是有正常損耗的,並不是機油減少就是所謂的「燒機油」。那麼「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你遇到過嗎?是否屬於發動機嚴重故障?
  • 「機油門」再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正常現象?
    要說前段時間汽車圈最熱門的事件,必然是令人十分憤怒的「減配門」,以及似乎已經沒什麼新鮮度的「機油門」,畢竟對很多人來說,「機油門」已經司空見慣。不過,相信也有很多人疑惑,既然是頻繁出現,那這到底是什麼鬼?危害性大嗎?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足夠數量的機油出面調解,它們會遊走在發動機各個零部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實現液體摩擦,從而減少摩擦阻力,以到達提高發動機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但身兼重任的機油,性格又十分傲嬌,稍微遇到一點點不開心的事情就容易尥蹶子不幹,好比現在鬧得風風雨雨的機油增多,以及機油乳化現象就是它不開心後的「傑作」。
  • 科普機油增多、乳化現象,搞清原理才不會被帶節奏
    尤其是近幾年都在榜的機油問題,依然是今年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機油問題為何每年都上榜?發動機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也被稱為一輛車的心臟。消費者在購車時,發動機的質量、耐用性、保養成本始終都是一大考慮重點。這也是為什麼發動機出現問題,消費者的反應會這麼大。
  • 為何一聽到機油「增多」「乳化」就很焦慮?
    最近,不少車主都關注到一個投訴現象,就是部分車輛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進而引發了車主們對其是否會造成發動機損傷乃至是否需要召回的擔憂。事實上,是否嚴重到需要召回,國家質檢總局自有定論。機油乳化又是怎麼一回事?事實上,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有著必然的聯繫。就如上述所說,當發動機反覆在無法充分暖機(水溫在80度以下)的狀態低速短距離(氣溫10度/30分鐘)下運行時,發動機內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到發動機機油裡,此時如果水達到一定比例,便可以造成機油乳化,乙醇也可以造成機油乳化,可以說,機油乳化問題也是非常複雜。
  • 冬季用車如何避免機油增多、乳化?開長途、多熱車是關鍵
    投訴數量的增多,不僅將豐田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讓車輛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問題再一次成為汽車市場熱議的話題。最近一周機油增多、乳化問題投訴數量驟減但越是混亂的時候,我們更應該保持冷靜,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 為什麼每到冬季就有車出現機油增多和乳化
    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沒,每到冬天都有車輛被曝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別的原因?我們不妨從常規角度分析一下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如何是怎麼發生的?混入機油有什麼影響? 每個品牌車型機油可超出機油尺的上限不同,但是儘量還是保證機油在機油尺上限值中使用車輛,如果過多,可以選擇抽出過多機油,或者更換機油;混入汽油對機油無太大影響。
  • 看完秒懂,困擾車主多日的機油增多、乳化,原因竟是……
    近期,不少車主表示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乳化的現象,開始擔憂會不會對愛車有所損害。看到這,不少對汽車知識不了解的圈外人,可能會提出一個疑惑,機油增多難道不是好事嗎?這樣子不就可以省下添加機油的費用了嗎?
  • 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豐田機油增多、乳化投訴倍出事件一經曝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一汽豐田RAV4、一汽豐田亞洲龍、廣汽豐田凱美瑞和雷克薩斯ES的車主也通過不同網絡渠道爆料,他們的車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機油增多或者乳化現象。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由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我國汽車市場的汽油和柴油價格正式迎來了"五元時代"。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在眾多車主歡喜之餘,有一部分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其中也有一些是豐田車主。
  • 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車主不要慌,原理很簡單
    近日,部分車主稱自己的車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就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機油增多、機油乳化是異常現象嗎?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就代表車輛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理?想必這也是很多車主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決一下大家的疑惑。咱們從技術角度理性討論一下,這"鍋"豐田該不該背。
  • 車主課堂|為何一聽到機油「增多」「乳化」就很焦慮?
    新快報訊 最近,不少車主都關注到一個投訴現象,就是部分車輛出現機油 " 增多 "" 乳化 " 的問題,進而引發了車主們對其是否會造成發動機損傷乃至是否需要召回的擔憂。事實上,是否嚴重到需要召回,國家質檢總局自有定論。
  • 最近熱議的豐田機油增多和乳化是怎麼回事?
    目前一些車主反映,亞洲龍、RAV4榮放等等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的問題。接著,豐田美國就發出了車輛召回的消息,這樣的消息一出,不少車友都紛紛熱議,難道一向以質量過硬著稱的豐田,這一次也攤上事兒了?要知道此前豐田可被稱為「開不壞的豐田」,這樣的神話難道也要破滅了嗎?
  • 關於機油增多和乳化,你了解多少?
    相信提起機油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燒機油」這一詞,這也難怪,由於大眾EA888的影響,這一問題早已「深入人心」了。但是你聽說過「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嗎?筆者詢問了身邊的一些車主朋友,很多人都表示不太清楚,自己也沒遇到過這種情況。那麼機油增多和乳化到底是什麼?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說到機油,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能潤滑,能密封,能清潔,能防鏽,但是和機油有關係的發動機毛病可以說也是相當的多,從大眾的燒機油,CS35的機油乳化,本田機油的增多,都引起過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機油那些熱門問題,機油增多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它們到底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嗎?
  • 一汽豐田機油增多、乳化 官方表示:正常現象
    400客服:不是品質問題,正常現象財經網汽車向一汽豐田官方400客服諮詢,官方客服表示:「機油上升有四種原因,發動機機油尺刻度線有公差、在保養過程中可能會添加過多機油、發動機低溫啟動後,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混入機油中、檢查機油時地面是否平整以及機油溫度都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