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超
最快明年,跨越大西洋的長途航線上,便將出現客機結伴飛行的場景。
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空中巴士公司正在學習候鳥遷徙的經驗,讓現代客機像它們一樣編隊做長距離飛行。
未來,或許你會看到客機像大雁一樣,在空中排成「人」字形飛行。
商業飛機編隊飛行,主要是為了省油,這項研究源自2009年。
當時,空中巴士舉辦了「Fly Your Ideas」競賽,邀請全球專業人士出謀劃策,為更環保的商業飛行支招,史丹福大學航空航天專業五名博士生,便組團提出了通過編隊飛行省油的概念。
史丹福大學2009年關於團隊參賽的報導
團隊成員傑夫·鮑爾提到,靈感來自候鳥南飛,比如鵜鶘在編隊飛行時,頭鳥尾部會產生一股渦流,編隊中其它鵜鶘如果處在上升氣流中,就可以減少風阻,依靠更多滑翔節省體力。
而單獨飛行的鵜鶘,因為頻繁扇動翅膀,心率會比編隊中的鵜鶘高14%,因此鵜鶘會輪流擔任頭鳥帶飛,保證大部隊長時間飛行。
編隊飛行中的鵜鶘
類似的原理早就應用於體育賽事,比如自行車比賽中的「破風手」、馬拉松比賽中的「兔子選手」等等。
自行車比賽中「破風手」很常見也很重要
傑夫·鮑爾等人認為,客機飛行中機翼後方也會產生一股渦流,如果利用好渦流中的上升氣流,同樣有助於節省燃料。
研究小組以維珍航空美國往返英國的航班建模,先調整片區內航班的起飛時間,然後在半空中集合,以2-3架飛機為一個編隊,每架飛機相隔2-5英裡(約3.2-8公裡)距離。
維珍航空的空客A350客機
根據此模型計算,從舊金山、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起飛的航班,在猶他州附近完成編隊後飛越大西洋抵達英國,最多可以節省12%的燃料,而以氮氧化物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則可以減少1/4以上。
越洋航線需要先到固定地點編隊
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的這一概念,被美國軍方轉化為現實。
2013年7月,美國空軍兩架C-17運輸機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採用一前一後編隊飛行前往夏威夷,後方飛機始終保持在前方飛機左舷後2000-6000英尺(約0.6-1.8公裡)的位置,這個位置正好處於渦流向上氣流,美軍稱之為「搭便車」。
兩架編隊飛行的C-17運輸機
最終,後方飛機去程節省了6%的燃料,回程節省了10%的燃料。
根據這項測試,美軍還發現了C-17運輸機編隊飛行中最佳「搭便車」位置,第二架飛機最好在第一架飛機左舷後方3000英尺(約0.9公裡),如果是三機編隊,第三架飛機最好在第一架飛機右舷後方6000英尺(約1.8公裡)。
C-17機隊
商業飛機編隊飛行的效果,也在前幾年被空客驗證成功。
2016年,空客開始以A380客機和A350客機兩機編隊的方式驗證節油效率。
2016年,有飛行員拍到一架A350跟在一架A380後編隊飛行
今年3月,空客又以A350客機兩機編隊,圍繞土魯斯-冰島-格陵蘭-加拿大-土魯斯11小時的航線展開驗證。
空客表示,測試中兩架客機的距離只有1.5海裡(約2.8公裡),後方客機可以節省5%-10%的燃料,而機上乘客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今年3月,網友拍到測試編隊飛行的A350-1000客機正在起飛
接下來,空客還將繼續測試編隊飛行,以驗證節省燃料的最佳方式,並將此計劃命名為「Fello&39;flight shame' over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Popular Mechanics:Vortex Surfing: Formation Flying Could Save the Air Force Millions on Fuel
We Are The Mighty:Passenger planes may soon fly in formation to save fuel
News.Stanford:Airliners could save fuel by taking a hint from birds flying in 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