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搞清楚如何論文引用很重要,避免剽竊嫌疑而退稿撤稿!

2021-01-07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引言

近年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SCI論文被撤稿的新聞,其中原因之一就是SCI論文抄襲剽竊。主觀意識地抄襲剽竊是一種更加惡劣的犯罪行為。

我們都知道畢業論文有查重要求,其實SCI論文也不例外!雖然SCI期刊大多是國外的,SCI論文也主要是英文居多,但是SCI論文也離不開查重要求。

SCI論文投稿不同於畢業論文的一點,是作者不需要必須進行查重的步驟。論文手稿提交以後,期刊一般會先進行查重,然後再送審。

很多論文作者就因為論文存在剽竊嫌疑而面臨被主編退稿的結果,費時費力,信用受損,就像下面這位網友的經歷!重複率高,查重不過關,不一定就是主觀的抄襲剽竊,因此,筆者希望各位作者能夠認真對待論文查重,以免誤入雷區!

本期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關於論文剽竊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各位投必得 粉絲有所幫助!

剽竊行為

一篇論文的目的是展示作者的想法和觀點,而不是拼湊他人的想法。正確認識剽竊行為很重要,切忌存在僥倖心理!購買他人論文或抄襲他人論文的行為都是違法違規的,千萬不要觸碰!從書籍、文章或網站上引用內容而不註明出處也屬於剽竊行為。

研究不是單純的粘貼複製,別人的論文和觀點只是我們研究的基礎。只要自己參與研究,一定會有自己的領悟和想法,這些需要我們學會自己去提煉。

為什麼要註明引文出處?

筆者總結幾點引用他人論文和觀點的作用:

(1)在學術論文中註明引用出處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避免剽竊,而是為了說明研究現狀。

(2)引文註明出處是對讀者必要的禮節,可以幫助讀者查閱引用原文,尤其是網際網路的資源。

(3)註明引用出處會增加你的論文可信度。

(4)即使是自己發表過的論文也要注意引用問題。下面這位網友說的很有道理,很多學生作者缺乏論文版權意識,很容易忽略了這些問題。

剽竊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論文Reference列出所有參考文獻就可以避免剽竊嗎?

不,單純地在文章參考文獻中列出文獻是不能夠避免剽竊行為的,作者還需要在論文中註明每個觀點的參考文獻。當作者提到使用的觀點時,應該立即給出參考文獻,而不是僅僅在段落結尾。論文最好給出作者的名字(「X says」 and 「Y argues against X,」),然後表明自己的立場(「A more inclusive perspective, however, . . . 」)。

如果作者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句子,那麼還需要註明引用原文嗎?

抱歉,作者必須註明引用出處。在科學論文中,作者需要給出參考文獻的作者、頁數和日期,還要給出作者的觀點與參考文獻的觀點有何關聯。明智的做法是使用自己的語言,因為這樣可以節省空間,讓作者順暢地將各種觀點聯繫起來。無論作者是直接引用一篇文章的原文,還是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它,作者都需要在該位置明確註明參考文獻出處。同理,這也適用於網際網路資源,註明作者和日期以及標題和URL。

作者必須對提出的每一個觀點都註明引用嗎?

儘可能地註明每個觀點的引用出處,這才是最安全的寫作方式。如果某些觀點是一個領域的常識,那麼可以不予引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日期,或者現在的加拿大人口。這些常識不需要具體的出處,即使作者只是在做研究的時候才知道這些常識。如果作者對某一觀點是否被認為是常識有疑問,那麼可以諮詢你的導師。

作者怎麼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想法,什麼是別人的想法?

這需要作者經常做文獻調研筆記,一定要寫下作者、標題和出版信息等。你就可以把文獻的名字和日期附加到具體的想法上。不要把網上的文章直接粘貼到你的筆記裡,這是自找麻煩。當你在網上或網頁上閱讀任何文本時,用你自己的話總結有用的觀點。如果你抄寫了一個你可能想引用的短語或句子,在你的筆記周圍加上引號來提醒你自己,你是抄寫的。當你閱讀文獻時,要有意識地思考,記下自己的問題或想法。如果你在記錄的時候發現和其它材料太接近了,那就仔細找不同的觀點,寫下這些不同之處以及原因。

如何引用參考文獻呢?

如果你看了足夠的期刊論文,那麼你一定注意到了:不同期刊的論文都會有不同的引用格式。有關這些期刊的引用格式,請參閱期刊系統裡的論文標準要求。下面給出筆者的幾個引用經驗:

1. 引用、改述或總結:如果你使用了作者的原話,那麼請用引號括起來,或者在段落中縮進。在大多數情況下,請用自己的話來解釋或總結想討論的觀點,強調引用觀點與你的論點的關係。注意:即使你的引用、改述或總結沒有使用與原文完全相同的單詞,也要確定註明引用出處。

下面的例子中,用引文作者的名字開頭,表明了引用的出處,也是對引文作者的宣傳和讚許。

e.g. As Morris puts it in The Human Zoo (1983), 「we can always be sure that today’s daring innovation will be tomorrow’s respectability」 (p. 189).

e.g. Northrop Frye discusses comedy in terms of the spring spirit, which he defines as the infusion of new life and hope into human awareness of universal problems (Anatomy 163). The ending of The Tempest fits this pattern.

2. 為論點或論據提供證據:當你提供的論點或者論據可能存在爭議的時候,比如新發表的數據,可以提供權威的數據來源,證明你的論點或論據是值得信賴的。

e.g. In September 1914, more than 1300 skirmishes were recorded on the Western Front (8).

e.g. Other recent researchers (4, 11, 12) confirm the findings that drug treatment has littl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pseudocysts.

3. 獨特的或權威的觀點:引用的方式可以表明作者的態度,並引出作者的觀點。

e.g. Writing in 1966, Ramsay Cook asserted that Canada was in a period of critical instability (174). That period is not yet over, judging by the same criteria of electoral changeability, 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confusion in policy decisions.

e.g. One writer (Von Daniken, 1970) even argues that the Great Pyramid was built for the practical purpose of guiding navigation.

總 結

本期是筆者關於SCI論文剽竊的個人觀點和經驗,僅供參考!筆者希望讀者能夠對剽竊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千萬不要學術信用受損以後再去後悔、推脫責任。後續筆者會繼續推送一些關於SCI論文寫作的相關文章,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論文被撤稿後仍被引用,文獻參考如何避免「撞屍」?
    Schneider的統計表明,該論文在2006~2019年被直接引用148次,間接引用2542次。其中,她所研究的112次直接引用中,多達96%的引用沒有提到該文章已被撤稿。 「這個案例說明了當前數字圖書館環境在如何傳達論文撤稿狀態方面存在問題。」Schneider寫道。
  • 如何當好審稿人?如何避免論文被「剽竊」?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已在免費的在線課程Publons Academy (Publons同行評議學院)配以示例進行了深入討論,以幫助科研人員了解如何成為審稿人以及在審稿時需要注意的道德因素,包括數據共享和透明度等。1. 我是否對研究人員或研究課題存在個人偏見?
  • 如何避免出現相同情況被退稿?
    然而,我們不排除在一些自己容易忽視的情況下,發生一些學術不當行為,導致最終被判定為學術不端,這是需要我們再三了解及警惕的!:綜上所述,我們該如何避免因為自我抄襲而被期刊編輯退稿呢?學者Roig提供一系列完整的守則供作者們參考,以避免發生抄襲剽竊。其中有4點直接針對自我抄襲,謹在此節錄︰守則10︰投稿的內容包含已經以特定方式,例如已在其他期刊、研討會、網絡上發表,廣為發表的數據、回顧、結論等等的部分必須要清楚告知編輯與讀者之前傳播的方式。
  • 論文檢測論文怎麼撰寫引用不涉及抄襲?
    如何確定論文的竊?畢業前,學生需要寫論文,只有通過論文後才能畢業。但是,許多學生在作文時需要使用一些文獻資料,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如何利用他人的文獻資料,以及如何撰寫不被視為竊的論文? 這是每個畢業生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 遲遲不回覆意見的審稿人可能剽竊並發表了你的論文
    Mina Mehregan稱,該審稿人在審稿過程中對他們的研究論文原稿進行剽竊即便剽竊證據確鑿,這次撤稿也花了5個月,而在這5個月之內,這篇剽竊的文章被引用了17次,其中8次自引。該剽竊論文已被撤稿向目標論文所發表的雜誌編輯部進行投訴,申請調查;5.如果感覺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或者有非常大的轉化潛在應用價值,最好一邊申訴,一邊儘快提交專利,因為雜誌進行調查撤稿的周期往往時間比較久,涉及到自身的潛在利益,最好雙手準備,即使對方剽竊了自己的成果用於發表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創歷史最高
    依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目前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同時,中國 SCI 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但略顯尷尬的是,我國論文的撤稿量也同樣非常高,佔世界 44%。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最高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與第一位的美國旗鼓相當。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03僥倖機會小,撤稿代價大1、高校撤稿「名列前茅」論文發表對評職稱非常重要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新高
    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NO.3僥倖機會小,撤稿代價大1、高校撤稿「名列前茅」論文發表對評職稱非常重要!學校會設定基本的崗位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校和學院層面相互比拼,水漲船高,上不封頂。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4 月 8 日,Nature雜誌旗下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主頁上掛出一則撤稿聲明,一篇完成於 2015 年的論文被撤稿。不過,惲教授還是承認此事確實欠妥,因為發表的論文中,確實引用了戈某作出的貢獻,至少應該打個招呼,「我卻沒有這樣做,這裡我對你道歉」。
  • 中國SCI論文撤稿數量為世界榜首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與第一位的美國旗鼓相當。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論文發表對評職稱非常重要!中國科學院楊衛院士將學術不端與學術不當行為歸納為14種:剽竊、編造、篡改、第三方代寫、重複發表、署名不當、利益衝突、關係遊說、學術獨裁、引用不當、引用虛假文章、編造審稿人、不可重複、倫理失範。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最高!需引發關注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與第一位的美國旗鼓相當。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2020 年,中國已有388篇SCI論文撤稿,而美國有255篇SCI論文撤稿,英國有124篇撤稿。
  • 論文寫作中如何避免抄襲?
    對於學生們來說,僅僅知道為什麼抄襲在學術界是如此嚴重的事情或了解如何識別抄襲是不夠的,你還需要知道如何避免抄襲。最簡單的方法是有意識的避免抄襲:如果你僅僅是複製同學的文章、複製書中的一個段落、文章或者直接引用網站而沒有註明作者,那麼這些情況就會被認定成抄襲。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國內名校碩導抄襲本科生論文,Nature退稿,校方緊急出面!
    但是偏偏有些論文發表Nature後又被撤稿,除去科研自有的論證與推翻;在另一種情況下,可以說是這些作者,活生生把一件「光榮事」變成「恥辱柱」……大學教授又爆「抄襲門」,再掀學術界波瀾近日,《自然》子刊《科學報告》雜誌對江蘇大學理學院數學系教授戴美鳳在2015年發表該刊的一篇論進行了撤稿處理。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學術不端的行為一般包括捏造數據、篡改數據和剽竊,2016年教育部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界定:第二十七條 經調查, 確認被舉報人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應當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一)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 被國際期刊瘋狂撤稿,我國醫學論文還有救嗎?
    近幾年發生多起我國醫學領域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被集體撤稿的事件,給中國醫學界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最近,《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經歷了歷史上首次撤稿後重發事件,撤回的文章截至今年6月初已被引用超過3300次。
  • 川大正式撤稿一篇6分SCI,原因是所有作者均不知情有該論文
    剽竊?一稿多投?同行評審造假?通通都不是~根據官方的撤稿通知,本文系作者申請撤回,原因是論文署名的三個作者並未參與該論文或者對該論文並不知曉。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三個作者都沒參與過這篇論文,那麼論文是誰寫的,又是誰投的呢?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用別人觀點寫論文算學術剽竊嗎?
    我們在寫學術論文的時候,時刻要對涉及剽竊的部分謹小慎微,該引用的部分一定要規範註明,然而有一種剽竊行為很少被大家提及,但就嚴重程度絲毫不亞於其他類型的剽竊行為,這就是對他人想法、方法、概念的剽竊,即便將這些想法換一種表述依然屬於剽竊行為。
  • 中國期刊編輯致信《自然》討論論文剽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