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字顯露出了這個國家的野心,張作霖曾在這裡稱霸一方

2021-01-15 小澤探世界

(關注本號,了解更多旅行資訊、小眾旅遊地以及相關知識)

從東寧口岸出境,經由中俄邊境小城烏蘇里斯克,我們前往符拉迪沃斯託克。到烏蘇里斯克的第二天,我就在烏蘇里賓館對面的服務廳購買了一周的手機卡套餐,花費200盧布,約合人民幣20元,流量無限使用,另含500分鐘通話。

烏蘇里斯克。工人在檢修鐵軌

雖然烏蘇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託克都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但是二者之間的列車卻並非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而來,而是舒適整潔的區間電車。火車的區間運行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故沒有設置臥鋪席別。

從烏蘇里斯克到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火車

從火車站候車室到登上火車的整個過程沒有檢票環節,列車開動後,身材臃腫的列車員才開始逐一檢票。

整個區間,火車運行的距離並不太長,中途停靠的站點卻非常多,幾乎任何一個村莊都有停靠。對於這樣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連接起沿途各個村落城鎮的火車顯然為廣大民眾的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

這個時間也正值這裡的學生放假,沿途上來很多父母帶著孩子拖著遊泳裝備。哦對了,跟我們在烏蘇里斯克上車的還有一位年近80歲的老奶奶,從候車的時候開始,這位老奶奶就一直用俄語跟我們聊天。因為聽不懂,我們也沒有辦法給予太多回應,但老奶奶仍然聊得起勁。

後來我打開手機語音翻譯軟體,才知道她是要去海邊享受陽光的。老奶奶告訴我們,她穿了拖鞋就是要去看大海,還一直提醒我們注意自己的包,有一次她的包就差點兒被偷,把她嚇壞了。這樣一位走路都不太靈便的老人獨自一人去遊玩,真的是讓我佩服!

火車沿途風光,一處車站

火車沿途經過的村莊都不大,更多的風景還是那深淺相間漫無盡頭的綠,偶爾沿著鐵軌出現一條「黃河」。想到幾年前在泰國清邁的時候就是在這麼黃的一條河流上漂流的,不知道為何在植被如此繁茂的地方,河水居然也能黃得密不透風。

火車沿途風光
火車沿途風光,田間
火車沿途風光,一處站臺
火車沿途風光,勞作的人們

車上的大部分乘客會在終點站前的一兩站下車,因為站臺就在海灘邊上。火車自進入符拉迪沃斯託克轄區之後,大部分時間就是在沿著海岸線奔跑了。符拉迪沃斯託克火車站也建在海濱,與碼頭相連,是世界上唯一的陸港火車站。

下了火車,可以見到碼頭泊著的巨大遊輪。碼頭上是一座購物商場,裡面以銷售旅遊紀念品為主,包括蜜蠟、套娃等俄羅斯特產。對於走海路和陸路而來的旅客,這裡是他們的必經之處。

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歐亞大鐵路的終點。這條長達近萬公裡的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將俄羅斯的統治中心與遙遠的遠東相連接,鞏固了這片從外族人手中掠奪來的土地,極大促進了這座城市的發展。

現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濱海邊疆區首府,遠東地區第二大城市。遠東第一大城市則是與中國隔黑龍江相望的哈巴羅夫斯克,中國時稱「伯力」。

建於1912年的火車站

火車站正前方是城市的交通樞紐,再往前是一座列寧塑像。這是一座遍布雕像的城市,在前往金角灣觀景臺的路上,我們還見到了好幾座人物像,雕像的介紹都是俄語,因此並沒有去一一仔細研究。

火車站前的交通樞紐
列寧像

從火車站正門出來向右,就是城市的一條主幹線。路面並不十分寬,但車流量很大,路兩邊的俄式建築特色鮮明,極具年代感和美感,其中還隱藏著幾座藝術館。

清朝時,這片土地還是偏遠的不毛之地,沙皇的掠取也只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因此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座城市並沒有那麼久遠的歷史,當然也沒有那麼古老和價值連城的文物古蹟,因此並不是旅遊的熱門城市。因此,這座城市在很長時間以來一點兒都沒有吸引我,直到有了電子籤證,從東北到這裡變得異乎尋常的簡單,那麼就不妨過來看看吧。

這是一座標準的俄羅斯風格城市,空氣中滿是俄羅斯的氣味。即使沒有任何出名的旅遊景點,單是在這樣精緻的建築作品中間穿行,偶爾在街角邂逅一位偉人,或不經意間鑽入一座優雅的美術館,甚至走在這樣一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本身,都是一種難以言表的美妙體驗。

講到城市建設,我仍然要為中國人說一句話了,因為對於這樣一座漂亮的城市,中國勞工的貢獻功不可沒。

在沙俄奪取這片土地之後,這裡幾無任何基礎設施,俄人又少,因此建設所需的勞動力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沙俄只能從中國大量引進勞工,最多時中國勞工曾達到十萬餘眾。可以說,中國人是這座城市的最早一批建設者。

而隨著該地區行政級別的提高,俄國當局開始擔心華人的增多可能影響到自身的統治,於是想出了各種辦法意圖趕走他們。剛開始是試圖在市中心以外設立華人街區,從而將華人遷出中心區,但嘗試幾次均未成功。

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俄國在遠東大量營建軍民設施的勞動需求又吸引了大批親俄華人前來定居,當地華人數量又開始猛增。

後來,在城市中自發形成了一片華人社區,社區裡客棧、理髮館、鴉片館、小酒館等一應俱全。社區內部密道、胡同錯綜複雜,匪幫、犯罪分子、間諜等隱藏在內,燒殺搶掠,治安極差,還有一定的排外特徵,儼然一座城市孤島。張作霖、張宗昌等後來活躍在中國政壇上的大佬們也曾早在這裡就已顯露出獨據一方的霸氣。

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
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

@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為了紀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為爭取在遠東建立蘇維埃政權,布爾什維克戰士與國內外反動勢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922年取得了最終勝利,紀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託克市中心廣場,始建於1961年,是遠東最大的紀念碑。

到1936年,蘇聯內務部和太平洋艦隊聯手,對這座華人社區進行了大清洗,強制遣返所有的華人,並對新到華人嚴防死守,同時拍賣華人房屋,防止其再度復興。從此,華人的印跡在這座遠東城市裡被徹底抹除。

觀景臺

沿著馬路一路上坡,我到達了金角灣觀景臺。觀景臺上高高肅立、懷抱十字架緊緊依偎著的兩個人像並非情侶,而是西裡爾字母系統的發明者聖西裡爾和聖默多狄,他們發明西裡爾字母的初衷是為了記錄基督教會的文本。

金角灣

去過土耳其的朋友一定知道伊斯坦堡的金角灣,與其類似,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金角灣也是喇叭口形狀。還有一點類似的是,我們知道伊斯坦堡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將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而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大陸部分和大俄羅斯島之間的狹窄水道則被稱為「東博斯普魯斯海峽」。

符拉迪沃斯託克金角灣和東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命名仿佛是為了彌補沙皇不能佔領君士坦丁堡的遺憾。

從彼得大帝時開始,俄羅斯帝國就沒有掩飾過對於控制黑海的野心。佔領君士坦丁堡,控制黑海的出海口,將黑海變成帝國的內海一時間成了俄羅斯民族的昭昭使命。

公元十五世紀中葉,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亞公主遠嫁莫斯科公國,為這個偏居東歐一角的落後小國帶來了先進的拜佔庭文化和國家管理工具,這些文化和工具影響了俄羅斯長達數個世紀。

我們知道,拜佔庭帝國後來被奧斯曼帝國所滅,而索菲亞公主為莫斯科公國帶來的除了先進的文明,還有對奧斯曼帝國宿命般的仇恨。自此之後,俄歷代沙皇與奧斯曼帝國交戰不下十次,君士坦丁堡已然近在咫尺,卻始終可望而不可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俄國佔領君士坦丁堡提供了比以往更為有利的機會,可就在鴿子已經落到手掌裡的時刻,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放棄帝國主義式的吞併,退出戰爭」成為新政權的口號,蘇維埃新政權開始號召土耳其人推翻自己的帝國。

金角灣大橋

神奇的金角灣(符拉迪沃斯託克港)終年不凍,但僅有兩公裡之遙的阿莫爾灣卻在入冬之後即被漫天冰雪覆蓋。靠著這座不凍港,俄羅斯才有了太平洋的出口,可見其在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地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就駐在這裡。

金角灣大橋橫跨於金角灣之上,通往過去交通不便的Cherkavskogo半島。與金角灣大橋同期修建的還有總長一公裡以上,橫跨東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大俄羅斯島的俄羅斯島大橋,其外形與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十分相似,甚至因此,符拉迪沃斯託克被稱為「東方的舊金山」。

俄羅斯島大橋。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兩座橋是為2012年在俄羅斯島上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所建,而這兩座懸索橋只是該島為舉辦APEC的宏大改造計劃中的一部分。

推薦一條市區步行遊覽路線:

從火車站出發,火車站的主站臺北端有一個青銅標記,表明這裡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站(距離莫斯科9288公裡)。沿著ul Aleutskaya街前進,一路上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建於20世紀初期的建築。距離ul Aleutskaya街15號半個街區處是尤爾布林納故居,這裡是主演了電影《國王與我》的尤爾布林納出生的地方,現在是一家小理髮店。繼續向北,在進入與ul Aleutskaya街平行的地下通道之前,能看到右側威嚴的「白宮」。這是一座政府建築,1983年曾經取代綠色花園成為蘇維埃總部。沿ul Aleutskaya街向東,可以逛逛建於1885年、目前仍在營業的百貨商店GUM,裡面有一些紀念品櫃檯和已經褪色了的精美物品。再向東一個街區,右轉穿過一座公園,會來到重建的「凱旋門」。它是1891年為沙皇長子尼古拉二世建造的,後來被蘇聯當局毀壞,新俄羅斯人又將它重建。山下是綠灰相間的S-56潛艇,潛艇後面的紀念碑上刻著死於二戰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士兵的名字。回到ul Aleutskaya街,從金角灣大橋下方繼續向東,左轉進入聖母升天大教堂的院子。沿著彎曲的道路上山,會來到纜索鐵路的底部,可乘坐索道登上山頂。從這裡,你可以步行或乘坐164路公共汽車回到城區,或者去攀登鷹巢山,觀看最美的城市景觀。除此之外,如果你對博物館或者藝術畫作感興趣,這座城市會給你更多的參觀選擇。阿爾謝涅夫地區博物館、濱海地區藝術館、S-56潛艇、符拉迪沃斯託克要塞博物館、Artetage、阿爾卡畫廊、俄羅斯島的老汽車博物館等等,如果幸運的話還可能看到達文西等大師巨匠的作品。

火車站棚畫

就連火車站的穹頂上都是一副巨型畫作,這部棚畫的主題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上面有兩組繪畫,一側是符拉迪沃斯託克市容景象,有火車站、艦隊、蒸氣機車,中間的兩個人物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遠東總督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

另一側面是莫斯科的城市景象,有瓦西裡升天大教堂、莫斯科大劇院等。中間的人物是俄羅斯的民族英雄列寧和波熱斯基。

火車站棚畫
在火車上拍攝的臨近黃昏的海面

如何前往東寧口岸:

距離東寧較近的地區可以乘坐客車;遠距離的朋友可以先行乘坐飛機前往牡丹江或哈爾濱,再乘坐到東寧的汽車;也可乘坐火車到綏陽或綏芬河,再轉乘到東寧的汽車。注意,這裡的綏陽不要和貴州的綏陽搞混。從東寧客運站乘國際班車前往口岸並過境。關於國際列車的相關情況可參考文章:

東北幾乎零成本出國指南:俄羅斯電子籤真的有那麼坑嗎?

「失去的故土」中俄邊境小城烏蘇里斯克

綏陽火車站
景色秀美的綏陽鎮

-END-

文圖:小澤

相關焦點

  • 張作霖統治期間,為什麼在東北會駐有日本軍隊?歷史原因造就!
    軍閥混戰時期,張作霖藉助日本人的力量,成功盤踞在東北三省,成為赫赫有名的"東北王"。於是有人就會認為,是張作霖把日軍這個禍端招到東北來的,而且張作霖在統治東北三省期間,主動和被動的投靠過日本,也與日本制定了一系列賣國條約和協定。
  • 張作霖去世後,此人被推舉主政東北,他說:這個位置只能是張學良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0,閱讀約3分鐘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受重傷,送回大帥府後不治身亡。當務之急,治理東北的人選需要儘快確定。六月十八日,張學良一邊處理張作霖的後事,一邊在大帥辦公室開會。
  • 炸死張作霖的元兇,榮膺「滿洲開拓之父」,臨死前也不過是個大佐
    早在二戰前,日本對於中國東北的圖謀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日本侵略世界計劃中,佔領東北被認為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為此他們在東北扶持張作霖,是希望能夠從他手中撈得好處,但是在被拒絕以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就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
  • 抗戰初期,張作霖對待日本的態度,至今都令人拍手叫快
    民國初期,也是軍閥混亂時期,這個時候都各自稱王。虎踞一方的張作霖,在世人眼中對他的態度不一樣,有令人批判的地方,也有令人值得讚揚的地方。張作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小時候過得非常艱苦,也許是小時候的清貧成就了他長大後的驕傲。
  • 小米野心顯露,這次並不是說說而已
    出貨量大幅度下降,而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給出的統計數據來看,小米在今年Q3季度的三個月時間當中,也成功的反超了蘋果,成為世界第三的手機廠商。種種消息對小米來說都十分的有利。 小米野心顯露,到底是自嗨還是確有實力?
  • 從電視劇《少帥》中深度解析江湖老炮兒張作霖
    從《少帥》的第一集開始,李雪健就像橫空出世一般,帶領國人重新發現了張作霖,人物之驚豔,以至於熟讀歷史教科書的國人們都選擇性遺忘了那些不刊之論:張作霖是北洋軍閥,而軍閥還能是什麼好人。以私而言,張作霖首先是一個「江湖」的張作霖。
  • 炸死張作霖的兇手下場如何?抗戰後跟隨閻錫山,活到了71歲
    1928年6月4日清晨,皇姑屯的一聲爆炸聲,宣告曾經不可一世的張作霖被炸死 很快,策劃「皇姑屯事件」的幕後主兇也浮出水面,他就是關東陸軍大佐的河本大作。河本大作為何要殺掉張作霖?此人的最終下場如何? 河本大作(下稱河本),日本國兵庫縣人,從參軍的那一刻開始,他一直就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
  • 他是張作霖的衛隊司令,九一八後陷害抗日義勇軍,最終不得善終
    于芷山在近代的東北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早年他曾追隨悍匪杜立三,後自覺匪不如兵,就投靠了張作霖,經歷了奉天講武堂的進修和直奉戰爭的洗禮之後,深受張作霖的信任,一步步走向東北軍的權力中心,當上了衛隊司令。
  • 張作霖結拜兄弟生死之交的湯玉麟,抗戰中卻成了著名的長腿將軍
    少年時湯玉麟給人扛小活,因趕車拉腳遭搶劫,遂鋌而走險,落草為寇,稱霸遼西。湯玉麟稱霸遼西時,曾救張作霖一命,張、湯由此結為生死之交,後來張作霖邀請湯玉麟入夥合辦保安隊。關於湯玉麟其人,世人褒貶不一,功過相當,生能逢時,卻不能救世,是一位無大志大才之人。
  • 孫中山曾預想遷都到這座城市?還認為其有望稱霸亞洲,到底是哪裡
    從位置上來看,北京連接了三北地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不言而喻;從政治上來看,北京原本就是好幾代王朝的都城,各種達官顯貴,王公貴族留下來的古宅正好成為機關單位和國家領導人的住所;從安全角度來看,北京不靠海處於大陸的中心地帶,危險相比較上海那些沿海城市,安全了許多。
  • 張作霖死後為何長達9年不能安葬,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遼寧驛馬坊
    張作霖的遺體卻長達9年不能安葬。在撫順修建了豪華的元帥林,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錦縣驛馬坊。 千裡之外的張學良忐忑不安 北京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1927年6月,張作霖就任北洋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之後,也照例來到這裡祭告中華列祖列宗。 正當張作霖捧金爵而祭,喃喃祝禱之時,一不小心,金爵竟然摔落在地上。
  • 張作霖高調進京調停,卻灰溜溜的逃走,直皖戰爭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威風八面,高調亮相,他如願進入北京這個權力中心,在直系與皖系的相爭中,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在皖系失敗的情況下,矛盾在一次的升級,作為調停人的他命懸一線,這個人就是人稱「東北王」的張作霖!那麼我們這一期就來講一講,「東北王」的逐鹿中原!1、「東北王」逐鹿中原!
  • 南半球最繁華的城市,曾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以一個英國人名字命名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一個神奇的國家,這裡有數不勝數的自然美景,也有享譽世界的人文景點,還有在網絡上爆紅的驚豔野生動物,這個國家並沒有悠久的歷史。提到澳大利亞,一般人只能想到雪梨和雪梨歌劇院。其他城市則沒有任何存在感。在澳大利亞有這樣一個城市是不夠的。這裡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但卻是由一個英國人命名的。一起來看看吧!。
  • 食人魚在亞馬遜流域稱霸一方,卻沒有泛濫成災,這是為什麼?
    但真正導致食人魚不能在亞馬遜流域泛濫的是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在河流中還存在著其他種類的兇狠生物,它們的存在和食人魚起到了相互制約的關係,最後導致誰也不能稱霸整個流域。根據野生動物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亞馬遜流域還是存在不少食人魚的剋星,例如短吻鱷、凱門鱷和水豚等等。
  • 張學良親口承認:父親張作霖在抗日方面,做得比自己強
    這次會議的時間很長,據站在客廳外面的侍從人員後來回憶,曾聽到張作霖大喊「我姓張的不會賣國,也不怕死。」——《一看就停不下來的北洋軍閥史:奉系》張作霖(劇照)「東北王」張作霖,最高職務曾做到過北京政府安國軍總司令,這一生可真謂是風光無比。可是,晚年時期的他卻被日本人逼著籤下了出賣山東省主權的條約,也是因此被人冠上了「賣國賊」之名。
  • 稱霸一方,殘害百姓,寧夏馬榮富涉黑案開審!
    公訴機關指控,以被告人馬榮富、馬耀祿、馬成錄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藐視國家法律,非法聚集並逐步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有組織地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巨額經濟利益,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稱霸一方,對中衛市沙坡頭區、中寧縣公交、出租行業形成非法控制,嚴重破壞了經濟、社會秩序;通過行賄等手段拉攏、腐蝕國家工作人員充當其「保護傘」,為其提供庇護和謀取不正當利益。
  • 小編帶你走進電影《掠奪城市》,未來人類建造出的移動城市
    這個牽引系統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帶著其中的人口移動到有資源的地方去,這是由於災難後的地球缺乏資源而導致的。因為城市急需資源,一位叫尼克拉斯魁科的流浪軍閥開始修復倫敦並將其機械化,讓它能夠在曾經的歐洲大陸上遊蕩,吞噬更小的城鎮和城市,奪取它們的金屬、燃料、食物和人類勞動力。
  • 此人不死,日本難佔東北,他被槍斃後,張作霖嘆口氣:暴屍三日!
    曾在北洋軍閥時期,張作霖麾下有「五虎將」,一路殺敵斬將,功績無數。然而,他們武功高強,卻英雄薄命,還未真正見到國家振興那一刻,便走向了死亡。英雄垂暮,令人感慨。他年輕之時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惜在郭松齡反奉一戰上,因對馮玉祥不看好,導致官職被罷。李景林創辦了國術武館,一心要發揚中國武術,奈何命運不公,於1931年病逝,享年47歲。 第二人是韓麟春,早年發明韓麟春式步槍,後在一次作戰中被張作霖看中,就此開始他的光輝之路。張作霖先是讓他管理軍械生產,復而又讓他代表自己參加與孫中山的談判。
  • 張作霖給張學良看八字,相士說了哪8個字,準確預言了父子倆的一生
    「大帥東北王,少帥亡東北」,這是後人對張作霖和張學良的經典評價。無論功過是非,不可否認張氏父子確實是中國近代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他們都曾名噪一時,也都成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歷史走向。
  • 錦州的野心不是改個名字那麼簡單
    雖然名義上的高鐵站——錦州南站早在2003年就通車了,但每小時限制220公裡的時速讓錦州南站在新時代裡被淘汰出了高鐵行列。而新的京瀋高鐵主線路僅在距離錦州城區140公裡的之遙的黑山設置了黑山北站,讓錦州真正的高鐵時代裡,東北陸路交通門戶的地位不再。